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天下第一赑屃”正定巨型赑屃 传说是节度使安重荣下令建造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687
转发:0
评论:0
“天下第一赑屃”正定巨型赑屃传说是节度使安重荣下令建造,被人称为正定巨型赑屃的这件文物出土于2000年6月,准确地讲它是一尊巨大的赑

  被人称为正定巨型赑屃的这件文物出土于2000年6月,准确地讲它是一尊巨大的赑屃碑座。赑屃长8.4米,残宽3.2米,高2.6米,残重达107吨。在它出土之前,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石碑是邯郸市大名县的《魏博节度使何进滔德政碑》,也称为《五礼记碑》,碑身高6.45米,宽3.3米,厚1米,赑屃碑座高2.2米,重61吨多。正定出土的巨型赑屃比五礼记碑碑座大几乎一倍,称的上是“天下第一赑屃”,出土时轰动了全国。

  巨型赑屃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这件大赑屃出土于正定府前街的建筑工地上,不久被移置开元寺内。赑屃体态丰满,头略抬,颈前伸,仅头颈部就长2.5米。它大圆眼睛,两只小耳朵向后抿着,鼻头宽、鼻孔圆,两只尖牙外露,大嘴紧闭,给人的感觉不是凶猛,反而有些憨态可掬。赑屃的脖子、腿上刻划了几条褶皱,以表现其肌肤的肥硕;浑圆的腹部雕刻的浅纹向两侧突出,以显示其驮碑所承受的重压。

  赑屃是一种虚构出来的动物,传说龙有九子,赑屃为其一,又名霸下,形似龟,好负重,因此人们雕刻它来驮载石碑。正定县保存的碑刻众多,那些赑屃碑座,其造型在不同时代亦有不同风格。文物界评价开元寺内这件五代时期的赑屃,雕饰手法简洁明快,造型生动逼真,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赑屃碑座。

  游人可能很少注意到一个细节:在它背部驼峰的右侧面,有一方高60厘米、宽98厘米的线刻画平面。画面上边部被凿去,但主体仍在。根据后人的临摹,画面正中间是一头威武雄壮的卷毛雄狮,狮子背上端坐一人,应该是画中的主人公,他方圆大脸,短胡子,体健肌丰,腹部鼓起,穿一件圆领长袍,左手捧一个杯子,右手自然地垂放在腿上,目视前方。他的坐骑狮子,脖子上戴着项圈,背上搭着有牡丹花纹的鞍垫,垫上又有莲花式坐垫,狮子的脚踩在圆形踏垫上,富贵耀眼、气派丰凡。狮子右后方有一人,双手用力拉住狮子的缰绳。画中主人的左后方侍立着若干人,有手托果盘的,有托壶的,有执碗的,有执物的。主人的前方,有若干伎乐者,或吹笛,或打鼓,或舞蹈,动感十足,气氛热烈。业界认为,这幅线刻画在有限的空间里刻绘了14个人物形象,布局严谨,主体突出,线条舒展流畅,显示了五代时期的绘画水平和艺术风格,是一幅难得的线刻画艺术作品。

  巨型赑屃座上是谁的石碑

  与巨型赑屃同时出土的,有若干块残碑及碑帽,据正定县文物部门推算,碑身找到了约三分之一,碑首找到了约二分之一,其余残块可能压在附近住宅之下,暂时无法发掘。根据县里与这块碑年代较接近的“李宝臣纪功碑”的制作比例,再结合宋代《营造法式》中规定的制作比例,推算巨碑高度(连碑座)达14到15米,宽度在3.6米之内,厚度也有将近1米。假如保存齐全,这将是全国最大的一块石碑。

  如此大的一块碑,却在碑身、碑首及碑座上残留多处凿痕,明显属人为破坏。那么,巨碑为谁而立?又因何把它凿毁?当时,正定县文保所的刘友恒、郭玲娣所长,都给学者梁勇打电话,请他帮助考证巨碑主人。

  梁勇首先想到的是成德军节度使王镕。他统治真定38年,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建造这样的巨碑。但巨碑上有“明宗皇帝”的称呼,还有“上在此北京日”字样。明宗皇帝就是李嗣源,他公元926年到933年在位。而王镕是公元883-921年在真定当节度使。也就是说,王镕被杀5年之后,才有了明宗皇帝即位。所以,如果是王镕刻的碑,不可能有明宗皇帝和“此北京”的字样。看来王镕不在这个时间段之内。

  梁勇第二个想到的人是卖国贼赵延寿。这个人是幽州刺史赵德钧的干儿子,后唐明宗的女婿,真定人。是他出卖了平山老乡、后唐末帝李从珂,投降契丹。后来当了辽朝大丞相、南朝总管,改真定为中京,欲谋在真定称帝。但是,仔细分析,碑文上的地名、官职,好像和他都不搭界。而且他在真定想当皇帝,仅仅闹了三五天,就被辽世宗灭了,所以他没有机会建造这么大的巨碑。

  梁勇接下来想到的第三个人叫麻达。他是契丹人,辽世宗委任的中京留后,中京,就是真定。他在真定杀人如麻,残暴如兽,会不会是他在这里刻立一块巨碑以标新立异呢?而且因为他残暴,真定军民被迫起义,要杀了他,结果他逃跑了。会不会是爱国军民为了发泄对他的仇恨,把他的碑砸毁掩埋呢?可是,这块残碑的碑文造型没有任何契丹的特色,反而有些辱骂蛮夷“伪庭”的语言。因此,这个中京留守麻达也不是这个碑的主人。

  梁勇想到的最后一个人,是安重荣。

  安重荣,一个仍未讲完的故事

  安重荣何许人也?他是后晋石敬瑭时期的成德军节度使。他目睹后梁、后唐、后晋帝王都是由藩镇节度使起家夺取皇位,因此常说“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耳!”这句话让他在历史上很出名。公元941年腊月,安重荣拥兵南下,要推翻石敬瑭的“伪庭”。石敬瑭急忙派大将杜重威出兵,安重荣兵败被诛,其碑被砸毁则在理所当然之中。碑文现的“胜州刺史”官职、“**军节度使、镇深等州观察处置……”等字样,都与安重荣的官职经历吻合。碑文中的“伪庭失德、群盗挺(埏)起”等字样,也符合安重荣反抗“伪庭”、抗击契丹的情节。

  封建社会的史书将安重荣定性为谋反的叛臣。他为自己立的巨碑,比成德军首任节度使李宝臣的纪功碑还要高大,这也让一些人觉得其霸气外露,目空一切。不过,当代正定文化圈的人,在细读史书之后大声疾呼:不应将安重荣视为反面人物,而应将其视为民族英雄。

  安重荣反契丹的态度十分明显、不惧张扬。《资治通鉴》有述:“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耻于向契丹称臣,每见契丹使者,必然岔开两腿坐着,谩骂使者,使者经过他的辖境,有时竟暗中派人杀掉。契丹为此责备皇帝,皇帝常常替他道歉谢过。”有一次,安重荣把契丹使者名叫拽刺的抓了起来,并派出骑兵掠夺幽州南境,把军队驻扎在博野县,向石敬瑭上表声称:吐谷浑和东、西等部族不堪契丹欺凌,率众归附,情愿自备人马,与晋军共击契丹。上表有好几千字,大体上都是斥责石敬瑭“父事”契丹,竭尽中国所有向贪得无厌的胡虏献媚。安重荣不光向石敬瑭上表,还把这个意思写成书信,送达朝廷权贵和各藩镇,说已经调兵遣将,誓与契丹决战。

  此外,安重荣率饥民南下,不像“造反”,更像“请愿”。历史上那些反叛成功的人一般都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固守自己的城池,搜罗精兵强将,预先储备物资;一定有一些自己的铁杆亲信,他们一定要占据要害部门,一定用在关键时候;一定预先在自己营垒里做好宣传工作,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在朝廷那里做好充分的伪装,等等。但是,以上原则安重荣都不符合。他离开自己的城池,主动暴露在无险可守的开阔地带;他带着一群毫无战斗力的饥民;他没有精兵强将,他的士兵竟然一触即溃,刚一开战部将就卷旗投降了;是年镇州发生大蝗旱,他应当没有足够的物资;此前他毫不伪装自己的行为,还向各地节度使们大肆宣扬。

  安重荣是契丹痛恨的对象,此前契丹主“数欲亲讨重荣”,直到收到朝廷送来的安重荣头颅才作罢。正定县古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樊志勇认为,安重荣反的是契丹入侵,反的是石敬瑭卖国,虽败犹荣,他的民族气节,值得后世景仰。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这样评价他:“事虽逆而名正者,安重荣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赑屃
传说传说赑屃在上古时代常驮著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赑屃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巨大石碑,上面刻上大禹治水的功迹,叫赑屃驮著,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赑屃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赑屃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赑屃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赑屃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著,挣扎著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中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赑屃驮著,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建筑运用在拆除北京旧城墙时,在东便门和西便门的城墙下各发现半个赑屃,因此有赑屃驮著北京城之说。台湾现存有清乾隆皇帝为了表彰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事件,特赐十块以金门“麻糬石”雕刻而成的龟趺御碑。每块碑高3.1米,宽1.4米,其中四座全刻满文,四座全刻...
· 判官赑屃
熟语形成的背景平安时代末期,源义经虽然在源平合战后半段攻打平家时屡立战功,但是由于无法夺回三神器之一的天丛云剑,加上他未有得到其兄长源赖朝的批准,便让后白河法皇任命其为左卫门少尉(日语:衛門府)和检非违使,擅自命令或惩处赖朝的御家人,最终引起赖朝不满。其后,赖朝派遣至义经处出任奉行的梶原景时(日语:梶原景時),指控义经在讨伐平家后表现傲慢,导致赖朝对义经的不满与日俱增。当义经得知自己惹怒赖朝后,他撰写起请文自辩道:“一直以来擅作主张的举动,就算现在急忙解释也是于事无补。”、“我是初次听说您对我不满,就此要我辩解实在是无法原谅。”,义经的话语最终反而让赖朝怒不可遏。坛之浦之战结束后,义经和俘虏平宗盛等人从京都抵达镰仓,可是赖朝拒绝让义经进入镰仓,义经在折返京都时扬言:“对关东有恨意之人,就跟从我义经吧。”,赖朝闻悉便将以前给予义经的平家旧领全数没收。其后,赖朝以义经装病,拒绝攻打源行家为由,...
· 河北邯郸大名古城发现两尊石赑屃(图)
■西城门外挖掘出的石赑屃。邯郸市大名县在打造“宋府明城”的施工现场,继挖掘出明代瓮城遗址后,昨日又在东西城门各挖掘出了一尊石赑屃,具体情况仍在进一步考证中。其中西城门的石赑屃体积略大,有一米多长,半米多高,就好像一只乌龟的背上背了个东西,仔细看仍可看见石赑屃背上的纹路,有龟甲纹路和一些装饰纹,石赑屃的腿部已被磨平。经该县文保部门介绍,这对石赑屃因为时代久远,挖掘出来时也没有石碑资料记载,所以还不清楚是哪个年代的石赑屃,需要进一步考证。我国民间传说龙生九子,通常把赑屃排在九子首位,一般在各地宫殿、祠堂、陵墓中可见赑屃背负石碑,这样的石碑来历都很显赫,多数是当时皇帝所赐封。赑屃喜好负重,形状似龟,但细看却有差异。赑屃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赑屃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目前,这对石赑屃已被移往大名县石刻博物馆收藏。(记者杨伟广通讯员黄飞虎)
· 王重荣
生平其父王纵,太和末年为河中骑将。王重荣以父职任为列校,中和二年(882年)击败黄巢部将朱温,后朱温率部投降王重荣。光启元年(886年),时任河中节度使的王重荣与宦官田令孜不合,被迫迁至兖州,以王处存代王重荣任河中节度使。于是王重荣与李克用合军进逼长安,僖宗被迫出奔兴元(今陕西汉中市东)。后来静难节度使朱玫与田令孜决裂,回长安,拥立宗室李煴为帝,以王重荣为首六七成藩镇受其册命。田令孜自知被天下所怨而辞职,荐杨复恭代任,杨复恭排斥田令孜党羽。兵部侍郎、同平章事杜让能建议以先前王重荣曾与杨复恭养堂弟杨复光共破黄巢之事说服王重荣反正,僖宗派右谏议大夫刘崇望持诏书前往,说服了王重荣。后朱玫被部将王行瑜所杀,李煴奔河中,王重荣假意迎驾,执杀之,囚禁其宰相裴澈、郑昌图,杀其随行百官达半数。王重荣函李煴首级送到行在。乾宁二年(895年),被牙将常行儒所杀。无子,养兄王重简子王珂为子。王珂为李克用之婿。常...
· 李重进是什么节度使李重进为何叛乱
李重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帅,在北周的国家建设中扮演者很强大的角色,而在北宋中也被赵匡胤封为了节度使。很多人都不知道李重进是什么节度使,关于李重进的官职也是众口不一,而从中国古代史籍中,能够看出李重进是淮南节度使。宋太祖平定李重进叛乱图片李重进作为淮南节度使,自然也为淮南一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重进因为得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认可,在其建立北宋之后不久就晋封李重进为淮南节度使。当初赵匡胤之所以封李重进为淮南节度使,其实也主要是源于李重进从前生活在淮南一带,对于淮南的状况比较了解,这样也减少了赵匡胤的治理负担。李重进成为了淮南节度使之后,就开始致力于淮南的经济建设,李重进为了当地的民生生活的改善想出了很多非常有用的良策,并在实施之后取得了不小的成效。李重进由于是淮南节度使,同时也得到很大的便利,尤其是江浙一带的统治和管辖,这也为李重进发动叛乱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地理优势。李重进是什么节度使,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