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茶是客家人最普通也是最隆重的一种待客礼仪,而客家擂茶又是中国最古老的被保留下来的茶道之一。客家擂茶是比较传统的食俗。客家人热情好客,以擂茶待客更是传统的普遍的礼节,无论是婚嫁喜庆,还是亲朋好友来访,即请喝擂茶。客家人制擂茶,以妇女见长。
客家擂茶是汉族传统饮食文化之一,从史料中,我们会发现,在宋代的中原地区就已经开始流行擂茶了,而且在客家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擂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美味。现今在大陆福建省将乐县、宁化县、泰宁县,广东省陆丰市、陆河县、揭西县,江西省,湖南省,及台湾省新竹,桃园,台北,花莲,台中县东势,高雄美浓...等地的客家庄仍然保留这种美味文化。
关于擂茶的起源有两种说法,说法之一是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镇南关城老妇人何婆售卖的街边小吃。当时的南关城是潮汕和惠州经商的必经之路,而何婆的擂茶解决了往来商人的疲劳,因此名声远播。南关城就是后来的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镇,擂茶至今都还是那一带的主食。后来之所以变为河婆擂茶,可能是因为镇上有一条大河,或是为了纪念那位何婆。
说法二是:湘有“诸葛亮麾下进军湘中遭遇瘟疫,一老妪制擂茶祛疾”的故事。有关的文学记载也散见在一些古籍中,如黄升《玉林诗话》所载《肝胎族舍》一诗曰:"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足茶。渐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
足证研麻,泡茶款客,是当时江南的一种风俗。此外,汪增棋先生引《都城纪胜,茶坊》"冬天兼卖擂茶"、"冬月添卖七宝擂茶";又引"杭州人一天吃三十文木头"这一古语,说明历史上南宋偏安,人口众多,擂茶相当普及,甚至日耗大量木质枣擂杵。
擂茶的配料有很多种,不过时间不同,其配料也不一样。春夏湿热,常用新鲜艾叶、薄荷叶;秋天风燥,多选金盏菊或白菊花、金银花;冬天寒冷,便用桂皮、肉柱子、川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