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濡须苏南丁氏宗谱

濡须苏南丁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果堂, 清光绪7[1881].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济阳始祖 : (汉) 丁复.

苏南始迁祖 : (元) 丁华二.

散居地 : 安徽省无为县等地.

版心题 : 丁氏宗谱.

濡须苏南丁氏宗谱简介资料
五果堂
安徽省无为县等地
(清)丁大年主修 ; (清)丁松年...[等]纂稿
清光绪7[1881]
濡须苏南丁氏宗谱相关文献
濡须昌氏源流
濡湏昌氏宗谱始祖:昌守艺二世祖:昌起龙迁庐时间:明万历年间原籍河南,堂号余庆堂修纂时间:光绪三十四年重修(公元1908年)《濡湏昌氏宗谱》六卷本,光绪三十年重修,诗字号昌氏鼻祖进士昌守艺画像《濡湏昌氏宗谱》重修序,程葆良撰。字派:齐家修正业,传世自永长;安定承先志,大定发寿康。昌氏世系第一世至第五世昌氏始祖昌守艺,字维经,号伟三。进士出身,明代湖南大兴县知县,有四子,曰:起龙、起凤、起虎、起元。万历时,河南大涝,起龙、起凤兄弟至江南就食,定居于无为。按昌氏族人考其姓氏来源,陇西昌氏为颛顼后裔,昌守艺系属彭城派苗裔。柘皋东昌村昌氏——聊国云巢湖市柘皋镇东昌村、北昌村、西昌村、昌则村等地,均为昌氏聚居之地。东昌村古村落,位于峏山驷马村,居民以昌姓为主,祖上从江西省南昌市移民而来。据柘皋《昌氏族谱》记载:“巢湖市柘皋镇东昌村昌氏,始祖文公于大明洪武初来自江西南昌。”村中原有东西向九条半巷,呈扇形...
查看全文
第一次濡须之战
背景曹操在赤壁之战战败后,与马超及孙权作战。为了有效的威胁到孙权,曹操任庐江人谢奇为蕲春典农,安排谢奇带人在皖县屯田。曹操屡次出兵侵范孙权辖境,这次曹操的军队延伸到蕲春,让孙权不安。当时,孙权所任的偏将军、寻阳令吕蒙派人诱降谢奇,然遭谢奇拒绝,吕蒙随后就找机会进攻谢奇。谢奇被逼退走后其部将孙子才及宋豪等带着家眷老弱归降吕蒙。作为回应,曹操遂于建安十七年(212年)十月声称领四十万步兵出兵濡须口。212年,孙权早已有预闻,建设石头城,将秣陵改为建业,作为统治中心。同时,孙权听取吕蒙所议在濡须夹水口建濡须坞,以此作好防御准备。战役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军兵进濡须口,并攻破孙权的江西营,俘获都督公孙阳,孙权遂领七万兵往濡须抵御曹军。孙权又派遣甘宁领三千兵为前部督,命令他夜袭曹营,甘宁遂挑选出百多人随已进攻,进营垒内杀了数十人,曹军受惊鼓噪亮火照明,而甘宁已退还。孙权感慨道:“孟德有张辽,...
查看全文
第二次濡须之战
背景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率军夺取刘璋控制的益州地区(今四川大部、重庆大部地区)。控制长江下游地区的孙权对荆州地区(今河南南部、湖北大部和湖南大部地区)觊觎已久,而当时刘备控制着荆州大部分地区(刘备控制今天湖北大部、湖南大部地区)遂趁刘备率军入蜀,派军队攻取桂阳、长沙、零陵三郡(都在今湖南地区),并与刘备留在荆州的将领关羽(当时负责守备刘备所控制的湖北、湖南地区)相持。刘备率军支援关羽,益州相对空虚。建安二十年(215年),张鲁(当时控制汉中地区的军阀)投降了曹操,曹操控制汉中后,直接威胁刘备的益州地区。刘备害怕失去益州而派使者向孙权求和以湘水为界,重新分配两国所领的荆州各郡。孙权和刘备和解后,孙权就趁机会于当年八月领兵进攻合肥,因为曹魏对合肥的坚守而不能胜,最终受到合肥的瘟疫影响而撤军。建安二十年(215年)十二月,曹操在接受张鲁投降后,并未率主力进攻益州,而是率主力回到邺城(今河...
查看全文
第三次濡须之战
背景公元221年,面对蜀汉的军事压力,孙权承认曹丕代汉的合法性与曹魏的正统性,奉还被俘虏的降将于禁等人,以诸侯身份与曹魏称藩结盟,受魏封为诸侯王吴王、以大将军使持节督交州、领荆州牧事的官爵。孙权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保护。而蜀汉于222年的猇亭之战(即夷陵之战)战败后,蜀汉和孙氏重建关系,孙权与曹丕联盟寻求保护变得失去意义。曹丕索要孙权长子世子孙登为质,使双方关系急剧降温。曹丕试图破坏刘、孙外交。222年十月,孙权再次宣称独立于魏。曹丕认为孙权背叛自己,因此用兵伐吴。魏计划沿长江三路攻吴。魏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上军大将军曹真攻江陵、南郡,征东大将军曹休、镇东将军臧霸攻洞口,大司马曹仁攻濡须口。曹魏与孙吴之间的洞口之战、江陵之战及第三次濡须口之战由是爆发。战役公元223年,曹仁率曹魏伐吴的东路军到达濡须口。曹仁扬言攻打羡溪,诱吴濡须督朱桓分兵相救,再派大军径奔濡须,真正攻打羡溪的其实是散骑常侍...
查看全文
濡须卞氏植松堂
濡须卞氏植松堂卞氏植松堂创立有七百余年历史。坐落于闻名于世的濡须口之战的芜湖市无为县濡须镇襄安村。植松堂现有人口也有一万多人。主要聚集在襄安镇(古濡须)与外界联络较少。祠堂内供奉的历代祖先这是祠堂烧香的塔炉2007年卞氏祠堂被芜湖市授予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丹阳东门丁氏族谱 [2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贤祠铅印本, 民国37[1948]. 32册 : 世系表. 受姓始祖 : (周) 丁伋公,得姓于姜. 丹阳始迁祖 : (唐) 丁仙芝,字元祯. 支祖 : 丁道成 ; 丁道恒等. 散居地 : 江苏省丹阳县等地. 版心题 : 丁氏家乘.
浏览:0
丁氏七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松荫堂, 1996年七修. 19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至世杰公第三代, 嘉琏嘉珍分社西东两房. 本谱为嘉琏西房派系. 籍衡始祖 : (宋)丁世杰, 字俊英. 其子丁永日沿湘而上遂籍衡家. 建阳始迁祖 : 丁同葵, 嘉琏公次子, 仕官福建, 子孙落籍建阳县尔分支. 广西始迁祖 : 丁泰岳, 嘉琏公长子同兰之次子, 任广西总兵官, 落籍广西(另谱). 散居地 : 湖南省衡阳县, 福建省建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及书衣题编目.
浏览:100
丁氏七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松荫堂, 1996年七修. 19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至世杰公第三代, 嘉琏嘉珍分社西东两房. 本谱为嘉琏西房派系. 籍衡始祖 : (宋)丁世杰, 字俊英. 其子丁永日沿湘而上遂籍衡家. 建阳始迁祖 : 丁同葵, 嘉琏公次子, 仕官福建, 子孙落籍建阳县尔分支. 广西始迁祖 : 丁泰岳, 嘉琏公长子同兰之次子, 任广西总兵官, 落籍广西(另谱). 散居地 : 湖南省衡阳县, 福建省建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及书衣题编目.
浏览:100
华圻丁氏宗谱[2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 公元2014年. 20册:人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丁公. 始祖(1世): (宋) 丁浩,字德溢,行一. 爱梁溪(旧为无锡别称)山水之胜遂家焉. 华圻始迁祖(5世): (明) 丁通,字道洪,行二. 为浩公5世孙. 通公下四子为四大派祖(6世): 丁明溢,字盈之,行一(后裔居郑家桥,假山头等地 ). 丁明沂,字盈如,行二(后裔居长腰山,马塔滨等地). 丁明(氵 彡) ,字盈若,行三(后裔居四堡香花桥,沿漕等地). 丁明泗,字盈己,行四(后裔居前向,西向等地). 散居地: 江苏省无锡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 丁氏宗谱.
浏览:0
华圻丁氏宗谱[2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 公元2014年. 20册:人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丁公. 始祖(1世): (宋) 丁浩,字德溢,行一. 爱梁溪(旧为无锡别称)山水之胜遂家焉. 华圻始迁祖(5世): (明) 丁通,字道洪,行二. 为浩公5世孙. 通公下四子为四大派祖(6世): 丁明溢,字盈之,行一(后裔居郑家桥,假山头等地 ). 丁明沂,字盈如,行二(后裔居长腰山,马塔滨等地). 丁明(氵 彡) ,字盈若,行三(后裔居四堡香花桥,沿漕等地). 丁明泗,字盈己,行四(后裔居前向,西向等地). 散居地: 江苏省无锡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 丁氏宗谱.
浏览:0
华圻丁氏宗谱[2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 公元2014年. 20册:人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丁公. 始祖(1世): (宋) 丁浩,字德溢,行一. 爱梁溪(旧为无锡别称)山水之胜遂家焉. 华圻始迁祖(5世): (明) 丁通,字道洪,行二. 为浩公5世孙. 通公下四子为四大派祖(6世): 丁明溢,字盈之,行一(后裔居郑家桥,假山头等地 ). 丁明沂,字盈如,行二(后裔居长腰山,马塔滨等地). 丁明(氵 彡) ,字盈若,行三(后裔居四堡香花桥,沿漕等地). 丁明泗,字盈己,行四(后裔居前向,西向等地). 散居地: 江苏省无锡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 丁氏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