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昭陵六骏中,为什么这匹马排首位?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902
转发:0
评论:0
昭陵六骏中,为什么这匹马排首位?,听说过“昭陵六骏”的人很多,但知道其详细情况的却很少。“昭陵六骏”,是指唐太
  听说过“昭陵六骏”的人很多,但知道其详细情况的却很少。“昭陵六骏”,是指唐太宗 李世民的昭陵祭坛前,东西两侧六块骏马青石浮雕。

  在千古帝王中,李世民对自己的战功是很自负的,毛主席也称赞他为“最能打仗的帝王”。为了自诩驰骋疆场骑射的生活,他在修建自己陵墓时,就命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青石凿刻了生前骑过的六匹战马的浮雕,以歌颂自己南征北战的武功。

  它们既象征唐太宗所经历的最主要六大战役,同时也是表彰他在唐王朝创建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

  六骏中,排在东侧的是特勒骠(tè lè biāo)、青骓(qīng zhuī)、什伐赤;排在西侧的是飒露紫、拳毛騧(quán máo guā)、白蹄乌。

  六骏中,排在东西两侧首位的为何是特勒骠和飒露紫呢,而特勒骠更是位居六骏之首?

  先说东侧第二骏青骓。这是一匹苍白杂色骏马,为李世民平定窦建德时所乘。此马快如闪电,虎牢关战役中,李世民骑上青骓马,亲率精锐骑兵直入敌阵20余里,打跨窦建德十几万大军。

  一场大战下来,青骓身中五箭(前边一箭,后面四箭),都是迎面射来的,足见它奔跑起来迅猛异常。虎牢关大捷,是唐王朝统一战争中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东侧第三骏什伐赤,这是一匹来自西域的汗血宝马,是李世民在洛阳虎牢关与王世充、窦建德作战时的又一匹坐骑。石刻上的什伐赤马,凌空飞奔,身中五箭,都在马的臀部。

  再说西侧第二骏拳毛騧(quán máo guā),这个名字很难读。拳毛騧,为李世民平定刘黑闼时的坐骑。

  石刻上的拳毛騧身中9箭,是六骏里中箭最多的,也说明战斗很激烈。这场战争结束后,唐王朝统一中国的大业便宣告完成了。

  西侧第三骏是白蹄乌。这是一匹纯黑色、四蹄俱白的骏马,为李世民平定薛仁杲时所乘。在争夺关中时,李世民骑着白蹄乌身先士卒,一昼夜奔驰200余里,迫使薛仁杲投降。

  位于西侧首位的则是飒露紫。它是李世民东征洛阳,铲平王世充势力时的坐骑,前胸中一箭。

  与其它五骏不同的是,六骏中惟这件作品附刻人物。作品中,牵着战马正在拨箭的人叫丘行恭。

  在洛阳邙山一战中,骑着飒露紫的李世民杀得性起,却与后方失去联系,被敌人团团包围。敌兵一箭射中“飒露紫”前胸。危急关头,丘行恭赶到,回身张弓四剑,逼退敌人。然后,丘行恭跳下马来,给飒露紫拨箭,并且把自己的坐骑让给李世民,两人突围而归。

  李世民为了表彰丘行恭拼死护驾的战功,特命将拔箭的情形刻于石屏上。所以,“飒露紫”既有表现李世民一生战功的含意,还有树立军人楷模的内涵,用意更为深刻,从而置于西侧之首。

  而位于东侧首位的特勒骠,为李世民平定宋金刚时所乘坐骑。李世民骑着“特勒骠”,曾一昼夜间急追二百多里地,交战数十回合,连打八次硬仗,立下功绩。这次追歼中,李世民一连两天水米未进,三天人没解甲,马没卸鞍。

  李世民也凭借这一役,收复大唐王业发祥地——太原和河东失地。

  因为作战的时候,此马凭借卓越的奔跑能力和罕见的勇气,七次令李世民化险为夷。这也成为他位居六骏之首的重要原因。

  从昭陵六骏的浮雕内容来看,特勒骠是六骏中除白蹄乌外唯一没有中箭的。从所立功勋和战役的重要性来看,特勒骠位居六骏之首,也就不难理解了。

  昭陵六骏,是极为珍贵的国宝级文物。可惜,其中的两骏“飒露紫”和“拳毛騧”,被我国的古董商卢芹斋,于1914年以12.5万美元价格卖给了一个叫毕士博的美国人,现存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过了4年,毕士博又来图谋另外4尊浮雕时,被自发的中国百姓阻拦,“四骏”因此留在了国内,现为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昭陵六骏
飒露紫、拳毛䯄流入海外这组石刻分别表现了唐太宗在开国重大战役中的所乘战马的英姿。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䯄于1918年出借到美国,后为实业家EldridgeR.Johnson购得,并捐献给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现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块曾被打碎装箱,盗运时被截获,现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罗振玉在其著作《石交录》中记载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令文物商人将昭陵六骏运往洹上村,文物商因石体重大不便,先将飒露紫、拳毛䯄二石剖而运之。袁克文“怒估人之剖石也,斥不受。”产地来源李渊早在太原起兵时,就竭尽全力搜集良马以装备军骑,并不得不称臣于突厥以求“胡马”。始毕可汗为此派人送马2000匹到太原供李渊选择,这才为李渊进军长安莫定了物质基础。此后,在征服北方群雄的一系列战役中,唐朝特别注重骑兵攻击战术和不断补充马匹需求的重要性,依赖大批战马流动作战。据考证,初唐获取马匹主要有四条渠道;一是外域贡马,从618
· 李世民墓昭陵六骏是哪六匹马?昭陵六骏的传说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人们只知道他在临死之前曾摒却众人,单独把太子李治留下,让李治一定要把自己珍爱的王羲之的兰亭真迹带入自己的墓中,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曾遗命雕刻6匹骏马来装饰自己的陵墓。昭陵的6匹骏马分别是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青骓、什伐赤、拳毛纏。白蹄乌是一匹有四只白蹄的纯黑色战马。在薛仁杲军受重创的情况下,唐太宗没有听从舅父窦轨的再三阻拦,决计一鼓作气,全歼薛军。于是他催动白蹄乌,身先士卒,衔尾直追,一昼夜奔驰了200多里,包围了折姪城,迫使薛仁杲率残部投降。在黄土高原上,白蹄乌昂首怒目,四蹄腾空,鬃鬣迎风,后因长途疾驰力竭而死。特勒骠为毛色黄里透白的战马。公元619年,在与宋金刚作战中,唐太宗乘骑特勒骠猛插敌后,迫使宋军阵营大乱,溃不成军,向北逃窜而去,唐军收复了太原及山西大片土地。飒露紫为纯紫色。在与王世充的军队对阵之际,为了刺探敌阵的虚实,唐太宗骑着飒露紫,率领10余名精锐...
· 昭陵六骏中隐含的惊天秘密
说道“昭陵六骏”或许很多人陌生,但说道唐太宗,或许大家就都知道了,“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而“六骏”是唐太宗征战时所骑过的六匹骏马,然“昭陵六骏”就是唐太宗昭陵北司马门内的六块大型浮雕石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昭陵六骏”分别是什么:一:“特勒骠”原为东面第一骏,系李世民平定宋金刚时所乘。据说此马毛色黄中带白,嘴角微黑。浮雕中特勒骠左侧两腿抬起,右侧两腿着地,一侧腿同起同落的对侧步,是经过严格训练才能达到的仪仗步法,此马可谓训练有素。该雕刻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二:“青骓”为东面第二骏,是李世民征战洛阳虎牢关时的坐骑。石刻中的青骓作奔驰状,雕刻上青骓鬃尾翻飞,四蹄横成了一线,马身中了五箭,均在冲锋时被迎面射中,但多射在马身后部,由此可见骏马飞奔的速度之快。该雕刻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三:“什伐赤”为东面第三骏,也是李世民征战虎牢关时乘骑的战马。浮雕上什伐赤的姿态与青骓相...
· “昭陵六骏”的前世今生
唐太宗忆爱马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22.5公里的九嵕(zōng)山。墓旁祭殿两侧有庑廊,“昭陵六骏”石刻就列置其中。唐太宗李世民打天下时,每战必乘骏马冲锋陷阵。在两军对垒中,他常亲率精骑冲击敌方战阵,每每穿阵而过,谓之“贯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世民是在马上得的天下。“六骏”原型,是唐太宗李世民在618年至622年五年间转战南北时所乘过的六匹战马,它们都曾伴随李世民在战场上纵横驰骋。白居易诗中曾云:“太宗旨在振王业,王业艰辛告子孙”,为了告诫子孙创业的艰辛,同时也对与他相依为命的六匹骏马的怀念,李世民在贞观十年(636年)兴建昭陵时下诏,将“朕所乘戎马,济朕于难者,刊名镌为真形,置之左右。”世间传说,唐太宗令画家阎立本先把“六骏”形象画出,然后令工艺家阎立德刻在石屏上,置于昭陵北麓祭坛之内。他还为每一匹战马赐名作诗,记述它们的战功和风采。史传唐太宗还令...
· 李世民为何用六匹骏马装饰昭陵?
在陕西关中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皇陵就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昭陵。在昭陵北麓的祭坛之内,有史称“昭陵六骏”的骏马浮雕石刻。其艺术手法简洁浑厚,刻工精湛,具有非常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是唐代石刻中最杰出的艺术作品之一,鲁迅先生也曾赞扬它“前无古人”。虽然此雕刻极为珍贵,但是一个大唐皇帝为什么要用骏马浮雕,而不用龙浮雕来装饰他的皇陵呢?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六骏”。“六骏”指的就是在李世民开辟大唐基业的重要战役中陪伴他立下赫赫战功的六匹骏马,即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青骓、什伐赤、拳毛龋。“白蹄乌”是雕刻于西面的第三骏,它全身纯黑色,四蹄洁白,是李世民平定薛仁杲时所乘。武德元年(618),唐军初占关中,根基未稳,占据陇西的薛举、薛仁杲父子便率军大举进攻,誓与唐军争夺关中。在对峙了一段时间后,李世民瞅准战机,用少量兵力牵制敌军,自己亲率主力直捣敌军后方,使薛仁杲的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