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阿昌族节日 阿昌族怎样过“火把节”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73
转发:0
评论:0
阿昌族节日阿昌族怎样过“火把节”,阿昌族火把节一般是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左右,这是一个众多民族庆祝的传统节

  阿昌族火把节一般是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左右,这是一个众多民族庆祝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彝族的火把节最有特色,除此之外白族,纳西族,基诺,拉祜以及阿昌族同样都有庆祝火把节的习惯。

  说到火把节,自然与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是人们对于炎帝和火的崇拜记忆。在古老的历法中将火历又称为十月历,直到目前为止,中国西部,北部以及西北部还有许多远古先民在使用这种历法,而它的源头则可以一直追溯到炎黄时期的炎帝。

  炎帝又被称为赤帝或是烈山氏,与神话中的火神不同,炎帝是一个曾经真实存在的民族始祖,生活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陕西一带,所谓的炎黄子孙就是指炎帝和黄帝的后代。在许多古书中都曾出现过关于炎帝的记载。《管子.轻重篇》中记载炎帝发明了钻木取火,《左传.昭公十九年》中记载炎帝发明了火历,而《左传.哀公九年》《淮南子.汜论训》《史记.三皇本纪》三部书中指出了他是所有以羊、牛、火为图腾和以姜氏为姓的部落先民的共同祖先。国外神话与中国神话

  在历史记载中,观测星辰而发明历法,钻木取火教会人类用火,死后被封为灶神这几大荣誉都被冠在了炎帝身上,这显然不是偶然,它充分证明了人们对于火和炎帝的崇拜。

  实际上所有庆祝火把节的民族大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以牛,羊和火为图腾。他们都是古老的羌人后裔,而羌人的祖先就是炎帝。每当火把节的时候,人们一般都会在回忆“刀耕火种”的同时祈求五谷丰登。人们都会杀猪宰牛祭祀炎帝,然后在夜深之后点上火把在村寨周围大肆庆祝。

  与阿昌族的火把节相比,彝族和纳西族的火把节更加具有特色和神话传说,关于这两个民族的火把节故事,会在之后的彝族和纳西族系列中陆续登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阿昌族节日阿昌族怎样过“泼水节”
泼水节和当地的傣族一样,阿昌族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期间是年轻人择偶的好机会,届时常常由姑娘家备好八大碗菜肴招待来串亲的小伙子。参加聚餐的人数相符,大家才能落座入席。小伙子要在别人不察觉的情况下把姑娘家的鸡头偷走,如鸡头被姑娘查出来,要罚偷鸡头者,否则就要罚姑娘喝酒。如果偷者被人当场抓住,不仅要受罚,还要被姑娘取笑。酒后小伙子要根据菜价,将钱在不让姑娘察觉的情况下交给姑娘。阿昌族的泼水节跟傣族的泼水节日期相同,也是从清明节后的第七天开始,但过法有所不同。清明节后的第七天上午,阿昌人穿上节日的盛装,采下几朵鲜花,女的插在头上,男的别在胸前,花枝招展过节日。下午4点左右,全村中、青年男子汇集在佛寺前,前面两面龙凤旗开路,后面几人跳着象脚鼓舞,率领众人向山里进发,边走边放火药枪。上山后,在锥栗树前鸣响鞭炮、跪拜,然后采锥栗树花,同时采杜鹃花。采好花后,人人兴高采烈,挥舞花枝,欢呼声震天动地,在山坡上...
· 阿昌族节日简介阿昌族怎样过阿露窝罗节
阿昌族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创作的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昌族人民民风淳厚,个个能歌善舞,民族节日为"阿露窝罗节"。梁河属中国两个阿昌族聚居区之一,全国有3个阿昌族自治乡,仅梁河就占两个,即九保和曩宋阿昌族自治乡。据史书记载,阿昌族是最早活动在青海、甘肃高原的氐羌民族,其中一部分很早就迁徙于川西至滇西一带。约于公元十三世纪开始有一部分沿云龙、保山、腾冲迁陡,最后定居于梁河地区。古代阿昌族就是一个善歌好舞的民族,阿昌族的歌声清亮,阿昌族的舞蹈庄重凝朴。阿昌族最隆重最富于民族特点的传统节日是"窝罗节"。1983年德宏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阿昌族人民的要求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正式决定阿昌族的传统节日为"窝罗节"。1995年改为"阿露窝罗节",节庆时间定于每年的3月20日,节日标志为弓箭和青龙白象。为了感谢传说中遮帕麻和遮米麻的创世之功和多次挽救人类的...
· 阿昌族节日阿昌族春节时怎样祭寨神
春节是中华民族普天同庆、万家团圆的传统节日。阿昌族也过春节,阿昌族的春节庆祝活动,从腊月到正月,是富含独特民族传统,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年俗活动。大年三十户主抬祭祀品、叠纸钱,率领儿女祭祀寨神,先祭祀寨头,再祭祀家堂祖宗,最后举家共进团圆年饭。除夕晚上,主妇挑灯到菜园挖坑,点一蓬瓜,点一窝豆。传统观念认为,除夕晚上抢栽的瓜豆、瓜秧和豆苗,更易丰收。除夕老人熬夜守岁,凌晨童男吟诵财门调,从大门外到堂前,逐户开财门。初一女人休息,男人凌晨争挑第一担水,老人清晨供斋祈福。初一不能舂碓,要给农具、果树、牛马贴红纸条,早饭后全体青壮年村民敲锣打鼓去远山砍秋杆。初二阖村举寨树秋架、祭秋神,当晚在秋场舞狮子,说四句,唱灯调。当年安排要玩春灯的乡村,所有参加玩灯者,要净身净手,清一色男性躲到乡村小树林,熟悉彩排戏文台词,以准备在初二晚上,在乡村秋场戏台上,闪亮登场。祭寨神祭寨神是阿昌族春节的传统年俗、古老民...
· 阿昌族节日阿昌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窝罗节:每年农历的二月初四是阿昌族传统的重要节日——窝罗节。在阿昌语中,“窝罗”是“在屋旁欢乐”的意思。相传,这一节日是为纪念传说中的创世始祖而举行的。节日的前夕,各村各寨都要用竹木搭起一座4米见方的窝罗台坊,中间立两块牌坊,上绘日、月、星图案,下绘阿昌族男女彩像,象征两位始祖。牌坊顶端耸立一把巨大的木刻满弦弓箭,表示先祖射落假太阳的那把神箭。隆重的祭祖仪式由德高望重的“活袍”主持。他会高唱起本民族的神话史诗,祝赞这两位始祖的丰功伟绩。接着,人们跟着“活袍”,围绕着窝罗神台唱起古朴原始的窝罗调,跳起以“太阳”“月亮”等自然景观为舞蹈造型的窝罗舞,载歌载舞,通宵达旦。除了歌舞,节日期间还进行武术、对歌、秋千、春灯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整个节日洋溢着一派虔诚、欢乐、祥和的气氛。每年农历正月初四举行,以纪念传说中阿昌族的始祖遮帕麻、遮麻为民除害、造福后人的功绩,届时人们要祭献最好的菜肴,然后...
· 阿昌族祭祀活动阿昌族怎样祭秋神
阿昌族地区的广大乡村,有春节祭祀秋千神的习惯。每年的春节,村村寨寨,都要虔诚祭祀秋神。每年春节初一,去砍清一色的栗树,初二举寨树立秋杆,一直到正月十六撤秋,送谢秋神止。祭祀秋神仪式,相当繁琐,十分隆重,非常具有民族民俗、历史人文、传统文化价值。滇西阿昌族地区,当年有儿子结婚的人家,约定俗成是当年组织祭祀秋神活动的秋头。春节除夕,秋头要逐家逐户,去敬烟邀请大家帮忙助力。初一清晨,秋头要准备好祭祀品,置办好谢山神的鲜肉一小块、糖两坨、粑粑几块、米酒一小瓶,纸钱、香烛一对。组织乡村父老敲锣打鼓,将乡村扛秋男子欢送出寨门,前往远山砍秋杆。初二,由秋头邀请寨长、寨中长辈,组织父老乡亲,树秋架,祭祀秋神。树秋时,阿昌男子没有使用任何安全保护装置,赤手空拳,在高高竖立起来的秋千架上,操作自如,令人肃然起敬。祭祀秋神活动,通常是在寨佬、寨长,或者在男性长者主持下,敲锣打鼓,杀鸡备酒,伴随全套礼仪和精美祭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