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竹林七贤向秀是谁 向秀和郭象的关系是怎样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88
转发:0
评论:0
竹林七贤向秀是谁向秀和郭象的关系是怎样的,向秀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也是“竹林七贤”之一。早年,向秀隐居于乡里,无心仕途。

  向秀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也是“竹林七贤”之一。早年,向秀隐居于乡里,无心仕途。后来,为时局所迫,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但是官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向秀吧。  

  竹林七贤图片

  向秀出生于227年,卒于272年,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同为“七贤”。因他们常常在竹林下喝酒,所以后来就被称为“竹林七贤”。

  向秀少年时便因才华横溢而远近闻名,后来在偶然中与山涛一见如故,成为了知己好友。通过山涛,向秀又得以与嵇康等人相识,同游于竹林之中。向秀、嵇康和吕安关系最为要好,平时往来也颇多。

  后来,向秀目睹了嵇康被害的整个过程。当初钟会被嵇康奚落,之后钟会一直对此怀恨在心。而嵇康也因此而惹来了杀身之祸。向秀看到了好友遇难,这件事对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嵇康和吕安先后被害后,向秀痛彻心扉,并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苦苦挣扎,终于悟出了新的道理,使他更加地宁静淡泊。

  向秀晚年的时候,因时局动荡,为了避免杀身之祸,而接任官职。他唯独喜好庄子之学,所以开始注《庄子》。可惜的是这部注还没有完成,向秀就去世了。后来郭象继承了他的书,成书《庄子注》。因此后世对《庄子注》的作者是谁,一直对存有争议,但大部分情况下还是认为是郭象所著。

  向秀和郭象

  向秀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而郭象是西晋时期的玄学家,他们都喜好庄子之学。那么他们俩人之间有着什么样的交集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郭象图像

  说起向秀和郭象,人们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庄子注》了。向秀唯独喜好老庄之学,晚年的时候著书成册,可惜的是在即将完成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郭象继承了向秀的作品,形成了如今的《庄子注》。

  但是关于《庄子注》的作者是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一是向秀比郭象先创作了此书,而郭象则是在其的创作基础之上加以拓展。郭象只是借鉴了向秀的一些优秀的见解,但是其中大部分的创作还是由郭象完成的。所以,郭象是此书的作者。

  其二是向秀已经大致完成了此书,只剩下一个小部分没有完成就去世了。郭象在此书中加了一小部分,然后就将其据为己有了。所以,这部书的作者应该是向秀。

  在《世说新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向秀喜好庄子之学,发倔了庄子当中的深意,撰写了《庄子注》。向秀死后,他的儿子还年幼,无力保护向秀的著作。郭象见向秀所著的《庄子注》不为世人所知,就私下将其据为己有,成为了他自己的作品。后来,经过郭象加工的《庄子注》被世人所知,而向秀的的作品却被淹没了。

  关于《庄子注》的作者到底是谁,世人已经无从知晓了。但是如今,大部分情况下,人们还是会将《庄子注》视为是郭象的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竹林七贤向秀介绍关于向秀的小故事
向秀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也是“竹林七贤”之一。早年,向秀隐居于乡里,无心仕途。后来,为时局所迫,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但是官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向秀吧。竹林七贤图片向秀出生于227年,卒于272年,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同为“七贤”。因他们常常在竹林下喝酒,所以后来就被称为“竹林七贤”。向秀少年时便因才华横溢而远近闻名,后来在偶然中与山涛一见如故,成为了知己好友。通过山涛,向秀又得以与嵇康等人相识,同游于竹林之中。向秀、嵇康和吕安关系最为要好,平时往来也颇多。后来,向秀目睹了嵇康被害的整个过程。当初钟会被嵇康奚落,之后钟会一直对此怀恨在心。而嵇康也因此而惹来了杀身之祸。向秀看到了好友遇难,这件事对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嵇康和吕安先后被害后,向秀痛彻心扉,并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苦苦挣扎,终于悟出了新的道理,使他更加地宁静淡泊。向秀晚年的时候,因时局动荡,为了避免杀身之...
· 魏晋竹林七贤向秀
简要介绍:向秀(约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任散骑侍郎、黄门散骑常侍、散骑常侍,与任恺等相善。向秀喜谈老庄之学,曾注《庄子》,“妙析奇致,大畅玄风”(《世说新语・文学》)。注未成便过世,郭象承其《庄子》余绪,成书《庄子注》三十三篇。另着《思旧赋》、《难嵇叔夜养生论》。中文名:向秀别名:向子期国籍:曹魏→西晋民族:汉出生地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出生日期:约公元227年逝世日期:公元272年职业:哲学家、文学家信仰:老庄之学主要成就:推动玄学盛行代表作品:《思旧赋》《难嵇叔夜养生论》地位:竹林七贤之一官职: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向秀少年时即以文章俊秀闻名乡里,后来研读《庄子》颇有心得,于乡里讲学时...
· 向秀
生平向秀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友善,在山阳隐居。嵇康打铁,向秀为其佐鼓排;吕安种菜,向秀助其灌园。关于向秀在嵇康死前的职业有两种分歧。一种是根据《晋书·向秀传》中记载的向秀为“上计吏”推测向秀当时为地方小吏。另一种是根据《太平御览》引《向秀别传》:“秀字子期,少为同郡山涛所知。又与谯国嵇康、东平吕安友善。其趍舍进止,无不必同。造事营生,业亦不异。”认为向秀当时并未担任官职。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昭害死后,他只好到洛阳任散骑侍郎、黄门散骑常侍、散骑常侍。向秀喜谈老庄之学,当时《庄子》一书虽有流传,但过去的旧注“莫能究其旨统”,曾注《庄子》一书,初稿完成后拿给嵇康、吕安两人观看,两人大为赞赏,吕安更曰:“庄周不死矣。”但最后他仍没注完就过世了,郭象则承其《庄子》余绪,成书《庄子注》三十三篇。有人认为郭象仅是大量抄袭向秀注文。但向秀的作品早佚,此椿公案已难以查证。另著有《思旧赋》...
· 向秀简介西晋时期黄门侍郎竹林七贤之向秀生平
向秀(约227-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任散骑侍郎、黄门散骑常侍、散骑常侍,与任恺等相善。向秀喜谈老庄之学,曾注《庄子》,“妙析奇致,大畅玄风”(《世说新语·文学》)。注未成便过世,郭象承其《庄子》余绪,成书《庄子注》三十三篇。另著《思旧赋》、《难嵇叔夜养生论》。相对于“竹林七贤”里的其他人,向秀似乎名气不够响亮,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记载也不很多,但是,千百年的岁月流逝却无法抹去向秀的独特光彩。向秀少年时即为同郡山涛所知。在山涛的接引之下,结识嵇康与阮籍,同为“竹林之游”。向秀虽然没有完整的文集传世,但在当时他却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其主要著作有《庄子注》,时人称此注“妙析奇致,大畅玄风”(...
· 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为何会惹来杀身之祸?
向秀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也是“竹林七贤”之一。早年,向秀隐居于乡里,无心仕途。后来,为时局所迫,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但是官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向秀吧。图片来源于网络向秀出生于227年,卒于272年,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同为“七贤”。因他们常常在竹林下喝酒,所以后来就被称为“竹林七贤”。向秀少年时便因才华横溢而远近闻名,后来在偶然中与山涛一见如故,成为了知己好友。通过山涛,向秀又得以与嵇康等人相识,同游于竹林之中。向秀、嵇康和吕安关系最为要好,平时往来也颇多。后来,向秀目睹了嵇康被害的整个过程。当初钟会被嵇康奚落,之后钟会一直对此怀恨在心。而嵇康也因此而惹来了杀身之祸。向秀看到了好友遇难,这件事对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嵇康和吕安先后被害后,向秀痛彻心扉,并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苦苦挣扎,终于悟出了新的道理,使他更加地宁静淡泊。向秀晚年的时候,因时局动荡,为了避免杀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