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汉匈战争

汉匈战争

汉匈战争,又称汉匈百年战争,是指汉朝对付匈奴的一系列战役。前后断断续续持续了130年(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前71年),期间双方时战时和,各有胜负。双方的战争在汉武帝时期达到白热化,最终由于汉朝的持续打击和内部纷争,匈奴逐渐衰落,不再是汉朝主要的边境威胁。

汉匈战争简介资料
今中国西北部、蒙古、南西伯利亚、新疆
公元前200 年 - 公元前71 年
汉帝国胜利,匈奴汗国亡
汉匈战争相关文献
汉匈战争
西汉北伐匈奴是指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前36年,西汉对匈奴进行的一系列战役的统称,战争期间双方战争和和亲交替进行,战争结果是汉朝将匈奴本部逐往戈壁沙漠以北;而匈奴南北分裂后,迁往西域的北匈奴也被西征的汉军击败。1.第一阶段:胡强汉弱与西汉的休养生息随着汉帝国的初步建立,蒙古高原上的匈奴部族联盟也开始强盛起来。在汉朝建立后,匈奴联合叛乱的诸侯王韩王信扰边,于是汉高祖率军亲征,意图平定叛乱并驱逐匈奴,汉匈双方在晋北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较量。在公元前200年的白登之围中,匈奴通过隐藏实力、故意示弱的方式,吸引汉高祖刘邦的大军轻敌冒进至大同平城附近的白登山,冒顿单于出动精锐部队,将汉高祖的亲随部队围困于白登山,虽然匈奴军包围了汉高祖,但是随着汉军援兵的逼近,两军对峙了7日后相持不下,最后匈奴军放出一角,供汉军突围。由于匈奴频繁扰边,吸纳汉地叛将降臣,再加上秦末战乱导致经济凋敝,汉朝暂时无力大举反击匈奴...
查看全文
汉匈战争
起始匈奴是位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周代称为猃狁,秦代称为匈奴,其生活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秦朝派蒙恬率军将匈奴赶出河套地区。秦亡以后,中原地区处于长期的战乱之中。漠北的匈奴乘机南下骚扰汉朝北方边境。匈奴夺取河套地区,控制朝那(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肤施(今陕西省榆林市南鱼河堡附近)等郡县,直接威胁到汉王朝在中国北部的统治。汉高帝六年(前201年),韩王信投降匈奴。汉高帝七年(前200年),汉高祖刘邦率军北伐匈奴。汉匈爆发平城之战。平城之战期间,匈奴军队曾在白登山包围刘邦(史称白登之围),之后汉军迫使匈奴解围而去。平城之战,标志着汉匈战争的开始。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从汉高祖七年(前200年)至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为止。第一阶段采取了和亲政策;汉文帝时期,“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前198年,汉高祖在击退匈奴冒顿后考虑国力问题,接受汉匈双方...
查看全文
秦汉兴亡——对匈奴战争的重启
? 苏武牧羊 如上所述,卫青、霍去病在汉对匈奴的战争中大获全胜,使汉对匈奴的战争暂时落下了帷幕。然而,汉帝国与西域诸国建交,势力逐渐延伸到匈奴西部,对于这一情况匈奴则无法袖手旁观。乌孙与汉帝国建交之际,匈奴甚至还出兵试图讨伐乌孙。 贰师将军李广利远征大宛时,匈奴地区正好出现大雪绵延不绝、牲畜因饥寒成群死亡的灾情。匈奴社会也随之动荡不安,但是此时,单于与
查看全文
秦汉兴亡——对匈奴的战争
? 武帝即位 景帝后三年(公元前141)正月,景帝驾崩。14位皇子中的第九位皇子——16岁的刘彻于景帝驾崩当日继承了皇位,他就是武帝(前140-前87年在位)。武帝这一称号,同文帝、景帝一样,是后人赠给他的谥号。而之所以称他为武帝,是因为他统治期间的汉帝国武力雄厚,威震四方。不过谥号虽然如此,武帝本人却从未亲临过战场。 武帝在位54年,跨越半个世纪以上
查看全文
南北战争——汉匈战争与骑兵冲击战术的肇端
战国末到西汉初是中原骑兵发展的第一阶段,在此期间中原骑兵照搬了游牧族的“骑射”战术,同时结合中原以步兵为主力的特点,由骑兵承担侦察、警戒、破袭软目标等辅助性任务,形成步兵为主、骑兵为辅的格局。但在西汉对匈奴的远征中,汉军步兵难以派上用场,只能以骑兵为主力。为对抗骑射技术高超的匈奴骑兵,汉军骑兵开始尝试进行冲击作战,由此开始了骑兵战术的重大转型。 常彧已注意
查看全文
汉匈战争相关标签
汉朝历史事件
汉匈战争
全战争Allwar
家族谱大览
石氏宗谱 [24卷,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醇谨堂, 民国17[1928]刊. 28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叚公,字子石. 伯石郑公孙. 后以其字为氏. 注 : 大成公之前七世祖于宋时南渡由江西迁湖北之天门. 老谱毁于兵燹,前七世之资料失传,今以大成公为始祖. 始祖 : (明) 石大成,字学孔. 下生二子 : 石嵩 ; 石岚. 岚公宦籍京师. 此谱大部分为嵩公派后裔谱系资料. 四大房祖 : 石锦,字振绣(长房) ; 石镇,字振凯(二房) ; 石钺,字振武(三房) ; 石铎,字振文(四房). 皆为嵩公之子. 钺公下支祖(5世) : 石光辉 ; 石光荣 ; 石光汉 ; 石光明 ; 石光太. 汉阳始迁祖 : (明末) 石仪,字爱怙. 光荣公之孙. 铎公下支祖(7世) : 石松年 ; 石孝年,字慕川 ; 石福年,字对寰. 散居地 : 湖北省天门县, 汉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石氏宗谱 [24卷,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醇谨堂, 民国17[1928]刊. 28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叚公,字子石. 伯石郑公孙. 后以其字为氏. 注 : 大成公之前七世祖于宋时南渡由江西迁湖北之天门. 老谱毁于兵燹,前七世之资料失传,今以大成公为始祖. 始祖 : (明) 石大成,字学孔. 下生二子 : 石嵩 ; 石岚. 岚公宦籍京师. 此谱大部分为嵩公派后裔谱系资料. 四大房祖 : 石锦,字振绣(长房) ; 石镇,字振凯(二房) ; 石钺,字振武(三房) ; 石铎,字振文(四房). 皆为嵩公之子. 钺公下支祖(5世) : 石光辉 ; 石光荣 ; 石光汉 ; 石光明 ; 石光太. 汉阳始迁祖 : (明末) 石仪,字爱怙. 光荣公之孙. 铎公下支祖(7世) : 石松年 ; 石孝年,字慕川 ; 石福年,字对寰. 散居地 : 湖北省天门县, 汉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石氏宗谱 [24卷,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醇谨堂, 民国17[1928]刊. 28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叚公,字子石. 伯石郑公孙. 后以其字为氏. 注 : 大成公之前七世祖于宋时南渡由江西迁湖北之天门. 老谱毁于兵燹,前七世之资料失传,今以大成公为始祖. 始祖 : (明) 石大成,字学孔. 下生二子 : 石嵩 ; 石岚. 岚公宦籍京师. 此谱大部分为嵩公派后裔谱系资料. 四大房祖 : 石锦,字振绣(长房) ; 石镇,字振凯(二房) ; 石钺,字振武(三房) ; 石铎,字振文(四房). 皆为嵩公之子. 钺公下支祖(5世) : 石光辉 ; 石光荣 ; 石光汉 ; 石光明 ; 石光太. 汉阳始迁祖 : (明末) 石仪,字爱怙. 光荣公之孙. 铎公下支祖(7世) : 石松年 ; 石孝年,字慕川 ; 石福年,字对寰. 散居地 : 湖北省天门县, 汉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张氏宗谱 [2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都会堂, 1994年.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湖北省图书馆 注 : 谱内派系众多繁复, 详请查阅卷1下册-卷26. 字派众多, 详请查阅卷1上册影像号第64-65页. 谱内仅描述汉川祖为景达公之后裔, 无详细说明哪房哪支. 受姓祖 : 挥公,字玉爵,号青阳. 为轩辕黄帝第五子,因挥始制弓矢,故赐姓张. 远祖 : (汉) 张良,字子房. 宗祖(121世) : 张文英,讳忠,字焕翁. 下有三子 : 张景达 ; 张景休(钩溪祖) ; 张景俊. 邓塘始祖 : (宋) 张景达,讳泉,号瑞龙,派十九. 文英公长子. 辉公下第122世孙. 由西昌泰和迁居江西邓塘. 下有一子 : 张以芳,讳华. 景达公房下派祖(6世) : 张子信,讳期,派二十五 ; 张存信. 子信公下六房祖(7世) : (宋) 张汉英,派大二(大房) ; 张汉坚,派彦六(二房) ; 张汉仁,派小(三房) ; 张汉彬,派五四(四房) ; 张汉荣,派七(五房) ; 张汉良,讳继,号儒芳,派一(六房). 存信公下二房祖 : 张汉昌(七房) ; 张汉文(八房). 迁汉川祖 : (明) 张五瑞. 由邓塘迁居湖北汉川. 散居地 : 湖北省汉川县, 及江西省万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张氏宗谱 [2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都会堂, 1994年.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湖北省图书馆 注 : 谱内派系众多繁复, 详请查阅卷1下册-卷26. 字派众多, 详请查阅卷1上册影像号第64-65页. 谱内仅描述汉川祖为景达公之后裔, 无详细说明哪房哪支. 受姓祖 : 挥公,字玉爵,号青阳. 为轩辕黄帝第五子,因挥始制弓矢,故赐姓张. 远祖 : (汉) 张良,字子房. 宗祖(121世) : 张文英,讳忠,字焕翁. 下有三子 : 张景达 ; 张景休(钩溪祖) ; 张景俊. 邓塘始祖 : (宋) 张景达,讳泉,号瑞龙,派十九. 文英公长子. 辉公下第122世孙. 由西昌泰和迁居江西邓塘. 下有一子 : 张以芳,讳华. 景达公房下派祖(6世) : 张子信,讳期,派二十五 ; 张存信. 子信公下六房祖(7世) : (宋) 张汉英,派大二(大房) ; 张汉坚,派彦六(二房) ; 张汉仁,派小(三房) ; 张汉彬,派五四(四房) ; 张汉荣,派七(五房) ; 张汉良,讳继,号儒芳,派一(六房). 存信公下二房祖 : 张汉昌(七房) ; 张汉文(八房). 迁汉川祖 : (明) 张五瑞. 由邓塘迁居湖北汉川. 散居地 : 湖北省汉川县, 及江西省万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张氏宗谱 [2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都会堂, 1994年.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湖北省图书馆 注 : 谱内派系众多繁复, 详请查阅卷1下册-卷26. 字派众多, 详请查阅卷1上册影像号第64-65页. 谱内仅描述汉川祖为景达公之后裔, 无详细说明哪房哪支. 受姓祖 : 挥公,字玉爵,号青阳. 为轩辕黄帝第五子,因挥始制弓矢,故赐姓张. 远祖 : (汉) 张良,字子房. 宗祖(121世) : 张文英,讳忠,字焕翁. 下有三子 : 张景达 ; 张景休(钩溪祖) ; 张景俊. 邓塘始祖 : (宋) 张景达,讳泉,号瑞龙,派十九. 文英公长子. 辉公下第122世孙. 由西昌泰和迁居江西邓塘. 下有一子 : 张以芳,讳华. 景达公房下派祖(6世) : 张子信,讳期,派二十五 ; 张存信. 子信公下六房祖(7世) : (宋) 张汉英,派大二(大房) ; 张汉坚,派彦六(二房) ; 张汉仁,派小(三房) ; 张汉彬,派五四(四房) ; 张汉荣,派七(五房) ; 张汉良,讳继,号儒芳,派一(六房). 存信公下二房祖 : 张汉昌(七房) ; 张汉文(八房). 迁汉川祖 : (明) 张五瑞. 由邓塘迁居湖北汉川. 散居地 : 湖北省汉川县, 及江西省万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