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的表演艺术藏戏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11
转发:0
评论:0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的表演艺术藏戏,藏戏,藏语叫"阿吉拉姆"或"拉姆",是"仙女大姐"或"仙女"的意思。藏戏是藏

  藏戏,藏语叫"阿吉拉姆"或"拉姆",是"仙女大姐"或"仙女"的意思。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以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在祖国百花艺苑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剧种。及四川、青海、云南等藏族地区的人民都普遍爱看藏戏。

传说
  藏戏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藏戏在流行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公元14世纪,噶举教派僧人唐东杰布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桥梁,为众生谋利。他煞费苦心,募筹造桥经费,虽然三年多的努力,尚未成功。后来,他发现虔诚信徒中有生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召来组成戏班子,以佛教故事为内容,自编自导成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演出,以化导人众、募集经费。这就是藏戏的雏形。为此,人们把唐东杰布视为藏戏的祖师;又因藏戏最初由美貌出众的、仙女般的七姊妹演出,人们又把藏戏叫做"阿吉拉姆"。"阿吉",藏语意为大姐或女性;"拉姆",意为仙女。

藏戏的起源
  藏戏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民间歌舞,二是民间说唱艺术,三是宗教仪式和宗教艺术。

  藏戏的起源和萌芽可追溯到藏族发祥时期,即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时代。这时期土著先民们就创造了比较灿烂的苯教文化。从白面具藏戏传统剧目的故事内容和表演形式,至今仍可看到不少属于苯教文化的遗迹。

  公元6世纪以后,已进人奴隶制的藏族社会,鲁体民歌从民间进人宫廷,苯教"摇鼓作声"的图腾拟兽面具舞蹈也被吸收进民间综合性歌舞表演中,产生了由人戴白山羊皮面具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文成公主进藏以后,松赞干布以传人的汉族乐舞结合藏族的民间歌舞,训练十六名美女进行表演时,其舞蹈、歌唱和表演都开始有了一定的规范。

  到8世纪赤松德赞时建桑耶寺,在落成典礼上,莲花生将佛学教义和苯教祈神仪式及土风舞相结合,创建了一种类似内地古代摊舞的哑剧性跳神艺术。到11世纪,卓地大庙会上,就有了"巫师多人,自在女28人,戴面具,手持兵器,另有长辫女击鼓,随之而舞"的明显具有戏剧性质的表演艺术。15世纪,藏族封建农奴制经济急剧发展,藏传佛教著名的云游高僧汤东杰布为募集造桥资金,吸收了已有的民族歌舞、说唱,包括宗教仪式和艺术,以及百艺杂技等等众多的表演形式,进行综合性的创造发展,编演佛本生故事和民间传说,逐渐创建形成了"拉姆拔嘎布"这样一种以羊皮面具歌舞表演故事的戏剧演出形式。

  到17世纪受到五世的重视和扶持,进一步向前发展,成为以唱为主,唱、诵、舞、演、白、技等各有一套初步程式,而又与一部分生活化表演、民间歌舞、技艺等融为一体,很快产生了琼结宾顿巴、盘纳若捏嘎。

  经过很多民间艺人的加工、充实、丰富和提高,藏戏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了,但藏戏真正形成自己的一套艺术形式,是17世纪以后的事情。现代藏戏有剧本、舞蹈表演、因人定曲的唱腔、不同角色的不同服装及面具,还有乐队伴奏和伴唱等多种艺术。

藏戏表演程式
  民间藏戏剧团是十分普遍的。随时随地可以见到农村的广场上,或搭大帐篷,或扯大帆布,甚至没有什么遮盖(更不用说什么布景和台幕了),藏戏班子就地演出,周围方圆十里的群众都会来观看,常常是围的水泄不通。

  藏戏的演出,以前一般采取广场演出的形式,少数也有舞台演出形式。现在,藏戏不仅能在广场、在自然环境中演出,而且也能在舞台上演出。既运用现代先进的化妆艺术,也不放弃具有古老艺术特色的面具。藏戏演出的时间可长可短,有的演几个小时,有的演一两天。

  藏戏在几百年的表演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式。除折子戏外,一出戏一般都可分为三个段落:

  一是出场仪式,藏语称为"温巴顿",意为猎人净地,就是身着猎人装束手持彩箭首先出场,净场地,高歌祝福。其次是"加鲁钦批",即太子降福,就是着太子装束者登场,象征加持舞台,给观众带来福泽。最后是"拉姆堆嘎",即仙女歌舞,就是穿着仙女装者慢慢起舞,表示仙女下凡,与人间共享欢乐。这就是藏戏开场的序幕。

  二是藏语称为"雄",也就是正戏。

  三是演出结束时,告别祝福迎祥仪式,藏语称为"扎西"。过去的戏班子演到这里,就是通过集体歌舞,向观众募捐。

  演员上场时,有打击乐器伴奏,但比较简单,只有一鼓一钹。演出时有一人在旁用快板向观众介绍剧情发展情况。剧中人道白很少,演员专心致志地吟唱,由于广场演出,演员的唱腔多高昂嘹亮,拖腔也多,显示出粗犷有力的性格。后台一般有帮腔,形式与川剧差不多。

  藏戏的唱腔,至少有20种,男女老幼,哀乐悲欢都不相同。大致分为表现欢乐的长调,藏语叫"党仁";表现痛苦忧愁的悲调,藏语称"觉鲁";表现叙述的短调,藏语称"党统"等等。

  武功、舞蹈、技艺在藏戏演出中,也广泛运用。一般是演唱一段以后,便出现一段舞蹈。舞蹈动作很多,爬山、行船、飞天、入海、骑马、斗妖、擒魔、礼佛等等,都有一定的舞姿。舞蹈动作跟唱词、唱腔相配合,跟剧情发展相联系,给人以和谐、雄壮的美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的表演艺术藏戏面具
藏戏演出时,一般化妆比较简单,除戴面具外,其他就是一般的粉面与红脂,没有复杂的脸谱。从面具的造型和色调上区别人物性格的善、恶、忠、奸。藏戏演员的面部化装,一种是把脸谱画在脸上,另一种是戴假面具。面具,藏语称为"巴",是藏戏艺术独有的面部化装手段。早在吐蕃时期,苯教文化的祭礼仪式中所表演的士风舞、拟兽舞等百技杂艺,就采用了面具化装手段。后来由于宗教发展,高僧莲花生根据佛祖释迎牟尼关于佛教密宗四部学说中的愈加瑜伽部、无上瑜伽部里金刚舞一节(另两部为:事部、行部),组织跳神法会。于是,土风舞便与金刚舞相结合,产生了跳神舞时所戴的面具。到了公元14世纪,云游高僧唐东杰布为筑桥修路筹集资金,创造了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后来藏戏表演者视他为藏戏始祖,并按他本人面目作模式制作了白发白须的白山羊皮面具。藏戏面具的产生,使藏族古老的面具艺术从神秘的宗教世界迈进了新的更加广泛的艺术世界。藏戏面具分为温巴面具...
·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的表演艺术藏舞
据考证,这是18世纪末,地方主事大臣竺仁。颠曾班久,在内地各地名胜游历,广泛接触内地兄弟民族特别是汉民族的歌舞音乐之后,带上扬琴返回拉萨,将内地音乐的某些音调融合于原上层人士兵喜爱的"朗玛"之中,是吸收了内地音乐文化发展起来的,原"内大臣"们所喜爱的一种华贵典雅的歌舞音乐。"朗玛"首先流传在拉萨,是以歌为主、歌舞结合的,它的歌和舞分为两大段:即"绛谐"(慢歌)和"觉谐"(快板歌舞)。朗玛的音乐比舞蹈更为丰富,运用与流传比舞蹈也更广。人们走在拉萨、日喀则等城镇的街头巷尾,林园湖边,不时会听到从内室阁屋、"林卡"篷帐中飘出的阵阵悠扬深情的歌声,这种自弹自唱抒情典雅的歌曲往往是藏族人民喜爱的"朗玛谐"。果卓即人们经常说的"锅庄"。"果卓"仍是圆圈歌舞的意思,"锅庄"一词由来已久,赵尔巽等撰写的《清史稿》卷一百一、志七十六乐八中记有"高宗平定金川,获其乐……曰大郭庄……司舞十人,每两人相携而舞,一...
·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的额阿
藏族的额阿呈圆筒形。流行于等藏传佛教各寺院中。鼓框用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外部箍以数圈宽窄不同的扁铁条,并用钉固定住。两端蒙以牦牛皮为面,皮面四周边缘用铁钉固定。各地规格不一。萨迦寺的额阿,当地又称错阿钦布,鼓面直径135厘米、鼓身长(鼓框高)150.5厘米,鼓身两侧各置一对鼓环,鼓身涂深红色漆,箍鼓的五圈扁铁条漆为绿色,大鼓横置于特制的高132厘米的鼓架上,放于寺院的大经堂内。常用于重要的诵经活动,在宗教节日举行羌姆表演时,也用于乐队合奏中。
·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乐器
钦铜钦是藏传佛教所特有的铜管乐器之一,主要用于盛大庆典或召集见臣民。据藏文史书和有些早期壁画记载,铜钦早在公元十世纪以前就在出现。铜钦分别用红铜、铜、黄铜和银制作。铜身分上、中、下三节,上面两节能放在下面最粗的一节中,吹奏时拉长,在固定场合吹奏时放在木制铜架上,依仗行进或临时场合吹奏扛在人肩上。铜钦一般约长3米左右,最大的可达五米以上,其音色低沉而威严,仿佛具有某种所向无敌的气势,在铜管乐中体形最大,音量最大。甲铃甲铃与铜钦一起成为藏传佛教乐器中两个主要的旋律性的乐器。普遍认为甲铃是内地乐器唢呐传到后的名称,其形状与内地唢呐基本一致。甲铃管身为木质,木管上端装一细铜管,铜管上套一哨子,下端承接铜制喇叭口,有些寺庙特意用银制喇叭口,上面用金子装饰各种图纹,锥形木管上开八个按孔(前七后一)。甲铃音色明亮、优美,成为各种宗教活动场合最常用的一种乐器。苏那苏那:民间、宫庭、寺院吹管乐器。形制与甲铃...
·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歌舞海洋”中的《果谐》和《果卓》
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的藏族,集中分布在我国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4省内各地区。藏族发源于境内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中游地区。藏族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造就了藏族古老、独特而又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由于藏族分布广阔,生活地域与生产方式的不同,以及与不同地区相邻的其他民族在文化、习俗上的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各地区的藏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不同风格与流派。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歌曲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刚柔相济。颇具特色的男子《踢踏舞》、独具表演性的各种《鼓舞》和集体自娱性的《弦子》、《锅庄》等,都是倍受藏族人民喜爱和广为人知的舞种。藏族的民间自娱性歌舞,如果从音乐节奏和舞蹈的风格、点来进行划分,种类之多令人瞠目。但如果从歌舞的形式进行划分,基本上可分为“民间歌舞”与“宗教舞蹈”两大类。也可细分为“谐”、“卓”、“囊玛”和“羌姆”4大类。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