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保护文化遗产与社会和谐发展密不可分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2
转发:0
评论:0
保护文化遗产与社会和谐发展密不可分,10月25日至29日,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9次会议在湖北襄樊举行,来自中国、

  10月25日至29日,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9次会议在湖北襄樊举行,来自中国、韩国、日本、越南等6个国家的8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此次会议以“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暨亚细亚民俗文化与荆州文化”为主题,就文化遗产,特别是古村落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传统节日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及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展开讨论,同时对文化遗产与产业化的关系、与民俗旅游的关系等也进行了交流。

  “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媒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与会专家认为,社会发展不应离弃传统文化价值,经济开发应与文化保护并行。他们认为,每一种文化,在形成、存在和变化过程中必然创造出其价值系,这些文化价值一旦定型,将调度、支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因此,应该正确认识文化,尤其是它的价值系,发挥其积极性,限制其消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些文化商品已经逐渐成形,一些地方和部门希望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按文化产业化的理论来考虑,这种思路完全可以理解,但要认真考虑地区的历史文化,应该避免只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和盲目的文化开发,不能使传统文化被单纯产业并吞而失去原有的文化含意。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连接于整个地方传统文化的发掘,使传统文化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地方文化产业也才能持续发展。有专家以旅游为例,认为民俗与旅游是一对孪生兄弟,目前以发展旅游经济为核心的生存环境已代替了过去农耕文明为主的生存环境,其结果是一方面旅游经济中传统民俗在旅游环境下得到足够重视,民众产生民俗自我体认;另一方面,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民俗也发生了变异,创造、享用群体相对分离。而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在巩固传统与适应环境变异中让民俗和旅游实现双赢。

  旨在推进亚洲各国民俗学的交流、发展和繁荣的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成立于1996年,由中国的民俗专家首先发起。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中国分会会长苑利介绍说:“当时,中国民俗研究已经开展一段时间了,为了能在更开阔的视野中看问题,从制度上、组织上建立一个稳固的亚洲民俗学术交流运作系统,于是成立了该协会。”有着2800多年历史的华夏古城�D�D襄樊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又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楚文化作为中国南方文化的代表,其稻作文化影响深远。”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陶立番告诉记者,“荆楚文化与亚洲,尤其是韩国、日本关系尤为密切。譬如端午节,每年端午,中国人吃粽子、赛龙舟、祭奠屈原,韩国江陵也举行盛大的农耕祭祀活动�D�D端午祭,而日本在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和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习俗同样有着很多相似的部分。”此次会议期间,各国代表通过实地考察和会议研讨,对荆楚文化及其与周边国家的传统文化的关系也进行了广泛的比较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全社会参与
中国文化报讯(记者徐涟)2月14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2007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通报了近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研究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主持会议。出席会议的部际联席会议成员有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特邀出席会议的有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及各成员单位联络员和代表、文化部社文图司司长张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善等。孙家正首先回顾了2006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突破性进展。2006年,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出台后,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成立了以国务委员陈至立任组长的国家文化遗产领导小组。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6月10日,迎来了我国第一个文化...
· 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
内容摘要:文化的多元共生是学术界业已达成的共识。文化认同并非单纯的指对本己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他文化或异己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有特殊的心理机制,包括文化比较、文化类属、文化区辨和文化定位四个基本过程;它是形成“自我”的过程。文化的复杂性、文化的宽松与严厉、个体主义与群体主义影响着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文化的认同是文化和谐的基石,文化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标识。关键词:文化认同;多元文化;文化和谐;社会和谐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典型特征,是我国正面临着“全球化背景下的转型”。这一特征,使得我国在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现状上,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趋势,也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的背景。”[1]。这一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价值重建和文化转型,导致了我国在经济、思想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开放多元格局,“多元价值选择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价值文化的主要特征。”[2]中国有...
· 文化遗产与苏州和谐共生
中新社苏州六月十五日电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今天在苏州开幕,来自中国各地的一百五十余位专家、代表共同领略了苏州的文化魅力。“文化是苏州的灵魂,保护苏州的文化遗产就是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一意识的形成让越来越多的苏州人加入到文化遗产的保护队伍中,保护遗产有机和谐地同这座城市其他构成部分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文化活动渐成品牌自二00六年六月九日起,中国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国家的“文化遗产日”,而苏州早在二00四年六月就在全国率先确定了每年的六月二十八日作为苏州自己的“文化遗产日”,“保护遗产”的意识从此在生活于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环境中的苏州百姓中逐渐生根、发芽,从而形成一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文化遗产保护局面。苏州市近年来形成了中国昆剧艺术节、苏州评弹艺术节、寒山寺新年听钟声、尚湖国际文化艺术节、中国古琴艺术节、江南丝竹节、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周、周庄国际旅游节、“轧神仙”、“百花...
· 让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和谐共生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大规模的城乡建设,给文化遗产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城市将文化遗产看作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和累赘,漠视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风貌,片面追求新、奇、怪的建筑风格,“千城一面”以及文化的缺失和特色的消亡已成为制约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顽症。参加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城市文化与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的专家们对此次研讨会的重要意义给予充分肯定,对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演讲深表赞同,同时也各抒己见,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建言献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吴良镛认为,现在,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形势严峻。大量存在的建设性破坏给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带来空前的冲击和挑战。两种原因导致了这一状况,首先是经济建设大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带来的冲击;其次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对现代化认识的误区。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片面地认为高楼大厦就是现...
·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从普通老百姓说着绕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名词,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全国各地一项普遍进行的工作;从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到省、市、县各级名录的逐步建立;从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全面开展,到社会各界、普通百姓踊跃参与广泛关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在成为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牵动着越来越多的人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到底与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有什么样的重要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如何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即将到来的“文化遗产日”与去年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正值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记者:您好!短短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政府的推动下迅速成为全社会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吸引了许多老百姓的自觉参与。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新时期文化建设的热点。您认为其内在原因是什么?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以“保护文化遗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