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化—民间文学—雪域史话之神医宇托·仁丹贡布
吐蕃时期,出了一个著名的藏医,名叫宇托·仁丹贡布。后人尊称他为藏医的祖师,又说他是天上神仙下凡的“第二药王”。
仁丹贡布的先辈,世世代代都是赞普的宫廷医生。从7岁开始,他就博览了家藏的所有医书药典,并且在父兄身边,学习并掌握了许多藏医藏学的知识;10岁开始为周围的百姓行医看病,救死扶伤。他天资聪颖,加上对穷苦人和病人的怜悯及同情,使许多得了重病的人都被他治好救活。相传他曾治好了当地龙王的水肿病,龙王的女儿非常感激,送给他7颗宝贵的松耳石。仁丹贡布回家后,顺手把松耳石往屋顶上一扔,第二天早晨,人们看见他屋顶上蓝色的松耳石闪闪发光,就送给他一个名字:宇托·仁丹贡布,意思是住在松耳石屋顶下面的仁丹贡布医生。
仁丹贡布的医术越来越高明,名声传到赞普梅阿充的耳朵里。赞普专门把他召进宫,让他和他的父亲一起担任赞普的医生。为了测试仁丹贡布的医术和学识,赞普专门从波斯、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和阗,还有中原汉地等9个地方,聘请了9位最有学问的名医,让他们每人向仁丹贡布提出一个最艰深的医学问题。没想到,小小年纪的仁丹贡布对每个问题都作了令人满意的回答,各国名医对他佩服不已,梅阿充对他更加重视和喜欢。
赞普赤松德赞登位后,给了仁丹贡布大量的金砂和金粉,让他到大唐、印度、波斯、尼泊尔等地去投拜名师,学习其他民族的医学精华。历时9年零8个月,仁丹贡布不但向121位名医和学者学习了过去在吐蕃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医学知识,还带回了大量的医书药典。赤松德赞调集当时吐蕃最有名的学者和译师们,帮助仁丹贡布把它们译写了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这部书直到1000多年后的今天,还是藏医们的主要读物,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研习《四部医典》的专家和学者也大有人在。
宇托·仁丹贡布在55岁的时候,带领几位得意门徒在工部门隆创办了历史上第一座藏医学院。第一批招收了来自各地的300多名学员。学员们不但要学习医学理论,还要参加采药、制药、行医、看病。毕业时,根据每个学员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授予他们一定的学位。最高的学位是门巴本热巴,类似于现在的主任医师;其次是门巴饶强巴,类似于现在的主治医师;下面的是门巴噶居巴,类似于现在的普通医生。据说当时获得本热巴学位的有50人,饶强巴学位的有50人,噶居巴学位的有100人。
宇托·仁丹贡布一直到80多岁的时候,还经常带领门徒到咱日雪山、冈底斯山,还有甘孜、康定等其他山上采药、制药,替老百姓行医治病。公元832年,这位著名医师以125岁的高龄离开了人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