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昭陵六骏

昭陵六骏

昭陵六骏是指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05厘米、高170厘米,厚30厘米、重约2.5吨。“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䯄、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阎立德之弟),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昭陵六骏相关文献
昭陵六骏中,为什么这匹马排首位?
昭陵六骏中,为什么这匹马排首位?,听说过“昭陵六骏”的人很多,但知道其详细情况的却很少。“昭陵六骏”,是指唐太
查看全文
李世民墓昭陵六骏是哪六匹马?昭陵六骏的传说
李世民墓昭陵六骏是哪六匹马?昭陵六骏的传说,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人们只知道他在临死之前曾摒却众人,单独把太子李治留
查看全文
昭陵六骏中隐含的惊天秘密
说道“昭陵六骏”或许很多人陌生,但说道唐太宗,或许大家就都知道了,“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而“六骏”是唐太宗征战时所骑过的六匹骏马,然“昭陵六骏”就是唐太宗昭陵北司马门内的六块大型浮雕石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昭陵六骏”分别是什么:一:“特勒骠”原为东面第一骏,系李世民平定宋金刚时所乘。据说此马毛色黄中带白,嘴角微黑。浮雕中特勒骠左侧两腿抬起,右侧两腿着地,一侧腿同起同落的对侧步,是经过严格训练才能达到的仪仗步法,此马可谓训练有素。该雕刻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二:“青骓”为东面第二骏,是李世民征战洛阳虎牢关时的坐骑。石刻中的青骓作奔驰状,雕刻上青骓鬃尾翻飞,四蹄横成了一线,马身中了五箭,均在冲锋时被迎面射中,但多射在马身后部,由此可见骏马飞奔的速度之快。该雕刻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三:“什伐赤”为东面第三骏,也是李世民征战虎牢关时乘骑的战马。浮雕上什伐赤的姿态与青骓相...
查看全文
昭陵六骏
飒露紫、拳毛䯄流入海外这组石刻分别表现了唐太宗在开国重大战役中的所乘战马的英姿。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䯄于1918年出借到美国,后为实业家EldridgeR.Johnson购得,并捐献给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现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块曾被打碎装箱,盗运时被截获,现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罗振玉在其著作《石交录》中记载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令文物商人将昭陵六骏运往洹上村,文物商因石体重大不便,先将飒露紫、拳毛䯄二石剖而运之。袁克文“怒估人之剖石也,斥不受。”产地来源李渊早在太原起兵时,就竭尽全力搜集良马以装备军骑,并不得不称臣于突厥以求“胡马”。始毕可汗为此派人送马2000匹到太原供李渊选择,这才为李渊进军长安莫定了物质基础。此后,在征服北方群雄的一系列战役中,唐朝特别注重骑兵攻击战术和不断补充马匹需求的重要性,依赖大批战马流动作战。据考证,初唐获取马匹主要有四条渠道;一是外域贡马,从618
查看全文
“昭陵六骏”的前世今生
唐太宗忆爱马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22.5公里的九嵕(zōng)山。墓旁祭殿两侧有庑廊,“昭陵六骏”石刻就列置其中。 唐太宗李世民打天下时,每战必乘骏马冲锋陷阵。在两军对垒中,他常亲率精骑冲击敌方战阵,每每穿阵而过
查看全文
昭陵六骏相关标签
西安碑林博物馆
名马
中国六大
唐朝文物
中国雕塑作品
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唐朝艺术作品
家族谱大览
江阴六氏宗谱 [6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侯城书屋, 清光绪22[1896]. 8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纽约 :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江阴始迁祖 : (明) 六郎,字佚. 散居地 : 江苏省江阴县等地.
浏览:0
南关尹氏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明经堂, 清宣统3[1911]. 18册 : 世系表. 南派始祖 : 尹濯(晋封鄱阳侯). 茶陵火田始祖 : (宋) 尹雄飞. 南关十大房始迁祖 : (宋) 尹昭. 散居地 : 湖南省茶陵县等地. 版心题 : 南关尹氏六修族谱.
浏览:100
南关尹氏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明经堂, 清宣统3[1911]. 18册 : 世系表. 南派始祖 : 尹濯(晋封鄱阳侯). 茶陵火田始祖 : (宋) 尹雄飞. 南关十大房始迁祖 : (宋) 尹昭. 散居地 : 湖南省茶陵县等地. 版心题 : 南关尹氏六修族谱.
浏览:100
韩氏宗谱 [20卷,首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云堂, 公元1993年. 28册:插图, 肖像, 世系表. 浠水始迁祖(1世): (元明之际) 韩兴宗,字莲荣(大份, 由黄梅两河口迁浠川) ; 韩兴祖,字莲盛(二份, 与兄兴宗同迁) ; 韩兴再,原名再一,字国安,号殿邦(三份, 与弟兴盛由豫章迁蕲邑南乡). 兴宗公派下支祖(3世): (明) 韩正锵,原名锵,字金声 ; 韩正巨,原名巨,字纲 ; 韩正烈,字登鳌. 正锵公派下支祖(9世): (明) 韩文实,原名锵,字金声 ; 韩文科,原名巨,字纲 ; 韩文相. 正巨公派下支祖(9世): (明) 韩文正,字光才. 正烈公派下支祖(9世): (清) 韩文林,字作舟,号方之,亦号典章. 兴祖公派下支祖(3世): (明) 韩正昌,原名蒙昌,字炽甫 ; 韩正一,原名贞一,字元道 ; 韩正八. 正昌公派下支祖(9世): (明) 韩文周,字希周. 正一公派下支祖(6世): (明) 韩世德,原名尚礼,字耀文 ; 韩世月. 正八公派下支祖(6世): (明) 韩世正 ; 韩世廖. 兴再公派下支祖(3世): (明) 韩正五,原名太五,字焕彩 ; 韩正六,原名太六,字焕文(传2世后止) ; 韩正阳,原名太十一,字焕然. 正五公派下支祖(6世): (明) 韩世富,原名继富,字巨万 ; 韩世营,原名季营,字巨富. 正阳公派下支祖(6世): (明) 韩世成, 原名季成,字巨卿 ; 韩世祥. 世派: 兴启正大 永世长春 文继一盛 华国振家 声清荣显 裕厚光昌 和顺明德 以保寿康 福禄常有 功业流芳 普天同庆 齐(旗)胜辉扬. 散居地: 湖北省浠水县, 麻城县, 及安徽省金寨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韩氏宗谱 [20卷,首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云堂, 公元1993年. 28册:插图, 肖像, 世系表. 浠水始迁祖(1世): (元明之际) 韩兴宗,字莲荣(大份, 由黄梅两河口迁浠川) ; 韩兴祖,字莲盛(二份, 与兄兴宗同迁) ; 韩兴再,原名再一,字国安,号殿邦(三份, 与弟兴盛由豫章迁蕲邑南乡). 兴宗公派下支祖(3世): (明) 韩正锵,原名锵,字金声 ; 韩正巨,原名巨,字纲 ; 韩正烈,字登鳌. 正锵公派下支祖(9世): (明) 韩文实,原名锵,字金声 ; 韩文科,原名巨,字纲 ; 韩文相. 正巨公派下支祖(9世): (明) 韩文正,字光才. 正烈公派下支祖(9世): (清) 韩文林,字作舟,号方之,亦号典章. 兴祖公派下支祖(3世): (明) 韩正昌,原名蒙昌,字炽甫 ; 韩正一,原名贞一,字元道 ; 韩正八. 正昌公派下支祖(9世): (明) 韩文周,字希周. 正一公派下支祖(6世): (明) 韩世德,原名尚礼,字耀文 ; 韩世月. 正八公派下支祖(6世): (明) 韩世正 ; 韩世廖. 兴再公派下支祖(3世): (明) 韩正五,原名太五,字焕彩 ; 韩正六,原名太六,字焕文(传2世后止) ; 韩正阳,原名太十一,字焕然. 正五公派下支祖(6世): (明) 韩世富,原名继富,字巨万 ; 韩世营,原名季营,字巨富. 正阳公派下支祖(6世): (明) 韩世成, 原名季成,字巨卿 ; 韩世祥. 世派: 兴启正大 永世长春 文继一盛 华国振家 声清荣显 裕厚光昌 和顺明德 以保寿康 福禄常有 功业流芳 普天同庆 齐(旗)胜辉扬. 散居地: 湖北省浠水县, 麻城县, 及安徽省金寨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韩氏宗谱 [20卷,首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云堂, 公元1993年. 28册:插图, 肖像, 世系表. 浠水始迁祖(1世): (元明之际) 韩兴宗,字莲荣(大份, 由黄梅两河口迁浠川) ; 韩兴祖,字莲盛(二份, 与兄兴宗同迁) ; 韩兴再,原名再一,字国安,号殿邦(三份, 与弟兴盛由豫章迁蕲邑南乡). 兴宗公派下支祖(3世): (明) 韩正锵,原名锵,字金声 ; 韩正巨,原名巨,字纲 ; 韩正烈,字登鳌. 正锵公派下支祖(9世): (明) 韩文实,原名锵,字金声 ; 韩文科,原名巨,字纲 ; 韩文相. 正巨公派下支祖(9世): (明) 韩文正,字光才. 正烈公派下支祖(9世): (清) 韩文林,字作舟,号方之,亦号典章. 兴祖公派下支祖(3世): (明) 韩正昌,原名蒙昌,字炽甫 ; 韩正一,原名贞一,字元道 ; 韩正八. 正昌公派下支祖(9世): (明) 韩文周,字希周. 正一公派下支祖(6世): (明) 韩世德,原名尚礼,字耀文 ; 韩世月. 正八公派下支祖(6世): (明) 韩世正 ; 韩世廖. 兴再公派下支祖(3世): (明) 韩正五,原名太五,字焕彩 ; 韩正六,原名太六,字焕文(传2世后止) ; 韩正阳,原名太十一,字焕然. 正五公派下支祖(6世): (明) 韩世富,原名继富,字巨万 ; 韩世营,原名季营,字巨富. 正阳公派下支祖(6世): (明) 韩世成, 原名季成,字巨卿 ; 韩世祥. 世派: 兴启正大 永世长春 文继一盛 华国振家 声清荣显 裕厚光昌 和顺明德 以保寿康 福禄常有 功业流芳 普天同庆 齐(旗)胜辉扬. 散居地: 湖北省浠水县, 麻城县, 及安徽省金寨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