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古迹寻踪—德润江南说泰伯
吴文化—古迹寻踪—德润江南说泰伯,在玉兰盛开、柳丝吐绿的日子里,我们到无锡梅村瞻拜了泰伯庙。这是一座古庙,据
在玉兰盛开、柳丝吐绿的日子里,我们到无锡梅村瞻拜了泰伯庙。
这是一座古庙,据说,大殿已有500多年历史,1985年重塑的泰伯神像显得端庄慈祥。哦,这就是我们“勾吴国”的开国元勋!大殿门两边的楹联上写着:“让贤奔梅里泽被江南大地,至德化荆蛮功载千年史册。”“人间天上唱高义,古往今来歌至德。”泰伯真是功高无上,至德无名啊!
公元前10世纪,正是殷衰周兴之际。周太王有3个儿子,即泰伯、仲雍和季历。季历生姬昌。周太王预见姬昌有出息,欲传位小儿子季历,以便将来季历传位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泰伯、仲雍为成全父意,兴周除纣,实现忠孝两全,就主动让贤,托名外出采药,直奔江南“荆蛮”之地。真如匡亚明先生1985年3月为泰伯庙所题对联那样:“孝亲在知亲让位于弟背井离乡哪怕披荆斩棘,从俗而化俗推已及人启蛮迪夷何忧断发文身。”他们入乡随俗,亦“断发文身”,并把先进的北方文化带到江南,受到土著居民的拥戴,被举为君长,自号“勾吴”。在梅里(今梅村)建城郭,开河渠,兴水利,教孩子读书识字,人民生活得到提高。后泰伯卒,因无子,仲雍立。至公元前585年,泰伯、仲雍的19世孙寿梦即位,吴始有纪年……至前561年,寿梦卒,长子诸樊继位为吴王,迁都于吴(今苏州)。……至公元前514年公子光使专诸使出“鱼肠剑”,刺杀王僚而立为吴王阖闾。伍子胥营造了阖闾大城―――最早的苏州城。原来梅村、苏州血脉相承。梅村有泰伯庙,苏州有让王庙,胥门有泰让桥。真是孝亲让贤,以德治国,古仁人之心。泰伯、仲雍千年传美名。泰伯井水清又清,“德润江南”万年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古迹寻踪—说井
井,凿地取水也。“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世上第一口井是谁挖的,已湮没无考,想来井该是人类从“被动”地自江河湖泊取水,到“主动”地穿地取水,经过远、无数实践所积累的智慧结晶!有井,周围就有人家,井多更表明人气旺盛,而苏州的“人均”井数,自古以来,可以说是排列在前几位的,这该是天堂的标志之一吧!几千年来,井对人类,不夸大地说,起过关系到生死存亡的作用,有哪一口井,不曾当过一个“圆心”,将她的清泉滋润着周围,养育着万物?何况井水冬暖夏凉,甘甜爽口,恩泽苍生。井,不断地将水施舍给人们,自身亦借此不断地净化。人们不光使用井,还让井休息。苏州人自古就有封井之俗:在大年夜用红纸贴没井口,要到正月里,好像要到年初五才可以开封使用。井使用不肮脏,也要,在从前,就是人们所说的“淘井”。那时,得请几位体力棒,耐力好的壮汉,快速不停地汲水,井水先清后混,直到将黄泥汤也打个净光,见了井底,才罢休。待过了一...
· 吴文化—古迹寻踪—江南古刹甘露寺
江南古刹甘露寺位于无锡市锡山区甘露镇境内,它是建于唐乾符三年(876)的甘露禅院和建于宋宣和三年(1121)的烈帝庙的总称,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代,其主体烈帝庙供奉隋司徒陈杲仁,民间传说他身备忠孝文武信义谋辩八绝,而为后世所敬仰。一千多年来,寺庙屡毁屡建,屡塌屡修,使寺庙规模宏大,书匾碑石林立其间。解放初期,原无锡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毁于浩劫。1992年尬厝嗣裾家斓刂亟ǎ保梗梗茨昕饴涑桑?由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提名,从而重新确立甘露寺为江南古刹的历史地位。十年来,甘露镇人民政府观照历史,大力挖掘甘露传统人文历史资源,依托古刹进行宗教文化旅游开发,取得明显成效,现寺庙已初具规模,占地4000多平方米,寺内有烈帝殿、大雄宝殿、太平钟楼、戏楼、金刚殿和功德房等六大建筑群体,保持了明代建筑风貌。自1994年开始,甘露寺恢复举办具有悠久传...
· 吴文化—古迹寻踪—伯渎港边觅旧踪
无锡南城门外的清名桥东侧,有条曲尺形的老街,因它位于古老的伯渎港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故名伯渎港街。清代末年,这里是无锡著名的“八段米市”之一,也是船舶修造和砖瓦窑业十分兴盛之处,水上交通发达,茶馆酒肆热闹。据有关史料记载,我国著名的民族工商业家祝大椿就出生在这里。近年来,笔者经实地考察和多方面调查访问,发现他的故居仍在,如今虽被隔断成几块,分别开设了商店、做了居民住宅和划入了压缩机厂之内,但原建筑还保存30余间,现在的门牌号码有5个,即伯渎港117号至122号。祝大椿1856—1926,字兰舫,无锡人,幼年丧父,家庭无力供其读书,16岁时进无锡最著名的作坊曹三房冶坊当学徒。同治十一年1872又到上海大成五金号学生意。因学习刻苦,做事勤奋,3年满师时已很熟悉五金经营业务。光绪九年1883,自己在上海开设源昌商号,专营进口煤、铁、五金,还兼营拆卖旧轮船、买卖旧机器业务。因善于经营且...
· 吴文化—古迹寻踪—揭开“泰伯奔吴”面纱
吴泰伯奔吴11月22日,笔者随着人流走进了有着“江南第一古镇”之称的梅村镇,首先步入泰伯庙,一睹泰伯像的风采。现存的泰伯庙为明清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庄严辉煌。庙前矗立有花岗石牌坊——“至德名邦”;入内为泰伯庙正门,正中高悬原中宣部长陆定一题写的“泰伯庙”牌匾,殿内安放一尊高4.5米的泰伯塑像,清朝康熙皇帝题写的“至德无名”和乾隆皇帝题写的“三让高踪”的牌匾高悬一旁,刚刚逝世的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亲笔题写的“锡邑之光”的牌匾也格外引人注目。随同笔者一行前往的无锡新区宣传统战部部长助理、《无锡新区》杂志副总编辑李桂林说,吴泰伯是公元前十二世纪的商周人。当年,他的父亲周太王有意把王位传给从小聪慧过人的孙子姬昌,而姬昌为泰伯三弟季历所生,所以太王决定把王位先传给小儿子季历,尔后再传其子姬昌。泰伯为避免同室操戈,更是为了成全父亲的意愿,偕同二弟仲雍在父亲生病期间,借口到附近山上采药,离开了生于斯长于斯...
· 吴文化—古迹寻踪—“钦使第”的诉说
坐落在无锡老城区的清末外交家薛福成故居———钦使第修复并开放。当我走进这座“江南第一豪宅”官邸时,感受到了它的不凡气派以及封建时代“侯门似海”的意境。穿过门厅,在第二进轿厅里,陈列着的两顶豪华官轿触目就让人联想到封建时代大官吏出门时,轿帷轻晃、前呼后拥、朱光闪烁的富贵和排场。旁边展示的官袍和顶戴花翎也向人们诉说着主人的不凡身份。在正厅务本堂,两旁陈设豪华、讲究的案几桌椅尽显了侯门气派。议事厅是主人商谈要事、接待宾客所用,陈设是按外事礼仪和涉外标准进行布置的,这些场景以往只在银屏上见到,如今是身临其境,不禁赞叹连连。吟风轩,花厅戏台,水池、假山、舞榭歌台,向后人吟唱着世间的喜怒哀乐,只有戏台前那枝世纪石榴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见证了世纪的沧桑变化。还有采用中外工艺建造、国内现存最大的转盘楼,历经百年风雨,现在虽是人去楼空,当年的喧闹成了过眼云烟,但伟姿依旧。名贵典雅,幽远凝重,芸香四溢,摆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