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
历史
起源
魏国的先祖是周文王之子毕公高,周武王牧野东征之后,他被封在毕 ,后代于是就以毕为氏 。毕国亡国后,毕公高的后代毕万逃到晋国,为晋献公作大夫,出征居车右,立有战功,被封到魏 ,立为“魏氏” ,日后逐渐发展为晋国六卿之一。晋献公死后,四子争位,是时毕万之子魏犨随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后,重耳返国立为晋文公,而令魏犨为大夫,是为魏武子 ,魏渐强。春秋末年,晋阳之战发生,魏桓子、韩康子本为智伯部下,却又倒戈,与赵氏共灭智伯,并瓜分其所有领地 ,从此晋国赵、魏、韩三卿独霸。
建国
公元前403年,晋国的魏斯、赵籍、韩虔三大夫,获得了周朝官方承认,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 ,脱离晋国,并将晋国领地瓜分,晋只剩绛城与曲沃两处,史称“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魏、韩、赵共废晋静公为家人而分其地。
崛起
魏国的国力在头两位君主魏文侯及魏武侯之时达至顶峰。魏文侯尊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为师 ,命乐羊为将攻取中山国 ,西门豹为邺县令 ,又任用李悝进行变法,“尽地力之教” ,巩固了经济。李悝还撰写了中国古代第一部成文法典《法经》,但今天现仅存篇目,内容已经失传。前413年至公元前409年,魏国连年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魏国在此设立西河郡,吴起为西河郡守 (见河西之战)。公元前408年魏国向赵国借道攻取中山国,于前406年消灭。公元前405年至公元前404年,魏国联合赵国、韩国救援田会,进攻齐国,掠入齐长城,俘虏了齐康公。公元前400年和公元前391年,三晋联军又多次击败楚国,夺取了不少土地。魏国盛极一时。
衰落
战国中期,魏国仍然强大,但是齐国、秦国等国的崛起对其形成了威胁。到第三位君主魏惠王魏罃即位时,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包括在黄河开发灌溉计划。但与此同时,魏国的国力却正慢慢的消退,由于这段时期的魏国不断东侵,其在东方的优势在一系列战争中多次受挫,在公元前353年的桂陵之战和公元前341年的马陵之战中两败于齐国。然而,公元前343年魏惠王召集逢泽之会,率诸侯朝见周天子显王扁,仍具有相当威望。公元前330年,魏惠王后五年,在西方,经过商鞅变法从而逐渐强盛起来的秦国夺取了河西地区(一个位于现在陕西东部与山西边界,黄河西岸的畜牧和战略要地),首都安邑(山西夏县)完全暴露,只好把都城迁都大梁 (河南开封东南),从此又称为梁国,此后更是不断受到秦国的侵略。公元前334年魏惠王与齐威王相互称王 。
合纵
公元前323年,魏国犀首之官公孙衍发起了魏、赵、韩、燕、中山五国相王,以求合纵反秦,结果失败。在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中,秦军击败了魏国和韩国联军,两国此后再也没有力量单独向秦国发起挑战。之后由于秦国不断的压迫,局势越来越严峻。这时,公子无忌出现,并于公元前247年与其他五国联军,对秦国的侵攻军迎头痛击。公子无忌封爵为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不过,战后魏王对信陵君开始猜疑,更兼秦人又使用反间计,使魏王免去信陵君的要职。于是信陵终日借酒浇愁,并含屈而终。信陵死后,魏国无力抗秦,国土被秦国慢慢侵夺。
灭亡
秦王政即位后,对魏国的压力不断加大。于公元前225年,秦国将军王贲用水计攻破大梁,魏国灭亡。
魏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魏氏领袖
魏国君主
魏文侯、武侯及惠王在位年从杨宽《战国史》考证
魏国世系
人物
将领
公叔痤
新垣衍
晋鄙
芒卯
卫庆
公孙喜
庞涓
谋臣
任章
翟璜
李悝
田?
惠施
公孙衍
张仪
翟强
魏齐
范座
孔斌
孙臣
颜恩
须贾
缩高
侯嬴
箭手
更羸
公子
魏无忌
其他
段干崇
朱亥
参看与相关条目
《竹书纪年》
战国历史年表
战国人物列表
战国战役列表
注释
^ 魏国迁都大梁的时间史书普遍有两种看法:《史记》和《资治通鉴》认为是魏惠王31年(公元前339年),《竹书纪年》认为是魏惠王9年(公元前361年)。
^ 《史记·魏世家》记载:“安邑近秦,于是徙都大梁。”但有学者考证公元前430年魏文侯把都城从安邑迁都洹水(今河北魏县)。颜师古在《汉书·地理志》中引文颖注云:“毕万封魏,今河东、河北县,后为秦逼,徙都今魏郡魏县”。南宋郑樵《通志·都邑略》言:“魏都魏地,迁于大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