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蜀汉

蜀汉(英文:Shu Han Dynasty),又称季汉、刘蜀,是三国时期西南地区的一个政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开始,至263年曹魏攻入蜀地,后主投降为终,共历二帝,共经43年。

刘备以延续汉室政权称国号为“汉”,又因统治地区古称为“蜀”,历史上为区别东汉和西汉,故称为“蜀汉”、“季汉” ,但因曹魏和西晋并不承认其国号为“汉”,亦不认同其承继汉代刘氏皇室,而称之为“蜀”,“蜀”遂成为其俗称。

蜀汉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三国时期疆域大致稳定:魏与吴、蜀间的界线是长江与淮河之间、今大别山、湖北汉川至兴山一线、大巴山、秦岭,而吴、蜀之间以今湖北的西界、贵州务川至台江一线、广西西界和中越边界为界。

蜀汉简介资料
成都
2、• 221-223 汉昭烈帝(开国)、• 223-263 汉怀帝(亡国)
221年 - 263年
道教|儒教|中国民间信仰
巴蜀语
蜀汉相关文献
蜀汉上将军
蜀汉上将军 ,1。豪(义)将关羽“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1
查看全文
蜀汉战争评述
蜀汉战争评述 ,此时,刘备引军5万于公安附近,以抗东吴,闻曹操破汉中,一日几十惊,看来对刘备来说
查看全文
蜀汉
历史东汉末年,经过群雄割据后,汉景帝后裔刘备先占据荆州,再从攻取刘璋治的益州,又自曹操手中夺取汉中,于219年自封汉中王。220年,孙权进攻荆州,杀死守将关羽,使刘备元气大伤。同年曹丕逼汉帝禅让,篡代东汉,221年刘备于成都称帝,以汉室宗亲的身份继续东汉,国号仍为“汉”,称“东汉”为“中汉”,而称本朝为“季汉”。不过由于季汉为魏所灭亡,晋又取代魏国,魏晋政权皆不承认季汉政权的国号为汉,而因其领土主要在蜀地而把它称为“蜀国”、“蜀”,所以《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季汉人士,季汉灭亡后仕西晋)为保持政治正确,以“蜀”称呼其国号,而不使用“汉”这个正式国名,以致后来才有“蜀汉”之称。同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孙权,意图夺回荆州,但却不幸大将张飞在战争前被部下张达、范彊杀害,后来更于222年夏被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最终撤退到白帝城。刘备于223年四月驾崩,谥号为昭烈帝。太子刘禅继位,由托...
查看全文
蜀汉上将军
演义中有五虎上将,“关张马黄赵”,后世很多的军事,商业甚至文艺团体都把自己的王牌,或者台柱子自豪的唤做“五虎将”。可见罗贯中作品对三国人物的成功刻画,影响深远。而在正史《三国志》中,陈寿也将这五个人列在一起立传,可见说“五虎将”还是有一定根据的。那么我们就看看这五个蜀汉鼎盛时期,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蜀汉上将军”到底何许人也。1。豪(义)将关羽“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1)山西大汉关羽,“亡命”逃到涿郡,我理解为这个“亡命”是犯了事逃命在外,志中也没有详细说明,倒是后代君主给了很多解释。“河东最早以解为地名者指的是盐池。据《孔子三朝记》记载:“黄帝杀蚩尤于中冀,蚩尤股体身首异处,而其血化为卤,则解之盐池也。”这是关羽的家庭住址,绝对不是黑户。因为清康熙朝给了一个说法,“清康熙十七年(1628),州守王朱旦在常平村关帝家庙殿西浚井时得一碎砖,砖有字画:“左偏字五,曰:‘...
查看全文
蜀汉战争评述
公元217年,曹操帅部攻破汉中,遣军还邺,留夏侯,张合诸将守汉中。此时,刘备引军5万于公安附近,以抗东吴,闻曹操破汉中,一日几十惊,看来对刘备来说,天快塌下来了。慌忙令伊籍说吴,割长沙,桂阳,江夏三郡于吴,中分荆州,乍一看,好象又能维持和平了,但是为关羽身死无蹶遗奠定了基础,且吴国对荆州是每欲鲸吞,虎视耽耽,这从吕蒙驻守陆口也能看出一丝端倪。这时曹操与谋士刘晔,司马懿有过对话,司马、刘皆认为攻蜀必在此时,否则诸葛亮名于治国而为相,关张勇冠三军而为将等等,但曹操没有接受,让很多史学家大跌眼眶,大为叹息,其实呢,曹操是对的,攻对于那时的曹军是力有不逮。从史书可以看出,曹操就有10万之众,即使吸收了张鲁等兵马,也不过10万多些,而且是疲敝之足,很难与之抗衡,而且,剑阁是蜀国的门户,要是不想从那里过,只好翻过米仓山,张合就是那么过去的,但是山路毕竟艰难,不允许大部队的移动,如果兵少,用之无效,兵盛...
查看全文
蜀汉相关标签
三国
中国历史政权
蜀汉
221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
四川历史
巴蜀地区政权
湖北历史
古政权(中国)
1 / 1
家族谱大览
湘乡石龙蒋氏族谱 [按房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光绪26[1900]校印. 存23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周) 蒋伯龄. 出自姬姓, 周公旦第三子, 封蒋后, 并于楚, 子姓分散, 因以为氏. 远祖 : 蒋琬, 字公琰, 为蜀汉大司马, 谥曰恭侯公, 为零陵湘乡人, 传湘乡之有蒋氏自琰公始. 宗祖 : (唐宋之际) 蒋仲南, 后唐时由江西吉安迁还湘乡, 卜居曲靖. 生子三 : 蒋文辕 ; 蒋文通(后裔居湘阴) ; 蒋文炳(后裔居益阳, 及常德武陵). 文辕公下石龙, 戴家冲, 及横港派祖(均为仲南公14世孙, 另为1世祖): 石龙派祖(1世) : (元) 蒋荣臣,字时举. 为文辕公4世孙士龙之后. 由曲靖迁石龙. 荣臣公下支祖 (3世) : (元) 蒋永贤,字受经,行九 ; 蒋永芳,字受卿,行十二. 永贤公派下房祖 (9世) : (明) 蒋敏忠(庆公之子, 为县城南, 黄连坪共祖) ; 蒋海忠(后裔居蜡树坳) ; 蒋祈忠(后裔居黄家岭) ; 蒋益忠,字增有(后裔居何家巷). (明) 蒋全忠(后裔居张家冲) ; 蒋玺忠(后裔居十一都蒋家湾) ; 蒋武忠,字泰照(后裔居娄底) ; 蒋敏忠(英公第三子, 后裔居唐家湾). 永芳公派下房祖 (9世) : (明) 蒋彝忠(抚子后裔居西阳蒋家湾) ; 蒋利忠(后裔居杨树坡) ; 蒋仕忠(后裔居伏成(或富城, 或伏蛇)). 戴家冲派祖(1世) : 蒋世麒 ; 蒋世麟 ; 蒋世彪. 皆为文辕公4世孙士虎公裔大旺公之子. 此谱缺此派记事. 横港派祖(1世) : 蒋世福 ; 蒋世禄. 皆为士虎公裔大兴公之子. 石龙派行派(1-14世)似为 : 荣如永继宗 志世单忠廷 正守泰元. 石龙派乾隆年通谱行派(15-34世) : 安湘宁益德 祖泽永贤良 孝友敦伦重 光先裕业长. 石龙派嘉庆年通谱行派 : 恭维先泽本隆昌 次序敦和肇锡长 巨望汉中经鼎盛 鸿勋楚宇灿云章 诗书力业登科甲 孝友承家选俊良 蔚起人才昭善述 魁名辉映冀联芳. 横港派行派(1-19世) : 世福孟应正 贤定登泰仁 义礼忠信安 湘宁益本. 注 : 总纂蒋泽寰,字晓松 ; 蒋德钧,字少穆. 分纂蒋本炎,字浦莲. 注 : 此谱石龙派: 17卷,首上下. 戴家冲大旺公房: 3卷, 首1卷, 共6册. 横港大兴公房: 3卷,首1卷. 桥头大隆公房: 4卷,首1卷. 注 : 此谱不全, 缺石龙派 : 卷首下(世表) ; 戴家冲大旺公房 : 卷首(世表), 及卷1~3(世系图) ; 桥头大隆公房 : 卷首(世表), 及卷1~2(世系图).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巿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湘乡石龙蒋氏族谱 [按房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光绪26[1900]校印. 存23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周) 蒋伯龄. 出自姬姓, 周公旦第三子, 封蒋后, 并于楚, 子姓分散, 因以为氏. 远祖 : 蒋琬, 字公琰, 为蜀汉大司马, 谥曰恭侯公, 为零陵湘乡人, 传湘乡之有蒋氏自琰公始. 宗祖 : (唐宋之际) 蒋仲南, 后唐时由江西吉安迁还湘乡, 卜居曲靖. 生子三 : 蒋文辕 ; 蒋文通(后裔居湘阴) ; 蒋文炳(后裔居益阳, 及常德武陵). 文辕公下石龙, 戴家冲, 及横港派祖(均为仲南公14世孙, 另为1世祖): 石龙派祖(1世) : (元) 蒋荣臣,字时举. 为文辕公4世孙士龙之后. 由曲靖迁石龙. 荣臣公下支祖 (3世) : (元) 蒋永贤,字受经,行九 ; 蒋永芳,字受卿,行十二. 永贤公派下房祖 (9世) : (明) 蒋敏忠(庆公之子, 为县城南, 黄连坪共祖) ; 蒋海忠(后裔居蜡树坳) ; 蒋祈忠(后裔居黄家岭) ; 蒋益忠,字增有(后裔居何家巷). (明) 蒋全忠(后裔居张家冲) ; 蒋玺忠(后裔居十一都蒋家湾) ; 蒋武忠,字泰照(后裔居娄底) ; 蒋敏忠(英公第三子, 后裔居唐家湾). 永芳公派下房祖 (9世) : (明) 蒋彝忠(抚子后裔居西阳蒋家湾) ; 蒋利忠(后裔居杨树坡) ; 蒋仕忠(后裔居伏成(或富城, 或伏蛇)). 戴家冲派祖(1世) : 蒋世麒 ; 蒋世麟 ; 蒋世彪. 皆为文辕公4世孙士虎公裔大旺公之子. 此谱缺此派记事. 横港派祖(1世) : 蒋世福 ; 蒋世禄. 皆为士虎公裔大兴公之子. 石龙派行派(1-14世)似为 : 荣如永继宗 志世单忠廷 正守泰元. 石龙派乾隆年通谱行派(15-34世) : 安湘宁益德 祖泽永贤良 孝友敦伦重 光先裕业长. 石龙派嘉庆年通谱行派 : 恭维先泽本隆昌 次序敦和肇锡长 巨望汉中经鼎盛 鸿勋楚宇灿云章 诗书力业登科甲 孝友承家选俊良 蔚起人才昭善述 魁名辉映冀联芳. 横港派行派(1-19世) : 世福孟应正 贤定登泰仁 义礼忠信安 湘宁益本. 注 : 总纂蒋泽寰,字晓松 ; 蒋德钧,字少穆. 分纂蒋本炎,字浦莲. 注 : 此谱石龙派: 17卷,首上下. 戴家冲大旺公房: 3卷, 首1卷, 共6册. 横港大兴公房: 3卷,首1卷. 桥头大隆公房: 4卷,首1卷. 注 : 此谱不全, 缺石龙派 : 卷首下(世表) ; 戴家冲大旺公房 : 卷首(世表), 及卷1~3(世系图) ; 桥头大隆公房 : 卷首(世表), 及卷1~2(世系图).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巿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湘乡石龙蒋氏族谱 [按房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光绪26[1900]校印. 存23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周) 蒋伯龄. 出自姬姓, 周公旦第三子, 封蒋后, 并于楚, 子姓分散, 因以为氏. 远祖 : 蒋琬, 字公琰, 为蜀汉大司马, 谥曰恭侯公, 为零陵湘乡人, 传湘乡之有蒋氏自琰公始. 宗祖 : (唐宋之际) 蒋仲南, 后唐时由江西吉安迁还湘乡, 卜居曲靖. 生子三 : 蒋文辕 ; 蒋文通(后裔居湘阴) ; 蒋文炳(后裔居益阳, 及常德武陵). 文辕公下石龙, 戴家冲, 及横港派祖(均为仲南公14世孙, 另为1世祖): 石龙派祖(1世) : (元) 蒋荣臣,字时举. 为文辕公4世孙士龙之后. 由曲靖迁石龙. 荣臣公下支祖 (3世) : (元) 蒋永贤,字受经,行九 ; 蒋永芳,字受卿,行十二. 永贤公派下房祖 (9世) : (明) 蒋敏忠(庆公之子, 为县城南, 黄连坪共祖) ; 蒋海忠(后裔居蜡树坳) ; 蒋祈忠(后裔居黄家岭) ; 蒋益忠,字增有(后裔居何家巷). (明) 蒋全忠(后裔居张家冲) ; 蒋玺忠(后裔居十一都蒋家湾) ; 蒋武忠,字泰照(后裔居娄底) ; 蒋敏忠(英公第三子, 后裔居唐家湾). 永芳公派下房祖 (9世) : (明) 蒋彝忠(抚子后裔居西阳蒋家湾) ; 蒋利忠(后裔居杨树坡) ; 蒋仕忠(后裔居伏成(或富城, 或伏蛇)). 戴家冲派祖(1世) : 蒋世麒 ; 蒋世麟 ; 蒋世彪. 皆为文辕公4世孙士虎公裔大旺公之子. 此谱缺此派记事. 横港派祖(1世) : 蒋世福 ; 蒋世禄. 皆为士虎公裔大兴公之子. 石龙派行派(1-14世)似为 : 荣如永继宗 志世单忠廷 正守泰元. 石龙派乾隆年通谱行派(15-34世) : 安湘宁益德 祖泽永贤良 孝友敦伦重 光先裕业长. 石龙派嘉庆年通谱行派 : 恭维先泽本隆昌 次序敦和肇锡长 巨望汉中经鼎盛 鸿勋楚宇灿云章 诗书力业登科甲 孝友承家选俊良 蔚起人才昭善述 魁名辉映冀联芳. 横港派行派(1-19世) : 世福孟应正 贤定登泰仁 义礼忠信安 湘宁益本. 注 : 总纂蒋泽寰,字晓松 ; 蒋德钧,字少穆. 分纂蒋本炎,字浦莲. 注 : 此谱石龙派: 17卷,首上下. 戴家冲大旺公房: 3卷, 首1卷, 共6册. 横港大兴公房: 3卷,首1卷. 桥头大隆公房: 4卷,首1卷. 注 : 此谱不全, 缺石龙派 : 卷首下(世表) ; 戴家冲大旺公房 : 卷首(世表), 及卷1~3(世系图) ; 桥头大隆公房 : 卷首(世表), 及卷1~2(世系图).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巿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湘乡石龙蒋氏族谱 [按房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光绪26[1900]校印. 存23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周) 蒋伯龄. 出自姬姓, 周公旦第三子, 封蒋后, 并于楚, 子姓分散, 因以为氏. 远祖 : 蒋琬, 字公琰, 为蜀汉大司马, 谥曰恭侯公, 为零陵湘乡人, 传湘乡之有蒋氏自琰公始. 宗祖 : (唐宋之际) 蒋仲南, 后唐时由江西吉安迁还湘乡, 卜居曲靖. 生子三 : 蒋文辕 ; 蒋文通(后裔居湘阴) ; 蒋文炳(后裔居益阳, 及常德武陵). 文辕公下石龙, 戴家冲, 及横港派祖(均为仲南公14世孙, 另为1世祖): 石龙派祖(1世) : (元) 蒋荣臣,字时举. 为文辕公4世孙士龙之后. 由曲靖迁石龙. 荣臣公下支祖 (3世) : (元) 蒋永贤,字受经,行九 ; 蒋永芳,字受卿,行十二. 永贤公派下房祖 (9世) : (明) 蒋敏忠(庆公之子, 为县城南, 黄连坪共祖) ; 蒋海忠(后裔居蜡树坳) ; 蒋祈忠(后裔居黄家岭) ; 蒋益忠,字增有(后裔居何家巷). (明) 蒋全忠(后裔居张家冲) ; 蒋玺忠(后裔居十一都蒋家湾) ; 蒋武忠,字泰照(后裔居娄底) ; 蒋敏忠(英公第三子, 后裔居唐家湾). 永芳公派下房祖 (9世) : (明) 蒋彝忠(抚子后裔居西阳蒋家湾) ; 蒋利忠(后裔居杨树坡) ; 蒋仕忠(后裔居伏成(或富城, 或伏蛇)). 戴家冲派祖(1世) : 蒋世麒 ; 蒋世麟 ; 蒋世彪. 皆为文辕公4世孙士虎公裔大旺公之子. 此谱缺此派记事. 横港派祖(1世) : 蒋世福 ; 蒋世禄. 皆为士虎公裔大兴公之子. 石龙派行派(1-14世)似为 : 荣如永继宗 志世单忠廷 正守泰元. 石龙派乾隆年通谱行派(15-34世) : 安湘宁益德 祖泽永贤良 孝友敦伦重 光先裕业长. 石龙派嘉庆年通谱行派 : 恭维先泽本隆昌 次序敦和肇锡长 巨望汉中经鼎盛 鸿勋楚宇灿云章 诗书力业登科甲 孝友承家选俊良 蔚起人才昭善述 魁名辉映冀联芳. 横港派行派(1-19世) : 世福孟应正 贤定登泰仁 义礼忠信安 湘宁益本. 注 : 总纂蒋泽寰,字晓松 ; 蒋德钧,字少穆. 分纂蒋本炎,字浦莲. 注 : 此谱石龙派: 17卷,首上下. 戴家冲大旺公房: 3卷, 首1卷, 共6册. 横港大兴公房: 3卷,首1卷. 桥头大隆公房: 4卷,首1卷. 注 : 此谱不全, 缺石龙派 : 卷首下(世表) ; 戴家冲大旺公房 : 卷首(世表), 及卷1~3(世系图) ; 桥头大隆公房 : 卷首(世表), 及卷1~2(世系图).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巿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湘乡石龙蒋氏族谱 [按房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光绪26[1900]校印. 存23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周) 蒋伯龄. 出自姬姓, 周公旦第三子, 封蒋后, 并于楚, 子姓分散, 因以为氏. 远祖 : 蒋琬, 字公琰, 为蜀汉大司马, 谥曰恭侯公, 为零陵湘乡人, 传湘乡之有蒋氏自琰公始. 宗祖 : (唐宋之际) 蒋仲南, 后唐时由江西吉安迁还湘乡, 卜居曲靖. 生子三 : 蒋文辕 ; 蒋文通(后裔居湘阴) ; 蒋文炳(后裔居益阳, 及常德武陵). 文辕公下石龙, 戴家冲, 及横港派祖(均为仲南公14世孙, 另为1世祖): 石龙派祖(1世) : (元) 蒋荣臣,字时举. 为文辕公4世孙士龙之后. 由曲靖迁石龙. 荣臣公下支祖 (3世) : (元) 蒋永贤,字受经,行九 ; 蒋永芳,字受卿,行十二. 永贤公派下房祖 (9世) : (明) 蒋敏忠(庆公之子, 为县城南, 黄连坪共祖) ; 蒋海忠(后裔居蜡树坳) ; 蒋祈忠(后裔居黄家岭) ; 蒋益忠,字增有(后裔居何家巷). (明) 蒋全忠(后裔居张家冲) ; 蒋玺忠(后裔居十一都蒋家湾) ; 蒋武忠,字泰照(后裔居娄底) ; 蒋敏忠(英公第三子, 后裔居唐家湾). 永芳公派下房祖 (9世) : (明) 蒋彝忠(抚子后裔居西阳蒋家湾) ; 蒋利忠(后裔居杨树坡) ; 蒋仕忠(后裔居伏成(或富城, 或伏蛇)). 戴家冲派祖(1世) : 蒋世麒 ; 蒋世麟 ; 蒋世彪. 皆为文辕公4世孙士虎公裔大旺公之子. 此谱缺此派记事. 横港派祖(1世) : 蒋世福 ; 蒋世禄. 皆为士虎公裔大兴公之子. 石龙派行派(1-14世)似为 : 荣如永继宗 志世单忠廷 正守泰元. 石龙派乾隆年通谱行派(15-34世) : 安湘宁益德 祖泽永贤良 孝友敦伦重 光先裕业长. 石龙派嘉庆年通谱行派 : 恭维先泽本隆昌 次序敦和肇锡长 巨望汉中经鼎盛 鸿勋楚宇灿云章 诗书力业登科甲 孝友承家选俊良 蔚起人才昭善述 魁名辉映冀联芳. 横港派行派(1-19世) : 世福孟应正 贤定登泰仁 义礼忠信安 湘宁益本. 注 : 总纂蒋泽寰,字晓松 ; 蒋德钧,字少穆. 分纂蒋本炎,字浦莲. 注 : 此谱石龙派: 17卷,首上下. 戴家冲大旺公房: 3卷, 首1卷, 共6册. 横港大兴公房: 3卷,首1卷. 桥头大隆公房: 4卷,首1卷. 注 : 此谱不全, 缺石龙派 : 卷首下(世表) ; 戴家冲大旺公房 : 卷首(世表), 及卷1~3(世系图) ; 桥头大隆公房 : 卷首(世表), 及卷1~2(世系图).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巿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湘乡石龙蒋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26[1900]校印. 存23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周) 蒋伯龄. 出自姬姓, 周公旦第三子, 封蒋后, 并于楚, 子姓分散, 因以为氏. 远祖 : 蒋琬, 字公琰, 为蜀汉大司马, 谥曰恭侯公, 为零陵湘乡人, 传湘乡之有蒋氏自琰公始. 宗祖 : (唐宋之际) 蒋仲南, 后唐时由江西吉安迁还湘乡, 卜居曲靖. 生子三 : 蒋文辕 ; 蒋文通(后裔居湘阴) ; 蒋文炳(后裔居益阳, 及常德武陵). 文辕公下石龙, 戴家冲, 及横港派祖(均为仲南公14世孙, 另为1世祖): 石龙派祖(1世) : (元) 蒋荣臣,字时举. 为文辕公4世孙士龙之后. 由曲靖迁石龙. 荣臣公下支祖 (3世) : (元) 蒋永贤,字受经,行九 ; 蒋永芳,字受卿,行十二. 永贤公派下房祖 (9世) : (明) 蒋敏忠(庆公之子, 为县城南, 黄连坪共祖) ; 蒋海忠(后裔居蜡树坳) ; 蒋祈忠(后裔居黄家岭) ; 蒋益忠,字增有(后裔居何家巷). (明) 蒋全忠(后裔居张家冲) ; 蒋玺忠(后裔居十一都蒋家湾) ; 蒋武忠,字泰照(后裔居娄底) ; 蒋敏忠(英公第三子, 后裔居唐家湾). 永芳公派下房祖 (9世) : (明) 蒋彝忠(抚子后裔居西阳蒋家湾) ; 蒋利忠(后裔居杨树坡) ; 蒋仕忠(后裔居伏成(或富城, 或伏蛇)). 戴家冲派祖(1世) : 蒋世麒 ; 蒋世麟 ; 蒋世彪. 皆为文辕公4世孙士虎公裔大旺公之子. 此谱缺此派记事. 横港派祖(1世) : 蒋世福 ; 蒋世禄. 皆为士虎公裔大兴公之子. 石龙派行派(1-14世)似为 : 荣如永继宗 志世单忠廷 正守泰元. 石龙派乾隆年通谱行派(15-34世) : 安湘宁益德 祖泽永贤良 孝友敦伦重 光先裕业长. 石龙派嘉庆年通谱行派 : 恭维先泽本隆昌 次序敦和肇锡长 巨望汉中经鼎盛 鸿勋楚宇灿云章 诗书力业登科甲 孝友承家选俊良 蔚起人才昭善述 魁名辉映冀联芳. 横港派行派(1-19世) : 世福孟应正 贤定登泰仁 义礼忠信安 湘宁益本. 注 : 总纂蒋泽寰,字晓松 ; 蒋德钧,字少穆. 分纂蒋本炎,字浦莲. 注 : 此谱石龙派: 17卷,首上下. 戴家冲大旺公房: 3卷, 首1卷, 共6册. 横港大兴公房: 3卷,首1卷. 桥头大隆公房: 4卷,首1卷. 注 : 此谱不全, 缺石龙派 : 卷首下(世表) ; 戴家冲大旺公房 : 卷首(世表), 及卷1~3(世系图) ; 桥头大隆公房 : 卷首(世表), 及卷1~2(世系图).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巿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蜀汉导读知识
蜀汉五虎将都是谁
蜀汉五虎将都是谁
五虎将是《三国演义》中刘备手下的五员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刘备入益州后,关羽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进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增援,反被关羽擒获,由此威震华夏。后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公元260年,蜀后主刘禅追谥关羽为“壮缪侯”。关羽去世后,逐渐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张飞,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因其勇武过人,与关羽并成为万人敌。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与刘备、关羽在涿县组织义军,随刘备辗转各地。刘备入蜀后,与诸葛亮、赵云进军西川,分定郡县。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张飞晋升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同年,张飞被部将范疆、张达所杀。被追谥为“桓侯”。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马腾之子。公元211年,曹操率兵攻关中,马超遂联合韩遂等抵御曹操,失败后依附汉中张鲁。刘备入益州后,马超降于刘备。蜀汉建立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公元222年,马超病死。追谥“威侯”。黄忠,字汉升,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降于刘备,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改封后将军,赐关内侯。公元220年,黄忠病逝。公元260年,追谥为“刚侯”。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汉末军阀混战,受本郡推荐,为白马将军公孙瓒部将,后追随刘备。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等。公元229年病逝。公元260年,被蜀主刘禅追谥为“顺平侯”。
浏览量:1567次
蜀汉皇帝列表
蜀汉皇帝列表
蜀汉是三国时期刘备建立的政权。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简称“蜀”,亦称“刘蜀”、“季汉”。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世二帝,国祚四十三年。三国时期,以孙权为首的建立的东吴政权、以曹操为首建立的曹魏政权和以刘备为首建立的蜀汉政权,三足鼎立,形成三分天下的局势。东汉末年,刘备在混战中辗转奔波,于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各地,而后进取西川、攻下汉中,最终建立蜀汉政权。蜀汉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在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后国力受损,后又经诸葛亮治蜀国力恢复,又迫使南中地区屈服,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资、人口、装备以及矿产等天然资源,国力再度强盛。军事上蜀汉也常常占据主动,但后期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司马家族掌控的曹魏所灭。蜀汉皇帝列表蜀汉(公元221年-263年),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后主刘禅,共2帝。三国时期最弱小的国家,拥有四川,汉中,荆州等地,后关羽大意失荆州,使蜀汉地域更加狭小。  昭烈帝刘备(162-223):221年称帝,在位3年。刘备,字玄德,河北涿县人。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后,他镇压有功,任徐州牧。后经一系列征战,取荆州,益州,汉中,与魏,吴成三国鼎立之势。221年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汉”。后主刘禅:(223-263)年在位,后主刘禅,刘备的儿子,为甘夫人所生,223年即位,时年17岁。于263年被魏国所灭。刘禅被擒到洛阳,死于271年,时年65岁。为后人留下“乐不思蜀”的笑柄。
浏览量:2560次
蜀汉四相
蜀汉四相
蜀汉四相指的是蜀汉政权中四位有治国之才的能人,他们分别是: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祖籍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隐居于邓县隆中,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司马。诸葛亮将其培悉心培养,并密表刘禅可以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诸葛亮死后,蒋琬执政,总揽蜀汉军政。采取闭关息民政策,使国力大增。曾制定由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但未被采纳。费祎(?-253年),字文伟,江夏鄳县(今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人,三国时蜀汉大将军。深得诸葛亮所器重,诸葛亮死后,初为后军师,再为尚书令,再迁大将军,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董允(?-246年),字休昭,泸县嘉明镇人,三国时期蜀汉尚书令。东汉末年,其父董和事刘璋为益州郡太守,刘备立太子时,允被选为洗马,后为黄门侍郎,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加辅国将军,延熙七年(公元244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任大将军费祎的副手。延熙九年(公元246年)卒。
浏览量:1849次
蜀汉三杰是哪三个
蜀汉三杰是哪三个
蜀汉三杰指的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先主时的三位杰出人才,他们为蜀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合成蜀汉三杰。这三人分别是诸葛亮、关羽、张飞。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是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人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刘备曾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为他出谋划策,后刘备根据诸葛亮的计策,成功建立蜀汉政权,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称帝后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刘备伐吴失败后,举国托付于诸葛亮。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曾前后五次北伐中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关羽(?—220年),字云长,本字长生,东汉末年名将。关羽与张飞一起跟从刘备起兵,随刘备辗转各地,曾任襄阳太守,镇守荆州。关羽曾“千里走单骑”斩杀颜良。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败走麦城,兵败被杀。关羽去世后被民间尊称为“关公”。张飞(?—221年),字益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勇武过人,与关羽、刘备三人情同兄弟,一直随侍刘备左右。刘备被曹军击溃时,张飞断后,他率二十余骑立于当阳桥上,厉声大喝吓退曹军。张飞曾经义释巴郡太守严颜,在巴西之战中,击败魏国名将张郃。在武都之战中,兵败而还。刘备称帝后,张飞晋升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同年被部将范强、张达杀害。
浏览量:128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