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大观—民俗节日—洛阳求子习俗
民俗大观—民俗节日—洛阳求子习俗, 在远古时代,人们把生育现象看得非常神秘,对此感到不可思议,许多奇异的传说,
在远古时代,人们把生育现象看得非常神秘,对此感到不可思议,许多奇异的传说,自古至今流传在洛阳民间。
从结婚之日起,家里人(特别是男方)就盼着生孩,而且企盼生男孩。因为重男轻女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重要观念,它对民间的影响根深蒂固。人们为了早日实现这一愿望,便要求助神灵,希冀早得贵子。在50年代以前,洛阳久婚不孕的妇女,很少去找妇科医生诊治,唯一的办法就是求送子神来送子。常到奶奶庙求“观音送子”或“拴娃娃”。
求“送子奶奶”送子,或自己去或婆母、小姑代去。多是烧一炷香,磕头祷告,诉无子之苦,说盼子愿望,最后向“送子奶奶”许诺,若得了子如何还愿。奶奶庙里放有泥塑的娃娃,求子者用红线拴一个抱住回家,一路上不许回头,默念着事先给孩子取的名字,据说这样就可以有子了。求子后果真如愿以偿,还要到奶奶庙去还愿。还愿时除了带上求子时许下的红布幔帐等供品外,还要再送去100个泥娃娃,以便其他人家求子时“拴娃娃”。
在洛阳民间,除了到奶奶庙求子外,还有的到龙门山庙会和宜阳灵山寺庙会求子。每年农历正月初八,龙门山庙会上求子之人满山遍野,洛阳附近各县都有人远道而来求子。来的多是为儿媳或闺女求子的老年妇女,所以俗称这一庙会为“老婆儿会”。
因民间求子、拴娃娃非常盛行,洛阳郊区李楼乡凉洛寨的老百姓就为“求子”专门捏制泥娃娃,远近闻名,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民俗大观—民俗节日—祭灶习俗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灶王...
· 民俗大观—民俗节日—河南中秋习俗
河南人极为重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夜明月当空,清辉洒地,秋高气爽,是一年中月亮最为皎洁的夜晚。这一天,新禾入廪,游子当归,都要在这天力争赶回,合家团聚。如有家人身居异乡,必在赏月时念念有辞,致以怀念。书香门第之家,老人们向儿孙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共享天伦之乐。铁塔燃灯是开封地区中秋的一项重要活动。铁塔所在地的开宝寺(明代以后人们称为铁塔寺),景色佳丽,是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们的游乐苑圃。燃灯是开封人民自汉代沿袭下来的习俗,每年的元宵节和中秋节其事最盛。唐代,睿宗景云二年正月十五夜燃灯千盏,重开宵夜。玄宗增至十四、十五、十六,三个挽上放灯。宋太祖赵匡胤时,东京又加十七、十八两天,共为5个晚上。“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丝交辉。”京中各大寺院,诸如相国寺、开宝寺等;盛设华灯乐棚,张彩烧灯,竞出新奇,“华灯偏共月争光”,‘人人五夜到天明”。元人冯子振描写元代铁塔然灯盛况时写...
· 民俗大观—民俗节日—提亲
民间择偶的第一步,‘六礼”称之为“纳采”,俗称“说媒”、“说亲”及“提媒’等。提亲多请“媒人”。媒人俗称“媒腿子”、“媒婆”,雅称“月老”、“冰人”,近现代有称“介绍人”“红娘”者。媒人来往于男女之间,介绍双方各自的情况。也有双方早已相互了解,特意找媒人穿针引线者。媒人提亲后,为求慎重,多互相托亲访友或亲自进一步“打听”对方真实情况,,俗称“打听媒”。在沁阳,巩县、偃师等地,当地视有狐臭之家为“门第不清”,故提亲时把了解对方祖宗几代血缘关系是否清白作为第一要事。
· 民俗大观—民俗节日—巩义饮食习俗
主食:巩义人民习惯于面食,有细粮与粗粮之分。细粮包括麦面、大米,粗粮包括玉米、豆类。—日三餐。过去山区农民及贫困户,多以粗或掺入蔬菜作主食。富裕之家,多以细粮作主食,每年收麦打场,大都下午增加一餐,为一日四餐。菜肴:城镇居民日用蔬菜,多现吃现买,荤素搭配。一般农家常年以素菜为主。多数人家有泡酸菜和腌咸菜(韭菜、蒜台、芥丝)的习惯,以备入冬及次年开春备用。宴请新亲和客人菜肴:城镇居民及乡村农家,都很讲究,需备肉、杀鸡,制作酒席,一桌八人,每桌必备四盘八碗,方称士席。婚嫁菜肴:城乡居民多以四盘八碗一火锅为标准,曾有一句顺口溜“四盘八碗一火锅,虚腾腾的热蒸馍”誉为丰盛宴席。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酒席更为丰盛。每桌八盘十一碗,全鸡,整鱼等。丧葬菜肴:历来以素菜为主,俗称“豆腐席”,用以犒劳祭吊之人。近年招待荤素招配。
· 民俗大观—民俗节日—开封民俗
斗鸡:是开封人喜爱的一项民间传统博戏活动。斗鸡比赛勇猛激烈,精彩有趣。斗鸡的选择、饲养、调教、训练,都有一套严格、科学的方法,极富乐趣。开封斗鸡协会每逢旅游文化节日都要举行斗鸡比赛,场面十分热闹。盘鼓:过春节,逢节庆,打盘鼓,是开封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开封盘鼓节奏性强,套路多变,气势宏大。目前,开封有盘鼓队30余支,每逢元旦、春节、国庆和文化节、菊花花会、庙会,都要举行盘喜表演和比赛。那隆隆的盘鼓声,豪放的击鼓英姿,促人精神振奋。开封盘鼓队曾赴日本表演,广受赞誉。风筝:四月春风放风筝,是开封市民家家户户喜爱的活动。开封风筝历史悠久,花样繁多,制作考究。每到春季,古城上空风筝纷飞,争奇斗艳。民间艺人制作的工艺风筝、微型风筝,是中外风筝爱好者收藏欣赏的佳品。夜市:开封夜市久负盛名,位于市中心的鼓楼夜市规模最大,小吃品种最多。这里的风味小吃,调制精,风味雅,深受中外宾客的喜爱。“炒凉粉”、“杏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