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匈战争
起始
匈奴是位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周代称为猃狁,秦代称为匈奴,其生活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秦朝派蒙恬率军将匈奴赶出河套地区。
秦亡以后,中原地区处于长期的战乱之中。漠北的匈奴乘机南下骚扰汉朝北方边境。匈奴夺取河套地区,控制朝那(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肤施(今陕西省榆林市南鱼河堡附近)等郡县,直接威胁到汉王朝在中国北部的统治。汉高帝六年(前201年),韩王信投降匈奴。汉高帝七年(前200年),汉高祖刘邦率军北伐匈奴。汉匈爆发平城之战。平城之战期间,匈奴军队曾在白登山包围刘邦(史称白登之围),之后汉军迫使匈奴解围而去。平城之战,标志着汉匈战争的开始。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从汉高祖七年(前200年)至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为止。第一阶段采取了和亲政策;汉文帝时期,“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
前198年,汉高祖在击退匈奴冒顿后考虑国力问题,接受汉匈双方以长城为界,并且送匈奴丝绸、米酒和粮食。 史料记载,前后共送出了10位宗室之女,即冒顿单于于前200年、前192年及前176年所接收到的3位公主,老上单于于前174年及前162年所收到的2位公主,军臣单于于前160年、前156年、前155年、前152年及前140年所收到的5位公主。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从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马邑之战开始,至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的漠北之战结束。
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袭破龙城。汉武帝令斯将军各率万骑,出击匈奴。其中,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公孙贺出云中;太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此次战争中,卫青直捣龙城,获首虏700余级。公孙贺一路无所得、无所失,无功而还。公孙敖一路,损失骑兵7,000。李广一路,全军覆没,李广被俘,在途中只身逃归。
前127年,卫青和李息出云中,高阙,直到符离(今甘肃省北部),取得河南之战的胜果,夺取了河套地区,汉朝设置朔方郡。次年,又派遣校尉苏建率领100,000人兴筑阴山甫麓的长城。
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陇西,歼灭单于浑邪王的部队,越过焉支山1,000余里,取得了河西之战的胜利,获得陇西,设置凉州四郡。匈奴人哀叹:“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单于恨浑邪王损兵折将,浑邪王和休屠王害怕,于是投降汉朝。
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率军北进2,000余里,越离侯山,渡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队接战,歼敌70,443人,俘虏匈奴屯头王和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和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北部肯特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一直攻击至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史称“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虏)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此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朝暂时解决了匈奴在边袭抢掠的问题,至前112年,羌人与匈奴联手反叛,史载“西羌众十万人反,与匈奴通使,攻故安,围包罕。匈奴入五原,杀太守”,汉武帝于次年的前111年聚积18万骑兵北巡,拟以此显示国力,震慑匈奴。
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23岁,一生战无不胜,凡六击匈奴,斩俘敌120,000余人,收降40,000余人。
征和三年(前90年),李广利受命出兵五原伐匈奴的前夕,丞相刘屈牦与李广利合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史载:“征和三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出击匈奴。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与广利辞决。广利曰:‘愿君侯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如立为帝,君侯尚(长)何忧乎?’”后刘屈牦被腰斩,李广利妻被下狱。此时李广利正在燕然山乘胜追击,闻讯消息,恐遭祸,欲再击匈奴取得胜利,以期汉武帝饶其不死。惟后兵败,李广利投降匈奴,士卒死亡数万人,在深入大漠1,000余里的境内,无足够的给养,难以生存。消息传来,汉武帝中止了与匈奴的战争,不复出兵。《资治通鉴》卷二十一,对于汉武帝使李广利对匈奴用兵一事,提出批判:“武帝欲侯宠姬李氏,而使广利将兵伐宛,其意以为非有功不侯,不欲负高帝之约也。夫军旅大事,国之安危、民之死生系焉。苟为不择贤愚而授之,欲徼幸咫尺之功,藉以为名而私其所爱,不若无功而侯之为愈也。然则武帝有见于封国,无见于置将;谓之能守先帝之约,臣曰过矣。”
汉武帝晚年悔过,下罪已诏称:“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此时汉朝大虚,《汉书》:“天下虚耗,人复相食”。也就在汉武帝下罪已的此年,匈奴单于遣使要汉朝每年缴10,000石米酒,5,000斛粮食,10,000匹丝绸的岁币。在前87年汉武帝去世那年,又有“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虽然第二阶段耗费巨资,而且未彻底地解除中国北方的边境的安全隐患,但是在讨伐匈奴的过程中,夺得了部分匈奴领地,在河西和匈奴漠南基地河套设置郡县,切断了匈奴和羌族的关系。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从汉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的浚稽山之战开始,至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由汉援乌孙击匈奴之战而结束,汉遣5将军率160,000骑兵,乌孙发兵50,000骑兵,共击匈奴,取得了对匈战争的胜利。
后记(燕然勒石)
此三阶段汉匈战争结束后,一直延续约300年之久,汉朝较少大规模对匈奴用兵。直到东汉永元三年(91年),大将军窦宪和耿秉深入瀚海沙漠,出击鹿塞(内蒙古磴口县西北70公里)3,000华里,大破匈奴于金微山(今中蒙交界处的阿尔泰山脉),彻底地解决了汉朝历时约300年之久的匈奴祸患。窦宪和耿秉在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上刻石纪功,史称燕然勒石。
然而,东汉击破北匈奴,使得鲜卑摆脱匈奴的威胁而壮大,甚至后来于魏晋年间取代匈奴成为中国的边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https://imgs0.zupu.cn/photos/fenzhan/946/45735842-c972-4e63-9e31-9e5df5695157.jpg)
![](https://imgs0.zupu.cn/photos/fenzhan/708/09095f82-5130-4f20-93c7-1c0b99f81bcb.jpg)
![](https://imgs0.zupu.cn/photos/fenzhan/853/96f3b455-249f-447e-b7fc-640194e207e5.jpg)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79/650872aa-5f49-4aab-a691-639726c9655b.jpg)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