登录/注册
置顶

孙坚

(东吴)

孙坚(155年-192年),字文台,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东汉末期诸侯将领,汉破虏将军乌程侯、领豫州刺史、长沙太守,史载其“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据《三国志》记载自称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裔。其次子孙权称帝后,追尊为武烈皇帝。《三国志》评曰:“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

孙坚简介资料
弟 孙静
155 年
妹 适徐真
文台
始祖
192 年
吴郡富春
武烈皇帝
孙坚相关文献
三国孙坚是怎么死的?孙坚是受何人伏击而死
三国孙坚是怎么死的?孙坚是受何人伏击而死,孙坚生于公元155年,卒于公元191年,享年37岁。孙坚杭州富阳人,是东汉末
查看全文
孙坚之死:三国武烈皇孙坚死因的几种说法!
孙坚之死:三国武烈皇孙坚死因的几种说法!,孙坚怎么死的?孙坚孙文台,作为三国时吴国的先祖,雄姿英挺,是当时关东群豪中唯
查看全文
孙坚简介三国东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人物生平
孙坚简介三国东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人物生平,东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155年生,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
查看全文
孙坚
生平年少讨贼孙氏家族在江东是寒族,《三国志》记载孙坚“世仕吴,家于富春”。孙坚是袁术的先锋队,孙坚是在江西(今江北,包括江苏北部还有安徽一些地方)发迹,招募的士卒称之为淮泗精兵,而不是《三国演义》中叙述的江东子弟。《三国志》记载他17岁就单挑群盗,随其父孙锺一起乘船去钱塘,途中,正碰上海盗胡玉等人抢掠商人财物,在岸上分赃。商旅行人,一见此情此景,都吓得止步不前,过往船只,也不敢向前行驶。孙坚见状,对父亲说:“此贼可击,请讨之。”他父亲说:“非尔所图也”。,但孙坚已经拿刀冲上岸,并且指手划脚,分赃人以为官兵捕捉,吓得立刻抛弃财物逃跑;孙坚追捕海贼,还斩下一个首级回来,其父孙锺大惊,孙坚因此事出名并做了县吏。“以骤勇敢为见重于州郡”,历任郡县的司马、县丞。汉灵帝熹平元年(172年)会稽妖贼许昌起于句章,自称阳明皇帝,与其子韶煽动诸县,众以万数。孙坚以郡司马募召精勇,得千余人,与州郡之兵合力讨破...
查看全文
孙坚是怎么死的?孙坚死后他的部队怎么办?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散,变幻了时空。这是历史的魅力,今天来讨论“孙坚是怎么死的?孙坚死后他的部队怎么办?”的话题,或许有您所想了解的答案。? 董卓在长安目空一切地当起了暴君,大家却拿他没有任何办法,就在这时,一个消息传到长安,又让董卓大感振奋。 孙坚死了! 孙坚打跑了袁绍任命的豫州刺史周喁,局面一片大好,正要大干一番,却不幸死于非命。 孙坚有着丰
查看全文
孙坚相关标签
卒年不详
三国政治人物
东汉军事人物
杭州人
三国追尊皇帝
三国军事人物
155年出生
三国战争身亡者
三国志立传人物
东汉政治人物
孙姓
东汉太守
政府人物
将领
皇室
军事家
1 / 3
家族谱大览
1.乐安堂云南昆明市孙氏族谱 [不分卷], 1381-2007
原书: [出版地不祥] : 云南省昆明市孙氏家族委员会, 2007年. 全1册(约500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孙姓有三大派-- 在湖北淮南者为”芈孙’,为楚相孙叔敖之后 ; 在河南山西者为”太原孙”,乃卫武公之子惠孙之后 ; 从山东散居吴越者为”乐安孙”,为虞舜之后. 受姓祖 : 书,字子占. 齐大夫,伐莒有功,齐王赐以孙姓,称孙书. 受封于乐安,为乐安孙氏. 名祖 : 孙武,字长卿. 仕吴为上将,着 "孙子兵法". 远祖 : 孙膑,字嘉谋,号伯灵. 着 "孙膑兵法". 昔居山东鄄城县. 孙武之裔. 富春始祖 : 孙明,字景浩. 孙武之次子. 以父功食采邑于富春. 宗祖 : (汉) 孙锺,字毓秀. 耽公之子. 为避东汉之乱,迁居江西武宁,后迁回富春. 生子二 : 孙坚 ; 孙静. 昌黎祖 : 孙旃,字子之. 因避难,由山西太原徙居昌黎. 云南始迁祖 : (明) 孙千户. 奉命随军远征云南,平定云南后便在此安家. 此谱为千户公之后裔资料. 沾益芹菜沟祖 : 孙准(长子) ; 孙润(次子) ; 孙浩(季子). 孙武之裔. 禄劝派祖 : (清) 孙兴林. 孙浩长子. 因避蝗灾,故携二子迁居云南昆明禄劝县,居马鹿塘上村兴林. 兴林公下二大房祖 : (清) 孙开明(生四子) ; 孙开云(生三子). 禄劝新酒房村派祖 : (清) 孙耀祖. 孙准之次子. 生四子. 耀祖公下四大房祖 : 孙开忠(生四子) ; 孙开荣 ; 孙开华(生三子) ; 孙开国. 沾益芹菜沟支祖 : 孙周寿. 孙润之季子. 生子三. 周寿公下三大房祖 : 孙开祥 ; 孙开封 ; 孙开科. 禄劝则黑乡二大支派 : 孙万吉(生四子,第二子早亡) ; 孙万朝(生七子). 万吉公下三大房祖 : 孙继开 ; 孙继春 ; 孙继龙. 万朝公下七大房祖 : 孙继能 ; 孙继华 ; 孙继福 ; 孙继朝(老华) ; 孙继聪 ; 孙继明 ; 孙继满. 转龙浪泥塘支祖 : (清) 孙贵龙. 生子三. 由沾益迁至东川. 贵龙公下三大房祖 : 孙发(迁乌蒙) ; 孙达(居浪泥塘) ; 孙富(居浪泥塘). 字派 : 兴开万继大 宗如显永俊 国振民富康 林成才华有 尚伟映光荣 忠良在瑞堂 效策群伦晖 真学凯坚奎 航岳幸武飞 杰强旭会云 皓远兆绵延 德育鼎禄芳. 字派(续) : 培业喜庆功 勤治乐福寿 安泰立登贤 山冈仲举长 仁凡向崇齐 书圣启茂献 春秋嘉义昌 舜禹雄英彰 廷传君立勋 敬祖秉天文. 注 : 统一按三个字取姓名, 除国字放在后一个取名外, 其余则排列字派, 放中间字取名. 散居地 : 云南省昆明市, 禄劝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脊题编目. 版心题 : 孙氏族谱.
浏览:100
乐安堂云南昆明市孙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祥] : 云南省昆明市孙氏家族委员会, 2007年. 全1册(约500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孙姓有三大派-- 在湖北淮南者为”芈孙’,为楚相孙叔敖之后 ; 在河南山西者为”太原孙”,乃卫武公之子惠孙之后 ; 从山东散居吴越者为”乐安孙”,为虞舜之后. 受姓祖 : 书,字子占. 齐大夫,伐莒有功,齐王赐以孙姓,称孙书. 受封于乐安,为乐安孙氏. 名祖 : 孙武,字长卿. 仕吴为上将,著 "孙子兵法". 远祖 : 孙膑,字嘉谋,号伯灵. 著 "孙膑兵法". 昔居山东鄄城县. 孙武之裔. 富春始祖 : 孙明,字景浩. 孙武之次子. 以父功食采邑于富春. 宗祖 : (汉) 孙钟,字毓秀. 耽公之子. 为避东汉之乱,迁居江西武宁,后迁回富春. 生子二 : 孙坚 ; 孙静. 昌黎祖 : 孙旃,字子之. 因避难,由山西太原徙居昌黎. 云南始迁祖 : (明) 孙千户. 奉命随军远征云南,平定云南后便在此安家. 此谱为千户公之后裔资料. 沾益芹菜沟祖 : 孙准(长子) ; 孙润(次子) ; 孙浩(季子). 孙武之裔. 禄劝派祖 : (清) 孙兴林. 孙浩长子. 因避蝗灾,故携二子迁居云南昆明禄劝县,居马鹿塘上村兴林. 兴林公下二大房祖 : (清) 孙开明(生四子) ; 孙开云(生三子). 禄劝新酒房村派祖 : (清) 孙耀祖. 孙准之次子. 生四子. 耀祖公下四大房祖 : 孙开忠(生四子) ; 孙开荣 ; 孙开华(生三子) ; 孙开国. 沾益芹菜沟支祖 : 孙周寿. 孙润之季子. 生子三. 周寿公下三大房祖 : 孙开祥 ; 孙开封 ; 孙开科. 禄劝则黑乡二大支派 : 孙万吉(生四子,第二子早亡) ; 孙万朝(生七子). 万吉公下三大房祖 : 孙继开 ; 孙继春 ; 孙继龙. 万朝公下七大房祖 : 孙继能 ; 孙继华 ; 孙继福 ; 孙继朝(老华) ; 孙继聪 ; 孙继明 ; 孙继满. 转龙浪泥塘支祖 : (清) 孙贵龙. 生子三. 由沾益迁至东川. 贵龙公下三大房祖 : 孙发(迁乌蒙) ; 孙达(居浪泥塘) ; 孙富(居浪泥塘). 字派 : 兴开万继大 宗如显永俊 国振民富康 林成才华有 尚伟映光荣 忠良在瑞堂 效策群伦晖 真学凯坚奎 航岳幸武飞 杰强旭会云 皓远兆绵延 德育鼎禄芳. 字派(续) : 培业喜庆功 勤治乐福寿 安泰立登贤 山冈仲举长 仁凡向崇齐 书圣启茂献 春秋嘉义昌 舜禹雄英彰 廷传君立勋 敬祖秉天文. 注 : 统一按三个字取姓名, 除国字放在后一个取名外, 其余则排列字派, 放中间字取名. 散居地 : 云南省昆明市, 禄劝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脊题编目. 版心题 : 孙氏族谱.
浏览:0
陽川孫氏宗譜[18卷] : 12冊(896頁)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干隆56[1791]刊. 合1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编修者 : 孙俊渭,字临清. 富春远祖 : 孙钟. 下三子 : 孙坚,字文台 ; 孙定 ; 孙静,字幼台. 宗祖 : (晋) 孙绰,字兴公. 钟公8世孙. 自富春徙绍兴. 派祖 : 孙通一(义派,赘会稽) ; 孙通二(仁派,本支祖) ; 孙正一(礼派,徙余姚) ; 孙正三(智派,徙郯县). 钟公35世孙. 山阴阳川始迁祖(1世) : (元末) 孙通二,号涂阳. 下有三子 : 孙宗一,字锦江 ; 孙宗二,字昆江 ; 孙宗三,字玉江. 宗一公下三子(3世) : 孙可道,号北川(稠大分祖) ; 孙可伏,字信之,号南川 ; 孙可安,字静之,号素斋. 可伏公下房祖(4世) : 孙孟纲,字思立,号克谐(大分祖) ; 孙孟纪,字思诚(二分祖) ; 孙孟珠,号素庵(三分祖) ; 孙孟瑾,号克谦,字廷玉(四分祖). 可安公下房祖(4世) : 孙孟方,字克勤(宪大分祖) ; 孙孟完,号克仁(油车三分祖) ; 孙孟全,号直庵(五分祖). 宗二公下房祖(4世) : 孙孟机. 可兴公之子. 为老二分祖. 旧派行 : 通宗可孟兆 祖奕世承芳 才俊贤良杰 循规定吉祥. 增派行 : 恪恭敦孝友 耕读振经常 辅弼雄文建 嘉谟拜殿飏 奇勋铭玉册 伟绩列金章 栋宇崇巍焕 诗书植纪纲 山川增秀丽 星汉起辉煌 麐凤天呈瑞 风云会际昌 观光基业裕 树德福绥康 勤俭兼宽厚 贻谋百代长. 散居地 : 浙江省绍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2.孙氏宗谱 (世传卷10-22)14-24册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富春堂镌, 民国16[1927]. 存2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此谱不全. 缺系图卷2, 4 ; 及世传卷16, 18. 远祖 : (汉) 孙锺 ; 率子孙坚,字文台. 由富春迁钱塘. 蕲阳始祖 : (元) 孙海,字觐九. 由贵池柏坑徙蕲. 龙目山派祖 : (元明之际) 孙英,字道源,号聪赉,一号瑛斋. 海公第四子. 二大房祖(3世) : (明) 孙自洋,字道真 ; 孙自海,字从本. 英公之孙. 自洋公下四子 : (明) 孙绍材,字天木 ; 孙绍鸾,字栖梧 ; 孙绍广,字量功 ; 孙绍椿,字长庚. 自海公下四子 : (明) 孙绍权,字攸宜 ; 孙绍杞,字仙仗 ; 孙绍荣,字显达 ; 孙绍楫,字朝望. 支祖(9世) : (明清之际) 孙必茂,字惟盛 ; 孙必舜,字惟孝 ; 孙必顺,名用奇,字则慈,号特庵 ; 孙必绍,字永袭 ; 孙必宏,字永能 ; 孙必杰,字有汉 ; 孙必位,字惟宾 ; 孙必禄,字用宾 ; 孙必名,字嘉宾 ; 孙必先,字则孝 ; 孙必敬,字成恭 ; 孙必登,字魁宇 ; 孙必楚,字亚魁 ; 孙必腾,字起凤. 宗派 : 元自绍友玉, 克承必应时. 朝廷重士习, 俊秀树民彝. 植本敷荣远, 培原丽泽滋. 家声端继起, 典则世相贻.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蕲春龙目山孙英户七修宗谱. 目录题 : 孙氏七修宗谱.
浏览:100
1.孙氏宗谱(首2卷; 系图卷1-3; 世传卷1-10)1-14册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富春堂镌, 民国16[1927]. 存2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此谱不全. 缺系图卷2, 4 ; 及世传卷16, 18. 远祖 : (汉) 孙锺 ; 率子孙坚,字文台. 由富春迁钱塘. 蕲阳始祖 : (元) 孙海,字觐九. 由贵池柏坑徙蕲. 龙目山派祖 : (元明之际) 孙英,字道源,号聪赉,一号瑛斋. 海公第四子. 二大房祖(3世) : (明) 孙自洋,字道真 ; 孙自海,字从本. 英公之孙. 自洋公下四子 : (明) 孙绍材,字天木 ; 孙绍鸾,字栖梧 ; 孙绍广,字量功 ; 孙绍椿,字长庚. 自海公下四子 : (明) 孙绍权,字攸宜 ; 孙绍杞,字仙仗 ; 孙绍荣,字显达 ; 孙绍楫,字朝望. 支祖(9世) : (明清之际) 孙必茂,字惟盛 ; 孙必舜,字惟孝 ; 孙必顺,名用奇,字则慈,号特庵 ; 孙必绍,字永袭 ; 孙必宏,字永能 ; 孙必杰,字有汉 ; 孙必位,字惟宾 ; 孙必禄,字用宾 ; 孙必名,字嘉宾 ; 孙必先,字则孝 ; 孙必敬,字成恭 ; 孙必登,字魁宇 ; 孙必楚,字亚魁 ; 孙必腾,字起凤. 宗派 : 元自绍友玉, 克承必应时. 朝廷重士习, 俊秀树民彝. 植本敷荣远, 培原丽泽滋. 家声端继起, 典则世相贻.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蕲春龙目山孙英户七修宗谱. 目录题 : 孙氏七修宗谱.
浏览:100
598.孙氏宗谱 [各房分谱,首7卷], v. 6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乐安堂藏板, 1995年十编. 8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远祖 : 康叔. 文王第四子. 始祖 : (明) 孙受四,讳友仁. 自江西入湖北,居黄冈. 下有二子 : 孙宗,字用和 ; 孙宣,字荣二. 宗公下二子 : 孙添禄 ; 孙添祯,号伯勺. 宣公下二子 : 孙添祥 ; 孙添祺. 禄公下三派 : 孙思聪 ; 孙思济 ; 孙思问. 祯公下二派 : 孙思文,号少连 ; 孙思治(后徙麻城,不详). 祥公下三派 : 孙思忠 ; 孙思温 ; 孙思哲. 祺公下四派 : 孙思名 ; 孙思贺 ; 孙思睿 ; 孙思义.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罗田县, 鄂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孙坚导读知识
孙坚的儿子
孙坚的儿子
孙坚有五个儿子,分别是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朗。 孙策:孙坚长子,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孙策不得不屈事袁术,屡立大功,终于得到袁术的器重和信任。袁术僭越称帝后,孙策与袁术决裂,从名义上摆脱了袁术,彻底自立,并因此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 孙策仅用数年时间就成了一方大诸侯,不仅自身雄才大略,而且麾下那也是兵精将广,又有贤臣辅佐,当时曹操最为忌惮的就是孙策。但就在孙策准备发兵北上之时,在丹徒狩猎时为许贡门客所伤,不久后身亡,享年二十六岁。 孙权:孙坚次子,由于当时孙策刚刚统一江东没有多久,所以地方士民及宾旅寄寓之士仍存异心,因此孙权最初掌管江东时,局势动荡不安,但最终还是稳定了江南局势。 后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孙翊:孙权的第三个儿子,自身性格眼里暴躁,喜怒快意写在脸上,没有城府,不懂隐忍。孙权即位后,孙翊任丹杨太守,结果却被人刺杀。 孙匡:孙权的第四个儿子,据说孙策非常爱护这个年幼的弟弟,将本该是自己的乌程侯爵位让给了孙匡。孙匡后被举孝廉茂才,但还没有正式为官就死了。 孙朗:孙坚的庶子,地位远不及另外四个嫡子,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很少。据《江表传》记载,因违反军令导致军用不足,被禁锢终生。
浏览量:1222次
孙坚和孙策关系
孙坚和孙策关系
孙坚是孙策的父亲,两人是父子关系。孙坚和孙策以及孙权都是东末著名的将领,在军事作战方面有很高的天赋。孙坚和孙策都为东吴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孙坚和孙策去世后,孙权成为了继承人。孙权进一步扩充了江东的势力范围,并于公元222年建立吴国政权,孙权登基成为吴国的开国皇帝。 孙坚(155年-191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东汉末年将领、军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
浏览量:1302次
孙坚怎么死的
孙坚怎么死的
孙坚是在和刘表作战时中了刘表手下将领黄祖的埋伏,中箭身亡而战死被杀的。孙坚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也是吴国政权的奠基者,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人,而又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在他的二儿子孙权称帝后,被追谥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安葬于高陵。 从家族世系中来看,相传孙坚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孙坚的父亲为孙钟,史载及《富春孙氏宗谱》:孙钟为乌程侯孙坚之父,东吴大帝孙权之祖父,东汉后期,天下将乱,遂隐居于故乡富春江畔的阳平山,以种瓜为业。路人有求,慷慨相赠,因此孝友之名,肆闻乡里。而孙钟在当时主业是种瓜的瓜农,在吴王孙权称帝之后,孙钟被追尊吴孝懿王,为东吴开国之始祖,而从平辈来看,孙坚家中还有兄弟姐妹三人,其中有长兄孙羌、弟弟为孙静为孙坚异母弟,此外还有一个妹妹为孙氏。我们再从孙坚的子嗣来看,他的子女有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朗;而女儿则有三位,分别为弘咨之妻、潘秘之妻、刘备之妻。
浏览量:139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