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命名
一说为象其音色 ,一说来自二人争夺乐器的故事 。
历史
唐人宫乐图
古筝在春秋时期的秦国已经存在 ,用于原始的舞乐。
汉时,筝为筑的琴身加装至5弦而成 。唐朝初年(公元7世纪)有轧筝的记载,证由击弦乐器转变为拨弦乐器 ,并发展至13弦,接近现代古筝刍形 。南宋时,轧筝易名“蓁”,7弦筝和13弦同时被使用 ,而13弦筝多用于民间 。清以后广用13弦筝而未有7弦筝
琴体
筝体为木制空盒,呈扁长方形,面版有弧度突出。弦两端搭在山口上,左山口呈S形,右岳山为平直。左侧为筝尾,或称凤尾,有弦钉以固定琴弦,右侧有螺丝钉,可以调节弦张力来控制音高;中间有称为 雁柱 的琴码支撑琴弦,移动琴马也可调音。筝的弦数因地域流派不一,最常见为21弦筝,另有16弦筝、26弦筝等,因流派不同而有尼龙钢弦、钢弦、丝弦等。
古筝的高音弦最靠近弹奏者,低音弦在最外,由内至外称1弦至21弦。21弦筝通常按照D大调五声音阶定弦,过左手在琴码左方按弦方可得到升音;在现代多调式(或称无调式)乐曲中,则是透过特定音阶设定达到不同特殊曲风的目的。
弹法
有流派主张戴假甲,有流派主张不戴假甲。现在一般弹古筝者戴着假甲,通常由玳瑁、尼龙、塑胶等制成,由胶带缠绕黏固定于第1指节。
指法:
右手
左手:
传统古筝曲流派
潮州筝
流传于潮州、揭阳、汕头、闽南及东南亚等潮语地区,是“潮州弦诗”的一部分,其历史悠久,手法自成体系,风格独树一帜,对现代筝曲影响甚钜。潮州筝曲调式多变,有明快的轻三六、厚重的重三六、悲凉的活五等,另有“曲速三变”、“催法”等曲法。潮州弦诗乐最具有代表性的乐曲是“潮乐十大套”。
河南筝
流传于河南省。河南筝乐又称"中州古调"。河南筝乐主要来源于“大调曲子”。“大调曲子”,原称“鼓子曲”,是从明朝中叶至清朝乾隆年间流行在开封的曲艺为基础逐渐演化而来的。传统河南筝曲主要可分为板头曲及牌子曲两大类。右手技巧:“拇指靠弹重托”、“短摇”、“倒剔正打”。左手技巧:“以韵补声”,这也是河南筝派的最大特点,即左手利用按、揉、吟、颤等技法奏出大、小颤音和上、下滑音,使旋律获得装饰效果,以增强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和地方特色。[2]
山东筝
流传于山东省菏泽地区郓城、鄄城。有山东琴曲组成的“大板曲”和山东琴书的唱腔、曲牌、民间小调组成的“小板曲”两种。华丽明快为山东筝的特色,主要使用右姆指奏旋律,右手小关节托劈(多16分音符)、带有音头的刮奏、左手颤弦振幅大,另外有“走指”和“邻弦同音”等特色技法。
浙江筝
流行于江苏、浙江地区,由于浙江省省会杭州市古称武林,故浙江筝又称“武林筝”。浙江筝派由于形成时间较晚,受到了大时代环境及人为的影响,成为五大流派中的后起之秀。其内容主要为丝竹乐、板头曲、弦索套曲等,并与“杭州滩簧”关系密切。以右手清弹为主,其音乐淡雅、含蓄、清秀。
客家筝
又名汉乐筝曲,流传于广东省兴宁、梅县、蕉岭、大埔和福建省西南部等客语地区,是“客家音乐”的一部分,保留了不少古曲。有“硬线”、“软线”之分,硬线曲较轻快、华丽,软线曲古朴典雅、旋转委婉。
福建筝
流行于闽南语系和客家语系的漳浦县、云霄县、东山县、诏安县、上杭县、永定县等闽西南诸县区域,惯称福建筝为“闽南筝”。起源于福建“古乐合奏”,以古筝为主奏乐器的演奏形式,自宋末明初至同治年间,已在福建各地长期流行着
陕西筝
又称为秦筝,是以今日之“秦声”音乐风格为依据。所谓“秦声”概指秦地的传统音乐,包括戏曲、宗教音乐和所有陕西风格的民间音乐。 陕西风格筝曲的特色鲜明,音律上的特殊性和二个变音(即七声音阶中的四级音偏高,七级音偏低)的游移性为其特征。
新型古筝
蝶式筝
1978年,何宝泉与上海音乐学院研制发明 蝶式筝 ,外形如蝶,筝体犹如两个筝并在一起,采用一个共鸣体。蝶式筝有2列按五声音阶排列的弦,有2个演奏区,可以奏五声音阶、七声音阶或者十二平均律的所有半音,在五声音阶定弦的某些弦距之间增加了半音或变化音,还装有弦钩以改变某些定弦音的音高 。
新筝
新筝即新型转调筝,由河北福海新筝公司研发制作的专利民族乐器。新筝是在古筝基础之上研制而成的一种新型乐器,它具备2个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演奏区,可以同时具备五声音阶、七声音阶或者十二平均律的所有半音,可以演奏调式复杂的作品。
著名筝曲
传统筝曲
《柳青娘》
《春江花月夜》 古筝、二胡二重奏,由琵琶曲《夕阳箫鼓》于民国时期被改编而成
山东筝曲
《汉宫秋月》
《四段锦》 由《清风弄竹》、《山鸣谷应》、《小溪流水》、《普天同庆》联奏
《琴韵》
《书韵》
河南筝曲
《汉江韵》
《陈杏元和番》
《叹颜回》
《闹元宵》
《山坡羊》
《开新板》
《落院》
《小飞舞》
客家筝曲
《蕉窗夜雨》
《出水莲》
《散楚词》
《杜宇魂》
《单点头‧乱插花》
潮州筝曲
《蜜柑红》
《寒鸦戏水》
《粉红莲》
《柳青娘》
《江西月》
浙江筝曲
《月儿高》
《将军令》
《高山流水》
《云庆》
陕西筝曲
1930年代
《渔舟唱晚》 娄树华
1950年代
《纺织忙》 1955年,刘天一
《闹元宵》 1956年,曹东扶
《春涧流泉》 1957年,徐涤生
1960年代
《林冲夜奔》 1962年,王巽之、陆修棠
《战台风》 1965年,王昌元
1970年代
《丰收锣鼓》 1972年,李祖基
《洞庭新歌》 1973年,王昌元、浦琦璋
《草原英雄小姐妹》 1974年,张燕、刘启超
《东海渔歌》 1974年,张燕、刘启超
《[[洪湖水浪打浪》 1974年,张燕、刘启超
《春到湘江》 1976年,宁保生
《秦桑曲》 周廷甲,强增抗
《浏阳河》 张燕
1980年代
《香山射鼓》 1980年,曲云
《雪山春晓》 1981年,范上娥、格桑达吉
《山魅》 1985年,琳
《黔中赋》 1986年,琳
《情景三章》 1989年,琳,三章为《幽兰韵》、《竹枝情》、《山涧鸣》
《暗香》 王中山
1990年代
《茉莉芬芳》 1991年,何占豪
《临安遗恨》中阮协奏曲,林吉良作曲,何占豪配器,发表于1991年。何占豪于1992年改编为古筝协奏曲
《西域随想》 1996年,王建民
《枫桥夜泊》 1998年,王建民
《幻想曲》 王建民
2000年代
《层层水澜》 2001年,陶一陌
《林泉》 2001年,叶小刚
《风之猎》 2002年,陶一陌
《云裳诉》 2002年,周煜国
年代不明
《打虎上山》 赵曼琴
《黄河魂》 赵曼琴
《抒情幻想曲》(琳曲)
《剑令》(琳曲)
《望秦川》(景建树、王中山曲)
《银河碧波》 范上娥
《姜女泪》 周廷甲
参见
日本筝
伽倻琴
弹筝
琉球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