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唐代 李悟

李悟

(绛王)

绛王李悟(797年?-827年1月10日),原名,唐宪宗第六子,生母不详。

生年不详,从其兄唐穆宗生年推测,当生于795年之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封文安郡王。父亲唐宪宗继位后,于元和元年(806年)进封为绛王(亲王),七年(812年)改名。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唐敬宗为宦官刘克明等人所杀,刘克明矫诏拥立绛王李悟为帝,但旋被拥立文宗的宦官王守澄等率神策军灭,十二月初九,绛王也被王守澄诛杀。

长子李洙在太和八年(834年)封新安郡王,次子李滂封高平郡王。女儿中,仅知姬妾崔氏(793年—865年)生一女封寿安公主,下嫁成德节度使王元逵。崔氏逝世后因此追赠魏国夫人。

李悟简介资料
797 年
李洙、李滂
绛王
827年10月05日
李悟相关文献
顿悟
历史顿悟与渐悟是汉传佛教一个重要的教义争论,在南北朝刘宋时期展开。最早主张顿悟教义者,为东晋支道林。支道林研读《十住经》,认为修行至第七地时,已得无生法忍,诸结顿断,即是顿悟。在七地之前,则是渐修而至。刘宋时,又有竺道生,以《涅槃经》佛性常住不灭的道理,主张顿悟佛性,则一切具足,因此,只有进入十地之后,才能称为顿悟。后世以支道林为小顿悟派,而竺道生为大顿悟派。禅宗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见性”法门,即是主张顿悟。它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从而指导正确的实践而获得成就。藏传佛教藏传佛教著名的拉萨论争,由摩诃衍与莲花戒两位大师展开。摩诃衍主张顿悟,而莲华戒主张修行必有次第。后吐蕃赞普支持莲华戒的论点,将主张顿悟的禅宗逐出西藏。但在大圆满教法与大手印中,仍然可以看到顿悟的思想。研究书目PeterN.Gregory编,冯焕珍等译:《顿与渐:中国思想中通往觉悟的不同法门》(上海:上海古
查看全文
刘悟
简介祖父刘正臣,原名刘客奴。刘悟少有勇力,效力宣武节度使刘逸准麾下,因偷钱致罪,投奔平卢节度使李师古,师古见刘悟,曰:“后必贵,然败吾家者此人也。”授为都知兵马使兼监察御史。师古死后,弟李师道继为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秋,朝廷“下制罪状李师道,令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兵共讨之”,官军挟讨平淮西之声威,发五道兵讨淄青,一路势如破竹。刘悟在潭赵驻营,抵抗田弘正,大将夏侯澄等战死(《资治通鉴》中则说被田弘正所擒),军中谣传刘悟当为帅,李师道疑其背叛。刘悟召集大将曰:“魏博田弘正兵强,出战必败,不出则死。今天子所诛者,司空(指李师道)一人而已,悟与公等皆为所驱迫,使就其死。何如杀其来使,整戈以取郓,立大功,转危亡为富贵耶!”元和十四年(819年)二月,刘悟深夜发动兵变,率兵趋至郓城西门,守门士兵开城门,众兵进城,四处放火。李师道对李师古之妻说:“刘悟反矣”,与子李弘方躲入厕所,被搜出...
查看全文
李鸿章:沉浮中悟出为官之道
图为曾国藩塑像 入仕做官的李鸿章兢兢业业地读书写作,还完成了一本《通鉴》,眼看着这仕途蒸蒸日上,前程无量,没想到他和吕贤基联名的一纸奏章,使他从翰林变成了绿林,从文官变成了武将,转眼就又被打发回战火纷飞的安徽老家去。这从此拉开的人生大幕,对他来说,到底是什么契机、什么转折呢?
查看全文
刘悟
唐朝检校尚书右仆射、将领刘悟简介,刘悟是个怎么样的人?刘悟(735-825),字悟楚,彭城丛亭里(今江苏徐州市)人。唐朝大臣,藩镇将领。 少有用力,为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部将,后生擒李师道,归顺朝廷。唐宪宗以为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义成军节度使,封彭城郡王。 唐穆宗即位,迁检校尚书右仆射,移镇泽潞,以本官同平章事。转拜检校司徒,兼太子太傅,同平章事。宝历元年卒
查看全文
李悟
唐朝绛王李悟简介,李悟代理监国后为什么还会被诛杀?李悟,本名李寮,唐宪宗之子。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封为文安郡王,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进封绛王。 绛王李悟 绛王李悟(?—826年),本名李寮,唐宪宗李纯第六子,母不详。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封文安郡王。元和元年(806年),进封绛王。七年,改名李悟。宝历二年十二月八日,刘克明与苏佐
查看全文
李悟相关标签
李姓
唐朝宗室国王
827年逝世
唐宪宗皇子
唐朝被杀害人物
797年出生
地方政权统治者
1 / 1
家族谱大览
青龍李氏宗譜 [20卷]
原书: 永康市 : 李店村志编纂委员会(国强文印公司印), 2001年重修. 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 : 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迁杭始祖 : (唐) 李文远. 永康祖 : 李德明,字宗仁,行从二. 青龙李店祖 : (宋) 李孟,字克贤,行绣九,改嵩十三 ; 李恭,字克顺,行嵩十四. 李店村 : 古称青龙庄, 后因姓而改.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册4 (卷20) 为墓图及碑文.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册三书衣题 : 李店村志.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宗谱 各支分卷 首上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知堂, 1995年合修(厚义堂梓). 76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合修新派 : 精诚维宿愿 荟萃喜同根 族谊青山好 力期众共尊. 马湾股始祖 : (明) 李穆一. 原籍江右湖口. 与弟穆二公同徙宿松. 龙谿股始祖 : (明) 李玉十. 下有二子 : 李纹菖(居马家坂) ; 李纹显(居清湾). 韭山股始祖 : (清) 李策彰 ; 李策明. 由黄梅迁松. 花园股始祖 : 李一戊. 下有二派 : 李正焘 ; 李正旺. 祝山股一世祖 : 李祜. 为省三公之后. 竹林股始祖 : (宋末) 李元志. 凤车股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兴一. 仲皋公长子. 西源股始祖 : (明初) 李益忠. 自江西浮梁迁松. 洗马股始祖 : (明) 李添二. 由鄱阳徙松. 下有二子 : 李福隆 ; 李福常. 龙井股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应春. 白杨股始祖 : (明) 李丹木. 自江西南康都昌县迁宿松. 鹅湖股始祖 : (宋) 李胜一. 万五公长子. 王李股远祖 : (元明之际) 李德,字醇儒. 德公下三子 : 李应基(留王李冲) ; 李应振(迁西源孙家冲) ; 李应端(迁中山嘴). 大桥股一世祖 : (明) 李布义(自鄱阳迁松) ; 李华卿(自湖口迁松) ; 李万一. 万一公下派祖 : 李旺一(居郭李湾) ; 李旺二(居河西). 散居地 : 安徽省宿松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