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历史上真实宋江:曾接受招安 进京拜爵?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36
转发:0
评论:0
历史上真实宋江:曾接受招安进京拜爵?,核心提示:宋江等人接受招安,同日拜爵,是当时颇为轰动的一桩大事。宋江肯定是很辉煌

核心提示:宋江等人接受招安,同日拜爵,是当时颇为轰动的一桩大事。宋江肯定是很辉煌地接受招安了,至于招安之后的结局,李若水没有写到。


本文摘自:《细说大宋王朝36大悬案》,作者:向飞,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一部《水浒传》,把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条好汉推向社会,以至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宋江?他们是否在水泊梁山安营扎寨?他们的真实结局到底如何?不只备受学者们的关注,而且是广大社会群众茶余饭后极有兴趣的话题。

水泊梁山

梁山泊又称梁山泺,最早见于《资治通鉴》。后周显德六年959,“复汴水,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可见,那时的梁山泊不过是连通青、郓漕运的一片水域,并不以汪洋浩瀚著称。

大约在后晋开运和北宋天禧、熙宁年间,黄河先后三次大决口,滔滔的河水倾泻到汴、曹、单、濮、郓、澶、齐、徐等州,淹没的田野与零散的湖泊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以梁山为中心、水域达八百里的大湖,统称为梁山泊。

当时,梁山泊的生态环境十分和谐,岸边有垂杨绿柳,湖上有鸥鹭翔集,荷花满望,渔歌唱和。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辙途经此地,恍然有置身江南之感,禁不住在《梁山泊见荷花忆吴兴》之一中写道:

花开南北一般红,路过江淮万里通。

飞盖靓妆迎客笑,鲜鱼白酒醉船中。

不过,梁山泊的广阔开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邵博《闻见后录》载:“王荆公好言利。有小人谄曰:‘决梁山泊八百里水以为田,其利大矣。’荆公喜甚,徐曰:‘策固善,决水何地可容?’刘贡公在坐中,曰:‘自其旁别凿八百里泊,则可容矣。’荆公笑而后止。”

别以为这是反变法派编造的,苏辙在另一首《梁山泊》诗中自注:“时议者将干此泊以种菽麦。”可见,北宋的改革家们确实在怎样利用梁山泊的问题上做过文章。

徽宗政和年间,朝廷成立了一个掌管公田的机构,名曰“西城括田所”。括田所以清理公田为名,把民间地契不全的、地契与实地方位或面积有异的,以及当权者想要的良田美地,一律指为公田。然后抑勒百姓承佃,强征公田钱。“由是破产者比屋,有朝为豪姓而暮乞丐于市者”。前后所括,共得田三万四千三百余顷。当然,梁山泊也在劫难逃。

《宋史·杨戬传》载:“梁山泺泊……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杨戬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立租算船纳直,犯者盗执之”。根据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自此之后,水泊梁山开始不得安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史上真实的宋江接受招安了吗?宋江结局是什么?
宋江等人接受招安,同日拜爵,是当时颇为轰动的一桩大事。宋江肯定是很辉煌地接受招安了,至于招安之后的结局,李若水没有写到。一部《水浒传》,把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条好汉推向社会,以至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宋江?他们是否在水泊梁山安营扎寨?他们的真实结局到底如何?不只备受学者们的关注,而且是广大社会群众茶余饭后极有兴趣的话题。水泊梁山梁山泊又称梁山泺,最早见于《资治通鉴》。后周显德六年(959),“复汴水,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可见,那时的梁山泊不过是连通青、郓漕运的一片水域,并不以汪洋浩瀚著称。大约在后晋开运和北宋天禧、熙宁年间,黄河先后三次大决口,滔滔的河水倾泻到汴、曹、单、濮、郓、澶、齐、徐等州,淹没的田野与零散的湖泊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以梁山为中心、水域达八百里的大湖,统称为梁山泊。当时,梁山泊的生态环境十分和谐,岸边有垂杨绿柳,湖上有鸥鹭翔集,荷...
· 历史上的宋江为什么会接受招安宋江为何投降
《水浒传》中宋江接受了招安,这个问题让许多人迷惑不解,那么历史上的宋江接受招安了吗,那么今天我们来讲讲历史上的宋江到底有没有接受招安?1、《水浒传》中宋江招安的原因网络配图施耐庵的《水浒传》根据民间流传的梁山好汉故事,把坐头把交椅的老大宋江描写成了一个仗义疏财、急公好义、爱国忧民、忠肝义胆的乱世英雄,在他巧取豪夺的掌握了梁山的革命领导权后,奉行了一条“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等待招安”的改良主义路线,在其两败童贯、三败高俅之后,梁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到鼎盛的阶段时,那种执拗的顽强的生长在这个旧知识分子内心的忠君报国思想,使他走上了一条受招安,投降大宋王朝的似乎正本清源的道路,也把众位梁山好汉送上了一条不归之路。2、历史上的宋江确实领导了起义历史上确有宋江起义,《宋史》上也曾经明白无误的记载过。宋江起义大概发生在宣和元年至三年间,即公元1119年至1122年,起义主要涉及的地域是在太行山及山东、江苏...
· 宋江接受招安绝非下下策不招安只会更惨
在当时那种环境,背景下,其实诏安几乎可以说是唯一善终的途径。很多人觉得不接受招安,继续盘踞梁山为上策。然而招安才是上上策,理由如下:1、人心问题梁山伯108名好汉,其中有至少有一半是宋江以招安的名义劝进来的。如五虎将中的关胜,秦明,呼延灼,董平。虽然说这些人在梁山伯山上也是唯宋江是首,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都是受过很好家教的人,儒家思想可谓深入人心。里面已经娶了妻的人还好,没有娶媳妇的当时真的可谓是悲剧,试想一下,有谁会把自己的女儿送上梁山。即使老百姓都知道,他们都很仁义,都是好汉,但在儒家思想盛行的朝代,不可能有人会嫁给“贼寇”。而且当时很多大将的家眷父母都在山上,其实我想梁山上对李逵有意见的不在少数,而且阮氏兄弟和刘唐都跟随晁盖为一伙,鲁达和武松至交,燕青也只跟随卢俊义,跟其他人不温不火。长久下去,定会人心涣散。2、粮食问题这个问题几乎是致命的。据书中记载,到招安的时候,梁山伯算上将领...
· 宋江接受招安绝非下下策,不招安只会更惨
相信广大朋友对梁山接受招安一事一直耿耿于怀,梁山好汉啸聚山林岂不快哉?然而,如果仔细分析,梁山不接受招安只会死得更惨,也需要为宋公明正名了。在当时那种环境,背景下,其实诏安几乎可以说是唯一善终的途径。很多人觉得不接受招安,继续盘踞梁山为上策。然而招安才是上上策,理由如下:1、人心问题梁山伯108名好汉,其中有至少有一半是宋江以招安的名义劝进来的。如五虎将中的关胜,秦明,呼延灼,董平。虽然说这些人在梁山伯山上也是唯宋江是首,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都是受过很好家教的人,儒家思想可谓深入人心。里面已经娶了妻的人还好,没有娶媳妇的当时真的可谓是悲剧,试想一下,有谁会把自己的女儿送上梁山。即使老百姓都知道,他们都很仁义,都是好汉,但在儒家思想盛行的朝代,不可能有人会嫁给“贼寇”。而且当时很多大将的家眷父母都在山上,其实我想梁山上对李逵有意见的不在少数,而且阮氏兄弟和刘唐都跟随晁盖为一伙,鲁达和武松至...
· 揭秘:宋江最后接受招安的根本原因
看过《水浒》的朋友都知道一百单八将的最终结局,那么如果宋江不投降,又将会面临怎样的出路呢?其实很简单:一个是维持现状,另一个就是“取而代之”。先来看第一条,所谓的维持现状,就是以梁山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半幻想半现实的特殊社会,但是如果仔细一想的话,这个带有乌托邦性质的小社会是很难长久维持下去的,因为随着梁山队伍的不断扩大,一个吃饭的问题就能够将其难住。梁山早期在王伦的时候大约有一千人马,随着后来不断吞并周围的几个山头,人数大约能到数万人之多。宋江在攻打东平府时,就曾对董平夸下海口,说他手下有“雄兵十万,猛将千员”,当然了古代打仗把自己的兵力夸大是常有的事儿,所以不能全信,但对半算的话还是有的。因为在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的前夕,宋江传令调拨人马给自己和卢俊义,每人各马步军一万,这还不算双方负责接应的水军。如果按照双方水军各五千计算,此次参战的总人数就是三万,再算上守寨的其他将士和家属,此时的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