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怒族文化 怒族有着怎样的酒文化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25
转发:0
评论:0
怒族文化怒族有着怎样的酒文化,酒文化是怒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酒与怒族人就象鱼和水、茶和盐巴一样关系十

  酒文化是怒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酒与怒族人就象鱼和水、茶和盐巴一样关系十分密切。酒文化贯穿在怒族人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因此说,酒和怒族人有着密不可分的特殊关系。在怒族民间。生产劳动、迎送亲友、接待宾客、婚丧嫁娶和欢度喜庆佳节都离不开酒,而且酒成了人与人之间传达友情。增进友谊,增加亲合力,消除误会的催化剂。

  在怒族的酒文化中。按一天内的时间分:早上有“早酒”,白天有“晌午酒”,晚上有“夜酒”,临睡前还有“睡前酒”。按喝酒时的状态分:空腹喝是“空肚子酒”,有酒没菜是喝“寡酒”,醉后喝的是“醒酒”。按人际间的亲疏分:第一次相识喝的是“见面酒”;熟人见面喝“碰杯酒”;交朋友要喝“交臂酒”;有朋自远方来,喝的是“接风酒”:送别要喝“送别酒”;相交日久感情深笃的人。要勾肩搭背脸贴脸腮贴腮地要喝“同心酒”;老朋友在一起要喝“双杯倒”或“三杯倒”;感情深要喝“益拉秀”(意为杯见底);亲友远行要喝“送行酒”;客人离开村寨要送“吾苏瓦讷”(意为“上路酒”)。

  说亲带的是“奶妈俩讷”(意为说亲酒);定亲要喝“定亲酒”:女方家通知其亲属赴婚宴用的是“酒礼单”(怒族民间没有请柬,女方家通知亲戚赴婚宴时,必须带上男方家带来的酒,以酒代请柬。民间叫作酒礼单);接亲要喝“奶妈鲁讷”(意为接新娘酒);送亲要喝“送亲酒”;新娘携新郎第一次回娘家要喝“回门酒”;亲家见面要喝“八梦儿讷”(意为姻亲酒)。

    婚礼上要喝“迪姆娃讷”(意为“婚礼上的喜酒”);怒族婚俗中特殊的“讨男子”仪式上,要喝“纳巴鲁讷”(意为讨儿子酒):怒族特殊的“念巴娃”(补婚)仪式上。要喝“念巴娃讷”(意为补婚酒)。

    妇女坐月子有“邦呛讷”(月子酒);孩予满月有“满月酒”;怒族传统节日“乃热节”(又叫朝山节、鲜花节或仙女节)里喝的是仙女的“乃热讷”(意为朝拜山神酒);春节里喝的是“洛色讷”(意为新年酒)。

  过去实行“伙有共耕”时有“玛卡讷”(意为伙有酒);大集体时酿的是“大伙酒”;几户人家斗粮食酿的是“口逗讷”(斗粮酒):在野外劳动吃晌午时喝从各家各户带来的酒是“百家酒”:盖房要喝“儿木挖讷”(盖房酒);开田种地要喝“力卡瓦讷”(劳动酒);春耕要喝“洛究讷”(翻地酒)。

    举行新房落成典礼要喝“九木迪姆讷”(庆新房酒),乔迁要喝“九木思等讷”(乔迁喜酒)。初春时节上温泉沐浴,喝的是“曲正讷”(意为“温泉酒”和“沐浴酒”);庄稼收回后要喝“庆丰收酒”(有的地方叫喝“新粮酒”)。办丧事有“办丧事酒”;送葬有“送葬酒”;做道场举行追慰亡灵仪式时,有告慰亡灵的“都普娃讷”(告亡灵酒)。

  按酒的种类分,需伴上水饮用,度数较低的水酒(又叫杵洒)类就有:用包谷面煮熟后酿的是“咕嘟酒”;包谷舂去皮炒黄,点熟后酿的是“包谷米酒”。

    青稞舂麦皮炒黄,煮熟后酿的是“古思儿秦图讷”酒;麦子舂去皮炒黄,煮熟后酿的酒是“茸秦图讷”酒;除此还有小麦酒、大麦洒、青稞酒、荞麦洒、苦荞酒、鸡脚稗酒、天仙水洒、高梁酒、洋芋酒等;度数高的烧酒类有包谷酒、青稞酒、高梁酒、麦了酒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怒族文化怒族语言文字有着怎样的历史
怒族内部分为四个具有不同文化渊源和语言相异的支系。由北向南,居住在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乡和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和捧打乡的怒族称“阿龙”,人口近7000人,过去又叫“贡山怒族”;居住在云南省福贡县上帕镇和鹿马登乡的怒族称“阿怒”,人口约6000余人,过去又叫“福贡怒族”;居住在今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的怒族称“怒苏”,是人口最多的一个支系,有8000多人,因匹河乡过去属原碧江县,因此又称“碧江怒族”;而居住在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澜沧江两岸兔峨乡的怒族称“若柔”,人口2000余人,过去又称“兰坪怒族”或“兔峨怒族”。怒族人口虽然不多,但四个支系却分别使用四种不同的语言。这四种语言都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语支未定。其中,怒苏语、若柔语和彝语支语言相近,并有一些词根相同的词汇;而阿龙语和阿怒语与彝语支语言相去甚远,有类似景颇语的特点。尤其是阿龙语和独龙语基本相通,是一种语言的两种变体...
· 怒族习俗怒族有着怎样的丧葬习俗
早期怒族曾盛行火葬,改行土葬的历史约在200年左右。至今一些村寨附近,火葬场遗迹仍依稀可辨。在个别村寨,曾发现一两处悬棺崖葬的遗迹,并伴有铜斧出土。怒族改行土葬与人们的灵魂观念密切相关。相传过去有个叫亚内的妇女死了,焚尸时没有烧透,七天后她的灵魂带着满身烧焦的疤痕去看家人,把自己的孩子吓死了,从此怒族人就葬为土葬。有代表性的怒苏人的丧葬礼仪可分为以下四个程序:1.竹号报丧:在怒苏人中,凡成年男子死亡均要吹竹号报丧。竹号由一个竹筒吹嘴套着一尺多长的龙竹吹筒组成,吹奏时发出“剥哩—呜—剥哩”的声响,因而称之为“剥哩”。人们只要一听到竹号声,都会停止手上的活计奔赴死者家中吊唁,参加丧礼。2.敬酒吊丧:人们给死者梳洗之后,盖上毯子,停尸在火塘左侧床铺之上,以供亲友吊唁。奔丧的亲友带着酒、肉、鸡等吊礼,到达后将酒倒进碗里,由巫师灌入死者嘴中,并说明是某某亲友前来吊唁。然后大家一起喝离别酒,由...
· 怒族历史怒族姓氏有着怎样的特点
怒族崇拜动物,他们的姓氏就能体现出来。怒族除了虎姓,还有姓鹿、蛇、蜂、熊、猴、羊、鸡、鱼、鼠、荞、竹、菜、麻、柚木的。他们都各自把这些动植物作为自己氏族崇拜的图腾。怒族人选择的姓氏和动植物图腾,大抵都与他们的环境和生活有关。由于怒族先民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但他们又抗御不住自然灾害和猛兽的侵袭。比如,他们猎熊、射豹,割取野蜂蜜,以这些为衣食之源,但又常受它们的威胁和危害,于是便产生了敬畏的心理,进而产生崇拜,把它们视为自己氏族的图腾。在怒族人中,男孩的名字按以下顺序排列:老大称“彭勾”、老二称“金都礼”、老三称“昆”、老四称“增”、老五称“店”、老六称“冉”、老七称“拦”、老八称“八利义”;女孩的名字按以下顺序排列:老大称“讷克勒”、老二称“尼太”、老三称“江格勒”、老四称“娜”、老五称“念过”、老六称“冉罗”、老七称“达恩”、老八称“英”。无论男女排行到第八之后,一般以父母所爱的物品来命名...
· 怒族音乐怒族的音乐有着怎样的民族特色
怒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伊呀学语的幼童,几乎都能闻歌起舞。要问怒族有多少歌?多少舞?请听他们的回答:你想知道我有多少歌,就去数数沙滩上的沙粒;你想知道我有多少舞,就去数数山坡上的树叶。在怒族音乐舞蹈中,怒苏支系独树一帜。每种舞蹈都有固定曲谱和乐器伴奏。曲谱有主弦与和弦。伴奏的乐器有琵琶、短笛和口弦。怒族琵琶有梯型和椭圆型两种,外表虽不怎么精致,但音色明亮清脆,富于表现力。一般为楠木所制,上蒙薄板,留有音孔,琴杆上方为弦柱,用竹杆钉在外弦内部位,摩擦发音,没有音位,只用蜂蜡打点作音位标记。琴身长约70厘米左右。早期为三弦演奏,现为四弦;过去用羊肠做弦线,现已为钢丝取代。琵琶一般为男性弹奏。口弦则为女性专用,怒苏语称“几味”,有一片弦和三片弦两种。三片弦较一片复杂,有三个音,其中一个音是固定的,音程关系为162和512。口弦制作精巧,携带方便,常装在刻有精美...
· 怒族习俗怒族人结婚时有着怎样的习俗
怒族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选择在属龙或属蛇的日子,因为龙和蛇在怒族的观念中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婚礼前几天,全村寨的各家各户都派出得力的男子或女子,到男方家帮助料理理结婚的有关事务。女方家也显得格外奔忙;做嫁衣、买首饰、请陪娘、邀请宾客。结婚当天,新郎邀约两个最好的朋友,背一背柴和一背明子,带着一罐酒和其他礼物,去女方家接新娘。到了女方家,受到热情的接待,女方家以最好的饭菜招待他们。待太阳爬上山冈,阳光洒满整个村寨的时候,新郎告别女方家,接上新娘开始上路。这时候,女方家送亲的人们熙熙攘攘,簇拥着新娘走出村寨。走在前面的是背着一头大肥猪和一大坛白酒的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后面是背、抬着嫁妆的送亲队伍。新娘身着怒族的盛装,脸上盖一块色彩鲜艳的薄布,由一群女伴陪着,走在人群中间。当陪送新娘的队伍进入男方村寨时,早已在旁迎候的男方家的人忙上去给背猪、背白酒和背、抬嫁妆的人们连连敬酒。来到新郎家门口时,新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