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自然遗产

自然遗产

自然遗产(natural heritage)是指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地域,是世界遗产之一。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包括以下内容

  • 构成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存区;

  • 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的一项国际合作活动。

自然遗产简介资料
自然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世界自然景观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natural heritage
自然遗产相关文献
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介绍
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是人类祖先和大自然的杰作,有效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
查看全文
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如何守护那份渐忘的家族记忆?
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如何守护那份渐忘的家族记忆?,如今,透过一块屏幕,就能在北京“寻访千年运河”,去广东“穿越古今漫游岭南”,到甘
查看全文
自然遗产
范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必须符合下列情形一项或多项代表地球演化历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地域;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栖息地。参见自然纪念物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生态学环境科学濒危物种地质学地球历史生物演化地貌学工业遗产文化遗产世界遗产
查看全文
世界自然遗产中的人体摄影
日前媒体报道,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武夷山将招徕千名全裸的男女模特进行人体艺术摄影,主题名曰“讴歌生命,保护自然”。笔者认为,在“分布着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的武夷山,在最纯净、最美丽的山水之间,招徕复杂审美心理下的千名全裸人体模特的艺术摄影不仅不是保护自然,而是在影响、破坏甚至亵渎自然。 我们不知道国外的
查看全文
福建泰宁荣登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今天(5号)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记者介绍了福建省泰宁市成功申请世界自然遗产的相关消息。据介绍,当地时间8月3号,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正式通过审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八个世界自然遗产、第40个世界遗产。其中福建泰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作为“中国丹霞”项目的牵头单位之一,成为福建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继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之后的第三个世界遗产。泰宁丹霞作为中国亚热带湿润区青年期“山原-峡谷”型丹霞的唯一代表,一直被国内外地学界称为“中国丹霞故事开始的地方”,在海峡旅游交流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2006年正式启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历时四年终于成功申遗,这也是泰宁自2005年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后所获得的第二个世界顶级称号。泰宁县委书记曾祥辉表示,成功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只是保护人类自然文化...
查看全文
自然遗产相关标签
环境保护
演化
生物多样性
地质学
生态学
环境科学
地球科学
环境教育
濒危物种
物种
自然遗产导读知识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作家、画家、文化学者、社会活动家冯骥提出设立”文化遗产日“。在2004年和2005年的两会上,冯骥才再次提出这一建议。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旨在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政府希望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使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面加强。自文化遗产日设立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保护文化遗产这一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2016年9月,国务院将“文化遗产日”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浏览量:868次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
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是从2006年起设立的,2009年,国家文物局创设主场城市活动机制,此后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都选取一座城市举办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2022年4月24日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布通知,确定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2022年的文化遗产日日期为公历6月11日。文化遗产日历年主题:2006年:“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2007年:“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2008年:“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2009年:“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2010年:“非遗保护,人人参与。”2011年:“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2012年:“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2013年:“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2014年:“让文化遗产活起来。”2015年:“保护成果全民共享。”2016年:“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2017年:“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2018年:“多彩非遗,美好生活。”2019年:“非遗保护中国实践”2020年:“文物赋彩全面小康。”2022年:“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
浏览量:110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