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安庆宿松风俗民情介绍(二)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53
转发:0
评论:0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安庆宿松风俗民情介绍(二),    衣饰,宿松人民在衣饰方面,素有爱美俭朴的传统,青春少女,尤爱打扮,入学青

    衣饰,宿松人民在衣饰方面,素有爱美俭朴的传统,青春少女,尤爱打扮,入学青年,甚讲整洁,新婚夫妇,必穿华丽。旧时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已很难看出痕迹。

       饮食,本县居民,向有“一日三餐”、“ 一稀两干”或“两稀一干”习惯。惟逢年过节、婚丧贺吊诸喜事,则盛办酒席,分海参席、香荩席、木耳席之类,酒菜甚丰,而且席位排次较严,礼节颇多,有里俗遗风。节日还沿袭旧的饮食传统,元宵吃汤圆,三月三吃避疫耙,端午吃粽子、饮雄黄酒,中秋吃月饼、糍粑、咬菱角,重阳吃螃蟹、饮菊花酒,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春节除买鱼肉外,还讲究做印子粑。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流活动频繁开展,饮食渐有南北风味。

      婚姻,婚姻制度在建国前多为封建习俗,婚姻过程一般经过托媒说合、父母同意定婚、亲家过门、女婿上门、行报日礼、迎亲礼、抬嫁妆、新郎新娘拜堂、合卺交杯、谢媒、酬谢宾客、三朝回门等仪式。而新娘坐轿上门,行前要哭嫁,放鞭炮,吹喇叭,敲锣鼓,热热闹闹送走。至门前,新婿要迎接,择福寿兼备之妇女二人为“牵娘”,扶新妇下轿。新妇以红帕蒙首,同新郎一起,先入堂拜祖先、天地,夫妇交拜,再入洞房,由新郎揭开红帕,夫妻并坐喝好顺茶,行合卺礼,晚上还撒帐,闹新房。次日谒舅姑,新妇同舅姑共餐。三日入厨作羹汤,夫妻结伴回娘家探亲,当天返回。民国期间,城镇大户人家亦有仿西式结婚者,其礼节大有改进。建国后,男女婚姻获得自由,婚礼一般从简,但也要经过双方恋爱、上门定亲、节日互相往来、正式迎亲结婚、回门探亲等过程。农村婚礼较隆重,旧习较多,定婚前要托媒介绍,定婚后,一年三节要向女家送厚礼,定婚时要加送衣服贵重礼物,结婚时要加送边猪坛酒。现在推行文明新风,移风易俗,许多婚礼习俗并没有那么繁琐的细节。

      丧礼,旧时陋习,颇尚迷信,凡老父老母死后,一律要举行丧葬礼仪,以尽子女孝意。穷人家办丧事一切从简,豪富人家则大肆铺张,从服丧到殡葬,一般要经过如下礼节:断气时要抬上门板,烧送路钱;遗体洗澡,穿衣下塌后,在送进棺材;讣告亲友,设置灵堂,子女轮流守孝;至亲穿白色孝服,妇女系白裙,亲友穿白盖头,穿半截白鞋;三日内接受亲友来吊,入殡封棺;来吊者送轴、挽联和钱,有的加送三牲,均要焚香跪拜,孝子在帷内跪拜回礼,放鞭炮,奏哀乐助哀;灵柩停放期间,请道士做斋、和尚念经,有管灯、做七、收敛、破狱之类迷信项目,目的是为死者超度灵魂,入地狱免罪;出殡前做堂祭,礼生呼礼,哭诉祭文,孝子腰系草绳,脚穿麻鞋,手执孝棒,头披白布盖头,随礼生环堂祭奠三次,反复上香叩首,哭泣至哀;出殡时鸣锣开道,燃放鞭炮,沿途丢纸钱;入葬前要请风水先生择地,定出墓葬的方向和时日,提前掘穴,按时营葬。建国后,这些旧俗和迷信活动基本制止。

      节日,节日在民间流行的较多,几乎月月都有,以农历节候而定。正月初一为元旦,又名春节,早起开门,放鞭炮,出天方,拜家长,互相祝福。饭后,邻里造拜,名曰贺年,亲友开始往来。是日,不洒扫庭厨,取蓄藏也,见面均讲“恭喜发财”。初七为人日,傍晚鸣鞭炮,如除夕,祝人类长寿。十五为元宵节,盛行玩龙灯和花灯。二月十五为花朝节。三月清明日为清明节,祭祀、缅怀祖先、先烈。四月初八为浴佛节,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六月初六为天中节,七月初七为七巧节、十五为中元节,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十月十五为小阳春,腊月初八为腊八节、二十三日送灶神、二十四日过小年、腊月最后一天为除日。建国后,一部分仍保留下来,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意义,另外还增加了许多公历上的重要节日,如三•八、五•一、五•四、六•一、八•一、十•一等,可谓新旧兼顾,推陈出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安庆宿松风俗民情介绍(一)
民间艺术:宿松处于吴楚文化交汇地带,钟灵毓秀,是我国三大剧种之一黄梅戏发祥地;黄梅戏以其动人婉转的甜润唱腔,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倍受人们喜爱,历经百年风雨,芳香依旧沁人心脾;构成黄梅戏唱腔和剧种基础的“断丝弦锣鼓”(以打击乐为主、间以丝竹音乐伴奏的民间器乐形式,曲牌有30余首,分为打击乐和丝竹乐间奏的断丝弦曲牌、锣鼓曲牌、弦乐曲牌三类)和“文南词”(一种类似歌舞演唱的形式,多为2~4人演出,其典型代表作为1950年代初期佐坝区虞松峦村文南词剧团排演的《浪子抛球》)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两朵民间艺术奇葩,至今广为流传。鼓书是流行于全县广大地区的一种单人表演的表演形式,表演者左手持檀板(牙子),右手轻巧鼓锤敲击一用数根近米长的竹杆做成的鼓架支撑的一面小扁鼓,说书人在表演过程中,有四句头或二句头的清唱,有或长或短的说白段落,说唱中的开头、中间、末尾均夹以节奏很强的鼓板打击声。灯班•灯会•灯展:民间春节...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安庆宿松方言简介
家乡话,是最让游子激动的情愫。车站码头,万人躜动之中,忽闻零星半句家乡话,那一定会寻声挤将过去,此谓之“他乡遇知音”。老乡见面,那怕你普通话说得再好,也必改方言交谈,这就叫“共同语言”。游子离乡日久,忽然听到家乡话,那肯定浑身通泰,勾起思乡的情绪,开启记忆的闸门。游子离家时间再长,遇到紧急情况时,家乡话往往会脱口而出,因为那是植入心灵的基本元素。我非常佩服“母语”一词的发明者,一个“母”字,把那种血肉相连的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宿松话,就是我们宿松人的“母语”。宿松方言,从广义上来说,属北部方言区。但我宿松自古属楚头吴尾,近代系三省交界,南来北往,兼收并蓄,方言中也就既有九歌楚辞中的“刚”,也有吴侬软语中的“柔”。刚起来,青云直上,凛凛威风。小时候,每当村子有人家东西被偷,女主人必定有一番“村骂”,那架势之雄伟、表达之丰富、神情之生动,令我至今记忆犹新,确实可以和任何语言媲美。柔起来,肝肠寸...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宿松名人,宿松历史人物(二)
经过洪州,守将想犒劳军队,周本不肯停留,说:“贼众比我多十倍,我军听说这情况一定畏惧,不如乘他们锐气旺盛使用他们。”于是,急奔象牙潭。危全讽在象牙潭临溪营建栅栏,连绵数十里。周本隔溪水列阵,先派老弱士兵挑战,以试探虚实;危全讽当即下令渡溪追赶,周本乘其半渡之际,发兵攻击,危军大败而逃,自相践踏,众多士兵溺水而亡。周本又分兵截断其归路,危全讽及其将士五千人被俘,周本乘胜平定江西。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被历代军事家奉为典范,周本也因此被现代日本人列为最受崇拜的军事家之一。二是信州保卫战。象牙潭之战后,周本升为信州(今江西上饶)剌史。公元918年,吴越将军钱传球率领二万大军围攻信州,而信州驻军只有数百人。周本打开城门,在城门里面支起空帐篷,叫手下的官吏登上城楼,在音乐声中摆开宴席作乐饮宴。吴越军向城楼上射出的箭如雨一般密集,但信州官吏们安坐不动。吴越人疑有伏兵,到了半夜,悄悄撤走了。这是...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安庆人文怀宁赋(二)
人文祥渊,迩来共计一千六百载整矣。形胜天枢,地利瑞丰,鳌六卷而矫首;融飚赫赫,物彰其锐,龙七襄而奋角。实玄都之华府,其横则广柔乾维;乃人间之天堂,其纵则亘纳坤络。欣赏泱泱之怀邑,绝顶灵秀;探究巍巍之山川,胜景无限。山川大河奇绝胜状,鬼斧神工,得天独厚;物华天宝巧夺天工,自然造化,上苍垂青。群山似锦,纷纭交错;碧水皆绣,蜿蜒婉流。其诸山,或缭径之蛇结,或垂岈之鹫琢。或断壁之牙遏,或刀岩之节叠。或青莲之天开,或苍屏之玉削。从来风物殊佳,居然河水形胜。其诸水,潺潺高河盘其北,滚滚长江绕其南。皖河珠流贯其中,湖泊池塘遍其境。沟渠滩涂绕其田,江北水乡赛江南。其胜景,既逢涌兮而丰隆,复旷豁兮而绵邈。飞仙飘兮而遨游,抱明月兮而遂乐。采玉芝兮以芳润,探先天兮以希阔。苍靓分兮而霁色,铄红金兮于碧落。山川之秀美,古来共谈;人文之蔚然,莫出其右。华固秀拔,大龙山若苍龙之蜿蜒奔腾,恍飚兴而云屯;金天肃杀,独秀山似...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宿松名人,宿松历史人物(四)
一是“桐城派”的重要开创者之一。朱书与比他大一岁的戴名世偶然相遇于繁昌县江边,一番交谈,高山流水,相见恨晚,遂成莫逆之交。至皖江乡试,又与比他小14岁的方苞相识,二人情同手足。从此,三人你唱我和,开桐城文派一代新风,时人称之为“清初三才子”。朱书的文章,名重一时,有“脱称铅华始见真,萧疏淡宕杜溪文”之誉。朱书出身贫苦,即使身登龙门之后,依然粗衣布履,甘于清贫,为人率真,深得同辈敬重,被称之为“字绿之为人,天下无有出其侧”。朱书卒于1707年,享年54岁,葬于碎石鸡公咀,原墓毁于1958年,现重修。在他去世四年后,其好友戴名世因所刊行的《南山集》中有南明年号而遭劾下狱,两年后以“大逆”罪被杀。这就是清初著名文字狱“南山冤案”。此案牵连数百人,朱书的另一位好友方苞也牵连入狱,后经上书房大臣李光地营救,才得以保命。就是朱书也死后受累,其文集被禁。尽管如此,朱书所著《杜溪文集》、《游历记存》等仍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