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濡须之战
背景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率军夺取刘璋控制的益州地区(今四川大部、重庆大部地区)。控制长江下游地区的孙权对荆州地区(今河南南部、湖北大部和湖南大部地区)觊觎已久,而当时刘备控制着荆州大部分地区(刘备控制今天湖北大部、湖南大部地区)遂趁刘备率军入蜀,派军队攻取桂阳、长沙、零陵三郡(都在今湖南地区),并与刘备留在荆州的将领关羽(当时负责守备刘备所控制的湖北、湖南地区)
相持。刘备率军支援关羽,益州相对空虚。
建安二十年(215年),张鲁(当时控制汉中地区的军阀)投降了曹操,曹操控制汉中后,直接威胁刘备的益州地区。刘备害怕失去益州而派使者向孙权求和以湘水为界,重新分配两国所领的荆州各郡。孙权和刘备和解后,孙权就趁机会于当年八月领兵进攻合肥,因为曹魏对合肥的坚守而不能胜,最终受到合肥的瘟疫影响而撤军。
建安二十年(215年)十二月,曹操在接受张鲁投降后,并未率主力进攻益州,而是率主力回到邺城(今河北临漳)。得知孙权进攻合肥后,曹操决定率军讨伐孙权。
战前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冬十月,已进封魏王的曹操整训好了军队。于是,曹操率军进攻孙权。当年十一月,曹操到达谯(今安徽北部地区)。曹操准备从淮南进军,经过广陵一带(今江苏扬州),进攻孙权的统治中心区域建业(今江苏南京)。
在正面军事进攻的同时,曹操还想方设法扰动孙权后方。曹操以官位煽动鄱阳人尤突及费栈等山越造反,丹杨郡的陵阳、始安及泾县三县都起事响应,响应者达到数万人以上,但因贺齐与陆逊领兵击败尤突,平定余党及三县,曹操策动山越作乱失败。而且贺齐和陆逊从中精兵及强者数万人,并补充加入到孙权军进行作战。
得知曹操进攻意图后,孙权意识到长江会成为交战重点区域,尤其是濡须坞一带江面。曹操大军到达战场前,孙权部下庐江太守吕蒙已开始加固濡须坞防线,为孙权留下了运输和撤退路线。孙权自己率军前往郝谿一带构筑城池,防备曹操。
而曹操也将合肥要塞经营为前线阵地,与征东将军张辽屯兵,又命徐州刺史臧霸和青州刺史孙观调他们的青州兵来战场。同时,曹操命令在长江上编练水军,准备渡江进攻孙权。
战起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正月,曹操到达居巢,检阅水军,准备亲率水军进攻孙权。当时,合肥一带的严重瘟疫还在持续,曹操军染上疫病,司马朗亲自巡视士兵病情,给士兵们医药,自己却感染了疾病而病死。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二月,曹操率军屯郝谿开始发动进攻,正在筑城的孙权军被军队曹操先锋部队逼攻,因而往后后退。曹操军继续前进,连日暴雨,曹操军到了濡须坞一带,但江水大涨,曹操军被迫撤退。
激战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三月,曹操亲率水军进入长江,在向濡须坞推进。同时,孙权则以吕蒙为督军,与蒋钦并为大军总指挥,命令中郎将凌统、中郎将徐盛等率军参战。
吕蒙率军据守之前所建造的濡须坞,并在坞上设置一万张强弩,防备曹操大军。曹操率大军尝试进攻横江,徐盛和诸将前去抵抗曹军时所乘的蒙冲因大风而被吹到曹操大军岸边,诸将都恐惧不敢出击,唯有徐盛率所领自己的士兵突击上岸杀进曹军大阵,敌人受到徐盛大杀伤全军披靡败走。徐盛待到风势停了,才返回大本营而受到孙权大称赞。吕蒙趁著曹军先锋屯扎没有完成之前,乘势发动攻击将曹操大军击破,曹操因此率大军撤退。之后周泰再次对曹操进行攻击,把曹操再次击退。在激战中,曹操的青州刺史孙观阵亡,曹操暂时放弃进攻。
战局不如曹操预料的乐观,于是他渡河设立大量营寨,准备长期作战;命伏波将军夏侯惇都督二十六军留居巢。双方形成对峙。一说在此时的对峙中,曹操军曾派军过江与孙权激战,一度夺取濡须,但无法扩大战果,在孙权军的反击下被迫撤出,双方依然沿长江对峙。
之后,面对越来越多的曹操军,孙权命诸将维持防线,曹军不能破,双方依旧对峙。双方对峙时,孙权做好防疫工作,而瘟疫继续在曹操军中蔓延,局势转向孙权方。曹操因为损失惨重,知道自己短时间内不可能夺取濡须,消灭孙权。在设置留守部队后,曹操率军撤退。
结束
孙权褒赏晋升部下,之后派都尉徐详向曹操诈降,以谋略进行休战,第二次濡须之战结束。在数年内曹操都无法打败孙权,所以相信并答应孙权,约誓重新恢复孙策时期和曹操的联姻友好关系。孙权以周泰为濡须督,督朱然、徐盛等屯濡须坞,并在濡须坞大开宴席慰劳部下。
后续
在孙曹联姻后,双方沿长江对峙。后来,曹魏再度南侵,双方爆发第三次濡须之战,最终曹魏军无功而返。孙吴维持了长期的独立地位,直到晋朝派军南下,统一三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