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茶经

茶经

茶经》是唐朝人陆羽所著的关于茶的著作,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茶的专著。在四库全书中为子部谱录饮馔类。

茶经简介资料
子部谱录饮馔类(四库全书)
三卷
十篇
760年 - 790年
陆羽
茶经相关文献
茶经
茶经 ,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着《茶经》,是中国茶道的奠基
查看全文
《茶经》全文
《茶经》全文,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
查看全文
茶经
概述茶经全书分三卷十个部分,分别是: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就;十之图。茶经成书于公元760年到780年,距今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自从中国有了这一部茶书以后,它就被奉为茶的经典参考,以后各朝代的茶书,给予《茶经》一个很高的的评价。陆羽是中国茶学的开山祖。(参看茶学文献列表)陆羽的《茶经》,分为三篇(即上、中、下三卷),而事实上是分为十章(即十部分),而十章中的其中五章是关于茶业的宏观记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分别是:一之源(茶的起源)七之事(茶的历史)八之出(茶的产地)九之略(茶的概略,分类)十之图(茶的挂圃)以下五章具体谈论茶叶从生产的消费的艺技:二之具(制茶的工具)三之造(茶的制造)四之器(制茶的器具)五之煮(茶的煮法)六之饮(茶的饮法)茶经译本英文TheClassicofTeaLu,Yu;Intro&TranslationByFra...
查看全文
茶经
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茶经》,是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它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又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书。它将普通的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茶经》共十章,七千余言,分为上、中、下三卷。其主要内容为:一之源,概述我国茶的主要产地及土壤、气候等生长环境和茶的性能、功用。二之具,讲当时制作、加工茶叶的工具。三之造,讲茶的制作过程。四之器,讲煮茶、饮茶器皿。五之煮,讲煮茶的过程、技艺。六之饮,讲饮茶的方法、茶品赏。七之事,讲我国饮茶的历史。八之出,详记当时产茶盛地,并品评其高下位次。九之略,是讲饮茶器具何种情况应十分完备,何种情况省略何种。十之图,陆羽主张把以上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
查看全文
《茶经》主要内容
《茶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茶的文献。唐代陆羽著。约成书于8世纪70年代。《新唐书·艺文志》最早著录。主要版本有:宋《百川学海》本,明陶宗仪《说郛》本;清《古今图书集成》本,《格致丛书》本,《百名家书》本,《唐代丛书》本,《吕氏十种》本,《五朝小说》本,《唐人说荟》本,《汉唐地理书钞》本,《茶书全集》本,等等。也有单行的,如清乾隆时浙江鲍士恭所献家藏本《别本茶经》,日本诸冈存《茶经评释》本(包括明嘉靖庚子龙盖寺刻本),等等。陆羽一生活动于长江中下游的产茶区,他对茶有着特殊的爱好和兴趣。早年对巴山峡川茶区的茶树及茶叶情况,就曾进行过观察和了解。定居江南后,对茶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著成《茶经》一书。《茶经》是一部历史和实际考察相结合的专著。全书分为10经。观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主要方面。其1,关于茶树的植物学性状及茶叶的加工制造,属于农学范畴。其中“一之原”记茶的名称考订,茶树的性状特征,生态...
查看全文
茶经相关标签
子部谱录类
8世纪书籍
茶学文献
陆羽
唐朝典籍
中国茶史
古籍
家族谱大览
上虞經氏宗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萼联堂, 民国13[1924]. 4册 : 世系表 不得复制. 始迁祖 : (宋元之际) 礼一,讳时[岩?],字北虞. 散居地 : 浙江省上虞县等地.
浏览:100
浏览:0
譚氏家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藏, 清光绪10[1884]重修. 存1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本谱不全. 残缺卷3, 6, 12. 受姓源流 : 谭氏系出高辛氏,周以子爵封诸宏农国号谭,以国为氏. 其后徙河南, 徙金陵, 徙江右, 复徙茶陵. 会稽始迁祖 : (汉) 谭崇德. 由宏农迁会稽. 吉州始迁祖 : (汉) 谭皓. 由会稽迁豫章. 金陵始迁祖 : (唐) 谭卷达. 茶陵始迁祖 : (唐) 谭彦明,讳可奕. 湘潭始迁祖(18世) : 谭诚,字仁善. 二大房祖 : 谭文汉 ; 谭文敬. 文汉房下七支(26世) : (明) 谭时作(汉一) ; 谭时爱(汉二) ; 谭时位(汉三) ; 谭时任(汉四) ; 谭时明(汉五) ; 谭时华(汉六) ; 谭时俊(汉七). 文敬房下五支(26世) : (明) 谭时宪(敬一) ; 谭时思(敬二) ; 谭时懋(敬三) ; (敬四, 敬五因缺卷无法确定资料).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县, 茶陵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湘潭锦石谭氏家谱.
浏览:100
王氏宗谱 [43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约民国32[1943]. 合39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1 : 本谱卷首仅含光绪19[1893]年三修王宜杰撰谱序; 及王思旻, 王文学等公传略. 最后记事日期约至民国32[1943]年止. 修谱日期, 修谱人员等资料不详. 注2 : 卷首后附载卷一, 版心注 ”黄冈升分伯祥公下世系”. 但版心题破损不全,内容与其他卷无法衔接,不知是否为王氏. 注3 : 各甲世系从第9世起记载, 始祖资料取自民国36[1947]修之王氏宗谱 [48卷,首6卷] . 始祖 : (明初) 王省三,原讳舜二,字尧卿. 由江西乐平迁楚之黄冈. 派祖 : 王德甫 ; 王明甫 ; 王圣甫. 皆省三公之子. 德甫派传二子 : 王宗三 ; 王宗十. 明甫派传一子 : 王宗八. 下传五子 : 王仲贤 ; 王仲彬 ; 王仲德 ; 王仲先 ; 王仲贵. 圣甫派传二子 : 王宗七 ; 王宗九. 一甲支祖 : 王思聪 ; 王思诚 ; 王思富. 德甫公之3世孙. 六九甲支祖 : 王仲贤. 明甫公之孙. 五甲支祖 : 王思忠. 仲彬公之长子. 八甲支祖 : 王思恭. 仲彬公之次子. 子孙析置河南经扶县等地. 三甲支祖 : 王思旻. 倅泰州. 仲彬公第三子. 十一甲支祖 : 王思瑀. 仲贵公之子. 联宗一分祖 : (明) 王清一. 与子王宝泗于洪武初自江西饶州瓦薛坝迁至湖北黄冈伍重乡,即今上五乡,辟居铁炉窊. 宝泗公复迁杨家河(亦名枫树窊)创业. 联宗三分祖(3世) : (明) 王宗. 于洪武25年迁黄冈县还和乡,后迁枫云桥龙王墩一带. 子孙析置卾城, 华容, 三山, 黄冈堵城等地. 联宗四分经扶远祖 : 王在中 ; 王在志. 迁河南经扶县小界岭,为王家山始祖. 四分原派语 : 在时者启惟 道文学之礼 承猷斯于贞 光大永垂以.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河南省经扶县, 安徽省金寨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经管户房三修族谱.
浏览:0
王氏宗谱 [43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约民国32[1943]. 合39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1 : 本谱卷首仅含光绪19[1893]年三修王宜杰撰谱序; 及王思旻, 王文学等公传略. 最后记事日期约至民国32[1943]年止. 修谱日期, 修谱人员等资料不详. 注2 : 卷首后附载卷一, 版心注 ”黄冈升分伯祥公下世系”. 但版心题破损不全,内容与其他卷无法衔接,不知是否为王氏. 注3 : 各甲世系从第9世起记载, 始祖资料取自民国36[1947]修之王氏宗谱 [48卷,首6卷] . 始祖 : (明初) 王省三,原讳舜二,字尧卿. 由江西乐平迁楚之黄冈. 派祖 : 王德甫 ; 王明甫 ; 王圣甫. 皆省三公之子. 德甫派传二子 : 王宗三 ; 王宗十. 明甫派传一子 : 王宗八. 下传五子 : 王仲贤 ; 王仲彬 ; 王仲德 ; 王仲先 ; 王仲贵. 圣甫派传二子 : 王宗七 ; 王宗九. 一甲支祖 : 王思聪 ; 王思诚 ; 王思富. 德甫公之3世孙. 六九甲支祖 : 王仲贤. 明甫公之孙. 五甲支祖 : 王思忠. 仲彬公之长子. 八甲支祖 : 王思恭. 仲彬公之次子. 子孙析置河南经扶县等地. 三甲支祖 : 王思旻. 倅泰州. 仲彬公第三子. 十一甲支祖 : 王思瑀. 仲贵公之子. 联宗一分祖 : (明) 王清一. 与子王宝泗于洪武初自江西饶州瓦薛坝迁至湖北黄冈伍重乡,即今上五乡,辟居铁炉窊. 宝泗公复迁杨家河(亦名枫树窊)创业. 联宗三分祖(3世) : (明) 王宗. 于洪武25年迁黄冈县还和乡,后迁枫云桥龙王墩一带. 子孙析置卾城, 华容, 三山, 黄冈堵城等地. 联宗四分经扶远祖 : 王在中 ; 王在志. 迁河南经扶县小界岭,为王家山始祖. 四分原派语 : 在时者启惟 道文学之礼 承猷斯于贞 光大永垂以.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河南省经扶县, 安徽省金寨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经管户房三修族谱.
浏览:0
铜梁陈氏一修支谱 [3卷及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景源堂, 民国17[1918]一修. 6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茶陵迁湘祖: 陈自景, 明洪武由江右迁湘肇居茶陵之东山. 中湘始迁祖 : 陈和鸾, 于嘉靖代由茶陵迁中湘十四都之六甲神冲. 本支铜梁始迁祖 : 陈贵琼, 由中湘徙居今之铜梁陈家湾.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县和茶陵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陈氏支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