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中子散射

中子散射

(技术)

中子散射技术利用中子散射方法研究物质的静态结构及物质的微观动力学性质。中子具备不带电、穿透力强、可鉴别同位素、较之X射线对轻元素灵敏、具有磁矩等优点,因此中子散射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从原子和分子尺度上研究物质结构和动态特性的表征手段,在多学科交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子散射简介资料
中子散射技术利用中子散射方法研究物质的静态结构及物质的微观动力学性质
中子散射相关文献
中子
中子的发现1920年,欧内斯特·卢瑟福首先提出了中子存在的可能性。卢瑟福假设,一种原子的原子量同其原子序数的差别可以用原子核中存在一种电中性粒子来解释。他认为,这种电中性的粒子是由一个电子环绕一个质子构成。1920年代,当时物理学者公认的原子核模型是原子核由质子构成。但是,当时已经知道一种原子的原子核只带有大概其原子量一半的正电荷。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原子核中有一些电子,中和了质子的电荷。以氮-14核为例:当时认为此原子核由14个质子和7个核外电子构成。因此,它应该带7个正电荷,同时质量数为14。随后兴起的量子力学指出,任何能量也无法把电子这样轻的粒子束缚在像原子核这样小的区域中。1930年,前苏联的维克托·安巴楚勉和迪米特里·伊瓦年科发现原子核不可能由质子和电子组成;有某种中性的粒子存在于原子核中。1931年,德国物理学者瓦尔特·博特和赫伯特·贝克尔发现用钋的高能α粒子轰击铍、硼或锂这些较...
查看全文
散射
单散射和多重散射假若辐射只被一个局部性散射体散射,则称此为单散射。假若许多散射体集中在一起,辐射可能会被散射很多次,称此为多重散射。单散射可以被视为一个随机现象;而多重散射通常是比较命定性的。这是两种散射的主要不同点。由于单独的散射体的位置,相对于辐射路径,通常不会明确的知道。所以,散射结果强烈地依赖于入射轨道参数。对于观测者,散射结果显得相当的随机。移动电子朝着原子核碰撞是一个标准案例。由于不确定性原理,相对于电子的入射路径,原子的确定位置是个未知数,无法准确地测量出来,碰撞后,电子的散射行为是随机的。所以,单散射时常用概率分布来描述在多重散射过程里,经过众多的散射事件,散射作用的随机性很容易会因为平均化而被凐灭不见,辐射的最终路径会显示为强度的命定性(deterministic)分布。光束穿过浓厚大雾是一个标准案例。多重散射可以与扩散类比。在许多状况,两个术语可以替代使用。用来制造多重...
查看全文
中子星
历史上的发现中子星的模型1932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詹姆斯·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因此获得193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列夫·朗道当时正在丹麦著名物理学家波尔那里访问,参加了波尔召集的新发现的中子的讨论。讨论会上,朗道敏锐地推断如果恒星质量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也不会一直塌缩下去,因为电子会被压进氦原子核中,质子和电子将会因引力的作用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子。中子和电子一样,也是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的费米子,因此这些中子在一起产生的“中子简并压”力,可以抗衡引力使得恒星成为密度比白矮星大得多的稳定的中子星。但朗道的想法并没有发表。1934年,美国威尔逊山天文台工作的沃尔特·巴德和弗里茨·兹威基发表文章称,中子简并压力能够支持质量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的恒星,预言中子星的存在。为寻找超新星爆炸的解释,他们提议中子星是超新星爆炸后的产物。超新星是突然出现在天空中的垂死恒星,在出现后的...
查看全文
云中子
参见封神演义普贤真人
查看全文
中子温度
中子能量分布区间快中子能量高于1电子伏特、0.1兆电子伏特或者接近1兆电子伏特,有不同的定义。慢中子能量小于等于0.4电子伏特。超热中子能量在1电子伏特至10电子伏特之间。高热中子能量约0.2电子伏特。热中子能量约0.025电子伏特。冷中子能量约5x10电子伏特至0.025电子伏特。甚冷中子能量约3x10电子伏特至5x10电子伏特。极冷中子能量小于3x10电子伏特。连续区间中子能量从0.01兆电子伏特至25兆电子伏特。共振区间中子能量从1电子伏特至0.01兆电子伏特。低能区间中子能量低于1电子伏特。快中子此处介绍的快中子的动能接近1兆电子伏特(100TJ/kg),速度接近14000千米/秒。将它们命名为快中子可以将其区别于于低能的热中子、以及通常在宇宙射线或者加速器中产生的高能中子。快中子通常有由核反应例如核裂变产生。核聚变反应中产生的中子通常的能量都远大于1兆电子伏特,例如,氘氚核聚变的...
查看全文
中子散射相关标签
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