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族谱
查阅族谱
我的家谱
常见问题
修谱
编修族谱
族谱体例
家庭谱制作
头条
姓氏头条
历史文化
人物百科
姓氏文化
族谱知识
导读专栏
专题知识
姓氏
姓氏百科
中华姓氏网
百家姓
家族圈
家庭树
寻根
历史
历史词条
历史上的今天
问答
应用
老黄历
周公解梦
网上祭拜
APP下载
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元
元
(货币)
元
是一种货币单位。书写支票时,中文数字大写是“
圆
”,但“
元
”也可以接受。
元以下的货币单位(角、分)全部会转化成元的单位,以小数表示。
元相关文献
宋、辽、金、元(公元前960年--公元1368年)
宋、辽、金、元(公元前960年--公元1368年),公元1059年,北宋蔡襄(公元1012一1067年)在《荔枝谱》中总结了我国古代
查看全文
元朝国号: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
元朝国号: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元朝由忽必烈于1271年所建。他的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取自于《易经·乾篇》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其中大元中的“大”字并非类似大汉,大唐那样的尊称,因为统治者是蒙古人所以又叫蒙元或胡元。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所以称呼元廷的残余势力时又叫北元或残元。
查看全文
元成宗元贞元年刻介川先生倪杨应元墓志
元成宗元贞元年刻介川先生倪杨应元墓志,元成宗元贞元年刻介川先生倪杨应元墓志(2009-04-0507:19:38)
查看全文
六元状元钱
六元状元钱,简要介绍:钱ぃqǐ)(1734~1799),原名起,后因避唐代诗人钱起同名,遂改
查看全文
元
元姓 元(yuán)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1位。其源出有五:1、出自殷商元铣之后,世代相传姓元。2、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之后,以地名为氏。3、出自拓跋姓,为鲜卑族的后代,至魏孝文帝时下诏改姓为元氏。4、出自复姓纥骨氏、是云氏所改。5、出自玄姓,为北宋时为避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圣祖赵玄朗名讳,改姓元氏。&
查看全文
元相关标签
货币单位
圆 (货币)
家族谱大览
原州元氏世谱
元贤模,1936年发行, 650-1936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始祖元镜,元应龙的子孙录
浏览:0
原州元氏世谱
元贤模,1936年发行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650-1936 始祖元镜,元舜伯的子孙录
浏览:0
原州元氏世谱
元贤模,1936年发行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650-1936 始祖元镜,元圣麟的子孙录
浏览:0
原州元氏族谱
原州元市中公会、元龙石1985年发行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650-1985 始祖:元镜的子孙录
浏览:0
原州元氏族谱
原州元市中公会、元龙石1985年发行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650-1985 始祖元镜的子孙录
浏览:0
原州元氏族谱
原州元市中公会、元龙石1985年发行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650-1985 始祖元镜子孙录
浏览:0
元导读知识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正月十五在西汉时期受到重视,汉魏之后正月十五元宵节成为全国性质的民俗节日。元宵节最早起源于民间祈福习俗,正月十四百姓开始准备灯盏,到正月十五正式点灯,也称为“正灯”。因为正月十五是上元节,古人认为上元”归天官管辖,所以这天要燃灯祈福。到唐朝时,佛教盛行,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自此,元宵张灯就成为法定之事。元宵节的风俗有闹花灯、踩高跷、吃元宵、舞狮子、猜灯谜、游龙灯、迎紫姑、放烟花、扭秧歌、打太平鼓等。 古代元宵节有专门的假期,汉朝放假一天;隋唐时期放假三天;宋朝放假五天,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八,都有燃灯活动。元宵节开放城门,解除宵禁,允许城乡居民彻夜观赏花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记载的便是元宵节的夜晚人们赏灯欢庆的场面。其中,“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写出元夕夜灯火辉煌、歌舞繁盛、游人众多的热闹景象。
浏览量:964次
元姓男孩取名
元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1位,多以河南、忻州、钱塘为郡望。 元姓男孩名字推荐: 【元凌夜】名字出处:取自王安石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寓意:用作人名意指纯洁、高升、勇敢、勤奋之义,带有步步高升、勇往直前、勤学好问的寓意。 【元楚枫】名字出处:取自张若虚的诗句《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寓意:用作人名意指清秀、思想、专注之义,带有全神贯注、风流倜傥、温文尔雅、成熟稳重的寓意。 【元灏明】名字出处:取自杨无咎的诗句《雪木宛冰瓯凝灏露》寓意:用作人名意指心胸宽广、文思敏捷之义。 【元萧尘】萧:用作人名意指处变不惊、泰然自若、临危不惧之义;尘:用作人名意指细致入微、勤勤恳恳、专心致志之义。 【元季风】季:用作人名意指季布一诺、平易近人之义;风:用作人名意指大家风范、风度翩翩、宽宏大量之义。 【元嘉树】嘉:用作人名意指善良、吉祥、美好、乐观之义;树:用作人名意指正直、成就不凡、稳重之义。 【元墨弦】墨:用作人名意指才华横溢、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之义;弦:用作人名意指体察入微、目光敏锐、才思敏捷之义。
浏览量:894次
朱允炆和朱元璋什么关系
朱允炆和朱元璋的关系很简单,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在位三十一年。其实最开始明太祖朱元璋在生下第一个儿子朱标后,就将朱标立为太子了,可惜朱标英年早逝,在明洪武二十五年的时候去世,不过失去接班人的朱元璋没有选择从众皇子之间再选一位皇太子,朱允炆就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所以朱允炆就成为了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到了明洪武三十一年的时候,朱允炆继承了朱元璋的皇位,次年改元建文,朱允炆即位后,在他执政期间,增强了当时明朝文官在超正当中的作用,同时还改变了朱元璋当时的一些弊政,被称之为建文新政。后来他力行削藩政策,,以罪相继废黜周王、代王、齐王、岷王,湘王自焚而死,建文元年七月,朱棣借机起兵反抗史称靖康之难,后来到了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随后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而关于朱允炆的下落,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在官方的史书中记载的是朱允炆及其长子已死于火中,但是在民间则出现了朱允炆未死的“流亡说”。另外朱棣在即位后,也曾下令搜寻朱允炆,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朱允炆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揭开的历史之谜。
浏览量:1296次
柳宗元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古文大致为六类: 1、论说: 《天说》、《封建论》、《断刑论》、《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 2、寓言: 《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罴说》等。 3、传记: 《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 4、山水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5、诗词骚赋: 《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天对》、《晋问》。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江雪》、《渔翁》、《溪居》。 6、作品集: 《河东先生集》、《诂训柳先生文集》、《柳河东集》、《柳子厚墓志铭》、《柳先生年谱》。
浏览量:1285次
元宵节吃什么
春节连着元宵节,过完了年,就又要“闹元宵”了,元宵节与过年相比,可以尽情地享受节日的快乐。赶庙会、赏花灯、猜灯谜、品小吃、闹元宵、扭秧歌……各种民间娱乐活动琳琅满目、应接不暇。此外,元宵节也有很多节日美食,除了享用不尽的各种地方小吃,还有很多元宵节必吃美食。 1、汤圆: 传统的汤圆以馥香软糯的糯米面为皮,包入花生、黑芝麻等甜蜜馅料,软糯清甜、馥香怡人,是南方地区最著名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近些年,随着汤圆的发展,这种地方特色美食已经成为了全国人民过元宵节的必吃美食。 2、元宵 汤圆与元宵可不只是南北方的地域差异,还有个头、制作方法等很多区别。汤圆一般是用糯米皮包入馅料,然后在手心里团啊团;元宵则是先形成方形固态馅料,然后在糯米粉里面滚啊滚。也可以这样理解,南方包汤圆,北方滚元宵。一般汤圆个头较大,而元宵则个头较小。 3、饺子 “好吃莫过饺子”,在北方人眼中什么也抵不过一顿饺子,过元宵节亦是如此。一般在元宵节这天,北方地区每家每户都要包饺子吃,俗称“过十五”。在我国南北方交界地区,则是饺子、汤圆都要吃。 4、元宵油茶 我国有些山区,则有“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的说法,扁食指的就是水饺,而打油茶则是类似于一种加了菜、水果的咸粥或甜粥类面食小吃。好喝又暖胃,特别是过年期间容易上火、厌食,吃饭没胃口,看什么也腻,这时候一碗油茶是最治愈的。 5、枣糕 大枣是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材,有着馥郁醇厚的香味,一直有“活维生素丸”的美誉。在我国有些地区,则有过元宵节吃枣糕的传统,也是寓意步步升高吧。 6、面条 在我国江北地区,流行着这样的说法:“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意思就是说人们过元宵节期间,吃完了元宵之后赏花灯,游玩了一晚上,肯定饿了。赏完花灯,等摘下花灯后就要吃碗面条,也寓意长长久久、顺顺妥妥,这才有了“吃了以后望明年”之说。
浏览量:1129次
词条首字母: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词条朝代: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代
汉代
三国时期
晋代
南北朝时期
隋代
唐代
五代十国时期
宋朝
元代
明朝
清代
关于族谱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22zup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