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秦代 周文

周文

周文
周文简介资料
明季
周文相关文献
周文炜
生平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周文炜中式广东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相关条目明朝解元列表
查看全文
周文
简介周文曾经是楚国大将项燕军中的占卜师,也曾是春申君的门客;大泽起兵时追随陈胜,自称素通兵法,陈胜命周文为将军,由陈县进攻关中。周文沿途征兵,号称士兵十万人,战车千辆,破函谷关,驻兵戏水(今陕西临潼)。秦朝少府章邯武装了在骊山服劳役的数十万囚犯,起兵攻打周文。周文败退,却等不到救援,沿路败退曹阳(今河南灵宝东)等地,在渑池被秦兵追击,周文自刎。参见大泽起义秦末农民战争参考资料《汉书·陈胜项籍传》
查看全文
周文元
(?—1626)明苏州人。为周顺昌舆隶。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派缇骑到苏州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激起民变,群众打死旗尉一人,其余受伤逃窜,巡抚阉党毛一鹭逃避得免。事后,他与颜佩韦、沈扬、杨含如、马杰五人,挺身自首,皆论大辟。临刑,延颈就刃。吴人感其义,合葬虎丘旁,题称“五人之墓”。
查看全文
周文王
(?—?)商末周初周族领袖。姬姓,名昌。商纣时为西伯,亦称伯昌(《楚辞-天问》)。一度被纣囚禁于姜里(今河南汤阴北)。曾帮助解决虞(今陕西陇县西南)、芮(今甘肃华亭西南)两国争端。攻灭徐(今山西长治西南)于(今河南沁阳西北)、崇(今河南嵩县北)等国,准备灭商。从周原迁都到丰(今陕西西安西南沣水西岸),享国五十年。
查看全文
周文
(?—前208)即周章。秦末陈县(今河南淮阳)人,战国末曾在楚将项燕军中任“视日”(推算时日吉凶),习兵事。张楚政权建立,任将军,率起义军主力军进攻关中。所过之地,农民纷纷参加,到函谷关时已有兵车千辆,战士数十万。不久即进抵距咸阳仅百余里的戏(今陕西临潼东北),因孤军深入,缺乏战斗经验,后为秦将章邯所败。旋在曹阳(今河南灵宝东北)坚守数月,因援军不到,退至渑池(今河南渑池西),战败*。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周文一
周文一
浏览:0
周氏宗谱 [11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爱莲堂, 民国35[1946]. 1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缺卷11. 远祖 : 周朋里,字万成,字䓵山. 原籍河北,本姓姬 ,以国为氏,遂姓周. 周氏发祥自公始. 始迁祖(1世): (宋元之际) 周受六. 与弟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板桥里入籍麻城. 为蕨淡山始祖. 受六公派下房祖(7世) : 周文忠 ; 周文学 ; 周文从(迁广东) ; 周文洪,字仲洪. 文忠房下支祖(9世) : 周大才 ; 周大武 ; 周大宽 ; 周大钊. 文学房下支祖(9世) : 周大仁 ; 周大偿 ; 周大偕. 文洪房下支祖(9世) : 周大尧,字绍尧 ; 周大禄,字绍禄(迁陕西) ; 周大富(迁陕西),字绍富. 派行 : 大廷朝时思 之世承重端 志士仍先绪 祈希汝代兴 本宗延序定 振起朴天行 敦厚垂芳久 庭献自家征 从新緜庆瑞 再续继前人. (再续句不为宗派)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周氏四修宗谱. 谱序题: 麻城南庒周氏四修家乘. Gnealogy of Zhou family of Shouliu gong branch in Macheng, Hubei province, China to 1946.
浏览:0
周氏宗谱 [11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爱莲堂, 民国35[1946]. 1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缺卷11. 远祖 : 周朋里,字万成,字䓵山. 原籍河北,本姓姬 ,以国为氏,遂姓周. 周氏发祥自公始. 始迁祖(1世): (宋元之际) 周受六. 与弟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板桥里入籍麻城. 为蕨淡山始祖. 受六公派下房祖(7世) : 周文忠 ; 周文学 ; 周文从(迁广东) ; 周文洪,字仲洪. 文忠房下支祖(9世) : 周大才 ; 周大武 ; 周大宽 ; 周大钊. 文学房下支祖(9世) : 周大仁 ; 周大偿 ; 周大偕. 文洪房下支祖(9世) : 周大尧,字绍尧 ; 周大禄,字绍禄(迁陕西) ; 周大富(迁陕西),字绍富. 派行 : 大廷朝时思 之世承重端 志士仍先绪 祈希汝代兴 本宗延序定 振起朴天行 敦厚垂芳久 庭献自家征 从新緜庆瑞 再续继前人. (再续句不为宗派)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周氏四修宗谱. 谱序题: 麻城南庒周氏四修家乘. Gnealogy of Zhou family of Shouliu gong branch in Macheng, Hubei province, China to 1946.
浏览:0
周氏宗谱 [11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爱莲堂, 民国35[1946]. 1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缺卷11. 远祖 : 周朋里,字万成,字䓵山. 原籍河北,本姓姬 ,以国为氏,遂姓周. 周氏发祥自公始. 始迁祖(1世): (宋元之际) 周受六. 与弟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板桥里入籍麻城. 为蕨淡山始祖. 受六公派下房祖(7世) : 周文忠 ; 周文学 ; 周文从(迁广东) ; 周文洪,字仲洪. 文忠房下支祖(9世) : 周大才 ; 周大武 ; 周大宽 ; 周大钊. 文学房下支祖(9世) : 周大仁 ; 周大偿 ; 周大偕. 文洪房下支祖(9世) : 周大尧,字绍尧 ; 周大禄,字绍禄(迁陕西) ; 周大富(迁陕西),字绍富. 派行 : 大廷朝时思 之世承重端 志士仍先绪 祈希汝代兴 本宗延序定 振起朴天行 敦厚垂芳久 庭献自家征 从新緜庆瑞 再续继前人. (再续句不为宗派)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周氏四修宗谱. 谱序题: 麻城南庒周氏四修家乘. Gnealogy of Zhou family of Shouliu gong branch in Macheng, Hubei province, China to 1946.
浏览:0
周氏宗谱 [11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爱莲堂, 民国35[1946]. 1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缺卷11. 远祖 : 周朋里,字万成,字䓵山. 原籍河北,本姓姬 ,以国为氏,遂姓周. 周氏发祥自公始. 始迁祖(1世): (宋元之际) 周受六. 与弟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板桥里入籍麻城. 为蕨淡山始祖. 受六公派下房祖(7世) : 周文忠 ; 周文学 ; 周文从(迁广东) ; 周文洪,字仲洪. 文忠房下支祖(9世) : 周大才 ; 周大武 ; 周大宽 ; 周大钊. 文学房下支祖(9世) : 周大仁 ; 周大偿 ; 周大偕. 文洪房下支祖(9世) : 周大尧,字绍尧 ; 周大禄,字绍禄(迁陕西) ; 周大富(迁陕西),字绍富. 派行 : 大廷朝时思 之世承重端 志士仍先绪 祈希汝代兴 本宗延序定 振起朴天行 敦厚垂芳久 庭献自家征 从新緜庆瑞 再续继前人. (再续句不为宗派)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周氏四修宗谱. 谱序题: 麻城南庒周氏四修家乘. Gnealogy of Zhou family of Shouliu gong branch in Macheng, Hubei province, China to 1946.
浏览:0
周氏宗谱 [11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爱莲堂, 民国35[1946]. 1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缺卷11. 远祖 : 周朋里,字万成,字䓵山. 原籍河北,本姓姬 ,以国为氏,遂姓周. 周氏发祥自公始. 始迁祖(1世): (宋元之际) 周受六. 与弟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板桥里入籍麻城. 为蕨淡山始祖. 受六公派下房祖(7世) : 周文忠 ; 周文学 ; 周文从(迁广东) ; 周文洪,字仲洪. 文忠房下支祖(9世) : 周大才 ; 周大武 ; 周大宽 ; 周大钊. 文学房下支祖(9世) : 周大仁 ; 周大偿 ; 周大偕. 文洪房下支祖(9世) : 周大尧,字绍尧 ; 周大禄,字绍禄(迁陕西) ; 周大富(迁陕西),字绍富. 派行 : 大廷朝时思 之世承重端 志士仍先绪 祈希汝代兴 本宗延序定 振起朴天行 敦厚垂芳久 庭献自家征 从新緜庆瑞 再续继前人. (再续句不为宗派)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周氏四修宗谱. 谱序题: 麻城南庒周氏四修家乘. Gnealogy of Zhou family of Shouliu gong branch in Macheng, Hubei province, China to 1946.
浏览:0
周文导读知识
西周文化发祥地是陕西哪里
西周文化发祥地是陕西哪里
陕西省(宝鸡市)是西周文化发祥地,被称为“青铜器之乡”。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陕西长安沣河以东),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成周(河南洛阳),宅兹中国、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制礼作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 。西周的社会生产力比之商代更加提高,农业繁盛,文化也进一步发展。宗法制和井田制是当时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周王朝强盛时,势力所及,南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甘肃省,东到山东省。西周文化很多,比如礼乐,宗教,祝宗卜史,典籍等等,这些文化在西周的时候是非常盛行的,那么为什么会说西周文化的发祥地是在陕西呢?主要是因为在陕西出土了非常多的青铜器,像是晚清四大国宝(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何尊、大克鼎、铜浮屠、墙盘、逨盘、折觥、胡簋、卫鼎等诸多国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西周青铜器的数量远远超过商代。历代出土的西周青铜礼器、用具、兵器、工具、饰物,数以千计,更有成批的出土。截止目前,周原遗址的发掘工作已经进行了七十年,还在继续发掘,累计出土了万余件珍贵文物,也正是因为这样,陕西被称为青铜器之乡”。
浏览量:198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