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元宵节竟然起源于古印度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84
转发:0
评论:0
元宵节竟然起源于古印度,《西游记》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观灯》这回书说到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途中,来到

  《西游记》九十一回《府元夜观灯》这回书说到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途中,来到天竺国府,正逢上元宵佳节,师徒四人到慈云寺中打尖投宿,“当晚只听得佛殿上钟鼓喧天,乃是街坊众信人,送灯献佛。”元宵,原来是印度的新年。

  春节与元宵本无关联

  元宵节和春节只差十五天,从春节到元宵,节日的气氛持续不衰,所以现在的人们甚至都把元宵视为的春节的组成部分。实际上,元宵跟春节根本不是一回事,它们有截然不同的来源,春节是华夏民族古老的节日,而元宵则是来自印度的异域节日,春节原本是中国古代的元旦(又称元日),而元宵原来是印度的新年。元旦是新年开始的第一天,是旧历结束新历开始的日子。每个民族都过元旦节,但不同民族由于历法不同,过元旦节的时间各有不同。中国的周代曾经以冬至为元旦,因为那时候的历法把太阳回到南回归线的日子即冬至作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但后来的历法把立春作为全年的第一个节气,于是离立春节气最近那个月的初一就成了元旦,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个日子也就成了中国传统的过年日。中国根据立春日确定元旦的做法,体现了地处温带的中原地区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元宵节在古印度如何诞生的呢?

  原来,东汉以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起源于印度的节日风俗也随佛教流行中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元宵节。印度地处热带,不像中国这样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那里一年到头的气温变化不大,四季鲜花盛开,树木常绿不凋,很难看出春华秋实的四时变化,因降水量的不同而呈现出来的旱季和雨季的更迭倒很明显。因此,印度历法就将一年分为两季,从一月到六月是雨季,六月到十二月是旱季。此外,印度历法是将一个月分为两个半月分别计数,上半月,从初一新月初见到十五月圆之日,称为白月,下半月,从十五月圆到月末的月晦之日,则称为黑月。

  由于印度气候炎热,因此,他们喜欢在夜间举行节日庆祝活动,而十五日月圆之日,皓月当空,澄照大地,因此,印度人就把一月十五日作为雨季半年的开始之日,并在这天的夜间张灯结彩,彻夜狂欢,欢度新年,这就是印度的元旦。同时,他们把七月十五日作为旱季半年的开始之日,在这天夜里同样也要张灯结彩进行庆祝。由于中国有自己的元旦,因此印度的元旦风俗随佛教风俗传入中国后,就只能改称元宵了。尽管名字变了,但时间没变,基本的过节风俗也没变,这就是正月十五张灯结彩闹元宵的来历。——而印度七月十五的节日到了中国则成了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盂兰盆节因为是雨季的结束,所以就改悬灯为放河灯。盂兰盆节在佛教又叫解夏,因为炎热多雨的夏天过去,僧人们终于结束了长达三个月坐夏安居的苦修生涯,从此可以出门游方化缘了。

  元宵节又如何传入中国呢?

  佛教是东汉汉明帝时期才传入中国,因此,中国人过元宵灯节也是始于此时。在已经散失的《僧史略》一书中就记载说,汉明帝命令臣民在正月十五这天夜间高悬明灯,以宣扬佛法。但一开始,过元宵节的主要是佛教徒。直到隋代,元宵灯会才成为一种盛大热烈的民间游乐活动,燃灯赏灯的同时,还伴随着五花八门的社火百戏表演。隋炀帝喜欢铺张,铁树银花、灯火辉煌的元宵节恰好投其所好,所以,元宵节在隋炀帝时代盛极一时,隋炀帝自己就有一篇《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就道出了当时京城元宵灯会的盛况:“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到了唐代,由于大唐帝国国力强盛,热闹红火的元宵灯会正可用来点缀升平,因此,唐代的元宵灯会更是盛况空前。唐初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就是咏元宵的名篇: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丽,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历代文人诗词笔记中不乏对元宵之夜的记载,不过,古人笔下真正能够将元宵胜景描写得历历在目的,当属《西游记》九十一回《府元夜观灯》中的描绘。这回书说到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途中,来到天竺国府,正逢上元宵佳节,师徒四人到慈云寺中打尖投宿,“当晚只听得佛殿上钟鼓喧天,乃是街坊众信人,送灯献佛。”师徒们先在佛殿上看了献佛的灯,又随寺中的和尚们去城中赏灯。

  文人骚客们对元宵节情有独钟

  旧时城市中没有电灯,更没有路灯,平日夜晚的街市,只有孤月清冷,疏星点点,无月的夜晚,更是漆黑无边。每年只有到了元宵之夜,无论是大道通衢,还是穷街委巷,皆彩灯高悬,烛光照地,其时又正值正月望夜,明月高悬,繁星满天,月光星辉与灯华烛光交相辉映,再加之欢舞的龙灯,璀璨的焰火,缤纷的社戏,喧天的锣鼓,那无边的欢乐,旖旎的风情,繁盛的光景,怎能不让刚刚经历过严冬见惯了漫漫黑夜的人们心花怒放,意乱情迷。自从有了电灯,现代城市就成了不夜城,大街上路灯彻夜不熄,大厦里通宵灯火辉煌,闹市区更是霓虹斑斓,置身于华灯迷离的不夜城中,元宵灯火尽管依然是火树银花,争奇斗艳,但已经难以像旧时那样激起人们的惊异和欢喜了。

  像辛稼轩《青玉案•元夕》中的那种惊异和欢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元宵的火树银花渐渐迷失于现代城市的万家灯火之中,历尽千秋万代依然能够让人依依相思的,或许只有灯火阑珊之时那惊鸿一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大唐王玄策竟然能够单枪匹马消灭古印度
话说大唐贞观二十二年,印度半岛最强大的中天竺统一了北印度,建立了摩揭陀帝国,并很快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唐太宗派遣王玄策出使天竺五国,蒋师仁为副使。当时天竺分为中天竺、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五国。中天竺王尸罗逸多刚死,国中大乱,其臣那伏帝阿罗那顺自立为王,目中无人,纂位的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二千兵将伏击。王玄策仅带三十从骑,虽奋力苦战无奈双拳难敌四手,终因兵少王玄策从骑多死难,玄策被擒扣押,各国的贡物也被阿罗那顺掠夺。网络配图王玄策和蒋师仁乘夜色越狱而出,并在戒日王之妹的帮助下,要血洗此仇。他策马自印度大陆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尼泊尔王国。在这里,王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以迎娶文成公主而与唐具友好关系的吐蕃的王中之王的名义,向尼泊尔借得七千骑兵。又继续檄召临近唐各部军府节度使及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又集兵马万余,自为总管,蒋师仁...
· 大唐帝国王玄策竟然能够单枪匹马消灭古印度
话说大唐贞观二十二年,印度半岛最强大的中天竺统一了北印度,建立了摩揭陀帝国,并很快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唐太宗派遣王玄策出使天竺五国,蒋师仁为副使。网络配图当时天竺分为中天竺、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五国。中天竺王尸罗逸多刚死,国中大乱,其臣那伏帝阿罗那顺自立为王,目中无人,纂位的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二千兵将伏击。王玄策仅带三十从骑,虽奋力苦战无奈双拳难敌四手,终因兵少王玄策从骑多死难,玄策被擒扣押,各国的贡物也被阿罗那顺掠夺。王玄策和蒋师仁乘夜色越狱而出,并在戒日王之妹的帮助下,要血洗此仇。他策马自印度大陆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尼泊尔王国。在这里,王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以迎娶文成公主而与唐具友好关系的吐蕃的王中之王的名义,向尼泊尔借得七千骑兵。又继续檄召临近唐各部军府节度使及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又集兵马万余,自为总管,蒋师仁...
· 中古印度-雅利安语
历史印度-雅利安语通常被分派为三个主要群组-上古(OIA)、中古(MIA)和新近(NIA),这是按语言学而非严格年代做的分类,因为古典梵语与中古印度各种土语是共存的。并且它们在构词和词汇特上的一些征表露了它们不是作为“古典”梵语的主要基础的梨俱吠陀梵语的直接延续的事实;尽管有很多相似性,它们却是从在某些方面不同于甚至更加古老于梨俱吠陀的方言演生而来的。中古印度-雅利安语阶段被认为跨越了在公元前600年到公元1000年的时段,并经常被分成三或四个主要细分。早期阶段由阿育王(约公元前250年)题刻和巴利语来代表。中间阶段由各种书面俗语比如马哈拉施特拉俗语、索拉塞那俗语和摩揭陀俗语来代表,晚期阶段由公元六世纪和后来的Apabhraṃśa方言来代表,它们是早期现代印度-雅利安语(例如布拉吉语(BrijBhasha))的前身。最古老的MIA语言是在一方面的阿育王题刻的俗语,和在另一方面的巴利语和半摩...
· 古印度六派哲学
简介六派哲学(şaddarśana),亦作正统派(Astika),是印度哲学的六个主要派别,共同尊奉《吠陀经》,皆以摆脱痛苦、达到解脱为其终极目的。六派哲学兴起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后5世纪之间,分别为:弥曼差(Mimamsa)派、吠檀多(Vedanta或UttaraMimamsa)派、数论(Samkhya)派、瑜伽(Yoga)派、正理论(Nyaya)派、胜论(Vaisesika)派。印度教六派哲学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其各自最初原典的出现。在这些原典中,各派一般都提出一个基本理论模式或核心思想,此后的发展基本是沿着这些理论模式或核心思想而展开。后代的思想家(这些派别在后世的传人)通常是在这些理论模式的框架内进行解释性的创新。弥曼差派:以吠陀祭祀为主要研究对象,他们相信吠陀圣典的正确性,相信祭祀的功效。最早的经典是《弥曼差经》。吠檀多派:以讨论梵我关系为主,在表述梵我关系的理论框架中容纳了种种观...
· 古印度的文明起源是什么?古印度经历了哪些王朝
(公元前600年以前)史前印度最重要的文化为印度河流域文化(又称哈拉巴文化)和恒河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铜时代的文化,存在于公元前3200年~前1750年间。成熟于公元前2200~前2000年,最为主要的城市有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消逝于公元前1750年左右。但是哈拉巴文化在古吉拉特、拉贾斯坦及北方邦北部等仍有遗留。文明起源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为印度著名的吠陀时代。吠陀时代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时期,约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后期约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前期经典很少提到家庭,社会仍局部落性质;后期部落社会分解为4个瓦尔纳的社会。4个瓦尔纳中首陀罗为最低层,吠舍为中层,刹帝利和婆罗门为上层。古代印度(公元前600~公元800)古代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瓦尔纳制的确立及其向种姓制度的转化,部落社会的同化及其向国家的转化,授地制的兴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转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