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元宵

元宵

元宵是一种中国传统节令食品,通常由糯米制成的,是有馅的,而且是甜馅料。

北方人依照习俗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和新年烹制食用。曾有多种名称,如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

元宵制作和汤圆不同。元宵馅料多使用甜馅,将直径约1厘米的馅料蘸水之后放入盛满糯米粉的笸箩中,由人工摇制成直径约2厘米的元宵,因此制作元宵称为“摇元宵”。现在多用机器代替人力制作。

元宵馅有豆沙、芝麻、枣泥、白果、果仁、杏仁、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可煮、煎、蒸、炸、拔丝、烤。起初称之为“浮圆子”,水煮后汤如糯米面粥。而在广东一般都会使用糖水煮;糖水可以用红豆,或者姜加冰糖整成。

元宵相关文献
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的由来与几则元宵节故事
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的由来与几则元宵节故事,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
查看全文
元宵
和汤圆的区别更多资料:汤圆根据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记载,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小,即江南所称汤圆也。”也就是认为北方所称的元宵就是南方所称的汤圆。但在当代中国部分地区(如北京市)的市井语言中,对元宵和汤圆有约定俗成的区分:元宵只用素的固体甜馅料;汤圆的馅料有素有荤元宵馅料先切成小块后蘸水沾上糯米粉而成;汤圆乃将糯米粉和好成皮将馅包入元宵皮薄,煮时皮才吸收水分变糊;汤圆馅含水量比元宵多,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元宵一般为元宵节北方的年节食品;汤圆是每年南方冬至食用制作工艺参看糯米食品糯米麻糍麻薯元宵节上元节
查看全文
元宵习俗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是农历继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这天晚上,皓月当空,花灯万盏,真个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人们吃元宵,观花灯,放焰火,猜灯谜……把这华夏的“狂欢节”闹得红红火火。这多彩多姿的节俗活动,有许多也保存在儿童传唱的童谣中。有一首《哪屋元宵扑鼻香》的童谣这样唱道:月亮爷,亮堂堂,哪屋元宵扑鼻香?嫂嫂屋内吃几个,奶奶膝前喝碗汤。扮哥元宝我不要,爱听嫂嫂兜内金钱响叮当。元宵,唐代叫牢丸,宋代叫圆子(又写作“元子”)。因在元宵节煮食,后世又称作元宵,或汤圆。它是用糯米粉包上甜或咸的馅心,放沸水中煮熟而成。元宵节食元宵,取其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这首童谣唱出了元宵节这天吃元宵的欢快景象。另一首童谣叫《扎灯笼》:小灯笼,扎得精,灯笼还用竹篾绷。一面绷的是韩湘子,一面绷的是穆桂英;一面绷的是三思卖孩子,一面绷的是王祥去卧冰。俺把灯笼扎停当,打灯笼送斋宫(即道...
查看全文
元宵对联1
中天皓月明世界; 遍地笙歌乐团圆。 五夜星桥连月殿; 六街灯火步天台。 火树光腾城不夜; 银花焰吐景长春。 火树银花家家晓; 淑气鸿禧处处春。 光腾月殿流蟾魄; 花灿星桥吐凤文。 凤盘双阙壶天外; 鳌驾三山陆海中。 凤舒五彩龙衔烛; 鳌驾三山蜃结楼。 玉烛长调千门乐; 花灯遍照万户明。 玉宇无尘一轮月; 银花有艳万点灯。 玉宇无尘千顷碧; 银花有焰万家春。 匝地楼台春富贵; 喧天歌舞夜风流。 乐同万户金吾驰; 夜是三元玉漏停。 华灯灿烂逢盛世; 锣鼓铿锵颂丰年。 灯火交辉元夜里; 笙歌簇拥月明中。 灯同月色连天照; 花怯春寒傍月开。 轮影暂移花树下; 镜光如挂玉楼头。 金市灯光游子月; 珠帘香袭美人风。 明烛送来千树玉; 彩云移下一天星。 明月皎皎千门秀; 华灯盏盏万户春。 银花火树开佳节; 紫气丹光拥玉台。 雪月梅柳开春景; 花灯龙鼓闹元宵。 笙歌...
查看全文
元宵节吃汤圆还是元宵汤圆和元宵的区别
再过几天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是春节后的又一重要传统节日,按老一辈人的说法,过了元宵节,春节才算结束了。元宵节,也叫上元节、灯节,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南京地区称之为小年,但四川部分地区称元宵节为大年哦。元宵节有很多传统美食,油茶、枣糕、饺子、面灯、元宵茶等,最应节的食品当然是元宵和汤圆喽。那么,汤圆和元宵是同一种东西吗?元宵节吃汤圆还是元宵呢?元宵节吃汤圆还是元宵?元宵节到底吃汤圆还是元宵,每到这一天都有网友争论这个问题。按照民间传统习俗,北方人这一天吃元宵,而南方则是吃汤圆,所以有“北元宵,南汤圆”的说法。很多人都以为元宵和汤圆是同一种东西,只是叫法上的区别,但其实它们完全是不同的,不管是做法还是口感都不一样,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元宵与汤圆之间的区别。元宵和汤圆的区别做法不同“滚元宵,包汤圆”,北方的元宵制作工艺相对繁琐一些,先将固体馅料切成小块儿,放入装有糯米粉的大框里来回摇晃,一直...
查看全文
元宵相关标签
团子类食品
糯米食品
中国节庆食品
元宵节
家族谱大览
太邑元氏宗譜, 1, 凡例 譜序 行第 世系 外紀 7世于琮公起, 199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3年(苍南县藻溪镇 : 陈绍袍藏版). 1册 : 世系表. 始祖(1世) : 元英. 兰溪祖(5世) : (明) 元明德,字馨远,号芳山. 从河南迁居金华之兰溪. 太平祖(7世) : (明) 元于琮,字朝玉,号昆山. 明德公之孙. 复从兰溪迁于太平. 房祖(9世) : (明) 于尧仁,字公慈(大房) ; 于尧义,字公恩(二房) ; 于尧礼,字公持(三房) ; 于尧智.字公谋(四房) ; 于尧信,字公孚,号逸叟(五房) ; 于尧中,字公式(六房) ; 于尧和,字公贵(七房). 注 : 本谱多为四房以下支系. 四房下支祖(15世) : (明) 于邦御,字惟力 ; 于邦行,字惟用 ; 于邦倩,字惟实. 名辈 : 于天尧舜 孔孟正大 邦崇序昌 升振可最 克昭懋德 历世永泰 光华云景 平章宏化. 字行 : 朝廷公卿 伯叔仲国 惟文君子 恒起显用 英贤济美 庆肇鸣凤 匡赞登臣 邦家隆栋. 庙行 : 本源水木 代发厥祥 统业贻谋 福泽绵长 允守先烈 奕𥜥流芳 承前启后 通达显扬. 散居地 : 浙江省温岭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原州元氏世谱
元贤模,1936年发行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始祖元镜 元喜八的子孙录。
浏览:0
原州元氏族谱 : 附录, 世系图
原州元某从事委员会1989年重新发行园艺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650-1989 始祖元克猷的子孙录
浏览:0
原州元氏家乘
国立中央图书馆 1872年发行。 原州元氏家族的历史记录及文集。 1872年至1872年元州元氏家族的家族记录、著作和选集。
浏览:0
原州元氏族谱
1989. 始祖:元克猷.
浏览:0
原州元氏世谱
国立中央图书馆 平安北道全城郡,元圣镐,1936年发行。 始祖元镜,一世祖元剧元克富的子孙录。
浏览:0
元宵导读知识
元宵和汤圆的区别
元宵和汤圆的区别
元宵不是汤圆,两者区别如下: 1、制作方法的不同 俗话说“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元宵:北方的传统美食,就是把提前做好的馅料放入盛有糯米粉的箩中,通过摇晃元宵,让其翻滚,然后蘸水继续滚,这样糯米粉就会一层一层地粘在馅料上,一直滚到核桃大小即可,所以称作“滚元宵”。 汤圆:做法更像包饺子,将糯米粉揉成面团,通过醒面的方式让面团变软,然后下成大小相同的剂子,用手整理成小碗形状,将馅料包进汤圆皮中,所以叫做“包汤圆”。 2、口感不同 元宵:因为是生粉一层一层滚起来的,整体会不牢固,在煮的时候,粉会从元宵皮上落进水中,最后锅中的水会变成糯米面糊一样浓稠的汤汁,吃起来也是口感略粗糙,很有嚼劲,馅料也是比较抱团的状态; 汤圆:因为是包起来的,所以汤圆皮一般都比较薄,不会有多余的糯米粉掉下来,所以煮好的汤圆,锅里的汤汁依然是清澈的,而且汤圆吃起来非常软糯,馅料是流沙状态。 3、馅料和吃法不同 元宵:馅料相对来说传统一些,品种比较单一,以白糖芝麻、花生、山楂、桂花什锦等,吃法基本上就是煮和炸两种; 汤圆:馅料非常丰富,除了平时甜味的馅料,还有咸味的,甚至还有肉馅的,吃法也多种多样,搭配桂花、莲子、糖水和红豆羹等。
浏览量:1256次
正月十五是几月几日
正月十五是几月几日
每一年的春节,具体时间都是由农历时间而定的,2022年的正月十五是2月15日。 农历正月十五日:被称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浏览量:1299次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最重要、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我们来看看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1、元宵节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2、元宵节"送花灯”“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有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3、元宵节耍龙灯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4、元宵节舞狮子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5、元宵节猜灯谜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6、元宵节踩高跷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浏览量:1442次
元宵节的古诗
元宵节的古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古往今来,赞美元宵节的诗句不胜其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描写元宵节的:1、灯转华夏千年过,些小佳节继开来。车宝马今何在?喜庆中原亿众安。---《元宵有感》2、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诗日》姜白石3、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清)丘逢甲.4、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鹧鸪天:庆元宵》东方骏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穰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正月十五夜》(唐) 苏道味6、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鏊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元夕无月》丘逢甲7、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刘克庄8、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元宵》 (明) 唐寅9、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元宵夜思儿》10、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苏味道1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宋) 欧阳修12、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任辰元宵夜咏》伯永13、风缓月圆夜,炮竹连宿宵。不为去岁人,只作佳人告。岁岁复年年,何向寄柳梢。年年复岁岁,却报黄昏早。董郎犹有时,百鸟筑鹊桥。叹将杜宇心,泠风自知晓。--《元宵夜》14、祛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京都元夕》元好问15、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上元夜》崔液16、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17、岁岁闹元宵,轰天锣鼓敲。烟花分外美,民俗实堪骄。琴瑟伴歌舞,佳人摆细腰。万疆安泰日,户户醉酰酶。--《庆元宵》东方骏18、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汴京元夕》李梦阳19、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折桂令元宵》佚名20、明月一轮虚画屏,春寒催雨下空庭。江南过尽无人识,留得梅花试眼青。--.-《元宵无月》
浏览量:1211次
元宵节灯谜大全
元宵节灯谜大全
元宵节的灯谜活动是我国自古以来的“观灯猜谜”的习俗,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观灯相关的游戏,通常在元宵节这一天进行。在元宵节这一天谜语以及谜语的答案需要放置灯笼以及观赏灯笼的人互动参与,通常来说元宵节的灯谜主要分为几个大的内容方向,其中主要有成语类、字谜类、地方名字类、中药名类、人名类还有就是古代文学典籍名称类、日用物品类等等,在现代的元宵节相关灯谜活动种,除了一些古代的灯谜谜语还会加入很多和现代事物相关的名称的谜语内容。作为猜灯谜这样活动在我国自古就有悠久的历史,据相关史料记载,猜灯谜的活动在南宋起有流行,一直流传至今,在古代文献《武林旧事·灯品》中的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在当时就有对元宵灯谜相关的记载。各大内容类型元宵灯谜例举:【中药名类】 低头思故乡(打一中草药名)——怀熟地 敲山震虎(打一中草药名)——驱风散 滔滔不绝(打一中草药名)——长流水【成语类】 盲人摸象(打一成语)——不识大体 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迎刃而解 一块变九块(打一成语)——四分五裂【人名类】 三八多面手(打《红楼梦》人名)——巧姐 元前明后(打《水浒传》人名)——宋清 再三谦让(打《三国演义》人名)——陆逊【字谜类】 壹加壹(打一字)——王 熙熙攘攘(打一字)——奢侈 池塘亮底(打一字)——汗 【文学典籍类】 好读书(打《论语》一句)——学而不厌 为储户保密(打《四书》一句)——慎言其余 使女择焉(打《孟子》一句)——决汝汉【地名类】 安得后羿弓(打一江苏地名)——射阳 固若金汤(打河北一地名)——保定 花和尚鲁智深(打四川一地名)——色达【日用品类】 有面无口,有脚无手。听人讲话,陪人吃酒(打一日常用品)——桌子 一只雀,飞上桌,捏尾巴,跳下河(打日常用品)——汤匙 生在山崖,落在人家,凉水浇背,千刀万剐(打一日用品)——磨刀石【动物类】 像鱼不是鱼,终生住海里。远看是喷泉,近看像岛屿(打一动物)——鲸 为你打我,为我打你。打到你皮开,打得我出血(打一动物名)——蚊子 肥腿子,尖鼻子。穿裙子,背屋子(打一动物)——蜗牛
浏览量:135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