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人物春秋—泰伯与仲雍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15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人物春秋—泰伯与仲雍,周太王古公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按照世袭制度,应当传

   周太王古公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按照世袭制度,应当传位泰伯,但古公父考虑翦商大业,却意欲传位给三子季历。泰伯顺从父意,就偕同二弟仲雍,以采药为父治病为名南奔荆蛮(即今江苏无锡),定居梅里。因兄弟俩能与当地土著群众打成一片,入乡随俗,断发文身,又能将中原地区的生产技术与当地农业、渔猎、畜牧生产经验相结合,与当地土著人无保留地相互交流,并且有谦虚礼让的品格,深受当地土著居民的爱戴,故而“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拥立泰伯为首领。

  泰伯在吴地建立了句(勾)吴国之后,又带领民众兴修水利,在江南开凿了最早、最长的人工大运河(全长21.02公里,称为浍渎,即今天的伯渎港)。他还率领当地民众养家禽牲畜,故而在今天无锡梅村还有“鸭城”、“麋城”(养鹿场)的传说。在泰伯兄弟的带领下,梅里这一带“数年之间,民人殷富”。

  句(勾)吴小国也就奠定了基础。

  泰伯无子,去世后由其弟仲雍继位,成为勾吴国第一代国君(据传泰伯在世只称伯不称王,所以有“吴王世系仲雍始”的说法)。

  在春秋末期“礼崩乐坏”,为了争夺王位,父子兄弟相残,屡见不鲜,为此孔子十分推崇泰伯的品德,称“泰伯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因此后世称泰伯为“三让王”,即指泰伯第一次让位给其弟季历,第二次让位给其侄昌(即周文王),第三次又让位给其弟仲雍。泰伯的谦让精神,一直传为美德。

  泰伯原姓姬(与周王朝同姓),他的后人以国为姓,改姓“吴”,故今吴氏后人以泰伯为始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人物春秋—汪曾祺与吴文化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他的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都曾获奖,一些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他还曾创作和改编了京剧《范进中举》、《王昭君》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如今,汪曾祺平中显奇,淡中有味的作品,备受众多读者的真心喜爱,并在海外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剧作家沙叶新评价他的作品是“字里行间有书香味,有江南的泥土芳香”,可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锦绣江南,历史悠久,名城座座,人文荟萃。汪曾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多年,对博大精深的吴文化尤感兴趣。1947年,汪曾祺到上海一所中学教书,星期天除了听戏写作外,他最爱看戏考。一日,他又兴致勃勃地翻看一本老戏考,上面有一段滩簧,其中有句唱词“春风弹动半天霞”,令他大为惊异,并夸道:“这是李贺的诗!”汪曾祺对昆曲也情有独钟。《打虎游街》、《借茶活捉》诸戏,他百看不厌。一日,汪曾祺去剧场看昆曲,一小丑在舞台上表演得非常...
· 吴文化—人物春秋—王僚与专诸
吴王余昧去世,按照吴国传统“兄终弟及”,应由其弟季札继位,季札坚辞不受,于是余昧的儿子僚继承王位,世称吴王僚。其时伍子胥弃楚奔吴,游说王僚伐楚,未受重视,于是改事公子光。公子光是吴国第二十代国君诸樊的儿子,他认为自己是诸樊谪子,如果父子相承应该是他继承王位,于是想暗杀王僚取而代之。吴王僚于公元前516年趁楚平王去世兴兵伐楚。楚发兵断绝吴军后路,吴兵不得还。公子光与伍子胥密谋,认为这是除掉王僚的极好时机。专诸,吴国堂邑今江苏六合县西北人,一说是无锡鸿山西走马港人,屠户出身,是当地有名的孝子和义士。经伍子胥推荐,公子光十分厚待他,成为心腹。因王僚性喜吃鱼,于是两人密谋以“鱼肠剑”的办法除掉王僚。一天,公子光对吴王僚说,他聘请了一位高明厨师能烹调极其美味的鲜鱼,请王僚赴宴。酒酣之际,公子光借故离席,专诸此时献上暗置匕首的鱼肴,刺杀王僚,专诸也当场被王僚卫士砍成肉酱。公子光刺杀王僚后登王位,封...
· 吴文化—人物春秋—怀念外曾祖父钱仲联
在2003年一个淡定平和的江南冬日里,我的外曾祖父钱仲联走完了他96岁的人生路。细数流年,往事历历在目……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外曾祖父亲手给我做的压岁钱袋,喜庆的红色卡纸被折成钱包大小方方正正的,上面端端正正地写着“压岁钱”三个字,毛笔小楷,一笔一画都透着精、气、神,哪像出自年近九旬的老人之手。这个“绝版”压岁包至今仍珍藏着,当然,里面的压岁钱早就被换成了糖果、玩偶,糖果转换成我体内聚积的脂肪,玩偶也不堪常年折磨,终成为我的手下冤魂,唯有那个“压岁包”被年年岁岁压在了箱底。要感谢当年外曾祖父的“懒”,没有跑到店里去买个现成的,要不然也不会有这段充满人情味的回忆。试想,动手能力与学术成就相去甚远的他,做起“手工作业”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当然,回忆也不一定都是甜,有时还带着苦。我的父亲,对于他的外公钱仲联就是又敬又怕。父亲从小调皮贪玩,还是个左撇子。在40多年前,人们还不能接受这种先天习惯,士大夫...
· 吴文化—人物春秋—梁鸿与孟光
梁鸿,字伯鸾,扶风牗今陕西凤翔一带牘平陵人,父早死,家境贫穷,曾入太学学习,博览群书。梁鸿因家贫好学,重于操守,知名四方。当时许多人家都央人说媒,愿将靓丽的女儿嫁给他,但他一一谢绝,偏与又肥又黑的富家女孟光由相互仰慕而结终身。初婚时,孟光高兴地穿着锦绣衣服,戴着金银珠宝饰物。可是梁鸿却皱着眉,一直不理妻子。孟光问梁鸿:“我慕你高义,嫁你为妻,你为何冷待我牽”梁鸿道:“我闻你贤德有名,想不到你这样爱打扮,岂是我的心愿。”孟光听了羞得满面通红,立即更换衣衫,从此荆衩布裙,勤奋劳动,处处襄助梁鸿,夫妻恩爱有加。梁鸿看不惯官场争斗,不愿为官,孟光就随他一起隐于霸陵山中,过着男耕女织,咏诗书以自娱的田园生活。有一次,梁鸿经过京师洛阳,看到帝王宫室奢丽,想到百姓劳苦,不禁感慨万分,因作《五噫歌》,批评朝政。汉章帝知道后,大为震怒,缉捕梁鸿。梁鸿只得隐姓埋名,带着孟光逃亡。据传他俩先到山东,又跨淮河、过...
· 吴文化—人物春秋—情系吴歌
浩瀚的太湖是孕育吴文化的摇篮,古吴无锡梅里是三千年前首建勾吴国的源地,素有“山歌乡”、“故事矿”的美称,有着极其丰富、光彩照人的民间文艺宝藏。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位无锡人,穷尽自己半生的心血,搜集记录了散落在吴地的长篇系列故事、传说,中、短山歌和许多小故事,和“吴地山歌王”钱阿福、华祖荣等民间歌手成了莫逆之交,出版了长篇民间英雄史诗《华抱山》、《无锡民间故事》、《吴歌王的歌》等30余部作品,被称为吴歌的掘宝人。60多年过去了,他已是银发满头的古稀老者,他就是朱海容。朱海容喜欢吴歌,很小的时候,他就和吴歌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奶奶、妈妈、婶娘都是儿歌王,她们要我睡、要我吃、要我笑都用唱儿歌的办法。”就这样,朱海容走近了民间文学。这之后,无论是解放前当儿童团员站岗用民歌报警,还是解放后踏上乡镇领导岗位引用民间故事作形势报告,朱海容心中的吴歌情结越来越深。体会到民间文学的意义和威力之后,朱海容开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