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代著名藏书家徐乾学一生的藏书有多少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75
转发:0
评论:0
清代著名藏书家徐乾学一生的藏书有多少,徐乾学生于公元1631年,卒于公元1694年,是清朝学者,藏书家。值得一提的

  徐乾学生于公元1631年,卒于公元1694年,是清朝学者,藏书家。值得一提的是,徐乾学是顾炎武的外甥,鉴于徐乾学在文学上的不俗造诣,人称“昆山三徐”之一。徐乾学生平丰富多彩,他的藏书生涯更值得一提。  

  徐乾学

  通过徐乾学生平经历得知,徐乾学是江苏昆山人氏。公元1670,徐乾学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得进士第三名,由此得以踏入仕途为官。徐乾学为官之初,担任的是编修一职,随后徐乾学先后担任过起居注官、《明史》总裁官、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多个官职。

  公元1687年,徐乾学晋升为左都御史兼任刑部尚书一职。徐乾学为官期间,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主持修编过《明史》、《大清一统志》、《读礼通考》等书籍,为古代历史的记录作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公元1688年,湖广巡抚张汧爆发了贪污案件,这次贪污案件影响的范围非常大,其中徐乾学也被牵连其中。根据湖广巡抚张汧的供词,他曾收买过徐乾学。康熙皇帝知道此事后,并没有追究徐乾学,在康熙皇帝的包庇之下,徐乾学并没有得到任何处置。

  不久之后,同僚许三礼上书弹劾徐乾学,随后徐乾学以“放归田里”上书请奏康熙皇帝,希望康熙能让他告老还乡。随后,康熙皇帝同意了徐乾学罢官,但是让他回家编著《大清一统志》。

  徐乾学回家之后,便效仿《资治通鉴》,在同僚的帮助之下,编撰《资治通鉴后编》。公元1691年,徐乾学曾经包庇朱敦厚一事被告发,事发后康熙革掉了徐乾学的官职。 

  徐乾学的故事

  史书在记载徐乾学的生平时,也会提到徐乾学的故事。通过徐乾学的故事,也有助于全面了解徐乾学的生平轶事。话说,徐乾学早年间为了在朝廷“出人头地”便投靠了权臣纳兰明珠。在纳兰明珠的提拔下,徐乾学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徐乾学

  后来,徐乾学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便拉拢高士奇、王鸿绪等人,让他们攻击纳兰明珠。纳兰明珠权倾朝野,引起了康熙皇帝的忌惮,在皇帝的示意下,高士奇让徐乾学弹劾纳兰明珠。

  随后,徐乾学让门生郭绣告发纳兰明珠。不久之后,康熙皇帝革掉纳兰明珠宰相之职,并撤掉了纳兰明珠的同伙余光柱、李之芳等人的职位。于是,徐乾学和以纳兰明珠为核心的北党结下了仇恨。

  纳兰明珠之后,徐乾学的势力很快得到了壮大,成为朝廷主要首领之一。但是,徐乾学的仕途迅速迎来了波折。“张汧案”引起了康熙皇帝的重视,徐乾学因为贪污受贿牵连其中,但是康熙帝没有处置徐乾学。

  随后,徐乾学和高士奇因为权力之争而陷入僵持。徐乾学为了打败高士奇,便让自己的门生郭绣弹劾高士奇,在徐乾学的设计下,康熙帝解除了高士奇的职务并让他告老还乡。不久之后,副都御使许三礼以贿赂罪告发徐乾学。在许三礼多次弹劾下,徐乾学被迫辞官回乡。

  不难看出,徐乾学的仕途之路并不顺畅,他为了排除异己,不惜搭上了自己的前程。 

  徐乾学藏书

  徐乾学藏书非常有名,因此徐乾学也是清朝著名的藏书家。徐乾学藏书的地方被称为“传是楼”,位于江南玉山镇。徐乾学踏入仕途之后,之所以能得到康熙皇帝的重视,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徐乾学是江南一带著名的藏书家。 

  徐乾学作品

  徐乾学藏书楼共有七间书库,里面藏有经史子集四类书籍,共有七十二橱,共有万卷图书。徐乾学子女出生后,徐乾学用这些书籍教导子女,希望他们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事实证明,徐乾学用藏书教育子女是卓有成效的。

  徐乾学的五个儿子相继都中了进士,而女儿徐昭华也是清朝年间著有的才女。徐乾学藏书楼,不仅收藏万卷图书,还刻印书籍。徐乾学曾经为纳兰性德刻印的《通志堂经解》,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

  徐乾学年轻时,便开始了藏书工作,刚开始因为缺乏资金,徐乾学便以手抄的形式记录内容。等到徐乾学入朝为官后,很多门生和同僚也会赠送徐乾学书籍。徐乾学利用这些书籍,创作了很多作品。

  后来,徐乾学的舅舅顾炎武去世后,徐乾学收藏了顾炎武的作品,其中传是楼中就有顾炎武的手迹《天下郡国利病书》。徐乾学藏书楼有很大的名气,就连黄宗羲都曾来到昆山向徐乾学父子借书。后来,黄宗羲还写下《传是楼书记》以此来称赞徐乾学藏书事业。徐乾学去世之前,将藏书楼托付给了子女,以此来教育后代通过读书做个有志向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代藏书家-钱曾
简要介绍:钱曾,清代藏书家、版本学家。人物简介:钱曾(1629年~1701年)字遵王,号也是翁,又号贯花道人、述古主人。虞山(今江苏常熟)人。父亲钱裔肃和族曾祖钱谦益(见绛云楼)都是藏书家,受其影响,钱曾年轻时即有志于收藏古籍,访求图书不遗余力。他入清后便无意仕途,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江南奏销案中因欠赋被革去生员。他继承了其父的藏书,后来又得到了钱谦益的绛云楼焚余之书,使藏书聚至4100余种,其中有很多宋元刻本和精抄本,成为继钱谦益绛云楼和毛晋汲古阁之后的江南藏书名家。晚年和钱谦益有隙,钱谦益去世后不久,他和柳如是的部分藏书,亦被其收去,柳如是因此而被逼自缢。钱曾的藏书室先后命名为述古堂和也是园。他重视宋元刻本及旧抄本,并认真校书,为古籍存真起了一定的作用。他先后藏书达30余年,自称“食不重味,衣无完彩,摒当家资,悉以藏书”。他还与当时的毛晋、毛父子,陆贻典,季振宜,冯舒,冯班兄弟,...
· 清著名藏书家方功惠
方功惠(1829~1897)清著名藏书家。字庆龄,号柳桥,清湖南巴陵(今岳阳)人。以父荫任广东监道知事,官至潮州知府。在任上,方功惠统辖粤、闽、赣、湘四省监谭,曾在广东为左宗棠收复新疆筹集军饷,以理财有方而受历届两广总督的欣赏。光绪中,官广东道员,但未赴。历任番禺、南海、顺德知县,广东潮州知府等,在广东任职30余年。藏书达20余万卷。在广州建“碧琳琅馆”、“十文选斋”、“玉笥山房”、“传经堂”以藏书,先收有潘仕成、伍崇曜等人藏书,又派人远至日本购书,比杨守敬至日本访书还早数年。又得吴荣光“清筠馆”、“赐书楼”藏书,谭标称他藏书“为粤城之冠”,张之洞督两广时,曾到他的藏书楼中读所未见之书。所藏珍秘本极多,如收藏有宋本达40余种,元本60余种,以明人诗文集为特色。人物简介编辑方功惠自幼嗜书,家有碧琳琅馆,藏书十万卷,富甲粤东。最难碧琳琅馆藏书得的是,方功惠甚至在杨守敬之前就已经注意收集从日本...
· 清著名校勘学家、藏书家卢文
人物简介卢文(1717―1795),字召弓,一作绍弓,号矶渔,又号檠(qíng)斋,抱经,晚年更号弓父,人称抱经先生,清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一说原籍余姚,迁居仁和(今杭州)。生于清圣祖康熙五十六年,卒于乾隆六十年,年七十九岁。卢存心子。乾隆十七年(1752)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上书房行走,乾隆三十年(1765)充广东乡试主考官,后提督湖南学政。乾隆三十四年,乞养归故里,曾先后在江浙崇文、钟山、龙城等书院主讲经义二十余年,以经术导士。卢文一生最大的成就是校勘。他一生好学,与戴震、段玉裁友善,潜心汉字,以校勘古籍称名于世。他对经义注疏有独到的见解。经他校勘的古籍有《逸周书》、《孟子音义》、《荀子》、《吕氏春秋》、《贾谊新书》、《韩诗外传》、《春秋繁露》、《方言》、《白虎通》等,多达210多种,并镂板刊印,汇成《抱经堂丛书》十五种。又苦刻板不易,合经史子集38种,摘字而注之,名为《群书...
· 清代文献学家、藏书家严可均简介资料
清代文献学家、藏书家严可均简介资料严可均(1762年~1843年),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清代文献学家、藏书家。嘉庆五年(1800年),考中举人,授建德县教谕,以疾辞归。道光二十三年,去世,享年八十岁。主要成就精考据学,曾与姚文田同治《说文》,作《说文长编》45册,有天文、算术、地理、草木、鸟兽之类。又辑钟鼎拓本为《说文翼说》15篇;与丁溶同治唐《石经》,著《校文》10卷,对汉、魏、唐、宋石经仇校研究较深。﹝对汉、魏、唐、宋石经讎校研究较深,仇当作讎。﹞嘉庆十三年(1808年)诏开“全唐文馆”,他由于已辞官归田,无机会参与此事,感叹道:“唐之文,盛矣哉!唐以前要当有总集,斯事体大,是余之责也。”于是发愤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使之与《全唐文》相接。收书3000余家,每人加注小传,足以考证史文。又遍检群书,一字一句,无不校订。唐以前文献,皆荟萃于此,对保...
· 南宋著名目录学家、藏书家晁公武
晁公武,南宋著名目录学家、藏书家。字子止,人称“昭德先生”。宋朝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晁冲之之子。靖康末年入蜀避乱,宋高宗绍兴二年举进士第,绍兴十一年至十七年(1141~1147)任四川转运使井度的从官。自幼喜读群书,初为四川总领财赋司,办事有才干。绍兴时,官为监察御史、知恭州、荥州、合州,迁四川安抚制置使、兴元府知府、成都知府等职。乾道七年(1171)回京师,以敷文阁直学士、左朝仪大夫除临安府少尹,官至吏部侍郎。有良吏之目,官累礼部侍郎。《郡斋读书志》二十卷,文多散佚,存于今者唯《郡斋读书志》。晁公武目录学著作]《郡斋读书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提要内容的私藏书目,对于后世目录学影响极大。该书收入的图书达1492部,基本上包括了宋代以前各类重要的典籍,尤以搜罗唐代和北宋时期的典籍最为完备。这些典籍至今不少已亡佚和残缺,后世可据书目的提要而窥其大略。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部也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