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2000多年前,这样东西不但能称重,还能看空气湿度,预测天气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31
转发:0
评论:0
2000多年前,这样东西不但能称重,还能看空气湿度,预测天气,初三到高中时,课程中有一门化学,经常捣鼓一些小实验,特别有趣。做化学实验常常

  初三到高中时,课程中有一门化学,经常捣鼓一些小实验,特别有趣。做化学实验常常会要对一些材料进行称重,称重工具是天平。化学中的天平属于现代天平,是由西方发明并传入中国的,据说埃及在3500多年前就已经使用天平;而中国的天平叫衡器。

  所谓衡,就是衡量、称量的意思,也就是秤(称),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使用,当时还有爰、匀、镒、石等重量单位,有些至今都不知道怎么换算。

  称重,是中国古代天平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天平只能用来称重,聪明的先人们还用来测量空气湿度。

  怎么做的呢?

  当时的天平和砝码的制造技术已经相当精密,以竹片做横梁,丝线为提纽,两端葛悬一铜盘。不过,由于天平很小,所以一般只用于衡量小物件。这对测量空气湿度并不影响。

  《史记》有说到:即把等重量的土炭、羽毛分别放置在天平的两端,然后把这种天平放在无风的环境中,这样就可以通过天平的平衡性来观测空气湿度。但没有说具体方法,而刘安在《淮南子》中则有说明。

  其原理是:羽毛干燥不吸水,而炭吸水性极好。如果空气干燥,那么这种天平会一直保持平衡;如果空气湿润,那么炭就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加重重量,于是天平不再平衡。

  当然了,测量湿度的材料有很多,只要一种干燥,另一种吸水性极好。除了炭和羽毛之外,铁和石灰也行,铁不吸水,而石灰吸水性极好。

  这种天平式空气干湿计,比西方国家的干湿计早了1600年。

  其实,古人没有空气清新剂,更没有加湿器等,测量空气湿度并非为了皮肤湿润,而是用来测量天气。

  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业大国,为了庄稼能有个好收成可谓说是操碎了心。我们的历法、二十四节气甚至许多民谚、农谚都是为了种地而总结发明的。这种天平既然能测量空气湿度,自然也能用来预测天气。

  西晋时代,张华首先把这种天平用来预报天气,他在《感应类从志》上说:积灰知风,悬炭识雨。以榆木化灰聚置室中,天若将风,则灰皆飞扬也。秤土炭两物,使轻重等,悬室中,天将雨,则炭重,天晴,则炭轻。

  这就是说,如果有风,那么榆木烧成的积灰就会被吹去,重量减少;如果有雨,炭吸水加重;如果天晴,炭蒸发水分减轻。

  一件普通的称重工具,先人们不但用来查看空气湿度,还能通过湿度预测天气情况,真是妙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什么是空气湿度
什么是空气湿度由查字典科普知识资料整理“空气湿度”顾名思义是指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大小,湿度越大表示空气越潮湿,水汽距离饱和程度越近。通常我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空气湿度的大小。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越小,人体汗液蒸发越快,人的感觉越凉快。北京地区冬季和春季白天一般湿度为20%左右,夜晚一般在70%左右,由于冬春季节湿度太小,人们往往有不舒的感觉,有时还出现嘴唇干裂、鼻孔出血、喉头燥痒等现象。可是,到了盛夏季节,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时,由于汗液蒸发缓慢,人们又会感觉酷暑难耐,有时还会中暑或引发肾病、结核病、关节炎等疾病。居室里比较舒适的气象条件是:室温达25℃时,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0-50%为宜,室温达18℃时,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0-40%。有加湿器的家庭应注意经常调节室内湿度,以便充分地为您的健康服务。
· 古人如何测量空气湿度?从观察琴弦到湿度测量仪
人们通常说的“空气湿度”一般都是指“相对湿度”,它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数表示,百分数越大,表明空气湿度越大。古人当然不知道相对湿度的百分数,但大致的空气干湿概念还是有的:湿度越小表示空气越干燥,湿度越大表示空气越潮湿。早在西晋,傅玄就有一首《炎旱诗》问世,诗中的“河中飞尘起,野田无生草。”就写出了空气的干燥和旱情的严重。宋代梅尧臣的《梅雨》诗中就有“湿菌生枯篱,润气醭素裳。”其中的“润气”就是潮气、湿气。古人甚至还能根据空气湿度的大小进行天气预测,唐代黄子发著的《相雨书》里便有“壁上自然生水者,天将大雨”、“石上津润出液,将雨数日”等记载。空气湿度肉眼是看不到的,怎样大致评估出空气湿度的大小,其实就涉及空气湿度的测量了。我国是最早发明测湿仪器的国家。东汉王充在《论衡·变动篇》中曾经谈到,琴弦变松,天就要下雨。琴弦变松,是天变潮湿、弦线伸长所造成的,表示空气...
· 湿度
综述空气的温度愈高,它容纳水蒸气的能力就愈高。虽然水蒸气可以与空气中的部分成分(如悬浮灰尘中的盐)进行化学反应,或者被多孔的粒子吸收,但这些过程或反应所占的比例非常小,相反的大多数水蒸气可以溶解在空气中。干空气一般可以看作一种理想气体,但随著其中水蒸气成分的增高它的理想性越来越低。这时只有使用范德瓦耳斯方程才能描写它的性能。理论上“空气中的水蒸气饱和”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的饱和度与空气的成分本身无关,而只与水蒸气的温度有关。在同一温度下,真空中的水蒸气的饱和度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的饱和度实际上是一样高的。但出于简化一般人们(甚至在科学界)使用“空气中溶解的水蒸气”或“空气中的水蒸气饱和”这样的词句。假如饱和的空气的温度降低到露点以下和空气中有凝结核(如雾剂)的话(在自然界一般总有凝结核存在),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云、窗户玻璃和其他冷的表面上凝结成的水、露和雾、人在冷空气中...
· 周朝皇帝列表周朝用什么预测天气
到了周朝,人们已经学会从动物的行为来预测天气了。周王朝在这791年间共传30代37个帝王,周朝历代皇帝列表如下:西周:周武王——姬发,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50年—前1045年周成王——姬诵,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44年—前1008年周康王——姬钊,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07年—前982年周昭王——姬瑕,在位时间为公元前981年—前963年周穆王——姬满,在位时间为公元前962年—前908年周共王——姬繄扈,在位时间为公元前907年—前896年周懿王——姬囏,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95年—前871年周孝王——姬辟方,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70年—前862年周夷王——姬燮,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61年—约前854年周厉王——姬胡,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53年—前841年周宣王——姬静,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28年—前782年周幽王——姬宫涅,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81年—前771年原文链接:http://his.wmxa...
· 2000多年前神秘岩石竟是上古超文明遗迹!
世界四大古文明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和古代中国文明,但随着考古学家日前在约旦沙漠的新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证据出土,或许世人对于古文明的认知会再一次重新洗牌。网络配图现今位于约旦东北部与交界的边境地区是一片贫瘠的沙漠,由于布满了黑色玄武岩,因此又被称为”黑沙漠”。很难想像,这片寸草不生的荒凉地区,过去曾经孕育过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主持此次研究计划的是来自荷兰莱顿大学(LeidenUniversity)的艾克曼教授(PeterAkkermans),他表示:”如今的杰贝尔古尔玛地区(JebelQurma)是一个非常不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因为它非常的干燥,难以穿越。”也可能因为环境条件如此恶劣,让这块地区长久以来一直被考古学界的研究人员所忽视。目前发现的石碑铭文大多是动物画,例如蹬羚和狮子,而动物画旁的铭文则可能是人名。但这些文字究竟想表达什么信息,目前仍是一个谜,有待研究人员进一步解读。网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