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刘悟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8
转发:0
评论:0
简介祖父刘正臣,原名刘客奴。刘悟少有勇力,效力宣武节度使刘逸准麾下,因偷钱致罪,投奔平卢节度使李师古,师古见刘悟,曰:“后必贵,然败吾家者此人也。”授为都知兵马使兼监察御史。师古死后,弟李师道继为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秋,朝廷“下制罪状李师道,令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兵共讨之”,官军挟讨平淮西之声威,发五道兵讨淄青,一路势如破竹。刘悟在潭赵驻营,抵抗田弘正,大将夏侯澄等战死(《资治通鉴》中则说被田弘正所擒),军中谣传刘悟当为帅,李师道疑其背叛。刘悟召集大将曰:“魏博田弘正兵强,出战必败,不出则死。今天子所诛者,司空(指李师道)一人而已,悟与公等皆为所驱迫,使就其死。何如杀其来使,整戈以取郓,立大功,转危亡为富贵耶!”元和十四年(819年)二月,刘悟深夜发动兵变,率兵趋至郓城西门,守门士兵开城门,众兵进城,四处放火。李师道对李师古之妻说:“刘悟反矣”,与子李弘方躲入厕所,被搜出...

简介

祖父刘正臣,原名刘客奴。刘悟少有勇力,效力宣武节度使刘逸准麾下,因偷钱致罪,投奔平卢节度使李师古,师古见刘悟,曰:“后必贵,然败吾家者此人也。”授为都知兵马使兼监察御史。

师古死后,弟李师道继为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秋,朝廷“下制罪状李师道,令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兵共讨之”,官军挟讨平淮西之声威,发五道兵讨淄青,一路势如破竹。刘悟在潭赵驻营,抵抗田弘正,大将夏侯澄等战死(《资治通鉴》中则说被田弘正所擒),军中谣传刘悟当为帅,李师道疑其背叛。刘悟召集大将曰:“魏博田弘正兵强,出战必败,不出则死。今天子所诛者,司空(指李师道)一人而已,悟与公等皆为所驱迫,使就其死。何如杀其来使,整戈以取郓,立大功,转危亡为富贵耶!”

元和十四年(819年)二月,刘悟深夜发动兵变,率兵趋至郓城西门,守门士兵开城门,众兵进城,四处放火。李师道对李师古之妻说:“刘悟反矣”,与子李弘方躲入厕所,被搜出。李师道求见刘悟,兵士不许。刘悟命士兵砍下李师道父子首级,向田弘正投降,朝廷封刘悟为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转任昭义节度使移镇潞州(今山西长治),穆宗时,监军宦官刘承偕多次污辱刘悟,又纵其属下乱法,暗与磁州刺史张汶绑架刘悟,刘悟窥破阴谋,令士兵杀张汶,擅囚刘承偕,后由朝廷出面,下诏流放承偕至远州,刘悟才释出承偕,上表谢恩。事后刘悟加检校司徒及同平章事。

后期刘悟纵恣,割据一方。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九月病卒,被追赠为太尉。其子刘从谏被拥立。

参考书目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四十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刘悟
唐朝检校尚书右仆射、将领刘悟简介,刘悟是个怎么样的人?刘悟(735-825),字悟楚,彭城丛亭里(今江苏徐州市)人。唐朝大臣,藩镇将领。少有用力,为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部将,后生擒李师道,归顺朝廷。唐宪宗以为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义成军节度使,封彭城郡王。唐穆宗即位,迁检校尚书右仆射,移镇泽潞,以本官同平章事。转拜检校司徒,兼太子太傅,同平章事。宝历元年卒,追赠太尉。个人生平祖父刘正臣,原名刘客奴,天宝末年,安禄山叛乱,平卢军节度使柳知晦背叛朝廷,竟然接受了安禄山的任命,身为牙门将的刘客奴不服,袭杀了柳知晦,上表归顺朝廷,于是被授为平卢军节度使,赐名刘正臣。刘悟少年时就有勇力,在叔父宣武节度使刘逸准麾下效力。刘逸准有钱数百万收藏于洛阳,刘悟将其全部盗用,因惧罪,投奔平卢节度使李师古,被任命为衙门右职,后被授为都知兵马使兼监察御史。元和末年,唐宪宗削平吴元济叛乱,命魏博节度使田弘正讨伐参加叛乱...
· 顿悟
历史顿悟与渐悟是汉传佛教一个重要的教义争论,在南北朝刘宋时期展开。最早主张顿悟教义者,为东晋支道林。支道林研读《十住经》,认为修行至第七地时,已得无生法忍,诸结顿断,即是顿悟。在七地之前,则是渐修而至。刘宋时,又有竺道生,以《涅槃经》佛性常住不灭的道理,主张顿悟佛性,则一切具足,因此,只有进入十地之后,才能称为顿悟。后世以支道林为小顿悟派,而竺道生为大顿悟派。禅宗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见性”法门,即是主张顿悟。它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从而指导正确的实践而获得成就。藏传佛教藏传佛教著名的拉萨论争,由摩诃衍与莲花戒两位大师展开。摩诃衍主张顿悟,而莲华戒主张修行必有次第。后吐蕃赞普支持莲华戒的论点,将主张顿悟的禅宗逐出西藏。但在大圆满教法与大手印中,仍然可以看到顿悟的思想。研究书目PeterN.Gregory编,冯焕珍等译:《顿与渐:中国思想中通往觉悟的不同法门》(上海:上海古
· 北冈悟
战绩综合格斗
· 开悟
三乘菩提的觉悟觉悟佛法的道理,由于悟的内涵不同,所以分为三乘:声闻乘人即是修学、觉悟声闻菩提者;缘觉乘人即是修学、觉悟缘觉菩提者;贤圣菩萨乃至究竟佛即是觉悟佛菩提者。依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所云:“菩提是因为证得法空义、证得真如义、证得实际义、证得法性义、证得法界义而可以称为菩提”。依据《优婆塞戒经》对于三种菩提意涵的解释可知,由于三乘菩提的施设是基于觉悟的内涵不同,二乘菩提不能称为佛菩提,也不能称为大菩提,最大的差别在于能否成佛,为了更清楚了解三种菩提的内容,必须针对三乘菩提意义的异同略加说明:开悟的方法则是指通过佛教教法的闻思修的基础学习,并以可令人开悟的禅法加以锻炼参悟而达到的觉悟境界,一般来说佛教中的开悟是指佛法智慧上的开启突破,所以说是开智悟理,而且是对佛法中的三乘菩提的内涵有所彻悟,尤其是指大乘佛菩提道,如禅宗行者因为禅法的修习后,或由教门之经教熏修后而一念相应,能证得不生不...
· 李悟
唐朝绛王李悟简介,李悟代理监国后为什么还会被诛杀?李悟,本名李寮,唐宪宗之子。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封为文安郡王,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进封绛王。绛王李悟绛王李悟(?—826年),本名李寮,唐宪宗李纯第六子,母不详。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封文安郡王。元和元年(806年),进封绛王。七年,改名李悟。宝历二年十二月八日,刘克明与苏佐明等共同谋害死十八岁的唐敬宗李湛。后苏佐明等矫制,让唐敬宗的叔叔绛王李悟代理监国。枢密使王守澄、中尉梁守谦率禁军讨伐刘克明和苏佐明,诛杀绛王李悟,拥立唐文宗李昂登基为帝。长子李洙,太和八年,封新安郡王。第二子李滂,封高平郡王。一女封寿安公主,开成(837年)二年,唐文宗下诏,寿安公主下嫁成德军节度使王元逵。相关史料《旧唐书卷十七上本纪第十七上》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讳昂,穆宗第二子,母曰贞献皇后萧氏。元和四年十月十日生。;长庆元年封江王。初名涵(...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