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庄子》是如何论说匠人的

2017-05-2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13
转发:0
评论:0
《庄子》是如何论说匠人的 ,作者: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陈成吒在道家的话语系统里,匠人有着独特的地位

  作者: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陈成吒

  在道家的话语系统里,匠人有着独特的地位。《庄子》涉及匠人十余位,如庖丁、伯乐、为圃者、轮扁、佝偻者、梓庆、东野稷、操舟人、吕梁善游者、工倕、捶钩者等;就时代而言,上溯尧舜之世,下及战国之时。

  在庄子看来,道生养万物,万物归辅道。道是人精神的根本来源,匠人精神亦然。天道自虚而万物成,“大匠取法焉”。就根本处而言,匠人精神就是问道、法道、弘道的修为。

  一是不离常道,实现“忘”的境界。

  匠人实存于有道的世界中,在追寻道的路径上行走。吕梁善游者说善游有道,其道在于生于陵而安于陵、长于水而安于水,也就是诗意地栖居,顺乎自然。至于具体的法门,可获悉于庄子对匠人之祖工倕的点评,简言之就是心斋坐忘、无我而无物。

  就“无我”而言,庖丁的语境下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没有自我的既定思虑与构想;捕蝉者之道的基本要义是忘己,粘蝉时人与竹竿不别,全然渗透在天地之中,与万物融为一体;梓庆削木,见者惊犹鬼神,其道在于做事无庆赏爵禄、非誉巧拙之虑,甚至无形体四肢之思。

  我是分别的开端,“无我”则无分别,哪里有外物的存在?庖丁在“无我”之后,“未尝见全牛”;捕蝉者眼中也只有蝉翼,而无其他。若更进一步,则恰如操舟人自虚,知水之性,进而达到“忘水”的境界,实现人、舟、水合一。

  当然,最高境界是“两相忘”。人与蝉相忘,人不仅忘蝉,蝉也忘人……二者相忘于江湖、渗透在洪荒中,世界才彻底打开。

  二是洞察性理,发明规矩法式。

  匠人得道状态的实现,有赖于对物理的领悟,要实现内化而外化。内化介于不可见与可见之间,是对物理的把握和由此转出规律、法则。外化则是匠人总结出来的法式,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规矩。它在形而上层面指规律,形而下层面是圆规方矩。

  传说伏羲女娲之所以被称为人文始祖,在于他们发明了规矩,丈量了天地,赋予万物以边界,使之聚焦自我,从而形之器之。不过,也有人说匠人才是规矩的发明者,其始祖倕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庄子指倕心中悟道,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将不可见、不可说的事理转化为可以目视和凭借的法式。匠人们也正是依从了他发明创造的规矩,才得以度天下之方圆。

  三是精进技艺,修炼永无止境。

  匠人不仅内求道,得知物理,外化为法式,还要以道入技,即如庖丁所言“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一方面,端正其心,追求自然般的鬼斧神工,而非造作的奇技淫巧。为圃老人耕作圃畦时,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虽知有事半功倍的槔机,仍不用它,因为“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道之所不载也”。在他看来,本着求道之心,求取形神兼备、道德两全,因此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以混沌之术而不以功利心、智巧心,才能真正将园艺完成;只有不一味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才能真正地安心定神。

  另一方面,修炼永无止境。在庄子的书中,匠人对大道的领悟皆呈现在精湛的技艺中。或者说,正是由于对技艺的不断锤炼,才有了道的领悟。庖丁指不同厨师有不同的修为:平庸者用刀硬砍骨头,所以一月换刀;在此之上者以刀割筋肉,一年换刀;自己之所以能十九年不换刀,并非天生如此,而有一个从初始无状、三年小成到现在依然不断精进的过程。通过日积月累,让技术精进到一定程度后,才有可能化境入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庄子》是如何论说匠人的
作者: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陈成吒在道家的话语系统里,匠人有着独特的地位。《庄子》涉及匠人十余位,如庖丁、伯乐、为圃者、轮扁、佝偻者、梓庆、东野稷、操舟人、吕梁善游者、工倕、捶钩者等;就时代而言,上溯尧舜之世,下及战国之时。在庄子看来,道生养万物,万物归辅道。道是人精神的根本来源,匠人精神亦然。天道自虚而万物成,“大匠取法焉”。就根本处而言,匠人精神就是问道、法道、弘道的修为。一是不离常道,实现“忘”的境界。匠人实存于有道的世界中,在追寻道的路径上行走。吕梁善游者说善游有道,其道在于生于陵而安于陵、长于水而安于水,也就是诗意地栖居,顺乎自然。至于具体的法门,可获悉于庄子对匠人之祖工倕的点评,简言之就是心斋坐忘、无我而无物。就“无我”而言,庖丁的语境下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没有自我的既定思虑与构想;捕蝉者之道的基本要义是忘己,粘蝉时人与竹竿不别,全然渗透在天地之中,与万物融为一体;梓庆削...
· 匠人
发现南非古生物学家约翰·鲁宾逊(JohnT.Robinson)于1949年在南非斯瓦特克朗(Swartkrans)发现了一新的人科动物的下颌骨,并将其命名为开普远人(Telanthropuscapensis),但目前已证实该化石属于匠人。1975年在肯尼亚鲁道夫湖(LakeRudolf,现已改名为图尔卡纳湖LakeTurkana),柯林·葛洛福斯(ColinGroves)和弗罗茨瓦夫·马扎克(VratislavMazak)发现了一具下颌骨,并将其命名为匠人。此化石代号为KNMER992,也是匠人的模式标本。最完整的匠人骨骼是于1984年在肯雅的图尔卡纳湖发现的,这也是迄今为止发掘出的最完整的已灭绝人科物种化石。古人类学家理查·李基(RichardLeakey)、卡莫亚·基穆(KamoyaKimeu)及阿兰·沃克(AlanWalker)发掘出这个160万年前的标本,编号为KNM-WT1500...
· 汲氏匠人:汲小宁
一个专注手工的人,身上能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叫做执着。一团泥,一杯茶,几句话,一天就过去了。整洁的衣服,半框的黑边眼镜,严肃的表情,汲小宁的模样看上去要比同龄人多几分沉稳。不爱讲话,却有灵巧的双手,他爱做紫砂壶,沉默的泥巴在他手中宛如灵性的尤物,一点点变得生动,“婴宁一笑解千愁”(笑樱壶),“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降坡泥德钟壶),“任尔东西南北风”(景舟石瓢)......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80后的紫砂梦汲小宁从小热爱美术,他的梦中总有七彩斑斓的颜色,但家人们固有的、保守的思想是让他从政,一是出于家族的传承,二是公务员可以有一个铁饭碗。他始终在读书,考了电力学院,毕业签约到中水一局。由于业务优秀,汲小宁转入到热电厂,负责技术工作,电厂的工作是枯燥的,机械化的厂房到处充斥了坚硬的味道,虽然他有拔尖的技术,有稳定的收入,有难能可贵的上升空间,但终日温饱、一成不变的生活还是让他烦
· 文化-韩愈论说文
论说文折叠韩愈在论说文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它们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短篇如《杂说》、《获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远;长篇如《送穷文》、《进学解》,运用问答形式,笔触幽默,构思奇特,锋芒毕露。论述文学思想和写作经验的,体裁多样,文笔多变,形象奇幻,理论精湛。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学习儒家经书的,如《平淮西碑》,用《尚书》和《雅》、《颂》体裁,篇幅宏大,语句奇重,酣畅淋漓;《画记》直叙众多人物,写法脱化于《尚书・顾命》、《周礼・考工记・梓人职》。继承《史记》历史散文传统的,如名篇《张中丞传后叙》,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学《史记》、《汉书》,描绘人物生动奇特而不用议论的,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清河张君墓志铭》等。记文学挚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
· 庄子的主要思想庄子有哪些代表名作?
庄子的思想: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现存的《庄子》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文字雄美,想象丰富,跌后起伏,妙趣横生,善干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庄子》一书不但反映了庄周的哲学思想,而且显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聃的"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物质实体,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础。他否认有神的主宰,认为万物的生长和发展,是按照客观规律进行的,自然界本身就有它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他说:"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庄子的物质生活虽然清贫,但精神生活却异常丰富,读书、漫游、观察、遐想,追求“至人无己”的自由境界。庄子的思想较为复杂:在政治上,他激烈而深刻地抨击统治阶级,赞同老子的“无为而治”,主张摈弃一切社会制度和文化知识;在生活态度上,他顺应自然,追求绝对的自由。庄子一生隐默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