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姓,中国姓氏之一,少数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20位。来源出处有三:一是出自神农氏;二是出自以官名为氏;三是他族改姓和少数民族。农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三十六位,人口约四十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5%左右。
上古时候,炎帝的后代中,有神农氏,相传教导天下人播种种地,很受尊敬。而神农氏的后代中有的就以农作为姓氏,称为农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农氏。到了周朝时候,农业生产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位置。朝廷里面也专门设置了一种叫“农正”的官职,专门负责天下的农业生产和祈祷风调雨顺的事宜,是很重要的官职。农正的后代中有的以官职名为姓氏,是今天农氏的又一支起源。
另一支农氏源自北宋时广西壮族的侬氏。壮族农氏源出远古百越族群侬洞部族,比较著名的记载有北宋时期广西地区侬洞壮族起义军首领侬智高的侬部。侬智高反宋起义战争失败之后,北宋王朝对侬智高的直系亲属实行了残酷的灭族,并对侬洞其他壮族百姓以赐姓的名义令其“从良”。侬洞壮族同胞为免杀头灭族之灾,一部分人更姓为赵氏、苏氏、陆氏、胡氏等,逐渐分播岭南四方。据传,后来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开国领袖胡志明、当今越南共产党总书记农德孟(侬德孟),就是侬智高这一族的后裔;而留居当地的一部分人则被迫将“侬”字省去“亻”偏旁,以“农”为氏,世代相传至今,人口众极达数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