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荆楚文化—荆风楚俗—端午:呼唤远古之精魂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11
转发:0
评论:0
荆楚文化—荆风楚俗—端午:呼唤远古之精魂,   龙舟基地锣鼓喧天、房前屋后艾草飘香、屈子诗篇吟诵陶然……在屈子故里秭归,四

    龙舟基地锣鼓喧天、房前屋后艾草飘香、屈子诗篇吟诵陶然……在屈子故里秭归,四处弥漫着浓浓的端午气息。今年的端午,秭归人过得比以往更热闹。“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5月30日一大早,秭归茅坪镇望西祥老汉一家就为着包粽子忙开了,上好的糯米、宽宽的蓼叶、红红的蒸枣早就准备好了。“棱角分明的外形,象征着屈原刚直不阿的性格;雪白的糯米,意味着屈原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红枣象征着屈原对楚国的一颗赤诚之心。”小孙儿认真地听爷爷讲粽子的来历。

    和包粽子、挂艾草、喝雄黄酒等纪念方式相比,群体性的游江招魂、赛龙舟则显得隆重壮观。

    5月31日,数万秭归人聚集徐家冲港湾,龙舟一字排开,静静等待着招魂时刻。“我哥哟,回哟嗬,听我说哟,嘿嗬哟!”上午9时许,一声声深情的呼唤响起,颜色各异的龙舟齐齐竖起“魂兮归来”的招魂幡,以白龙为首的龙舟在江中缓行环游。环游完毕,人们又一次深情地唱起“招魂歌”,满怀崇敬之情把预先备好的粽子纷纷投入江中。

    游江招魂的龙舟一靠岸,竞渡的枪声想起,港湾里传来雨点般的号子声。“哎划、哎划……”炎炎烈日下,龙舟手们铆足了劲,船桨齐动,水花飞天,龙舟劈波斩浪,如箭一般向前进发。寂静的港湾里一时热闹非凡,江上龙舟飞渡,岸上人山人海,加油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屈原的诗篇流传千古,办诗会是秭归人欢度端午最独特的形式。5月31日下午,秭归凤凰山上,一年一度的端午诗会开始了。“时维五月兮,节届端阳;竞渡龙舟兮,吊古忠良……”诗人们用自己创作的佳句凭吊屈原。这些诗人大多来自骚坛诗社,骚坛诗社是屈原诞生地——屈原镇乐平里的一个地道的农民诗社。

    秭归人对屈原的缅怀之情超过别处,端午节也过得异常浓重。秭归有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五月十五、五月二十五分别为“头端阳”、“大端阳”和“末端阳”,端午节的热闹气氛一直要持续20多天。


[新闻解读]

我们为何过端午?

    2000多年前,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逐江而去,许多年以来,每逢他离去的日子,人们都要举行各种仪式,以此呼唤他远去的灵魂。一个人的祭日演变成一个民族的重大传统节日,这在世界上并不多见。

    我们为何要纪念屈原?因为他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值得每一个华夏子孙铭刻在心并发扬光大,他开启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根基。

    我们纪念屈原,因为他无论身处何境,对普通民众始终如一的关怀与深切的同情,其心忧天下,关心民生疾苦的人文情怀值得永世流芳。

    我们纪念屈原,还因为他坚韧顽强的求索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注重眼前利益,心态浮躁的当代社会,这种坚持真理以求自我完善的人格精神尤其值得发扬。

    纪念屈原,所以过端午,但过端午并不仅仅因为此。

    端午是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以往,端午节的味道曾经很浓厚,但近些年来,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现代人被浓厚的商业气息团团包围。在现在的年轻人中,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备受追捧,但有人连端午节是农历哪天都不知道。在现代化汹涌澎湃的潮水冲击下,几千年来口传身授的民族民间活态文化传统正面临着急剧的流变,传统文化的遗失已经到了让人心痛的地步。

    传统文化传达着一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格与气质,是维系民族存在的生命线和根基。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就失去了精神和灵魂。

    近日,端午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令人欣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它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智慧的体现。对传承民族文化精华,彰显民族个性内涵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对一个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我们过端午,是对远古流传下来的民族精魂的呼唤。


[小资料]

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至少有四五种说法: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荆楚文化—荆风楚俗—荆缎
荆缎,亦称荆绵,是一种以蚕丝为原料的丝织物,它通常以经纬纱按一定的结构方式提花织成,表面平整,富有光泽,是一种高档的服装面料。荆楚大地出产绵缎织物,其历史最早可前溯至公元300年之前的战国时期,1982年出土于马山一号墓的战国丝绸中,即有以提花、抛棱为织造手段的古代锦缎。到了元、明之际,荆州一带的荆缎作坊便已相当普及,清朝咸、同年间,荆缎生产作坊进入全盛时期,荆州城内惠城街的张全盛机坊,其经营规模之大,工艺水平之高,居同业之首。著名的荆缎业提花匠人张祖禹,就是在这家机坊从15岁学徒开始而成为声冠荆楚、名播海外的一代巧匠的,由他改进织造的八团花缎、八枚缎、牡丹桌围等荆缎,一直是清廷王公贵族和西洋富商所热心追逐的抢手货。在1920年参加国际博览会并荣获第三名的荆缎制品上,就有张祖禹为之付出的巨大心血。荆缎质地丰厚,花纹精致,外观瑰丽,色泽光鲜,在清代即被列为贡品大量进奉朝廷。民国初年,荆州一带...
· 荆楚文化—荆风楚俗—汉调楚曲
湖北地方剧种有数十种,每一剧种都有独特的表演艺术和优美的音乐唱腔,其中汉剧、楚剧最为杰出。汉剧,本名汉调,旧名楚调,1914年正式定名为汉剧。汉剧是我国戏曲艺术最古老、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汉剧的声腔系统是由西皮、二黄结合而成的皮黄腔,是中国四大声腔之一。西皮源于陕西梆子,经过襄阳腔的演变;二黄源于安徽、江西的地方腔调。西皮高亢激越、刚劲有力,二黄细腻柔和、委婉。二者在明清时期随着商人的流动荟萃于九省通衢的汉口,互相交流影响,最终形成了融南北声腔为一体的汉剧。在汉剧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大流派。汉剧汲取了南北戏曲声腔之美,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流传到江西、安徽、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山西、云南、贵州等。汉调还曾流传到北京,促进了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至今保留在京剧舞台上的韵白以及反二黄等唱腔都有汉剧的影子。楚剧起源于农村,是土生土长的乡土戏剧。它...
· 荆楚文化—荆风楚俗—荆州食俗
荆州鱼米乡,荆州食俗重鱼,无鱼不成席,无鱼不成礼仪。荆州人食鱼历史悠久,汉代已有"饭稻羹鱼",鱼在荆州人的手中神奇地变化出各种美味佳肴。"红米煮白鱼"是古人的生活,现在是因鱼设菜,因鱼下料,一道道名美、色美、味美的鱼肴,使人美不胜收。荆州城有四大名肴,其一是"龙凤配"。它以黄鳝、仔鸡为原料,经过煮、卤、炸、溜等多种烹饪方法烹制而成,是荆州地区的传统名菜。传说三国时期,刘备招亲以假成真,他偕夫人自东吴返回荆州,诸葛亮为他们摆席接风,席上摆出的第一道菜就是荆州厨师特制的"龙凤配"。只见一条大黄鳝被做成龙形,蜿蜒于盘中,鳞甲片片,脚踏祥云,昂首张口,翘角垂须呈飞腾之状;鸡形如凤立于龙旁,引颈展翅,羽毛绚丽,头冠殷红似翩翩起舞。刘备一见,心中大喜,赞不绝口,从此"龙凤配"一菜也就声名远扬。其二是"鱼糕丸子"。鱼糕丸子是荆州一带特有的风味,以吃鱼不见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被人称道...
· 荆楚文化—荆风楚俗—民间歌舞
荆楚大地自古就是音乐舞蹈之乡,民间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十分活跃。曾著《楚辞章句》的东流校书郎王逸曾说:“其俗信鬼而好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南朝宗懔也曾在《荆楚岁时记》中写道:“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言‘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作金刚力予以逐疫。”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民间歌舞是祭祀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祈福消灾,逐凶抑恶。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相继注入了自娱自乐的社会功能,故由此而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娱乐活动,在荆楚大地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民间歌舞的具体表现形式,呈多元化结构各自表现出了其载歌载舞的共有艺术特色,即在演唱时,艺人敲打音响器具,伴以俚曲小调,边歌边舞,如三棒鼓、碟子曲等。有的是借助于一定的道具和器械,表现一定的生活内容,如踩高跷和跑旱船(又名采莲船)等。有的直接生发于田间劳动的自娱小唱,如车水锣鼓和插秧草、薅草歌、打硪号子等......其形式生动活...
· 荆楚文化—荆风楚俗—荆州花鼓
荆州花鼓原是民间穷苦人乞讨谋生的“沿门花鼓”和薅草秧歌。这种“花鼓”是一人击鼓唱词,数人帮腔和调。近几十年来,荆州花鼓已演变成独具特色的地方花鼓戏。1955年有一位老艺人搜集记录了花鼓戏的全部唱腔,整理出从未有过的第一套完整的花鼓音乐曲谱,并大胆地把二胡、板胡、琵琶、扬琴、竹笛、唢呐等民族乐器用来为花鼓戏伴奏,使花鼓戏结束了“一唱众和”和单纯用锣鼓伴奏的历史。如今,荆州花鼓戏充满浓郁的地方情调,唱腔悠扬、甜美、悦耳,已有《家庭公案》、《水乡情》等几十个剧目,既取材于湖乡生活,又展现湖乡风貌。在民间,男女老幼走路、劳作,不时哼唱花鼓调,也有很大的“魔力”。有人说:“听了花鼓的哟喂哟,害病可以不吃药!”“做活不唱花鼓戏,浑身上下无力气”。来到荆州地区,可以看到小学生放学时提着的收音机里。汽车里、商店柜台内,播放的全是荆州花鼓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