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汉武帝曾设置“冬至节” :官府要举行“贺冬”仪式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43
转发:0
评论:0
史书里有大量冬至习俗的记载,而现在南方人一般注重于此日建或修墓。众多有关冬至的史料,也使我豁然开朗,那些诸多的习俗,原是辅助项目,“贺冬”才是古代冬至主打节目。据《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实地考察后,通过“土圭测景”选定了洛邑基址。“土圭测景”的目的是寻找中国地理中心,要义是“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即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观测,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按照周公“土圭测景”定天下之中,西周人详细规划了灭商后的第一座国家都城。于是,周朝便把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作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冬至也就成了“大年初一”。由周到秦直至汉武帝前,“冬至”的岁首地位一直没变。《汉书》谓:“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历史上最早的“庆祝冬至”,类似现在庆贺新春佳节,也就是“贺岁”。汉...

  史书里有大量冬至习俗的记载,而现在南方人一般注重于此日建或修墓。

  众多有关冬至的史料,也使我豁然开朗,那些诸多的习俗,原是辅助项目,“贺冬”才是古代冬至主打节目。据《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实地考察后,通过“土圭测景”选定了洛邑基址。“土圭测景”的目的是寻找中国地理中心,要义是“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即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观测,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按照周公“土圭测景”定天下之中,西周人详细规划了灭商后的第一座国家都城。于是,周朝便把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作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冬至也就成了“大年初一”。

  由周到秦直至汉武帝前,“冬至”的岁首地位一直没变。《汉书》谓:“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历史上最早的“庆祝冬至”,类似现在庆贺新春佳节,也就是“贺岁”。汉武帝采用夏历后,虽把正月与冬至分开,但却设置了“冬至节”。南朝刘宋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后汉书》曰:“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意思说,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老百姓“贺冬”的方式主要是烧香祭祀、美食相赠、相互走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汉武帝这么一“改”,“贺岁”就变成了“贺冬”,且延续了2000多年

  为什么冬至要“贺冬”?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了下一个循环开始。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卷三“天文训”篇谓:“日冬至则斗北中绳,阴气极,阳气萌,故曰冬至为德。”而阳气不仅是生气,也是人身体最好的治病良药。所以,在当时医药、卫生、科学等非常落后的情况下,古人祝贺阳气自然回升也是一种科技进步。

  唐、宋、明时期,冬至格外注重“贺冬”。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卷三“冬至”篇曰:“都人最重一阳(冬至后白天渐长,阳气初动,故称一阳生)。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遝(行人拥挤)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岳祠城隍诸庙,炷香者尤盛。”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卷二“城东内外”篇介绍了当时北京的“贺冬”:十一月冬至日,文武百官贺冬后,连续三天穿戴吉祥服饰,具红笺互拜,跟过大年一样。唐、宋皇帝冬至这天还要到郊外举行盛大的祭天祭祖大典,也可以看成是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态的呵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南北方“冬至”习俗:古代美食冬至团与馄饨拜冬
冬至是古人十分重视的节日,因此在这天大多边塞闭关,商旅停业,朝廷不理事,官衙放假,亲朋好友之间还要相互宴请,从而产生了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传统习俗。“吃冬至肉”是南方冬至扫墓后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发“昨肉”的古老食俗。当然,这样的习俗也有很多讲究。分肉的时候,要按照地位、学识的高低来分,用这样的方法来鼓励知识分子。同时,还要优先照顾老人,以示敬重。冬至肉用祠堂公积金或富家捐款购置,由族长主理其事。供冬至团”这种习俗流行于江南地区。冬至团是以糯米粉为面团,内包肉、菜、糖、果、赤豆沙、萝卜丝等蒸成。冬至团主要用来做供品,同时也是冬至宴上的必备食品之一。“馄饨拜冬”是北方的一种冬至习俗。《帝京岁时广记》里说,之所以选用馄饨拜冬,是因为“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 江南第一大祠史侯祠举行冬至祭祖仪式
盛装出席,迎来族人宗祠祭祖尊祖敬宗,祭祀先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形成的优良传统。12月21日,江南第一大祠――史侯祠举行的一场冬至祭祖暨《溧阳史氏大同谱总卷修订版》首发仪式,牵动着分布在海内外300多万史氏族人的情感,来自各地的3000多史氏子孙代表纷纷冒雨前来,身穿汉服,齐颂祖训,以祭祖形式,表达“刚直不阿、忠勇为国、慎身勤业、诗礼传家”的家国情怀。据了解,位于江苏省溧阳市埭头镇的史侯祠,是为纪念东汉万户侯、溧阳史氏一世祖史崇而建。历史上,史崇因破王浔、平赤眉、助光武帝兴汉室有功,被封为右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加骠骑将军,后加封为溧阳万户侯。他在治理封地中,以关心百姓施恩泽,得到朝庭赏识和当地百姓爱戴,由此连续7代世袭封侯。千百年来,许多在溧阳任职及来到溧阳的达官显贵都会慕名到史侯祠祭拜,孟郊、朱熹、海瑞、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等历代文人曾前来拜祭并留下许多诗篇,而史侯祠也成为史氏祭祀先祖、宗...
· 二O一五年冬至储氏祭祖仪式隆重举行
正值仲冬,连连下了几天细雨。冬至祭祖仪式临近,宗亲们既怀着急切地期待冬至祭祖的孝祖之情,又祈望着老天爷开恩,给冬至祭祖活动带来晴和而浓郁的氛围。11月12日(农历)冬至,天公真的作美,应验了宗亲们的祈望。太阳公公在连续下了几天细雨后,洒下了第一缕阳光,气温回升,融解了寒意,大地格外清新,新祠在晨曦中更加别致。冬至是传统的祭祀先祖的时节,天刚佛晓,沉睡的大地已经沸腾起来了,车辆如织,来人如梭,祠堂内外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储氏世德堂二O一五年冬至祭祖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堂内灯火辉煌,堂外各色轿车依序停放摆满广场。为使祭祀活动安全有序进行,事前作了细致入微的部署,安排了安全员、巡视员、指挥调度员,并在各进出宗祠路口设指示牌,专员指挥,有条不紊。参加仪式的有来自多省市族贤代表,特邀嘉宾、宗亲联谊会、重建委员会全体成员、各地宗亲代表及周边群众达千余人齐聚宗祠,祭祖仪式盛况空前。仪式...
· 冬至节的食俗
古时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乃上天赐予的福祉,所以这天大多休息,军队整体,边塞闭关,商旅停业,朝廷不理事,官衙放假,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作客,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冬至亚岁宴”的名目甚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吃冬至肉”是南方冬至扫墓后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发“胙肉”的古老食俗。肉有生、熟两种,分时有许多规矩。加区别学历高低,清有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四级,民国有高小、中学、大学、留学四级,以示鼓励;优先照顾老人,在50、60、70、80、90年龄段,数量依次递增,以示敬重。冬至肉用祠堂公积金或富家捐款购置,族长主理其事在当时被视作一份厚礼。“供冬至团”也见于江南。冬至团是以糯米粉为面团,内包肉、莱、糖、果、豇豆、赤豆沙、萝卜丝等蒸成。主要充作供品,也可蹭送亲邻或待客,是冬至亚岁宴上的必备食品之一。“馄饨拜各”是北方的冬至食俗。...
· 琅琊宋氏2017春节祭祖仪式举行
1月22日,琅琊宋氏家族2017年春节祭祖仪式,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向城镇杭头村临沂市第三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氏祠堂举行。来自临沂、枣庄、徐州等地的20多万宋氏宗亲的部分代表欢聚一堂,隆重祭祀列祖先贤,秉承优良传统家风,倡导家族清廉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奏响了时代主弦律。活动当天宋氏家祠鞭炮隆隆、锣鼓喧天。一年一度的春节祭祖活动如期举行。200余名宋氏族人代表在春节前夕,从各地来到家祠,长幼为序,辈分有秩,子孙轮流行鞠躬礼拜祭祖,表达了对先祖的虔诚敬意和深远的思念。宋氏宗亲代表宋沛田在致辞时说:“尊祖敬宗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追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作为宋氏后人,我们自然也心中充满了对先祖先辈的崇高敬意。”在春节祭祀期间,族内长者要求大家以认真重视的态度拜祭祖先,以此提高族人尊祖敬宗意识,时刻铭记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先辈精神,弘扬敬老爱幼之美德以及忧国忧民的廉洁文化传统。在弘扬正能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