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古筝

古筝

(乐器)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在也出现了小古筝、便携式古筝、迷你古筝、半筝、新筝、十二平均律转调筝。

古筝是一件伴随中国悠久文化,在这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就盛行于陕西、甘肃一带,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他上书秦始皇时,曾描述了中国传统筝歌的生动场面:“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结构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称之为琴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

古筝简介资料
古代
古筝相关文献
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曹东扶
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曹东扶,曹东扶(1898――1970)男,汉族,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乳名曹小钦,学名曹殿
查看全文
古筝
古筝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据说是秦人发明的。古筝具有五声音阶,较为丰富的音阶使它能够代表中国特色。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艺术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大量优秀曲子层出不穷,古筝演奏技巧逐渐丰富,这些都使得古筝的演奏进入了一个历史未有新的高度。在我们学习古筝的时候,把握音色是我们需要磨练的,因为能否把握音色是衡量一个演奏者演奏水平的重要因素。古筝一、琴体的构造(一)古筝的材质因为乐器本身的音色对演奏效果有不小的影响,所以本文先从不同材料的选择对音色的影响谈起。发音材料内部组织的差异是造成音色迥异的原因。而乐器的不同材料与结构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同样都是古筝,它们音色效果差别巨大。我们知道专业的古筝演奏,它的音色被要求为:高音区声音集中,具有不凡穿透力、清脆,余音悠远;中音区需有过渡作用,音色太过松散是不被允许的;低音区雄浑厚重,各种音区间差异非常明显,容易辨别。鉴于此,古筝的...
查看全文
古筝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汉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已经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有说法认为,筝是战国时的一种兵器,用于竖着挥起打敌人,还有一句古话叫“筝横为乐,立地成兵”。后来在上面加上琴弦,拨动时发现悦耳动听,于是发展成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器也越来越轻便,筝这种体形庞大、质量不轻的兵器就被遗弃了。所以眼下人们见到的筝都是以乐器的形式出现的,形态优美,并附有装饰。筝、筑、瑟的关系,既不是分瑟为筝,也不是由筑演变为筝,而很可能是筝筑同源,筝瑟并存。五弦竹制筝演变为十二弦木制筝,筑身筒状共鸣结构演变为瑟身长匣形共鸣结构,可能是参照了瑟的结构而改革的。根弦,弦轴装置在与码子平行的面板左侧,弦质为金属(钢弦或铜弦),演奏时一般右手戴玳瑁甲片(即指甲)。调弦定音为五声音阶(即首调)三个八度音域,多用G调或D调,F调、C调或A调较少使用。古筝(Chinesezither)传统的常用演奏手法采用右手大...
查看全文
古筝
命名一说为象其音色,一说来自二人争夺乐器的故事。历史唐人宫乐图古筝在春秋时期的秦国已经存在,用于原始的舞乐。汉时,筝为筑的琴身加装至5弦而成。唐朝初年(公元7世纪)有轧筝的记载,证由击弦乐器转变为拨弦乐器,并发展至13弦,接近现代古筝刍形。南宋时,轧筝易名“蓁”,7弦筝和13弦同时被使用,而13弦筝多用于民间。清以后广用13弦筝而未有7弦筝琴体筝体为木制空盒,呈扁长方形,面版有弧度突出。弦两端搭在山口上,左山口呈S形,右岳山为平直。左侧为筝尾,或称凤尾,有弦钉以固定琴弦,右侧有螺丝钉,可以调节弦张力来控制音高;中间有称为雁柱的琴码支撑琴弦,移动琴马也可调音。筝的弦数因地域流派不一,最常见为21弦筝,另有16弦筝、26弦筝等,因流派不同而有尼龙钢弦、钢弦、丝弦等。古筝的高音弦最靠近弹奏者,低音弦在最外,由内至外称1弦至21弦。21弦筝通常按照D大调五声音阶定弦,过左手在琴码左方按弦方可得到升...
查看全文
中国古筝的发展历程你知道吗?
古筝,弹拨弦鸣乐器,又名汉筝、秦筝,是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在中国各地区流行。古筝的音域宽广,可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被称为“众乐之王”,与西方钢琴相衬,有“东方钢琴”之号。那你知道中国古筝的发展历程吗?族谱网的小编带你走进古典音乐。图源网络发展历史古筝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发源于我国战国时期,蕴藏着博大的文化内涵。筝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编写的《史记》,公元前237年,秦皇下令驱除异邦客卿,李斯上书劝秦始皇收回逐客令,在《谏逐客书》中曰:“夫击瓮、扣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展现的是秦朝时期,击陶器弹古筝伴舞的场景。另外,在秦国(今陕西、甘肃)建立和文献记载之前,筝已流传在西周的秦地,距今已有2800年的历史。因筝最早在秦地流行,故历史上又有秦筝之称。图源网络雅号古筝除了秦筝之称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雅称,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来区分。...
查看全文
古筝相关标签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筝
弹拨乐器
中国乐器
家族谱大览
梅县古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5[1926]修(戊辰夏月台影印本).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远祖 : 古弼. 元魏吏部尚书,寓山西大同府代县. 入粤祖(一世) : (唐末) 古云应,二十五府君. 任江西洪州通判,因籍赣州,迁南雄. 梅县始迁祖(7世) : (唐宋之际) 古𫄧绶. 全望公之子. 派祖(11世) : (宋) 古革,字仲通,号云泉. 凤仪公长子. 革公下三子 : (宋) 古牧,号梅叟(长房,籍石坑都,子孙为天字号) ; 古敌,号梅轩(二房,籍万安都,子孙为地字号) ; 古敏,号梅隐(三房,籍石窟都,子孙为人字号). 字辈(41世起) : 永年思国宝 俊杰佐朝纲 忠厚宜家远 诗书继世长 怀仁存善德 崇本定芬芳 勤绍先谟训 兴隆富贵昌. 散居地 : 广东省梅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古氏族谱.
浏览:0
[安徽无为]古氏宗谱 [18卷]
浏览:0
梅县古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5[1926]修(戊辰夏月台影印本).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远祖 : 古弼. 元魏吏部尚书,寓山西大同府代县. 入粤祖(一世) : (唐末) 古云应,二十五府君. 任江西洪州通判,因籍赣州,迁南雄. 梅县始迁祖(7世) : (唐宋之际) 古𫄧绶. 全望公之子. 派祖(11世) : (宋) 古革,字仲通,号云泉. 凤仪公长子. 革公下三子 : (宋) 古牧,号梅叟(长房,籍石坑都,子孙为天字号) ; 古敌,号梅轩(二房,籍万安都,子孙为地字号) ; 古敏,号梅隐(三房,籍石窟都,子孙为人字号). 字辈(41世起) : 永年思国宝 俊杰佐朝纲 忠厚宜家远 诗书继世长 怀仁存善德 崇本定芬芳 勤绍先谟训 兴隆富贵昌. 散居地 : 广东省梅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古氏族谱.
浏览:0
新安古氏八修谱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梅县古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5[1926]修(戊辰夏月台影印本).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远祖 : 古弼. 元魏吏部尚书,寓山西大同府代县. 入粤祖(一世) : (唐末) 古云应,二十五府君. 任江西洪州通判,因籍赣州,迁南雄. 梅县始迁祖(7世) : (唐宋之际) 古𫄧绶. 全望公之子. 派祖(11世) : (宋) 古革,字仲通,号云泉. 凤仪公长子. 革公下三子 : (宋) 古牧,号梅叟(长房,籍石坑都,子孙为天字号) ; 古敌,号梅轩(二房,籍万安都,子孙为地字号) ; 古敏,号梅隐(三房,籍石窟都,子孙为人字号). 字辈(41世起) : 永年思国宝 俊杰佐朝纲 忠厚宜家远 诗书继世长 怀仁存善德 崇本定芬芳 勤绍先谟训 兴隆富贵昌. 散居地 : 广东省梅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古氏族谱.
浏览:0
梅县古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5[1926]修(戊辰夏月台影印本).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远祖 : 古弼. 元魏吏部尚书,寓山西大同府代县. 入粤祖(一世) : (唐末) 古云应,二十五府君. 任江西洪州通判,因籍赣州,迁南雄. 梅县始迁祖(7世) : (唐宋之际) 古𫄧绶. 全望公之子. 派祖(11世) : (宋) 古革,字仲通,号云泉. 凤仪公长子. 革公下三子 : (宋) 古牧,号梅叟(长房,籍石坑都,子孙为天字号) ; 古敌,号梅轩(二房,籍万安都,子孙为地字号) ; 古敏,号梅隐(三房,籍石窟都,子孙为人字号). 字辈(41世起) : 永年思国宝 俊杰佐朝纲 忠厚宜家远 诗书继世长 怀仁存善德 崇本定芬芳 勤绍先谟训 兴隆富贵昌. 散居地 : 广东省梅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古氏族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