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论隐秘的上帝

论隐秘的上帝

《论隐秘的上帝》是库萨的尼古拉重要的四篇论文的结集,被公认是“否定神学”的珍贵文献。库萨依循否定的方式去论述“隐秘的上帝”:上帝“既非被称道,也非不被称道”、“既不是无,不是不存在,也不是既存在又不存在”;上帝也“不是真理”。“否定神学”的宗旨决不是消极的否定,而是要通过否定去肯定上帝的一些“真相”。这一点在库萨的论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从库萨的否定性论述中,时时透露出“隐蔽的上帝”的一些肯定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上帝“是绝对的纯粹的永恒的不可言说的真自身”;上帝“是对这甚么也不是的东西的完善性的比喻”;“上帝与一切事物的关系,就像视觉与可见事物的关系一样”;“上帝在我们的领域里就像视觉在颜色的领域里”。

论隐秘的上帝简介资料
李秋零
论隐秘的上帝相关文献
上帝之城
《上帝之城》(拉丁语:DeCivitateDei),书名或译作“天主之城”,为希波的奥古斯丁所著。该书要论述神圣的照管及人类的历史,提醒神的国度是属灵及永垂不朽的,而并非是这世界任一国家能取代的。公元413年,罗马城已被哥德蛮族攻破,人们把罗马帝国的衰退归咎于基督徒离弃传统多神宗教。奥古斯丁觉得有必要著书回应此攻击,于是提笔写作此书。全书共二十二卷,历十四年(412-426)光阴才完成。奥古斯丁在书中说明,罗马的衰退是肇因于道德的衰退;基督教不但不是罗马衰退的原因,反而有助于道德的提升。但基督徒所归属的不是罗马帝国或任何地上之城,而是上帝之城。地上之城与上帝之城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前者人民的共通点在于对自己的爱,后者则是结合于对上帝的爱和因此而生的对彼此的爱。在对比这两个城从起源到结局的过程中,他对人类的群体生活有深入的讨论,也建构了基督教的历史观。本书标题取自《诗篇》第八十七篇第三节:“上...
查看全文
上帝
历史在中国,上帝,殷商甲骨文卜辞和周朝金文中又称“帝”、“天”,儒教传世经典中或称天帝、昊天上帝等,是古代中国信仰中,主宰天地宇宙的神。除了祭天,上帝通常不接受祭祀,而是赐福给有德行的人。汉代以后,与上帝沟通的方式从巫筮转变为星象观测,并产生了北极星崇拜。北辰名耀魄宝,即为天帝,一名“太一”,是“天神之最尊贵者”。天坛是祭祀上帝的圣殿。根据孟子的理解,人类的君和师是上帝指派、感应产生的,让他们来教化、治理上帝的子民,因此中国皇帝也叫天子,祖先是生者与上帝交流的媒介。中国传统上帝观上帝,又称帝、天帝、昊天上帝,亦称天神、天皇大帝、皇天上帝、皇皇帝天等,具有拟人化的神的概念。《说文解字》:“神:引出万物者也”。“帝”后来又用来指天子、帝王、君主。一方面认为昊天上帝居处北辰,“昊天上帝谓天皇大帝,北辰之星。”另一方面,将天与帝区分开,认为昊天为全天,《毛诗传》:“元气昊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则...
查看全文
上帝之眼
宗教用途上帝之眼的概念有人认为是源自古埃及的荷鲁斯之眼。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法中,眼睛图案(通常包围在三角形内)被部分人猜测象征着基督教的三位一体,但基督教圣经中并无有关论述。和现在常见形式较接近的上帝之眼则可追溯到17、18世纪的欧洲,当时的形式为一颗飘浮在空中的眼睛,有时会有云雾或光芒环绕。美国用途1782年,上帝之眼被加入美国国徽的背面,人们通常认为这个建议来自艺术顾问皮埃尔-尤金·迪西默蒂埃。国徽上的上帝之眼位于未完成的金字塔上。这在2004年迪士尼的电影国家宝藏中被编为剧本。共济会现在,上帝之眼通常会与共济会关联。眼睛的图案最早是在1797年作为共济会标准意象的一部分出现的。这个图案代表上帝的全视之眼,警示着共济会的所思所行都被上帝观察着。在共济会中,上帝被称为宇宙的伟大建筑师(GreatArchitectoftheUniverse)。共济会早期的标志也是上帝之眼,其上...
查看全文
上帝已死
解释“上帝已死”这一标题,并不能照字面所述而解释。尼采并不是说上帝在形而下的层面已死;相反地,尼采希望表达的是,上帝已经无法成为人类社会道德标准与终极目的。尼采明白到上帝已死代表现存道德标准的危机,因为“当一个人放弃基督信仰的时候,他就把基督教的一套道德观从自己脚底下抽出来。这种道德观完全不是不证自明的……当对上帝的信心这种基督教的主要信念被打破时,整个信仰就崩溃了:人的手中可以什么都没有。(当一个人对基督的信仰被人推翻时,这个人就把他们自己那一套基督教的理念翻出来反驳。这种证明的方法只是自圆其说……信仰上帝,这个基督教中心思想被彻底打破的一刻,本身基督教思想就是架空的了——换言之,这些人已经没有一点可以使用证明自己的教义的东西留下了)”上帝之死是说明人类再不能相信这种宇宙秩序的方法,因为他们无法识别这种秩序是否真正存在。尼采认为“上帝已死”,不单对人对宇宙或物质秩序失去信心,更令人否定绝...
查看全文
上帝的食物
从前有姊妹俩,一个膝下无子却很富裕;一个有五个儿女却是个寡妇,她穷得叮响连一家子都养不活。为生计所迫,没办法,她只得到姐姐那儿去要,说:“我的孩子和我正饿得慌,你很有钱,给我们一口面包吧!”那个有钱的姐姐可是个铁石心肠,她居然说:“我连自己也没有什么吃的呢!”后来又恶言恶语地把可怜的妹妹打发走了。过了一会儿,富姐姐的丈夫回来了,想切块面包吃。等他切第一刀时,面包里竟流出了殷红的血液。女人见了很害怕,便把妹妹要面包的事告诉了丈夫,丈夫急匆匆地赶到那寡妇家,准备给她点周济。等他踏进寡妇的屋内时,只见她正在祈祷,怀里正抱着两个小孩,三个大的已躺在床上死去了。他给了她些食物,但她却回答说:“我已不需人间的食物了,上帝已满足了我三个孩子的食欲,我们的祈求他一定会听见的。”说着两个孩子就断了气,于是她的心也碎了,倒下死了。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石碇李论家族来台160周年暨受洗归主90年
原书: 台北县 : 石碇李氏家族庆典筹委会, 2006年版(长胜彩色印刷厂承印). 全1册 : 插图, 地图, 肖像. 收藏所 : 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台北家谱中心. 渡台祖 : (清) 李论. 道光年间自福建安溪渡台,居台北县石碇. 注 : 此记录主要为纪念册. 不含世系家谱资料. 散居地 : 台湾省台北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一本族谱
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的多
浏览:0
我的父亲毛浩的21代:我的纪念之书
由手稿集制成的缩微胶卷(36片叶子:基因、桌子、端口)由西澳大利亚州Girrawheen的Jenny Heyo收集和创作。 文本大多为中文。 何(生于1913年)嫁给了Loh Suet Kheng,从中国移民到印度洋的圣诞岛,他们的六个孩子在1946年至1953年间出生。第二个孩子,女儿何锦芳(生于1948年),搬到新加坡,1967年与MeyoHong Meng(1942-1978)结婚。在他死后,她(她用珍妮的名字)和她的四个孩子移民到澳大利亚的珀斯,后来搬到了西澳大利亚的吉拉温。包括自传体素描。包括一个谱系,在中文中,显示了她的父亲系,何家庭,生活在广东省和福建省,特别是在广东省的田排县21代。
浏览:0
丹尼尔·海特家族的谱系叙述
原稿微缩复制:多伦多:罗塞尔和哈钦森出版社,1899年。71页,[1]板叶:插图。盾徽 标题小插曲:红色纹章。 西蒙·霍伊特(公元1657年)于1628年从英国移民到马萨诸塞茨的塞勒姆,后来移居到马萨诸塞特的Scituate,然后到康涅狄格州的斯坦福德。摩西·霍伊特(b.1662),西蒙的第四个儿子,搬到了纽约州西切斯特县的东切斯特。他的许多后代成为贵格会教徒,拼写为Haight姓。丹尼尔·海特(1764-1830)是约瑟夫·海特的儿子,是摩西和西蒙的直系后裔。他结过两次婚,作为贵格会教徒和忠诚者,于1789年移居安大略省的阿道夫·普斯顿。其后裔和亲属居住在安大略省、魁北克省、爱德华王子县和其他地方。一些后裔移民到新英格兰、纽约和美国其他地方。
浏览:0
马萨诸塞州富兰克林的家族首次重聚:带有历史注释
原著的微缩复制出版:陶顿:为家庭目的出版,1891年。47页。 1727年,贾比兹·希尔斯在马萨诸塞州的兰瑟姆与玛莎·梅特卡夫结婚。其后裔和亲属居住在新英格兰、华盛顿特区、伊利诺伊州和其他地方。包括关于马萨诸塞州和英国可能祖先的系谱数据。包括一些关于集会和希尔斯家族联合会官员的细节。
浏览:0
立国肇姓 : 许氏始祖辨解与三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原书: [湖南平江 : 编者], 出版年不详. 1册(8页). 注 : 此记录探讨各种许氏立姓之源,加以辩解阐述. 不含任何家谱世系资料.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一篇探讨徐姓起源的文章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