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壮族服饰 壮族人身上佩戴的族徽有什么功能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77
转发:0
评论:0
断发、文身和凿齿是壮族祖先最早的区别异族的发式和体饰标志。有关古越人断发、文身的记载较早见于《淮南子·原道训》:“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民被发文身,以象鳞虫。”《庄子·内篇·逍遥游》曰:“宋人资章甫而谪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说苑·奉使篇》载:“彼越……是以剪发文身,灿然成章。”《战国策·越策》载:“被发文身……瓯越之民也。”高诱注:“被,剪也。”《汉书·地理志》记载:粤人“文身断发”。据此推断,壮族先民在春秋战国时流行“断发”,“断发”是当时壮族先民区别于中原华夏及其他族群的标志之一。  文身,就是在额头、胸脯、四肢刻画花纹,如《赤雅》所说:“黔面绣,为花草、蜻蜓、蛾蝶之状。”文面是文身的一种,史籍中称“雕题”。《礼记·王制》载:“南方曰蛮,雕题交趾。”《山海经·海内南经》云:“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在郁水南。”即今广东、广西、海南一带。《战国策》鲍本注

  断发、文身和凿齿是壮族祖先最早的区别异族的发式和体饰标志。有关古越人断发、文身的记载较早见于《淮南子·原道训》:“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民被发文身,以象鳞虫。”《庄子·内篇·逍遥游》曰:“宋人资章甫而谪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说苑·奉使篇》载:“彼越……是以剪发文身,灿然成章。”《战国策·越策》载:“被发文身……瓯越之民也。”高诱注:“被,剪也。”《汉书·地理志》记载:粤人“文身断发”。据此推断,壮族先民在春秋战国时流行“断发”,“断发”是当时壮族先民区别于中原华夏及其他族群的标志之一。

    文身,就是在额头、胸脯、四肢刻画花纹,如《赤雅》所说:“黔面绣,为花草、蜻蜓、蛾蝶之状。”文面是文身的一种,史籍中称“雕题”。《礼记·王制》载:“南方曰蛮,雕题交趾。”《山海经·海内南经》云:“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在郁水南。”即今广东、广西、海南一带。《战国策》鲍本注:“以草染齿为黑,雕题者,刻其肌,以丹青涅之。”《史记》集解引刘逵曰:“以草染齿,用白做黑。”引郑玄曰:“雕文谓刻其肌,以丹青涅之。”《太平寰宇记》亦载:宋代邕州左右江各州,“其百姓悉是雕题、凿齿、画面、文身”。足可见出,此风习由来已久,且相当普遍。

  那么,壮族祖先为什么要文身、文面呢?史籍说是“以避蛟龙之害”,这是一种图腾崇拜,目的是为了求得图腾神的保佑以不被伤害。图腾,在摩尔根那里被解释为“表示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所以,人们在额上、身上刻画图腾,除了表示崇敬外,还有其实用意义,即文身早期是出于氏族部落的图腾标志(或徽号),用以区别不同的氏族和部落,尤其是甲、乙、丙三集团环形婚,不同氏族的男女青年一看图腾就知道是否可以发生婚媾关系。在族外婚时期,同一氏族内是禁止发生的。

    壮族早期也必定有过这样的时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壮族古老的神话《布伯》中找到佐证。在这篇神话中,洪水过后,全世界的人都死了,哥哥不愿与妹妹结婚,妹妹把自己的脸刺孔涂上蓝靛,哥哥不认识了,于是和妹妹成亲。这就暗示了文面(文身)的作用:文面使哥哥和妹妹分属于不同的氏族部落,才可以结合。文面在此起部族标识作用。

    凿齿最早也是出于氏族的标识需要的。广西融安县壮族流传的一则“拔牙与婚姻”的神话对凿齿之俗做了这样的解释:远古时,人间一个大力士与天上的雷公斗,设计将雷公捉住并关起来。

    雷公得到大力士两个孩子的帮助破牢而出,临走时拔下一颗牙给兄妹俩。兄妹俩种下牙齿结出一个大葫芦。雷公发洪水淹没人间,人类灭绝,只剩下兄妹二人躲在葫芦里而得救。为繁衍人类,兄妹应该成亲,但又违背兄妹不婚的禁律。最后由哥哥拔下一颗牙,表示他是雷公氏族的后代,妹妹不拔牙,以示为大力士氏族的后代,由此“符合”了氏族的惯例。第二代仍照此办理,于是形成拔牙风习。凿齿(拔牙)成了雷公氏族的标志。哥哥拔了牙就是改换了氏族徽帜,在名义上变成了另一个氏族的人,其所崇奉的图腾或姓氏随之改变,从而获得与实际上的妹妹结婚的资格。凿齿后来又演变成为成年礼仪,为百越民族文化分布区域普遍共有的习俗。这里,文身和凿齿的“所指”寓意是多层次的。

  “别异”不仅在族与族之间通过服饰标明,在族内,不同的支系也通过服饰来体现。典籍有许多关于壮族古代支系的称谓记载,有的就是以服饰命名的,如从肢体绘饰上分为“金齿蛮”、“黑齿蛮”、“穿鼻蛮”、“儋耳蛮”、“绣面蛮”、“绣脚蛮”等;从服饰的形制、色彩上分为“长裤蛮”、“裸形蛮”、“乌蛮”、“白蛮”等。民国刘锡蕃《岭表纪蛮》亦载:“有斑衣者曰‘斑衣壮’,有红衣者曰‘红衣壮’,有领袖具绣五色,上节衣仅盈尺而下节围以布幅者曰‘花衣壮’,又有长裙细摺,绣花五彩。”清时,壮族土僚内部头饰不同,因而有花土僚、白土僚和黑土僚之别。

    花土僚又因妇女头纂是平的,故又有平头土僚之名;白土僚以妇女的裹头布帕拖于肩背,亦称搭头土僚;部分土僚因女人头上以包尖为美,故称尖头土僚。民国时的《丘北县志》亦载:“土僚,状类摆夷,唯妇女以黑布盖头者为黑土僚,花布盖头者为花土僚。”现代壮族布傣妇女也因头帕包缠样式不同而有搭头布傣和平头布傣之别。

    云南侬人妇女以红、黑相间的方格土布包头,末端分别裹成筒形突出于包头两侧,形成凸出的两支“角”,这种形如牛角的头饰使得壮族在史书记载中还被冠以了另一个称呼——花角蛮。今天的布敏支黑衣壮仍穿戴着他们以示与他族区别的黑头帕、黑上衣、黑裤外套黑裙,头帕还缠成独特的“飞机型”,故又被人们称为“飞机族”。他们崇尚黑色,以黑为美,以黑为贵,以黑为族称,其中蕴含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因篇幅关系,此处从略。

  但在这里,服饰的“辨族别异”的标识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可以说,服饰作为一个族群外显的文化符码,它是维系族群认同和别异的有效手段和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壮族服饰壮族人身上佩戴各种饰品的历史意义
银饰壮族的银饰过去曾经普遍盛行。据民国廿二年(1934)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载,百色“女子饰品,有发箍、簪及指约、手镯等。”恩降“妇女装饰,城厢多尚金玉,乡村则重玉质银器。”西林“惟女子最爱佩戴簪钗、耳环、手镯及盾牌等。富者用金质,贫者用银质。”桂东南的壮家少女,也“尚戴银质簪环”。壮族银饰的种类,主要有银梳、银簪、耳环、项圈、项链、胸排、戒指、银镯、脚环等。土官时代,安平妇女最多戴四个银项圈,十多个戒指(有的一指几个),加起来重一斤多。桂北壮族妇女的项链和项圈共达九个之多,胸排长方形,透雕,打成鸟兽花卉,下沿有小链穗,以银链挂在脖子上。壮人银镯式样比较丰富,有的打成一指宽的薄片;有的打成一根藤;有打成多根相互缠绕;有的还嵌上绿色的小珠,等等,显示壮人的银饰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观念的变化,目前,在壮族地区难看到壮族妇女配戴传统的银饰了。花鞋壮族花鞋是壮族的刺绣工艺之一,又称“绣鞋”,...
· 壮族服饰:壮族服饰有着什么样的的来历和特点
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采,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斓。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下围花幔。”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劳动时穿草鞋。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
· 壮族服饰:壮族服饰的历史意义及其自身特点
壮族服饰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下围花幔。”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节...
· 壮族舞蹈壮族的凤凰舞有什么好寓意
凤凰舞(壮语为舞凤凰)是横县壮族民间舞蹈的一种,流行于灵竹、陶圩、六景一带的壮族地区。它的表演方式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一的凤凰舞,如“花凤舞”、“凤凰舞”、“舞凤”等,即由一或二人穿凤凰道具、服饰进行表演。凤冠用珠子串成,晶亮闪光,长垂的凤尾色泽艳丽,脚上还穿带有羽毛的鞋袜,表演中,时而停立啼鸣,抖翅、舔羽,时而又沐浴、饮水,展翅飞翔,形象逗人喜爱。另一种形式是与其他兽类合舞,如与狮子、麒麟合舞的“三穿花”,与仙马合舞的“彩马彩凤舞”等,表演者均着鸟兽服饰,互相穿插对舞、这类舞蹈均在春节期间挨家挨户上门拜年表演,或在广场演出。现在流传于靖西、德保县的“干各舞”,表演时由一人扮演干各鸟,穿上插氛有羽毛的服饰,一手操纵鸟的两个翅膀,使之上下舞动,犹如展翅飞翔,一手操纵鸟头,使之答答作响,示意向人们恭贺新禧。还有一人扮老头,在一旁挥舞马鞭伴唱,烘托节日气,祝愿人们吉祥如意。是以一雌一雄为表演...
· 壮族服饰壮族人的头饰和银饰有什么样的特色
壮族男女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有不同的发型。从广西花山崖画上可见早期壮人男子是剪短头发的。崖画上有少量男子头上插有两支迎风舞动的羽翎。画上有为数不多的少女留长辫,有一姑娘的发梢上还缀有一朵山花。古书上记载,壮族祖先的发型还有披发,以及倒螺髻形的椎髻。到唐代,男子仍“露发”(断发),女子挽髻垂于后,用三、四寸的竹条斜贯其中。宋代壮族地区流行椎髻。清代曾强迫小镇及读书做官的人留长辫子。但乡村男子依然剪断头发,不理清廷禁令。1949年后,各地妇女的发饰仍保持一定特色。如广西龙胜老年妇女把长发翻过头顶,打旋,然后用四尺黑布包好。青年女子在头顶留长发,四周剪成披衽,把顶心长发翻到前额,用白布扎好,插上银梳。女孩子的头发则先剃光,戴上外婆送的银饰帽,长大才留顶心发。这些发型,显然是古代披发的遗风。天峨女子也是留长发而不打辫,已婚的结髻,或梳顺后由左向右绕,用头巾扎上;未婚的反过来由右向左,用白印花或提花毛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