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遗产与社会和谐发展密不可分
10月25日至29日,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9次会议在湖北襄樊举行,来自中国、韩国、日本、越南等6个国家的8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此次会议以“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暨亚细亚民俗文化与荆州文化”为主题,就文化遗产,特别是古村落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传统节日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及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展开讨论,同时对文化遗产与产业化的关系、与民俗旅游的关系等也进行了交流。
“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媒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与会专家认为,社会发展不应离弃传统文化价值,经济开发应与文化保护并行。他们认为,每一种文化,在形成、存在和变化过程中必然创造出其价值系,这些文化价值一旦定型,将调度、支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因此,应该正确认识文化,尤其是它的价值系,发挥其积极性,限制其消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些文化商品已经逐渐成形,一些地方和部门希望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按文化产业化的理论来考虑,这种思路完全可以理解,但要认真考虑地区的历史文化,应该避免只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和盲目的文化开发,不能使传统文化被单纯产业并吞而失去原有的文化含意。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连接于整个地方传统文化的发掘,使传统文化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地方文化产业也才能持续发展。有专家以旅游为例,认为民俗与旅游是一对孪生兄弟,目前以发展旅游经济为核心的生存环境已代替了过去农耕文明为主的生存环境,其结果是一方面旅游经济中传统民俗在旅游环境下得到足够重视,民众产生民俗自我体认;另一方面,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民俗也发生了变异,创造、享用群体相对分离。而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在巩固传统与适应环境变异中让民俗和旅游实现双赢。
旨在推进亚洲各国民俗学的交流、发展和繁荣的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成立于1996年,由中国的民俗专家首先发起。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中国分会会长苑利介绍说:“当时,中国民俗研究已经开展一段时间了,为了能在更开阔的视野中看问题,从制度上、组织上建立一个稳固的亚洲民俗学术交流运作系统,于是成立了该协会。”有着2800多年历史的华夏古城�D�D襄樊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又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楚文化作为中国南方文化的代表,其稻作文化影响深远。”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陶立番告诉记者,“荆楚文化与亚洲,尤其是韩国、日本关系尤为密切。譬如端午节,每年端午,中国人吃粽子、赛龙舟、祭奠屈原,韩国江陵也举行盛大的农耕祭祀活动�D�D端午祭,而日本在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和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习俗同样有着很多相似的部分。”此次会议期间,各国代表通过实地考察和会议研讨,对荆楚文化及其与周边国家的传统文化的关系也进行了广泛的比较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展开-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