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王夫之强调美感的直接性是受禅宗影响吗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和黄宗羲、顾炎武合称的清代三大启蒙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十分巨大。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38/91d9637b-6f5e-4e2f-8236-00291bc38cc9.jpg)
王夫之画照
王夫之的主要思想有反对禁欲主义、气一元论、均天下反对专制主义、反对人生而知之的观点,提倡正确逻辑、理势合一观点,讲人性变化论等,这些都是王夫之的主要思想结晶。而这些思想的提出,是符合现在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其中很多思想是具有极大意义的,比如禁欲。在封建王朝,程朱理学的发展将所有人都僵化束缚在所谓的理之中,其中有很多是不符合人性的,还希望存天理、灭人欲,当时的社会死气沉沉就是这些思想控制的结果。
王夫之的这些观点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束缚,告诉人们人是不能够离开欲而谈理的,因为理就在人欲之中,这是对方式的程朱理学致命打击,对于解放思想起到了积极作用。
还有对人性的辩论,他不认为人生下来人性就一定注定了,人性是会变化的,同是人也可以主观的改变人性。意思就说人性不定,在人出生以后自己什么也不知道,没有选择权,所以这时候人性不是固定的,当人随着成长逐渐明白事理后对于人性有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
这些观点都是对封建思想的冲击,让当时的人们对于传统思想进行重新思考,可以说王夫之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王夫之强调美感的直接性是受禅宗的影响
明清之际的伟大思想家王夫之强调直接美感,这是因为他受到了佛教禅宗的影响。王夫之出身于儒家,但是对于儒家的思想有些是不认同的,于是他吸收百家思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38/4ce29a2a-c88d-488b-b5d4-fe5a1b27d39f.jpg)
王夫之画照
王夫之出生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年代,那时候连年征战,清朝入关以后,王夫之一直认为明朝才是正统,所以组织了抗清斗争。但是他们的力量薄弱,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也因此他一生不问世事,专注著述。
而在抗清失败后,王夫之交往很多人都是佛教中人,他经常和这些佛教中人参禅论道,对他的思想起到了极大的补充。后来王夫之自称“南岳王夫之”,这就是把佛教圣地南岳与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同时,他的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的论述也是受到了佛教的影响,王夫之认为先天之性是眼、耳、鼻、舌,这些都是在佛教经典中有论述的。
王夫之强调的美感的直接性,是因为他认为人的情感是最为真实和重要的,美感是通过人的眼、耳、鼻接收到的,文章和诗词只是人的情感载体。这些思想都是受到了佛教禅宗的影响,佛教表示人的眼、耳、鼻是感受世界的重要媒介,内心的情感表达必须是直接的,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人,而王夫之正是受到了这些的影响才形成了自己的论断。
王夫之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他学习中,借鉴了百家的思想,才形成了影响后世的思想体系,而佛教思想正是这些中比较重要的一个。
王夫之的元气学说
王夫之是明清时期的伟大思想家,他最著名的论断之一就是元气学说,也就是我们知道的气一元论。王夫之的这一论述改变了长久以来人们的认识,是对传统思想的一次有力的挑战。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38/6b9caded-e51f-422e-bcfd-baf409d17b40.jpg)
王夫之画照
王夫之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具体实实在在存在的,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道理和规律就存在于这些具体的实物之中,并不像传统认为的先有道理和规律,后来才有这些实物的,这是他对这一认识的纠正。
然后是有和无的论述,王夫之认为,有是有限的,而无才是无限的,传统思想中将有和无的关系弄反了。比如说狗是有毛的,乌龟是无毛的,但是乌龟没有毛是相对于狗有毛来说的,如果前一个命题不存在,后一个命题也就不存在了。
王夫之还在气一元论中讲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王夫之认为世界万物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我们说的静止是相对而言的,那些我们看着是静止的物体,实际上也是在动的,只不过我们是运动的,看着它就是相对静止的。这些思想在现代科学上得到了证实,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是运动的,只有相对静止,没有绝对静止。
这一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非常大,不但对我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还对世界的科学发展和认识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王夫之的元气学说,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王夫之 读通鉴论
王夫之先生的《读通鉴论》是一部思想巨著,这部书是王夫之先生集毕生心血而完成的。他从六十九岁才开始写作,一直到他去世前夕,这部著作才得以完成。当时他的思想已经非常成熟,所以书中的论道极为精彩,是其毕生所学的体现。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38/12650747-bafe-4575-acf1-98253a04d1bd.jpg)
著作封面照
这本书根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蓝本,对于先秦到五代之间的各个朝代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论述,其中有对历史规律的探寻,也有对当时人物的批判,他的观点独到,文采飞扬,是史学著作中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这本著作体现了王夫之的历史进化的观点,他认为历史是在发展进步的,其中的每一项改革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只是当时的社会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人们顺应历史去做而已。
他主张进行改革,对于各王朝的腐败极为痛恨,反对分裂,希望统一,对民间疾苦深为关心。同时在他的这部作品中,对传统的唯心主义道学进行了全面的批判,这对当时的社会影响很大。
他在作品中还不但有自己的史学思想论述,其中的评论中展现除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论述,将自己的政治理想也较为全面的展示出来,对后世具有很大的启迪。
我们承认这是一部巨著,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其所处的时代限制,王夫之主张改革,而没有在根本上对于封建制度提出新的思考,所以这还是有一定局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https://imgs0.zupu.cn/zupuls/p19/c64f921d-8e82-490e-a4ce-8b0bf90c6978.jpg)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39/21968ee0-46fc-4172-b152-fdc5aef99d95.jpg)
![](https://imgs0.zupu.cn/zupuls/p1582/19fc6150-a603-4ed4-ae22-8dea520d487b.jpg)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