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在人间

在人间

《在人间》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是其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小说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文中的名字)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这段时期他为了生活,靠与外祖母一起摘野果出去卖糊口,他当过绘图师的学徒,在一艘船上干过洗碗工,还做过圣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历尽坎坷,与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们打交道,但他一有机会就阅读大量的书籍。生活的阅历和大量的阅读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他决心“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要为环境所屈服”。他怀着这样的坚定信念,离开家乡奔赴喀山。
《在人间》是高尔基用圆润的笔法写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他用亲身体验的生活经历,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特征和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
在人间简介资料
1916 年
高尔基
在人间相关文献
于谦为何说“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为何说“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说起来,笔者对明朝名臣于谦的认识,是从他的著名词作《石灰吟》开始的。记得看过
查看全文
人间词话
手稿人间词话手稿共一百二十七则,分四卷。卷一卷一为已刊之人间词话本文,共64篇。手稿1-9则标立王国维自身的为学立论及文学批评基准。手稿10-52则为对于作品的批评,按时为序,以境界说为基准依次批评各词家之要旨。手稿53-62则论述了文学体例的更迭,以及文人应具备的创作态度,风骨。手稿63-64则则在词家之外另评述了元曲。卷二卷二为人间词话未刊稿,共50篇。卷三卷三为人间词话删稿,共13篇。卷四卷四为人间词话附录,共28篇。已非王国维为编纂本书所撰的文案,而乃摘自散落在各方之评点。王国维美学大体分为三部分:境界说王国维阐明他提出的“境界”说:诗词以境界为上。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写实派写境,理想派造境。无我之境静而雅,有我之境宏壮。物境和心境都属于境界。词人的修养词人不失赤子之心。客观的诗人必须多阅世,主观的诗人必须少阅世。成大业必须经的三个境界:文学批评对温庭筠、欧阳修、苏东...
查看全文
人间宣言
诏书梗概1946年元旦,昭和天皇对全日本做新年演说。因为1946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一年,诏书的内容大致是日本的战后建设发展相关的一些内容。其官方全名为“新年ニ當リ誓ヲ新ニシテ國運ヲ開カント欲ス國民ハ朕ト心ヲ一ニシテ此ノ大業ヲ成就センコトヲ庶幾フ”,通称“新日本建設ニ関スル詔書(关于新日本建设的诏书)”。该诏书总字数约1000字,其中100余字提到了否认天皇是神,因此该诏书又称“人间宣言”。日语“人间”意即人类。然而,人间宣言虽然否定了“天皇是神”,但字面上并没有否定“天皇和日本国民的祖先是日本神话中的神”,也没有否定过去历代天皇的神格或废止相应的神圣仪式。内容所谓“人间宣言”的内容在诏书中只占很小一部分,如下。翻译:
查看全文
人间食粮
《人间食粮》是一部散文诗,描述的是纪德在阿尔及利亚旅行期间,身处北非清新的自然环境中身心所发生的变化。他主张摒弃基督教的原罪观念,品尝大地上的一切果实。当时,大病初愈的纪德怀着过分的激情写下本书,他曾在《人间食粮》的序言中写道:“当我写这本书时,文学界有一股非常强烈的造作和封闭的气息;我觉得迫切需要使文学重新接触大地,赤足随便踩在大地上。”他主张“要把文学重新投入人生这个源泉中去。”
查看全文
人间重晚晴
【成语】人间重晚晴 【解释】人间重晚晴 【读音】rénjiānzhòngwǎnqíng 【注释】原指人们珍视晚晴天气,后多用以比喻社会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出处】唐·李商隐《晚晴》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查看全文
在人间相关标签
西方古籍
家族谱大览
8.马氏族谱, 8, 卷6: 如龙 知修 四房俊 在九 21世金望公起, 192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绛帐堂, 民国10[1921]. 8册 : 插图, 世系表. 麻城始祖(1世) : (元) 马万二. 偕兄弟马万一 ; 马万三. 由江右隶籍湖北,卜居麻城邑南25里马家山. 兄万一公徙黄冈, 弟万三公迁河南. 万二生三子 : 马隲 ; 马先,号先一 ; 马仁. 隲公下房祖(6世) : 马驰远 ; 马驱远 ; 马驭远 ; 马骧远 ; 马驸远. 先公下房祖(5世) : 马辂 ; 马轩 ; 马輶 ; 马𫐐 ; 马浑(居马家套). 驱远公下支祖(7世) : 马连. 生五子 : 马道驷,号天闲 ; 马道骅 ; 马道骝 ; 马道朝 ; 马道廷. 驰远公下支祖(11世) : 马建天. 建天公下分房祖(15世) : 马学仁 ; 马学义 ; 马学礼 ; 马学信 ; 马学诗 ; 马学书. 辂公下支祖(11世) : 马仁趾. 可传之后. 生三子 : 马俸 ; 马源 ; 马宠. 辂公下支祖(11世) : 马廷策. 可用之后. 生三子 : 马遇 ; 马洪 ; 马达. 浑公下支祖(11世) : (清) 马运周 ; 马运选. 派行 : 闻汝天良在 金源本燿堂 铨浤材焕域 巨法校𪸩疆.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4.仪征糜氏宗谱, 4, 卷4: 世德堂 仪征陈集友好大糜庄分居南京六合冶山岗陈 48世在松起, 201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德堂, 尚德堂, 2014年重修. 6册 : 插图(部分彩色),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本支糜氏, 是在太平天国(1851-1864)时期避乱, 离开句容老家从江南逃至长江北岸的仪征, 最终在陈家集定居. 糜氏始祖 : 熊绎. 三国蜀安汉将军糜子仲嫡传第45世裔孙: 糜仲志. 字辈(40世起) : 邦大一丛(崇) 怀志学玉 在家(加)万年 长泽尧天 续订派行 : 百事昌明德 三春法茂林 文才兴业建 礼乐定光荣. 散居地 : 江苏省仪征县, 南京市, 扬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目录题编目. 版心题 : 糜氏宗谱.
浏览:100
9.吴氏宗谱, 9, 卷9: 国诵 在仕 5世祖诗公起, 194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爱山堂, 民国36[1947]六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吴延鼎,号汉卿 ; 吴远坵,号松林 ; 吴远煦,号春华 ; 吴远基,号子固 ; 吴延熙,字亚侯. 远祖 : (唐) 吴嘉. 五代时官九江司马. 由延陵徙濮阳,建业车桥. 宗祖 : (宋) 吴俊贤. 辟祚建昌. 蕲春始祖(1世) : (明) 吴正华,字舜我. 嘉公32世孙. 由建昌迁湖北蕲春大同乡长峪里罗家冲(木季)拓林. 正华公下四子(2世) : (清) 吴国昌,字若文 ; 吴国发,字若武 ; 吴国诵,字若成 ; 吴国钊,字康侯. 为四大房祖. 国昌公生三子(3世) : (清) 吴应本,字大基 ; 吴应松,字耐久 ; 吴应信,字永怀. 国发公生四子(3世) : (清) 吴应谟,字圣典 ; 吴应训,字廷议 ; 吴应谊,字正则 ; 吴应试,字廷选. 国诵公生三子(3世) : (清) 吴应经,字胜傅 ; 吴应纶,字裕昆,改字如坤 ; 吴应统,字有绪. 郧西祖(4世) : (清) 吴在明,字缉熙. 应本公长子. 于清干隆初年由蕲春迁郧西北乡小冷水河吴家扒. 吴氏祖派 : 嘉坎双綕俊 伯玉仲万顿 远腾元承铧 世得永彦泰 志景朝肃大 子道添尚胜. 旧传宗派 : 贵正国应在 祖德家声远. 续家宗派 : 延绵崇厚福 作述继前猷 克令文章焕 相传礼义优 贤才隆选举 法则定征求.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重修蘭江東魯唐氏族譜, 5, 卷5, 在城前宅派 27世明哲公起, 1894
始祖(1世): 唐休复,字希颜. 官居唐州方城,后徙余杭. 生子一: 唐仁恭,字敬之. 后徙睦州. 仁恭公下四子(3世): (宋) 唐涣(绍兴派祖) ; 唐渭(湖广江陵,江西南昌派祖) ; 唐润(金华派祖) ; 唐洙(叙正派,严州,淳安,遂安,云南晋宁派祖). 此谱为洙公派下世系. 兰谿始祖(4世): (宋) 唐贤,字思斋. 洙公次子. 由湻安茶园迁兰谿十四都篁屿. 贤公下派祖(11世): 唐光朝,字国华,行千十五(三泉祖) ; 唐千十七(振德堂祖). 光朝公下房祖(12世): 唐㻑,字伯玉,行百三 ; 唐瑗,字仲玉,一名从龙,行百七(后裔居黄村后冈等地) ; 唐(王 桌),一名梦龙,字季玉,行百十. 㻑公派下支祖(15世): 唐淇,行正三(择基派祖) ; 唐海,字朝宗,行清三 ; 唐浦,行正十四(汤塘祖) ; 唐泽,行正八. (王 桌)公下支祖: 三泉后宅祖(13世): 唐元章,字子焕,名太初,行曾四七. 为(王 桌)第四子. 三泉前宅祖(15世): 唐柱,字公石,行正三十九. 为(王 卓)公长子昱公之后. 在城前宅祖(17世): (元) 唐元环,字伯和,行能十七. 为(王 卓)公长子昱公之后. 在城后宅祖(17世): 唐元荫,字伯玉,行能十二. 为(王 卓)公长子昱公之后. 麻车冈祖(15世): 唐圭,字君锡,行正三六. 为(王 桌)公次子韶公之后. 下潘良栋下行第(14世起): 震贤德宜浩容智仁圣谦 恭宽信敏惠崇义忠和全 勤俭家丰裕循良喜庆绵 文章承世泽荣耀享书田. 注: 卷19, 另有篁屿派下千十七公下派行. 散居地: 浙江省兰谿县等地. 书名据目录题编目. 书签题及版心题: 东鲁唐氏族谱.
浏览:100
重修蘭江東魯唐氏族譜, 13, 卷13, 小序 行傳_ 在城前後宅派 31世齊一(祖綬)公起, 1894
始祖(1世): 唐休复,字希颜. 官居唐州方城,后徙余杭. 生子一: 唐仁恭,字敬之. 后徙睦州. 仁恭公下四子(3世): (宋) 唐涣(绍兴派祖) ; 唐渭(湖广江陵,江西南昌派祖) ; 唐润(金华派祖) ; 唐洙(叙正派,严州,淳安,遂安,云南晋宁派祖). 此谱为洙公派下世系. 兰谿始祖(4世): (宋) 唐贤,字思斋. 洙公次子. 由湻安茶园迁兰谿十四都篁屿. 贤公下派祖(11世): 唐光朝,字国华,行千十五(三泉祖) ; 唐千十七(振德堂祖). 光朝公下房祖(12世): 唐㻑,字伯玉,行百三 ; 唐瑗,字仲玉,一名从龙,行百七(后裔居黄村后冈等地) ; 唐(王 桌),一名梦龙,字季玉,行百十. 㻑公派下支祖(15世): 唐淇,行正三(择基派祖) ; 唐海,字朝宗,行清三 ; 唐浦,行正十四(汤塘祖) ; 唐泽,行正八. (王 桌)公下支祖: 三泉后宅祖(13世): 唐元章,字子焕,名太初,行曾四七. 为(王 桌)第四子. 三泉前宅祖(15世): 唐柱,字公石,行正三十九. 为(王 卓)公长子昱公之后. 在城前宅祖(17世): (元) 唐元环,字伯和,行能十七. 为(王 卓)公长子昱公之后. 在城后宅祖(17世): 唐元荫,字伯玉,行能十二. 为(王 卓)公长子昱公之后. 麻车冈祖(15世): 唐圭,字君锡,行正三六. 为(王 桌)公次子韶公之后. 下潘良栋下行第(14世起): 震贤德宜浩容智仁圣谦 恭宽信敏惠崇义忠和全 勤俭家丰裕循良喜庆绵 文章承世泽荣耀享书田. 注: 卷19, 另有篁屿派下千十七公下派行. 散居地: 浙江省兰谿县等地. 书名据目录题编目. 书签题及版心题: 东鲁唐氏族谱.
浏览:100
周氏族譜, 7, 卷5_ 汝禮公七代孫 正賓下世系 16世在譽公起, 184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28[1848](文美堂梓). 8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周名,字重衡 ; 周乐成,字鲁珊 ; 周成英,字郡南 ; 周成莲,字嗣光 ; 周朝頖,字士吉 ; 周启忠,字敬臣 ; 周维盛. 远祖 : 周勍,字大节. 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 安化鼻祖(1世) : 周文郁 ; 周文卿. 仲铭公之子. 明初迁安化. 注 : 本谱仅有文郁公派下. 文郁公下三派(3世) : 周绍祖 ; 周绍宗 ; 周绍箕. 本谱以绍祖公派下世系为主. 绍祖公下房祖(5世) : 周汝荣 ; 周汝恭 ; 周汝让 ; 周汝芳 ; 周汝源 ; 周汝礼 ; 周汝祖 ; 周汝昌 ; 周汝顺. 汝荣公下支祖(10世) : 周国忠. 汝恭公下支祖(10世) : 周国真,字瑞阳 ; 周国祚 ; 周国士,字民誉 ; 周国文,字仰卿. 汝让公下支祖(10世) : (明) 周国金 ; 周国银 ; 周国宝 ; 周国兴 ; 周国太 ; 周国宾 ; 周国宣 ; 周国菁 ; 周国瑞,字振寰 ; 周国嵩. 汝源公下支祖(10世) : 周登易 ; 周登儒,字正阳 ; 周登胜,字南阳 ; 周登庸,字鸣虞 ; 周登第,字景虞 ; 周登枢,字斗垣 ; 周登科,字蟾芬 ; 周登云,字蟾芳 ; 周登瀛 ; 周登名 ; 周登政,字德所 ; 周登俊 ; 周登东,字鲁所 ; 周登惠,字名所 ; 周登仕,字为政…[等]. 汝礼公下支祖(10世) : (明) 周国英,字千子 ; 周国华,字文止 ; 周国芳,字兰畹 ; 周国茂,字畊礼 ; 周国夔,字允谐 ; 周国礼,字用和 ; 周国神,字敬臣 ; 周国名,字吉真 ; 周国胙,字泰和 ; 周国宾,字克正 ; 周国宏,字公卿 ; 周国委 ; 周国笺 ; 周国瑜,字在卿…[等]. 汝祖公下支祖(10世) : 周国逊 ; 周国遂 ; 周国暹,字见州 ; 周国迪,字新州 ; 周国逵,字槐田 ; 周国迎 ; 周国臣,字少吾 ; 周国述,字东吾 ; 周国秀,字楚吾 ; 周国菁 ; 周国顼 ; 周国征,字迎之. 派行(16世起) : 在大成平世 恩荣锡福长 传家忠厚久 永远庆名扬. 散居地 : 湖南省安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周氏续修族谱.
浏览:100