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州文化—微派建筑—徽州园林艺术简论(一)
微州文化—微派建筑—徽州园林艺术简论(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作了如下界说:“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作了如下界说:“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 (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分类,中国古典园林可归纳·为三个主要类型: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在古代徽州,寺观园林和私家园林分布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形成了自己的地方风格,是徽州园林的主体。如果用发展眼光看,徽州传统的风景名胜区,如黄山、齐云山,以及歙县西干等,既有自然景观之美,又具人文景观之胜,与古典园林关系十分密切。另外,徽州传统村落,散布在新安大好山水之间,村民对村落水口刻意规划,精心营建,使之成为一座座开敞的园林化空间,发挥着重要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古代的公共绿地。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两者亦应包括在内,其内容另有专文介绍,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寺观园林,即佛寺和道观附属的园林,包括寺观内外的园林化环境。“徽俗不尚佛、老之教,……所居不过施汤茗之寮,奉香火之庙。求其崇宏壮丽所谓浮屠老子之宫,绝无有焉”(许承尧《歙事闲谭》)。徽州是程朱理学的故乡,宗教发挥的作用受到限制,所以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没有太大差异,梵刹紫府实际就是住宅的扩大和宫殿的缩小,寺观园林亦与私家园林几无区别。寺观大多建在风景优美地带,浓绿参天,花木掩映,亭榭雍容,池台明丽,寺、观建筑与幽雅的园林及寺观外围的自然风景相结合,成为人们游憩佳处。清同治《祁门县志》记载南宋绍兴元年(1131)岳飞率军过祁门县,憩东松庵,题记壁上:“三山环耸,势凌碧落,万木森郁,密掩烟甍,胜景潇洒,实为可爱。”岳飞于军旅倥偬中为后世留下了文情并茂的游记,使我们从中领略到徽州寺观园林的魅力。
明弘治《徽州府志》载:“本府有寺观,则始於晋,历唐及宋元而益炽洪。”徽州最早见于史籍的寺观,佛寺为建于东晋太兴二年(319)的休宁县万安南山庵,道观为建于唐乾封一年 (666)的歙县乾明观。明至清中叶,佛教建筑日渐增多,徽州名胜之地均有寺庙。据清道光《徽州府志》记载,当时徽州府属6县有寺院庵堂 435处。道教建筑也陆续兴建,明清之际,仅当时已成为江南道教中心的齐云山就有宫观47处,道房36处。佛教、道教的流行,使寺观园林也开始兴盛。因此,徽州寺观园林的出现似乎可以上溯到东晋。唐以降,比较著名的寺观园林有太平兴国寺、星岩寺、玄天太素宫、慈光寺等。
太平兴国寺,唐名兴唐寺,俗称水西寺,位于府城外西干,唐至德二年(757)建。唐贞元末 (804),张友正撰《歙州披云亭记》描写兴唐寺:“回廊翼旋,飞阁云褰,万家井邑在我宇下,实一方之胜概也。”唐代诗人张乔亦有诗:“山桥通绝境,到此忆天台。竹里通,云边上古台。鸟归残照出,钟断细泉来。为爱澄溪月,因成隔宿迥”寺已不存,唯长庆院塔尚在。
星岩寺,旧名周流寺,俗称小南海,位于歙县岑山,五代吴天佑八年(911)始建。岑山兀立渐江之中,“郁然孤峰,溪水环之”(弘治《徽州府志》)。清康熙年间,岑山渡人程且硕返里,记其胜云:“松桧插天,四时青翠”,“有师山读书楼及郑公钓台……文昌阁”,“殿右小阁日昙汛,境最幽邃”(《歙事闲谭》)。星岩寺园林风景绝佳,名播遐迩,明代王善庆《过周流寺》诗:“云埋殿阁周流寺,春水冲撞复到山。僧衲挂枝庭树老,禅床措石洞云闲……”十年浩劫中毁于愚昧,歙人言及薏欢笸蟆?BR> 玄天太素宫,位于休宁县齐云山,宋宝庆二年(1226)始建,后代屡有修葺。1966年后毁坏殆尽,90年代恢复正殿。太素宫建筑群共三进,山门外为“玄天金阙”坊,六柱五楼门楼式。过山门经渡仙桥,跨虚危池,穿二进殿门,即至正殿。殿前两侧有廊庑、钟鼓楼,神道左右各植柳树,杨树。太素宫选址绝妙,背倚齐云岩,左峰石鼓,右峰石钟,夹屏两峰为辇辂,宫前香炉峰“挺然拔出莽苍中,不与群山相属”(明·程敏政《游齐云山记》),峰巅明初铸建铁亭。雄丽的道观建筑座落在群峰环峙之中,“香炉捧出仙人掌,辇辂行来织女桥”(宋,程从元《云岩》),园林化的环境真是气象万千,目不暇接。难怪 9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古典园林史》将太素宫作为寺观园林10例之一予以介绍。
慈光寺,位于黄山朱砂峰下,旧名朱砂庵,始创于明隆庆间(1567-1572),万历三十年 (1611),神宗赐额“护国慈光寺”。现有建筑为 80年代后建。寺周群峰盘结,古木环抱,“日光筛落,如行荇逯小薄6绊嘣舷阊蹋┦觥保暗睾銎娇酰蟹鹕嵛∪弧?清·刘大櫆《黄山记》、明·徐霞客《游黄山日记》)。慈光寺殿宇庄严,殿前有池,中界石桥。藏经楼附近有木本莲花,树大如拱,芳气袭人。《寄园寄所寄》的作者赵吉士有一首七律,描写了慈光寺内外景致:“客到山门噪白鸦,佛光四面现昙华。钟鱼隐隐传天梵,台阁层层簇石霞。百啭时闻山乐鸟,一株独放木莲花。长空碧落流丹液,如向云中泛月槎。”明代造园家计成认为“园地惟山林最胜”,“千峦环翠,万壑流青”(《园冶》),隐于此间的“松寮”(即僧舍),印证了一句古话:天下名山僧占多。 私家园林,徽州大多称之为园、园亭,它属于官僚、地主、官商,以及文人所私有,实际是第宅的扩大与延伸,是园主人日常游憩、宴乐、会友、读书的场所。徽州私家园林多数为宅园,依附于第宅,也有少数单独营造。另外还有数量不多的书院园林,其内容与私家园林相类。
寺观园林,即佛寺和道观附属的园林,包括寺观内外的园林化环境。“徽俗不尚佛、老之教,……所居不过施汤茗之寮,奉香火之庙。求其崇宏壮丽所谓浮屠老子之宫,绝无有焉”(许承尧《歙事闲谭》)。徽州是程朱理学的故乡,宗教发挥的作用受到限制,所以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没有太大差异,梵刹紫府实际就是住宅的扩大和宫殿的缩小,寺观园林亦与私家园林几无区别。寺观大多建在风景优美地带,浓绿参天,花木掩映,亭榭雍容,池台明丽,寺、观建筑与幽雅的园林及寺观外围的自然风景相结合,成为人们游憩佳处。清同治《祁门县志》记载南宋绍兴元年(1131)岳飞率军过祁门县,憩东松庵,题记壁上:“三山环耸,势凌碧落,万木森郁,密掩烟甍,胜景潇洒,实为可爱。”岳飞于军旅倥偬中为后世留下了文情并茂的游记,使我们从中领略到徽州寺观园林的魅力。
明弘治《徽州府志》载:“本府有寺观,则始於晋,历唐及宋元而益炽洪。”徽州最早见于史籍的寺观,佛寺为建于东晋太兴二年(319)的休宁县万安南山庵,道观为建于唐乾封一年 (666)的歙县乾明观。明至清中叶,佛教建筑日渐增多,徽州名胜之地均有寺庙。据清道光《徽州府志》记载,当时徽州府属6县有寺院庵堂 435处。道教建筑也陆续兴建,明清之际,仅当时已成为江南道教中心的齐云山就有宫观47处,道房36处。佛教、道教的流行,使寺观园林也开始兴盛。因此,徽州寺观园林的出现似乎可以上溯到东晋。唐以降,比较著名的寺观园林有太平兴国寺、星岩寺、玄天太素宫、慈光寺等。
太平兴国寺,唐名兴唐寺,俗称水西寺,位于府城外西干,唐至德二年(757)建。唐贞元末 (804),张友正撰《歙州披云亭记》描写兴唐寺:“回廊翼旋,飞阁云褰,万家井邑在我宇下,实一方之胜概也。”唐代诗人张乔亦有诗:“山桥通绝境,到此忆天台。竹里通,云边上古台。鸟归残照出,钟断细泉来。为爱澄溪月,因成隔宿迥”寺已不存,唯长庆院塔尚在。
星岩寺,旧名周流寺,俗称小南海,位于歙县岑山,五代吴天佑八年(911)始建。岑山兀立渐江之中,“郁然孤峰,溪水环之”(弘治《徽州府志》)。清康熙年间,岑山渡人程且硕返里,记其胜云:“松桧插天,四时青翠”,“有师山读书楼及郑公钓台……文昌阁”,“殿右小阁日昙汛,境最幽邃”(《歙事闲谭》)。星岩寺园林风景绝佳,名播遐迩,明代王善庆《过周流寺》诗:“云埋殿阁周流寺,春水冲撞复到山。僧衲挂枝庭树老,禅床措石洞云闲……”十年浩劫中毁于愚昧,歙人言及薏欢笸蟆?BR> 玄天太素宫,位于休宁县齐云山,宋宝庆二年(1226)始建,后代屡有修葺。1966年后毁坏殆尽,90年代恢复正殿。太素宫建筑群共三进,山门外为“玄天金阙”坊,六柱五楼门楼式。过山门经渡仙桥,跨虚危池,穿二进殿门,即至正殿。殿前两侧有廊庑、钟鼓楼,神道左右各植柳树,杨树。太素宫选址绝妙,背倚齐云岩,左峰石鼓,右峰石钟,夹屏两峰为辇辂,宫前香炉峰“挺然拔出莽苍中,不与群山相属”(明·程敏政《游齐云山记》),峰巅明初铸建铁亭。雄丽的道观建筑座落在群峰环峙之中,“香炉捧出仙人掌,辇辂行来织女桥”(宋,程从元《云岩》),园林化的环境真是气象万千,目不暇接。难怪 9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古典园林史》将太素宫作为寺观园林10例之一予以介绍。
慈光寺,位于黄山朱砂峰下,旧名朱砂庵,始创于明隆庆间(1567-1572),万历三十年 (1611),神宗赐额“护国慈光寺”。现有建筑为 80年代后建。寺周群峰盘结,古木环抱,“日光筛落,如行荇逯小薄6绊嘣舷阊蹋┦觥保暗睾銎娇酰蟹鹕嵛∪弧?清·刘大櫆《黄山记》、明·徐霞客《游黄山日记》)。慈光寺殿宇庄严,殿前有池,中界石桥。藏经楼附近有木本莲花,树大如拱,芳气袭人。《寄园寄所寄》的作者赵吉士有一首七律,描写了慈光寺内外景致:“客到山门噪白鸦,佛光四面现昙华。钟鱼隐隐传天梵,台阁层层簇石霞。百啭时闻山乐鸟,一株独放木莲花。长空碧落流丹液,如向云中泛月槎。”明代造园家计成认为“园地惟山林最胜”,“千峦环翠,万壑流青”(《园冶》),隐于此间的“松寮”(即僧舍),印证了一句古话:天下名山僧占多。 私家园林,徽州大多称之为园、园亭,它属于官僚、地主、官商,以及文人所私有,实际是第宅的扩大与延伸,是园主人日常游憩、宴乐、会友、读书的场所。徽州私家园林多数为宅园,依附于第宅,也有少数单独营造。另外还有数量不多的书院园林,其内容与私家园林相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微州文化—微派建筑—徽州园林艺术简论(三)
徽州园林目前保存下来的数量十分有限,且都属清中叶以后遗构。它们固然不能充分反映徽州古代园林的卓越成就和高度艺术水平,但仍能总结出许多成功经验和优秀手法。徽州园林和我国其它各地园林相士匕较,有着很多相同的共性,这种共性即《中国古典园林史》所概括的中国古典园林四个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这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掇山、理水和植物配置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性质、功能如何,都能够与山、水、花木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景观之中,彼此谐调,互相补充,达到人工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境界。三、诗画的情趣。中国古典园林是时、空综合艺术,它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园林包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四、意境的涵蕴。中国古典园林将文学艺术、书法艺术与园林艺术直接结合起来,寓情于景,见景生情,达到高度情景交融的境界。共性之...
· 微州文化—微派建筑—徽州园林艺术简论(二)
中国私家园林最早见于汉代,以后各代都有发展,至宋代,造园风气更盛。明、清两代分别在中叶形成造园高潮,私家园林达到了高度的技术和艺术水平。清末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中国园林结束了它的古典时期,进入现代园林发展阶段。徽州私家园林最早可能出现在宋代,当时徽州商业资本日益活跃,特别是南宋建都临安,对徽州商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同时,为应科举及传播朱子理学之需,教育发展也很迅速,文风昌盛,儒学蔚兴,科举及第者众多。经济文化的较快发展,为园林的兴盛提供了必要条件。加上宋高宗在临安大兴土木,建造宫殿花园,仅御花园就达40多处,其他贵族大臣竞相效仿,流风所及,徽州不能不受其影响。北宋见于史籍记载的徽州私家园林主要有:崇宁年间(1102-1106),休宁县汪若楫于藏溪建秀山书院,这是徽州创立最早的书院,汪氏有“秀山十景诗”。政和年间(1111—1117),绩溪县许润于沈山建乐山书院,构天月亭、南楼数楹,可...
· 微州文化—微派建筑—徽州建筑
南宋迁都临安,大兴土木,筑宫殿,建园林,不仅刺激了徽商从事竹、木、漆经营,也培养了大批徽州工匠。徽州是“文化之邦”,徽商致富还乡,也争相在家乡建住宅、园林,修祠堂,立牌坊,兴道观、寺庙,从而开始和形成有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本县现存的古村落雄村、江村、许等地的明清民宅,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徽州建筑风格。古村落选址一般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和诸吉咸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住宅多面临街巷,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散落在山麓或丛林之间,浓绿与黑白相映,形成特色的风格。同时有大量的文化建筑,如书院、楼阁、祠堂、牌坊、古塔和园林杂陈其间,使得整个环境富有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趣。站在高外望村落,只见白墙青瓦,层层叠叠,跌宕起伏,借落有致。在民居的外部造型上,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有的中间高两头低,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有的上端...
· 微州文化—微派建筑—徽州民居
徽州民居在徽州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提起徽州文化,人们就很自然地联想到高高的马头墙,青色的蝴蝶瓦。许多人,包括不少海外人士都想来徽州看看。因此,来徽州的人一年比一年多,而这些观光旅游者一到徽州,便蜂拥到古民居比较集中的某几个地方,一批接一批,很是热闹。但是,这种情形也有它的不好处。由于人们熙来攘往,指指点点,把小村本来幽静典雅的气氛冲淡了,那些原本应当感受到的东西无法完全感受到了,常常留下遗憾。如果你有时间,如果你想真正感受徽州民居的文化韵味,那就请沿着古道,沿着河边,去看看散落在山间河畔那些不起眼的民居吧。徽州古民居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分布广泛。在包括婺源、绩溪在内的徽州地界里的千数以上的大村小庄里,几乎每个村庄都有古民居。据专家说,明代民居数以千计,而清代民居则数以万计。徽州古民居的数量之多,建筑风格之美,任何一个地区都无法相比。它将民居建筑推到了极至,在中国有史以来的民居...
· 微州文化—微派建筑—留梦徽州徽州古建筑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著名的戏剧家汤显祖对于徽州发出的艳羡之声,因为徽州有的不仅仅是象黄山这样天下奇绝的胜景,更有闻名于世的徽商,以及徽商的兴盛所带来的文化艺术的繁荣。文房四宝中徽州就独占了徽墨与歙砚两项,在绘画、戏剧、医学、建筑等诸多领域都占据着重要一席。徽州人还有很强的故土观念,纵然是外地发达,也多会回到家乡。所以徽州几乎是县县有古村,村村有古宅了。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被誉为古徽州建筑三绝。因为受到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以及地理因素的影响,徽州的民居很少会建很大的规模,然而,富商巨贾们的斗富心理又使得他们不可能仅仅修建一个简陋的居舍,正因为如此徽州的建筑中石雕、砖雕、木雕都十分的考究精美,特别是木雕,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祠堂-呈坎宝纶阁我们最先到到达的古村落是位于歙县的呈坎,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有诗云“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整个村子按照“阴(呈)阳(坎)二气统一,天人和一”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