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伏羲是中国婚嫁制度肇启者 婚嫁制度的由来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58
转发:0
评论:0
伏羲是中国婚嫁制度肇启者婚嫁制度的由来,导读:婚嫁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婚嫁制度源于何时,根在何处?正在甘肃

  导读:婚嫁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婚嫁制度源于何时,根在何处?正在甘肃兰州召开的“第二届中华伏羲研讨会”上,来自中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们一致认为,伏羲是中国婚嫁、嫁娶制度的肇启者。

  “制嫁娶”反映出人类从杂居群婚到对偶婚姻的深刻变革,标志着中国历史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这也是伏羲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重要原因。

  据相关专家考证,人类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洪荒时期和母系氏族社会后,大约在6500多年前,开始逐步进入父系社会。

  据古籍记载,当时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太昊伏羲率部落由甘肃成纪(今天水市)沿黄河东下,定居于宛丘之墟(今河南淮阳县)。随后,伏羲以其圣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并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伏羲还画八卦、取火种、造书契、创乐器、兴嫁娶,肇启了中华文明。

公祭伏羲大典现场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认为,伏羲的最大功绩之一就是“正姓氏、制嫁娶”,创立了男女对偶的婚配制度,最终使人类的体质和智力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据介绍,在太昊伏羲氏时代,原始畜牧业迅速发展,九州大地和睦相处,一片太平景象,最让伏羲伤脑筋的是当时出生的婴儿中,常常出现畸形怪异现象。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伏羲发现,这与当时存在的男女群婚、乱婚现象有关。

  于是他在华夏九州开始了“制嫁娶”,实行男女对偶制。他先定姓氏,以防止乱婚和近婚,又首创中国最古老的风姓,并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职为姓,使中华姓氏自此起源,绵延至今,实现了中华民族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跨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伏羲是中国婚嫁制度肇启者
婚嫁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婚嫁制度源于何时,根在何处?正在甘肃兰州召开的“第二届中华伏羲研讨会”上,来自中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们一致认为,伏羲是中国婚嫁、嫁娶制度的肇启者,“制嫁娶”反映出人类从杂居群婚到对偶婚姻的深刻变革,标志着中国历史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这也是伏羲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重要原因。据相关专家考证,人类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洪荒时期和母系氏族社会后,大约在6500多年前,开始逐步进入父系社会。据古籍记载,当时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太昊伏羲率部落由甘肃成纪(今天水市)沿黄河东下,定居于宛丘之墟(今河南淮阳县)。随后,伏羲以其圣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并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伏羲还画八卦、取火种、造书契、创乐器、兴嫁娶,肇启了...
· 婚嫁百科:中国传统民俗的婚嫁禁忌有哪些
婚姻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之一。俗话说:先成家,后立业。儒家思想中也明确指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次序。可见人须先成家,生活安定了再立业,人也会变得成熟,办起事来自然也会事半功倍。成家即为结婚,婚姻的好坏,关系到一生的幸福。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是每个人所向往的。从相识相知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满心欢喜的走入来之不易属于自己的婚姻殿堂,本该是王子与公主的完美大结局,如果在这喜气洋洋的背后忽略了中国人在婚嫁习俗当中的禁忌,就有可能因为小小的失误而影响到未来的婚姻路程,可谓是得不偿失,可惜之极。那么这些中国传统民俗的婚嫁禁忌如何避免?在步入婚姻殿堂的路上,都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一:出嫁时间的禁忌出嫁的时间要尽量避开这三个月份:六月,三月和七月。传统习俗认为在农历六月完婚的新娘又称“半月妻”,因为六月是整年的一半,六月新娘即等于半个新娘,相当于有前无后,夫妇婚后容易离异。倘若家中突然有直系亲属辞世,那...
· 夏代的婚嫁制度:夏的兴与亡都与和亲有关吗?
夏代的婚嫁制度:夏族的女孩子外嫁是不自由的,受到很多的限制,有点庄严、神秘的性质。夏族的男人迎娶也是如此,同样依靠神灵的昭示,并且要修筑高台。关于夏禹和涂山氏的婚姻有过这样的记载:“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九尾白狐造于禹。’禹日:‘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证也。’涂山之歌日:‘绥绥白狐九尾庞胖,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网络配图从大禹和涂山氏的婚姻来看,夏族不但女孩子外嫁有太多禁忌,要在高台上等待神灵的昭示,男子娶妻也要借助宗教巫术的手段完成。而在政治方面,禹因为治理洪水的共同事业与涂山氏结成联盟。这就说明了在当时社会已经打破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婚姻关系。几个氏族的联盟构成了强大的部落。有利于增强该部落的军事抵抗能力,抵抗外部落的入侵,以及增强该部落的生存能力。还有...
· 解密:土司制度的由来而土司制度是如何消失的?
中国少数民族的土司的制度由来已久,说起土司,不是我们现在吃的吐司,是少数民族的一个管理制度。土司制度对于中国少数民族的管理具有巨大的意义,因此,今天简单跟大家说一说土司制度。一般历史界认为,土司制度始于元代。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元朝没有“内汉外夷”的意识,在元朝的民族等级制度之下,也不可能产生“华夏”―“夷狄”的对应概念,因此也就不可能有“土官”与“流官”的区别。但是土司制度不仅仅包含“土官”、“流官”这种说法,实际上,小编猜测中央政府也不是为了区别华夷才设立土司制度的,关于元朝任用土司土官是否制度化了的问题,尤其是是否具有区别“土官”“流官”意识的问题,可能值得继续研究。但是元朝有意识地任用酋长担任“土司”、“土官”,实行“以夷制夷”的政策,却是事实。因为土司制度实质上是王朝利用当地民族集团的上层以间接统治的形式处理周边民族问题的一种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它与“华夏”“夷狄”的意识并没有直接的...
· 古代为什么会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嫁制度
在中国的古代,婚姻的嫁娶是非常讲究的,男女双方要婚嫁之前必须要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么,为什么古代的婚姻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呢?网络配图在古代,旧式婚姻多为封建、包办买卖婚姻,且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经媒人撮合,也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个制度是西周至周公制定礼乐方面的制度就一直流传下来,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其中的一项。西周春秋时期的婚姻礼仪的一道程序,用当时的话来说,就是"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非媒不得。"(<诗·齐风·南山>)在人们的印象中,媒人是沟通男女双方的唯一媒介,"男女双方非媒不知名"(<礼记·曲礼上>),为中国古代的通例。网络配图过去男女结婚,没有媒人是不成的,即便真是私下定情,也得请个形式上的媒人来说亲,叫“采媒”。早在先秦时期就是这样,如《诗经·南山》的《氓》中有一句:“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说的就是当时非媒人不可嫁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