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高汝本

高汝本

三大派祖(7世) : 高汝本,行一 ; 高汝相,行二 ; 高汝臣,行三. 高杰之裔. 此谱为汝相公之后系资料.
高汝本相关文献
浙江省-绍兴-新昌俞汝本
俞汝本(1791~1848),字秋农,新昌人,清代官员,端谨朴学,久困科场。清道光十四年(1834)始中举,十六年成进士,以知县分发贵州,授镇远县。历任贵定、婺川、天柱知县。在任期间,敦学爱士,崇礼风教,为民兴利。贵定城墙颓败,力请重修,躬自督察,抚劳交至,期月竣工。又该地偏僻,士子逢省试,每以乏川资中止,特于劝课之余,优给学子津贴费用,三年后,士气始振。婺川宜桑,即教民栽种法,创设蚕桑局、机织局,使民自售得利以加鼓励。不宜桑者,则导以江浙潴水法,民益乐从。天柱无书院,为劝募重建,定课期、增津贴一如贵定时。后升独山知州,重修王阳明旧游故迹十柏山房。如今,贵州省务川县政府网站上,尚有对俞汝本如下记载:道光二十年,陈文衡离任后,俞汝本接任,县城百姓得知消息后,自发组织起到城南门外三里处虎踞关下迎接新任知县俞汝本,目的是望新任知县和前知县一样,清正廉洁,为民着想,让百姓过上更富裕的生活。俞汝本到...
查看全文
陕西-榆林-佳县高汝励
高汝励,生卒不详。字献捷,清朝将领。今乌镇核桃树墕村人。幼时孤独,家境贫寒。成人后,身材魁梧,胆略过人,胸怀大志。明崇祯末年,汝励因社会-失业,又被里人羞辱,怒而离家,奔走江淮一带。遇清军下江南便投入军门。在吴地、巴蜀征战,多立战功,升为参将。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叛,汝励率部去救沅州。沅州城陷后,四川都抚举城投吴。汝励锐意讨伐,又挥师北上。十四年(1675)因随靖逆将军张勇(洋县人)讨伐陕西提督王辅臣有功,特授总兵。二十年(1681),吴三桂、王辅臣等俱被扫平,朝廷追论战功,授汝励风翔、宝鸡等处总兵及都督同知,后又调任贵州、安南驻防将军。晚年告归故里,常见儿童牧羊,践踏庄稼,滋生口角,争吵不休,故买地数百亩,作为羊路,四通八达,便于行走,农牧两便。不久病逝于家,后人为颂扬其功德,立碑祀之。
查看全文
高本汉
与汉学结缘高本汉于16岁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内容是关于达拉纳省的方言。其后,他于1907年—1909年期间就读于乌普萨拉大学,成为研究比较音韵学的斯拉夫教授J.A.Lundell的学生,主修俄语,并立志将比较历史音韵学的方法应用于当时还没有人以此方法研究的中文上。由于瑞典内并没有人教授中文,高本汉前往圣彼得堡,用两个月的时间跟A.I.Ivanov教授学习。于1910年—1912年,高本汉于中国生活,研究中文及将之分为24种方言的语音体系。汉学生涯高本汉于1912年1月返回欧洲,在回到乌普萨拉之前,首先在伦敦逗留、继而到巴黎居住。他在1915年于乌普萨拉撰写博士论文,这篇论文是以法语写成的,而他以后所写的学术著作大部分则使用英语书写。1939年,高本汉接替考古学家安特生(JohanGunnarAnderson,1874年—1960年)成为瑞典远东古物博物馆(瑞典语:ÖstasiatiskaM...
查看全文
保罗·高特列本·尼普科夫
早年尼普可夫出生于波美拉尼亚的伦堡,为普鲁士治下原波兰地区的波兰人。在西普鲁士的诺伊施塔特上学时,便在做与电话和传送图片有关的实验。毕业之后,他便搬到柏林以便与阿道夫·史莱比一起学习物理学。尼普科夫盘当尼普可夫还是个学生时便已经开始相关的研究,在1883年的新年夜,他构想出,当圆盘转动时,其中各小孔依次截取图片各点的光信号,然后由光感器记录并传输,可以在接受的电子管上便可复制出一幅黑白图象。值得一提的是,AlexanderBain在1840年代便通过电报传送了图像,但是尼普可夫改善了编码过程。最早的电视系统第一个电视系统使用机械图片扫描方式,尼普科夫盘对这种方式的实现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查看全文
圣经思高本
翻译参考文本旧约以BHK古抄卷新约以默尔克所校勘的《新约全书》第七版为蓝本从雷神父的译经工作开始,思高译本皆译自原文,即希伯来文及希腊文。旧约方面:雷神父及圣经学会采用玛索辣经卷作为底本,主要是基特耳(R.Kittel)的希伯来文圣经(BibliaHebraica)第3版(1927,1945),也参考斯威特(H.B.Swete)出版的《七十士译本》(LXX)(TheOldTestamentinGreek.Cambridge,1930)及格辣提卡主教(Mons.L.Grammatica)出版的《拉丁通行本圣经》(Vulgate),新教称为武加大译本,并早期的叙利亚简明译本(Peshitta);中译本方面参考了耶稣会(SocietyofJesus)会士贺清泰神父(Rev.L.dePoirot)的《古新圣经》及基督教《委办译本》。其中“德训篇”因只有希伯来文的片断残简,故用《七十贤士译本》译出,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18.高氏家谱, 18, 卷18: 汝旭 登云 11世盈正公起, 192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渤海堂, 民国12[1923]五修. 32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总修高会寅,字建初. 远祖 : 高傒,字仲公. 迁蕲始祖 : (宋元之际) 高省一(失传) ; 高省二字源远(迁黄冈) ; 高省三 ; 高省四,名海国. 皆为谷亮公之子. 傒公下69世孙. 由江西南昌避难于蕲水. 此谱主要为省四公派下谱系资料. 省四公下派祖(1世) : 高伯鉴,字永丰,号季玉. 省四公5世孙. 亦为小宗一世. 伯鉴公下三子(2世) : 高汝亮,字寅工(迁承北乡) ; 高汝旭,字天峰(迁承北乡) ; 高汝楫,字济川(由高家铺及兰谿分居). 汝亮公下房祖(6世) : (明) 高尚智 ; 高尚诚,字朴斋 ; 高尚达,字子通,号赤岐 ; 高尚友,字古直. 汝旭公下房祖(9世) : (明清之际) 高登云,字衡宇 ; 高登第,字肖宇 ; 高登元,字律宇 ; 高登魁,字楚宇 ; 高登明,字视德. 皆为尚礼公3世孙. 汝楫公下房祖(4世) : 高昱(居太甫湾) ; 高喜(居高家铺) ; 高演. 皆为宪言公之子. 演公下支祖(6世) : (明) 高大凤,字南庄 ; 高大麟,字瑞书 ; 高大鸾,字枳生 ; 高大彬. 宗派(13世起) : 神轩开庆 世德方永 光国承家 思贤作圣. 散居地 : 湖北省浠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另书衣题 : 高氏宗谱.
浏览:100
9.高氏家谱, 9, 卷9: 汝亮 尚诚 11世盈二公起, 192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渤海堂, 民国12[1923]五修. 32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总修高会寅,字建初. 远祖 : 高傒,字仲公. 迁蕲始祖 : (宋元之际) 高省一(失传) ; 高省二字源远(迁黄冈) ; 高省三 ; 高省四,名海国. 皆为谷亮公之子. 傒公下69世孙. 由江西南昌避难于蕲水. 此谱主要为省四公派下谱系资料. 省四公下派祖(1世) : 高伯鉴,字永丰,号季玉. 省四公5世孙. 亦为小宗一世. 伯鉴公下三子(2世) : 高汝亮,字寅工(迁承北乡) ; 高汝旭,字天峰(迁承北乡) ; 高汝楫,字济川(由高家铺及兰谿分居). 汝亮公下房祖(6世) : (明) 高尚智 ; 高尚诚,字朴斋 ; 高尚达,字子通,号赤岐 ; 高尚友,字古直. 汝旭公下房祖(9世) : (明清之际) 高登云,字衡宇 ; 高登第,字肖宇 ; 高登元,字律宇 ; 高登魁,字楚宇 ; 高登明,字视德. 皆为尚礼公3世孙. 汝楫公下房祖(4世) : 高昱(居太甫湾) ; 高喜(居高家铺) ; 高演. 皆为宪言公之子. 演公下支祖(6世) : (明) 高大凤,字南庄 ; 高大麟,字瑞书 ; 高大鸾,字枳生 ; 高大彬. 宗派(13世起) : 神轩开庆 世德方永 光国承家 思贤作圣. 散居地 : 湖北省浠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另书衣题 : 高氏宗谱.
浏览:100
22.高氏家谱, 22, 卷22: 汝旭 登云 11世盈全公起, 192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渤海堂, 民国12[1923]五修. 32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总修高会寅,字建初. 远祖 : 高傒,字仲公. 迁蕲始祖 : (宋元之际) 高省一(失传) ; 高省二字源远(迁黄冈) ; 高省三 ; 高省四,名海国. 皆为谷亮公之子. 傒公下69世孙. 由江西南昌避难于蕲水. 此谱主要为省四公派下谱系资料. 省四公下派祖(1世) : 高伯鉴,字永丰,号季玉. 省四公5世孙. 亦为小宗一世. 伯鉴公下三子(2世) : 高汝亮,字寅工(迁承北乡) ; 高汝旭,字天峰(迁承北乡) ; 高汝楫,字济川(由高家铺及兰谿分居). 汝亮公下房祖(6世) : (明) 高尚智 ; 高尚诚,字朴斋 ; 高尚达,字子通,号赤岐 ; 高尚友,字古直. 汝旭公下房祖(9世) : (明清之际) 高登云,字衡宇 ; 高登第,字肖宇 ; 高登元,字律宇 ; 高登魁,字楚宇 ; 高登明,字视德. 皆为尚礼公3世孙. 汝楫公下房祖(4世) : 高昱(居太甫湾) ; 高喜(居高家铺) ; 高演. 皆为宪言公之子. 演公下支祖(6世) : (明) 高大凤,字南庄 ; 高大麟,字瑞书 ; 高大鸾,字枳生 ; 高大彬. 宗派(13世起) : 神轩开庆 世德方永 光国承家 思贤作圣. 散居地 : 湖北省浠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另书衣题 : 高氏宗谱.
浏览:100
11.高氏家谱, 11, 卷11: 汝亮 尚诚 11世盈显公起, 192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渤海堂, 民国12[1923]五修. 32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总修高会寅,字建初. 远祖 : 高傒,字仲公. 迁蕲始祖 : (宋元之际) 高省一(失传) ; 高省二字源远(迁黄冈) ; 高省三 ; 高省四,名海国. 皆为谷亮公之子. 傒公下69世孙. 由江西南昌避难于蕲水. 此谱主要为省四公派下谱系资料. 省四公下派祖(1世) : 高伯鉴,字永丰,号季玉. 省四公5世孙. 亦为小宗一世. 伯鉴公下三子(2世) : 高汝亮,字寅工(迁承北乡) ; 高汝旭,字天峰(迁承北乡) ; 高汝楫,字济川(由高家铺及兰谿分居). 汝亮公下房祖(6世) : (明) 高尚智 ; 高尚诚,字朴斋 ; 高尚达,字子通,号赤岐 ; 高尚友,字古直. 汝旭公下房祖(9世) : (明清之际) 高登云,字衡宇 ; 高登第,字肖宇 ; 高登元,字律宇 ; 高登魁,字楚宇 ; 高登明,字视德. 皆为尚礼公3世孙. 汝楫公下房祖(4世) : 高昱(居太甫湾) ; 高喜(居高家铺) ; 高演. 皆为宪言公之子. 演公下支祖(6世) : (明) 高大凤,字南庄 ; 高大麟,字瑞书 ; 高大鸾,字枳生 ; 高大彬. 宗派(13世起) : 神轩开庆 世德方永 光国承家 思贤作圣. 散居地 : 湖北省浠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另书衣题 : 高氏宗谱.
浏览:100
8.高氏家谱, 8, 卷8: 汝亮 尚诚 14世轩鹏公起, 192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渤海堂, 民国12[1923]五修. 32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总修高会寅,字建初. 远祖 : 高傒,字仲公. 迁蕲始祖 : (宋元之际) 高省一(失传) ; 高省二字源远(迁黄冈) ; 高省三 ; 高省四,名海国. 皆为谷亮公之子. 傒公下69世孙. 由江西南昌避难于蕲水. 此谱主要为省四公派下谱系资料. 省四公下派祖(1世) : 高伯鉴,字永丰,号季玉. 省四公5世孙. 亦为小宗一世. 伯鉴公下三子(2世) : 高汝亮,字寅工(迁承北乡) ; 高汝旭,字天峰(迁承北乡) ; 高汝楫,字济川(由高家铺及兰谿分居). 汝亮公下房祖(6世) : (明) 高尚智 ; 高尚诚,字朴斋 ; 高尚达,字子通,号赤岐 ; 高尚友,字古直. 汝旭公下房祖(9世) : (明清之际) 高登云,字衡宇 ; 高登第,字肖宇 ; 高登元,字律宇 ; 高登魁,字楚宇 ; 高登明,字视德. 皆为尚礼公3世孙. 汝楫公下房祖(4世) : 高昱(居太甫湾) ; 高喜(居高家铺) ; 高演. 皆为宪言公之子. 演公下支祖(6世) : (明) 高大凤,字南庄 ; 高大麟,字瑞书 ; 高大鸾,字枳生 ; 高大彬. 宗派(13世起) : 神轩开庆 世德方永 光国承家 思贤作圣. 散居地 : 湖北省浠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另书衣题 : 高氏宗谱.
浏览:100
14.高氏家谱, 14, 卷14: 汝亮 尚达 11世盈观公起, 192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渤海堂, 民国12[1923]五修. 32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总修高会寅,字建初. 远祖 : 高傒,字仲公. 迁蕲始祖 : (宋元之际) 高省一(失传) ; 高省二字源远(迁黄冈) ; 高省三 ; 高省四,名海国. 皆为谷亮公之子. 傒公下69世孙. 由江西南昌避难于蕲水. 此谱主要为省四公派下谱系资料. 省四公下派祖(1世) : 高伯鉴,字永丰,号季玉. 省四公5世孙. 亦为小宗一世. 伯鉴公下三子(2世) : 高汝亮,字寅工(迁承北乡) ; 高汝旭,字天峰(迁承北乡) ; 高汝楫,字济川(由高家铺及兰谿分居). 汝亮公下房祖(6世) : (明) 高尚智 ; 高尚诚,字朴斋 ; 高尚达,字子通,号赤岐 ; 高尚友,字古直. 汝旭公下房祖(9世) : (明清之际) 高登云,字衡宇 ; 高登第,字肖宇 ; 高登元,字律宇 ; 高登魁,字楚宇 ; 高登明,字视德. 皆为尚礼公3世孙. 汝楫公下房祖(4世) : 高昱(居太甫湾) ; 高喜(居高家铺) ; 高演. 皆为宪言公之子. 演公下支祖(6世) : (明) 高大凤,字南庄 ; 高大麟,字瑞书 ; 高大鸾,字枳生 ; 高大彬. 宗派(13世起) : 神轩开庆 世德方永 光国承家 思贤作圣. 散居地 : 湖北省浠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另书衣题 : 高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