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潮汕信仰习俗―祭五谷神与“尝新”
农历十月十五日为五谷母生,是一年中“八节”之一。俗谓祭神农氏,或五谷神。祭品以�@为主。除了棵桃之外,还有“尖担”、“米箩”、“粟穗�@”等。平日的�@可以互赠,这一次的“尖担”、“米箩”则必须自用,此外有一钵新米饭,粘成圆锥形,锥尖添上红糖。还有鱼、肉、甜豆干、菜、粉纤蛋等“五碗头”。
炎帝神农氏为中华民族始祖之一,农耕文明的开创者。他还尝百草,发明医药,数千年来被尊为农业之神。五谷母生实质是百姓庆贺丰收,祈求来年五谷丰登的一项活动。这是我们这个古老的农耕社会所有节日中,和农事关系最密切的一个。
在潮汕农村,还有“尝新”的民俗。或称“留五谷”。时间不定,收割后第一顿新米饭便要拜五谷,祭品与五谷母生相同,只少了一盘�@。
尝新的民俗,许多地方都有,江西的客家山区称“吃新节”。这是他们一年当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外出经商务工,甚至海外乡亲都尽可能回家过“吃新节”,拜神祭祖,祭品都是时新的农副产品。湘、黔、桂交界山区的侗族同胞,也有相似的“尝新”节。
“尝新”的风俗其实很久远。可以追溯到黄河流域的周部落先民,甚至可以说这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古籍如《诗经》、《淮南子》等均有记载。《札记・月令第六》写西周天子孟秋之月举行“尝新”的祭典礼仪:“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命百官收敛,完堤防,谨壅塞,以备水潦”。这说明三千年前的“尝新”是和修水利一起进行的。潮汕的“尝新”大概传自黄河流域。除正常两次外,平日自然界若有灾异,百姓总以“留五谷”禳补,祈求年冬不要失收。
一件风俗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足征我们这个农耕社会历史的长久。不过,周天子的尝新在孟秋(农历七月),我们却在季夏(六月)与孟冬(十月)。这一区别在于,古代的农作物每年一熟,七月正值新谷登场,而我们是每年双造。周天子有时新产品,首先飨于祖宗。我们却不忘土地和谷神的赐予。加上岁月的嬗变,有了夏收时节祭“社”(土神。六有廿六祭土地),晚造收割后祭“稷”(谷神,或农业神)。一社一稷合在一起,国家的象征便凸现出来。
民间还有一传说:五谷母姓“洪”(红),拜五谷的�@不染红色。原因不外是:神农氏的后裔叫“共工”,共工的后代叫共氏,共氏避祸改姓洪。这就是今天洪姓的来历,也是民间附会的缘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