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号阳明,多称之为王阳明。他是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最重要的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
王阳明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他主张强调个人的能动性,提出“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致良知”的哲学意义基于“格物致知“而言,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物致知“未免太累,从“心”去寻找,“理”在人心,自“心”生世间万物,再辅之以“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后传入日本,对日本乃至东亚都有重要影响。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以下附上一些王阳明的心学理论:
1、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2、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5、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6、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7、王阳明: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8、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9、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10、心无外物,物以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