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

(战国)

魏国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属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自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前344年称王、至前225年为秦国所灭,一共一百七十九年。它的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

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361年(一说:公元前339年)魏侯罂(即后来的魏惠王)从安邑(一说:魏县)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秦王政即位后,对魏国的压力不断加大。于公元前225年,秦国将军王贲用水计攻破大梁,魏国灭亡。

魏国简介资料
公元前403年
魏国 (战国)
安邑(山西夏县西北)、大梁(河南开封)
公元前225年
侯爵,前344年称王
魏国相关文献
魏国公-韩琦
魏国公-韩琦,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
查看全文
战国魏国历代国君简介战国魏国国君列表及年表
战国魏国历代国君简介战国魏国国君列表及年表,魏国历代国君列表1魏文侯魏斯前445年—前396年50前403年被周威烈
查看全文
魏国公廉希宪
魏国公廉希宪,廉希宪(1231年6月26日―1280年12月12日),一名忻都,字善甫,号野云
查看全文
魏国
参看芮国分封制司马迁.魏世家.史记.西汉.
查看全文
魏国
历史起源魏国的先祖是周文王之子毕公高,周武王牧野东征之后,他被封在毕,后代于是就以毕为氏。毕国亡国后,毕公高的后代毕万逃到晋国,为晋献公作大夫,出征居车右,立有战功,被封到魏,立为“魏氏”,日后逐渐发展为晋国六卿之一。晋献公死后,四子争位,是时毕万之子魏犨随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后,重耳返国立为晋文公,而令魏犨为大夫,是为魏武子,魏渐强。春秋末年,晋阳之战发生,魏桓子、韩康子本为智伯部下,却又倒戈,与赵氏共灭智伯,并瓜分其所有领地,从此晋国赵、魏、韩三卿独霸。建国公元前403年,晋国的魏斯、赵籍、韩虔三大夫,获得了周朝官方承认,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脱离晋国,并将晋国领地瓜分,晋只剩绛城与曲沃两处,史称“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魏、韩、赵共废晋静公为家人而分其地。崛起魏国的国力在头两位君主魏文侯及魏武侯之时达至顶峰。魏文侯尊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为师,命乐羊为将攻取中山...
查看全文
魏国相关标签
战国时期国家
周代诸侯国
山西历史政权
魏国
河北历史政权
周代姬姓诸侯
陕西历史政权
河南历史政权
战国七雄
古政权(中国)
家族谱大览
魏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24[1844]四修. 存5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仅残存卷3-5, 及部分卷9. 且多处破损严重,难以阅读. 谱内9世以上资料全缺. 西股支下派祖(10世) : 魏宝 ; 魏珠 ; 魏壁 ; 魏国 ; 魏瑶 ; 魏玖. 东股支下派祖(10世) : 魏槐 ; 魏顼 ; 魏昂 ; 魏升 ; 魏时 ; 魏杲 ; 魏崇 ; 魏昶. 字派似为(11-15世) : 文应运生才. 散居地 : 安徽省桐城县, 怀宁县, 庐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魏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24[1844]四修. 存5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仅残存卷3-5, 及部分卷9. 且多处破损严重,难以阅读. 谱内9世以上资料全缺. 西股支下派祖(10世) : 魏宝 ; 魏珠 ; 魏壁 ; 魏国 ; 魏瑶 ; 魏玖. 东股支下派祖(10世) : 魏槐 ; 魏顼 ; 魏昂 ; 魏升 ; 魏时 ; 魏杲 ; 魏崇 ; 魏昶. 字派似为(11-15世) : 文应运生才. 散居地 : 安徽省桐城县, 怀宁县, 庐江县等地.
浏览:0
魏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24[1844]四修. 存5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仅残存卷3-5, 及部分卷9. 且多处破损严重,难以阅读. 谱内9世以上资料全缺. 西股支下派祖(10世) : 魏宝 ; 魏珠 ; 魏壁 ; 魏国 ; 魏瑶 ; 魏玖. 东股支下派祖(10世) : 魏槐 ; 魏顼 ; 魏昂 ; 魏升 ; 魏时 ; 魏杲 ; 魏崇 ; 魏昶. 字派似为(11-15世) : 文应运生才. 散居地 : 安徽省桐城县, 怀宁县, 庐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魏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24[1844]四修. 存5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仅残存卷3-5, 及部分卷9. 且多处破损严重,难以阅读. 谱内9世以上资料全缺. 西股支下派祖(10世) : 魏宝 ; 魏珠 ; 魏壁 ; 魏国 ; 魏瑶 ; 魏玖. 东股支下派祖(10世) : 魏槐 ; 魏顼 ; 魏昂 ; 魏升 ; 魏时 ; 魏杲 ; 魏崇 ; 魏昶. 字派似为(11-15世) : 文应运生才. 散居地 : 安徽省桐城县, 怀宁县, 庐江县等地.
浏览:0
魏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24[1844]四修. 存5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仅残存卷3-5, 及部分卷9. 且多处破损严重,难以阅读. 谱内9世以上资料全缺. 西股支下派祖(10世) : 魏宝 ; 魏珠 ; 魏壁 ; 魏国 ; 魏瑶 ; 魏玖. 东股支下派祖(10世) : 魏槐 ; 魏顼 ; 魏昂 ; 魏升 ; 魏时 ; 魏杲 ; 魏崇 ; 魏昶. 字派似为(11-15世) : 文应运生才. 散居地 : 安徽省桐城县, 怀宁县, 庐江县等地.
浏览:0
魏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24[1844]四修. 存5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仅残存卷3-5, 及部分卷9. 且多处破损严重,难以阅读. 谱内9世以上资料全缺. 西股支下派祖(10世) : 魏宝 ; 魏珠 ; 魏壁 ; 魏国 ; 魏瑶 ; 魏玖. 东股支下派祖(10世) : 魏槐 ; 魏顼 ; 魏昂 ; 魏升 ; 魏时 ; 魏杲 ; 魏崇 ; 魏昶. 字派似为(11-15世) : 文应运生才. 散居地 : 安徽省桐城县, 怀宁县, 庐江县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