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英文:Northern Zhou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又称后周(唐宋以后鲜用)、宇文周,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存续于557年—581年。地理范围包括今天川、陕、甘绝大部分。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第三子宇文觉正式即位称天王,自称周公。次年初,他废西魏恭帝自立,国号周,建都于长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史称北周。
宇文觉年幼,大权掌握在堂兄宇文护手中。九月,宇文护杀孝闵帝,立宇文毓为帝。武成二年(560年),宇文护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为帝,史称北周武帝。
宇文邕从小便受大冢宰宇文护欺凌,北周实权一直在宇文护身上,而无力与之抗阻。为了摆脱宇文护的束缚,经过一连串的计划与斗争,建德元年(572年),宇文邕智诛权臣宇文护,亲掌朝政,并以德施政,人民安乐。
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